地下公共空間開槽主體結構工程護坡樁技術交底記錄.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4200
2024-09-06
7頁
72.50KB
1、地下公共空間開槽主體結構工程護坡樁技術交底記錄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技術交底記錄編 號 工程名稱 文化商務園區地下公共空間(東路南延隧道工程) 分部工程名稱開槽施工主體結構分項工程名稱護坡樁施工施工單位交底日期交底內容:護坡樁技術要求、施工工藝、施工方法、質量檢驗標準、安全注意事項技術交底內容:本次交底主要針對六、七倉西側3-3剖面和七、八倉交界處1-1剖面范圍的護坡樁施工。一、 技術要求:1、 施工現場機械必須經過驗收后方可使用;2、 進入現場操作工人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3、 本階段護坡樁共932、根,其中樁長為17.5m的樁39根,樁長為18m的樁54根,樁徑均為1000mm。4、 樁身混凝土強度為C25,塌落度為180220mm。二、 施工工藝流程:平整場地樁位測量放樣(護筒預制加工)埋設護筒鉆機就位(樁位復測)(制備泥漿泥漿護壁)成孔至設計深度孔深、孔徑、垂直度檢測下鋼筋籠澆筑混凝土清理樁頭成樁驗收。三、 工程樁施工方法:1、 施工鉆孔順序:(測量定位圖)2、 測量定位、復檢及預留樁孔測量人員根據基線控制點和高程點、樁位平面圖及現場基準水準點,使用全站儀將樁位測定到施工場地上,并打入明顯標記,樁位放線應確保準確無誤,定位精度為10mm。經過監理復核后方可使用。基點應做特殊專門保護,3、不得損壞。3、 護筒埋設在每個樁位的作業面上定出十字控制樁后,進行護筒埋設工作,測量孔深的基準點使用水準儀將高程引到作業面上,并用紅漆做標記。護筒采用810mm厚鋼板卷制而成,護筒內徑應大于鉆頭直徑約100mm,護筒長度約23m,護筒頂部高出地面300mm,吊掛在作業面上,周圍填實,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審 核 人交 底 人接 受 交 底 人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編 號 工程名稱 XX文化商務園區地下公共空間(XX東路南延隧道工程) 分部工程名稱開槽施工主體結構分項工程名稱護坡樁施工施工單位交底日期交底內容:護坡樁施工準備、施工工藝、技術要求、質量檢驗標準、安全注4、意事項4、 泥漿制備根據本次護坡樁成孔采用旋挖鉆機成孔過程中采用泥漿護壁。施工中采用重力沉降除渣法,即利用泥漿與土渣的相對密度差產生沉淀以排除土渣的方法。現場設置回收泥漿池用作回收護壁泥漿使用,泥漿采用膨潤土加水攪拌均勻泥漿比重為1.151.20。泥漿經泥漿凈化器凈化后,輸送到儲漿罐中,在儲漿罐中進一步處理(加入適量純堿和CMC改善泥漿性能),經測試合格后重復使用。在進行沉渣處理的同時,施工中也采取其它措施,如:加快樁體混凝土的灌注,及時向護壁泥漿中補充一定量的新鮮漿液等措施,使漿液滿足護壁泥漿的各項性能指標,也可采用反循環清孔,孔低沉渣厚度100mm。 泥漿配合比為: 710膨潤土;0.515、工業用堿;0.1羥甲基纖維素(CMC) ;拌和用水為自來水。5、 鉆孔旋挖鉆機就位時底座必須保持平穩,不發生傾斜移位,鉆頭中心采用1000mm樁定位器對準樁位,定位誤差不大于10mm。垂直度采用鉆機自身的垂直檢測裝置控制,并輔以人工量測傾斜量。并隨時使用鉆機的雙向垂球監測,樁垂直度1樁長,孔深偏差+300mm,樁徑偏差50mm,成孔后樁位偏差100mm。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地層的變化調整鉆進速度,用以控制成孔質量,認真做好鉆孔記錄。鉆進深度采用操作室液晶顯示器控制。以樁端進入設計要求的持力層深度控制各樁樁長,當鉆進接近持力層時,準確控制好鉆進深度,及時做好進入持力層深度的記錄。鉆孔完成后立即檢6、測成孔的孔深、孔徑、垂直度及沉渣厚度,同時報請監理人員進行驗證。6、 鋼筋籠吊放(1)、鋼筋籠吊裝采用25t汽車吊,鋼筋籠下放前,應先焊上鋼筋保護層定位筋,以確保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將鋼筋籠起吊入孔;起吊前,為了防止鋼筋籠變形,可在鋼筋籠內綁扎杉竿作為內支撐用以防止鋼筋籠變形。審 核 人交 底 人接 受 交 底 人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編 號 工程名稱 XX文化商務園區地下公共空間(XX東路南延隧道工程) 分部工程名稱開槽施工主體結構分項工程名稱護坡樁施工施工單位 交底日期交底內容:護坡樁施工準備、施工工藝、技術要求、質量檢驗標準、安全注意事項技術交底內容:(2)、吊點加強焊接,確保吊7、裝穩固。吊放時,吊直、扶穩,保證不彎曲、不扭轉。對準孔位后,緩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3)、吊放鋼筋籠和施焊時,應注意不要破壞鋼筋籠。(4)、鋼筋籠連接采用綁扎連接在保證鋼筋籠同一斷面焊縫數量不大于鋼筋截面面積的50;7、混凝土澆筑(1)、對混凝土的技術要求鋼筋籠吊裝示意圖混凝土灌注樁設計要求混凝土強度為C25,盡量選擇中砂,粗骨料應盡量選用河卵石,粒徑不大于30mm,坍落度180220mm,初凝時間小于6小時。