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m長試驗段道路重錘夯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4506
2024-09-06
11頁
49.42KB
1、120m長試驗段道路重錘夯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施工單位:XXXXXX 記錄編號:LXS-8-X-J- 路基工程 工程名稱及里程路基工程分項工程名稱及里程重錘夯,XXXXXX交 底 人交底時間審核人/日期接受人/日期本表一式兩份,施工單位及接受人各一份。技術交底記錄編號 工程名稱路基交底日期年 月 日施工單位XXX分項工程名稱重錘夯交底摘要 重錘夯試驗段施工XXXXXX重錘夯試驗段施工技術交底一、工程概況路基重夯試驗段里程為XXXXXX,長117.87m。土質為砂質黃土。二、施工目標為確保蘭新鐵路路基基底處理質量,通過分析重錘夯試驗段所得的各種數據確定大面積重錘夯所采用的各項指標,指導全線重錘夯施工2、。三、準備工作 1、機具設備 1.1、夯錘:其形狀采用截頭圓錐體,夯錘質量為3.0t,錘底直徑為1.5m,夯錘落距為4.0m。 1.2、起重設備:采用W1001 履帶式起重機,用鋼絲繩直接懸吊夯錘。2、施工測量準備 2.1、在路基正式開工前,已做好全線的導線、水準點和中線的復測,縱橫斷面的檢查,導線點、水準點的加密測量工作。所有儀器在使用前應進行檢驗、校正。 2.2、在開工之前進行現場恢復和固定路線,其內容包括導線、中線及高程的復測,水準點的復查與增設,橫斷面的測量與繪制等。 2.3、對所有的測量已進行記錄并整理所有資料。以便得到復核和批復。 2.4、在施工測量完成前,未進行施工;在施工時,如3、遇非適用材料,應予挖除。在挖除之前,對非適用的材料范圍應進行測量,經工程師批準后方可施工,并在開挖完成后及回填之前重新進行測量。 2.5、導線測量采用全站儀,其起訖點與設計單位測定的結果相比較,精度滿足角度閉合差16n(n),n為測點數,坐標相對閉合差為1/10000。 2.6、導線復測采用坐標法恢復,在中線恢復的同時已完成邊樁的恢復和橫斷面的檢查工作。 2.7、水準點復核,在施工使用前已對設計單位提供的水準點作仔細校核,有條件段落已與國家水準點閉合。附近的水準點閉合差不大于20L(L為水準點距離Km)在施工中需增設的臨時水準點,符合精度要求,并與相鄰路段水準點閉合。 2.8、進行施工放樣,定4、出路基用地界樁、路堤坡腳線、路塹塹頂線、棄土堆、截水溝與排水溝位置等先行施工內容所需要的施工范圍并在距路中線一定安全距離處設間距不大于50m的施工控制邊樁,標明填挖值。 2.9、路基施工前已根據恢復的路線中樁,設計圖表詳細的檢查,核對縱斷面圖,并進行了復測和必要的補測。 2.10、施工期間將保護所有標志,特別是一些原始控制點,每季度至少應復測一次水準點。3、施工現場準備工作 3.1、原地面清理與挖掘:開挖前,用機械和人工清除原始地面上不符合路堤填料質量要求一切雜物(表土和樹根草皮或腐殖土)運到棄土場進行規范統一堆放。本段路基清表棄土場(DKXXX,DKXXX),均設置在線路左側。 3.2、路基5、開工前,考慮排水系統的布設,防止在施工中紅線外的水流入線內,并將線路內的水迅速排出路基,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在有水地段施工前用地筑埂,在埂內開挖縱橫排水溝,溝底設置一定坡度并接通出水溝以疏干表土。地基填筑前應進行壓實,基底壓實度不小于85%。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時,基底的壓實度不小于路床的標準?;姿缮雍穸却笥?0cm時,要翻挖后再分層回填壓實。 3.3對設計中擬定的縱橫排水系統,隨著路基的開挖,適時組織施工,保證雨季不積水,并及時安排邊溝、邊坡的修整和防護,確保邊坡穩定。 3.4路槽達到設計標高后,用平地機整平,刮出路拱,并預留壓實量,最后用壓路機壓實,檢查壓實度。四、施工方法半填半挖路基原6、地面開挖臺階寬度大于2.0m,當填平第一層臺階時才能形成工作面,故原地面第一臺階不能強夯。當路基填方寬度大于5m時開始布點,布點按正方形布置,間距2.5m。夯擊控制:采用夯擊與下沉量雙向控制指標,即每點擊三次或最后兩夯下沉量小于5cm結束一個點位夯擊。單位夯擊能為錘重乘以落距除以錘底面積。根據不同的地基類型、結構類型、荷載大小和要求處理的深度等綜合考慮,施工段內原狀土多為濕陷性黃土,具有級自重濕陷,夯擊能過小加固效果差,夯擊能過大,不僅浪費能源,相應增加費用,而且還會破壞原土體,降低強度。其施工工藝圖如下:施工放樣、現場調查開工報告清理地表及地下障礙請工程師現場查看試 夯報告監理工程師試夯結果7、重錘夯實路基夯實完畢靜載試驗確定路基承載力記錄夯實下沉量結果認可夯實機械進場、檢驗轉移機械進行下一夯實五、重錘夯施工檢驗質量控制施工前調查強夯范圍內地下構造物和地下管線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距地表2m以內的廢棄不用的構造物應徹底挖除。將地表雜草、樹根、腐殖土清除干凈,原地面推平后壓實并測量原地面壓實度,以實測壓實度作為控制比較值。在整平場地上,按夯點位置應準確測放,標明位置,方便后續施工。提前測定地基含水量。對高于最佳含水量地段應做翻曬處理,低于含水量地段應做滲水處理。