不允許任何含有氯化鈣的外加劑用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配制的混凝土應該密實,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滿足水下混凝土灌注要求。(2)、水下混凝土灌注1)、第二次清孔檢測泥漿各項指標及孔底沉渣厚度均滿8、足要求后,4h內灌注混凝土,如超出時間,應重新檢測泥漿和清孔。2)、采用商品混凝土澆注,混凝土澆注前必須檢查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達到質量要求后方可進行澆注。3)、澆注采用直徑為300mm的導管,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裝、試壓,試水壓力為0.61.0Mpa,破損的密封圈應及時更換,以保證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泥漿不會滲入導管中,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500mm。4)、混凝土首灌量應灌至導管下口2.0m以上,本工程混凝土首灌量控制約23 m3,保證首灌后導管埋入混凝土為3.0m左右。混凝土澆注時,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5m,不大于6.0m,設專人及時測定,以便掌握導管提升高度。每次拆卸導9、管,必須經過測量計算導管埋深,然后確定卸管長度,使混凝土處于流動狀態,并作好澆注施工記錄。混凝土灌注必須連續進行,中間不得間斷。拆除后的導管放入架子中并及時清洗干凈。審 核 人交 底 人接 受 交 底 人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編 號 工程名稱 XX文化商務園區地下公共空間(XX東路南延隧道工程) 分部工程名稱開槽施工主體結構分項工程名稱護坡樁施工施工單位 交底日期交底內容:護坡樁施工準備、施工工藝、技術要求、質量檢驗標準、安全注意事項技術交底內容:5)、灌注混凝土的時間盡量加快,以防混凝土進入鋼筋籠時其流動性減小;當孔內混凝土接近鋼筋籠時,應保持埋管較深,并放慢灌注進度;在灌注將近結10、束時,由于導管內混凝土柱高度減小,壓力差降低,而導管外的泥漿及所含渣土的稠度和比重增大,如出現混凝土上升困難時,可在孔內加水稀釋泥漿,亦可掏出部分沉淀物,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6)、澆灌混凝土時,要加快灌注混凝土的速度,加大剪球(隔水栓)時混凝土的沖擊力,以便排渣,每次灌注混凝土應有足夠的數量,保證埋管深度不少于2m,嚴禁導管提出混凝土面,同時也不能埋管太深,以免提管困難。7)、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始終保持導管位置居中,提升導管時應有專人指揮掌握,不使鋼筋骨架傾斜、位移,如發現骨架上升時,應立即停止提升導管,使導管降落,并輕輕搖動使之與骨架脫開;8)、混凝土灌注要保證混凝土灌注質量,混凝土充盈系11、數1.1。水下混凝土必須連續施工,對澆筑過程中的一切故障記錄備案。9)、混凝土灌注到樁孔上部5.0m以內時,可不再提升導管,直到灌注至設計標高后一次拔出。灌注至樁頂設計標高后超灌量不小于0.5m,以保證鑿去浮漿后樁頂混凝土的強度。10)、混凝土澆注應做混凝土強度試塊,混凝土試塊留設(每根樁留一組標養、一組同條件試塊)試塊應養護好,達到一定強度后立即拆模送養護室標養,現場每天留置同條件養護試塊。11)、混凝土施工完畢后,應收集混凝土出廠合格證、混凝土強度報告、做混凝土強度評定。審 核 人交 底 人接 受 交 底 人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技術交底記錄編 號 工程名稱 XX文化商務園區地下公共空間(X12、X東路南延隧道工程) 分部工程名稱開槽施工主體結構分項工程名稱護坡樁施工施工單位 交底日期交底內容:護坡樁施工準備、施工工藝、技術要求、質量檢驗標準、安全注意事項技術交底內容:四、 安全要求:1、 鉆機施工前,確認地下無管線或埋設物,作業范圍無障礙物,施工現場與架空輸電線路安全距離滿足要求。2、 鉆機應放置平穩,堅實。3、 各部位安裝緊固,轉動部位和傳動帶有防護罩,鋼絲繩完好,離合器,制動帶功能良好。4、 開機時,應先送漿后先鉆,停機時,出現漏漿應及時補充,并隨時清除沉淀池中雜物,保持泥漿純凈和循環不中斷,防止塌孔和埋鉆。5、 護筒周圍不應站人,防止不慎掉入孔中。6、 鉆機作業時,在吊臂轉動范圍內,不得有人走動或其它作業。7、 鉆孔時,當機架出現搖晃、移動、偏移或鉆頭發生有節奏的響聲時,應立即停鉆,查明原因及處理后,方可繼續施鉆。8、 鉆機作業時,在吊臂轉動范圍內,不得有人走動或其它作業。 9、 開始鉆進時,鉆壓應輕,轉速應慢,在鉆進過程中,應根據地質情況和鉆進深度,選擇合適的鉆壓和鉆速,均勻給進。10、 灌注完成的樁位要及時懸掛標識并覆蓋,待混凝土終凝后,及時回填。11、 拆卸導管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注意防止扳手,螺釘等往下掉落。拆卸導管時,其上空不得進行其他作業。導管提升后繼續澆注混凝土前,必須檢查其是否墊穩或掛牢。審 核 人交 底 人接 受 交 底 人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
建筑結構
上傳時間:2021-05-18
76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