夯擊時嚴格按設計確定參數及標準進行,落錘保持平穩準確,如遇錘側向傾斜應及時查明原因,并做相應技術處理。六、工程質量保證計8、劃1、施工技術質量管理保證體系 (1)、成立技術質檢部,由總工程師負責,具體實施部門為質量安全部,全面控制每一個施工項目的工程質量,工程隊配備有技術員、質檢員,定期開展統計分析,掌握工程動態。工程隊的技術負責人、質檢員必須對技術質檢部負責,而質量安全部必須對總工程師負責,層層落實。(2)、嚴格按照國家現行的有關規范和標準對分項工程進行驗收和評定,在施工中重點部分和容易發生質量通病的地方設監測點和管理點,實行質量預控,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3)、抓緊質量意識的培訓工作,增強工人的職業責任感,樹立主人翁的態度。培訓工作分三方面進行,分別針對干部、技術人員、工人等不同崗位,系統學習操作技術和工程管理9、。(4)、全面推行標準化工作,保證工程施工的優質、高速、低消耗。(5)、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由以下分體構成。a、 質量責任體系,由各級行政主要領導和技術負責人構成;b、 質量目標體系,由整體質量目標和分級項目質量目標構成;c、 質量監督體系,由各級技術監督部門和質檢人員構成;d、 質量的技術業務工作保證體系,由各級技術業務部門構成;e、 質量激勵體系,由各動力源構成的激勵機制構成。(6)、工程項目質量控制方法:場地的強夯及最后的場平(余土外運)等項目施工時,定時進行實測抽查(包括資料),項目監督人員經常深入現場查看,掌握施工動態,建立質量動態記錄,經常研究其中的問題。工程質量等級核定由項目經理負責10、,報監理工程師備案。2、技術質量措施(1)、各分項目工程質量管理嚴格執行“三檢制”(即自檢、互檢和交接檢、專檢)隱蔽工程作好隱蔽、預檢記錄,質檢員作好復檢工作并請業主現場工程師、監理代表或質檢站驗收。(2)、專業工長作好每一次的技術交底,嚴格按圖施工,遇到疑難問題必須和業主代表、工程師、設計和監理工程師共同協商解決。(3)、在工程開工前,在受施工影響范圍以外的地方設三個水準點,所有的測量均參考水準點,各地塊開工前應進行控制測量和水準測量,作好記錄,并請監理工程復核。(4)、施工用的機械、夯錘規格、測量儀器等工具必須滿足設計要求。(5)、檢測質量控制必須確保原始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嚴格按照國家11、標準進行檢測工作。(6)、強夯(試夯)質量保證措施a、強夯施工必須按設計參數和強夯工藝進行施工,夯點布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b、每個夯擊點的夯擊數按單點夯后確定沉降量,沉降量控制應采用水準儀觀測,并做好記錄。c、夯擊時,落錘應保持平衡,夯點錯位不大于20cm,夯坑底傾斜大于30度時宜用砂土或碎石將坑底整平,才能進行下一擊夯擊。d、每夯擊一遍完成后,應進行場地平整和測量場地標高與平均下沉量,并再進行施工放線及施放夯擊點位,方可進行下一遍夯擊,在施工過程中,對毀掉的施工夯擊點標樁,應及時進行補放,以免丟失。e、強夯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下列監測工作。 、開夯前應檢查夯錘和落距,以確保單擊能量符合12、設計要求。 、每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及時糾正。 、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數和每次的夯沉量。f、在夯擊中,當發現地質條件與設計提供的數據不符時應及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處理。g、施工中對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技術要求進行改變時,應報業主主管技 術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h、強夯施工中應在現場及時對各項參數及施工情況進行詳細記錄。i、強夯過程中夯坑周圍不應有過大的隆起,如有異常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匯同設計、業主等部門商定處理辦法。j、夯坑應當日施工,當日推平,反復碾壓,表面形成隔水層,以防夯坑下雨泡水。3、工序檢驗及現場檢驗、監測要求 (1)、工序檢驗:全面實行確13、認制,加強工序質量控制。工序質量控制的內容有:監督上工序,保證本工序,服務下工序。 4、質量文件的控制 (1)、對工程的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等文件,均須管理者代表、項目總工程師審核、批準,內部制定的管理文件須由項目經理審批。 5、業主、承包商、監理等方面協作配合方式為確保本工程地基處理工程,快速、高效、順利完成,業主、承包商、監理三方應體現友好協作精神。在工程施工中,承包商應接受業主、監理等單位的監督,在進入下道工序前應得到三方的認可、驗收才可進行。承包商必須遵守施工規范、施工合同的要求,提供優質服務。七、施工安全保證及環境保護措施1、安全管理保證體系(1)、安全是關系一人的性命的大事,也是直14、接影響到一個企業成敗的關鍵,在本工程中,工期短,各工種交叉作業繁忙,機械化程度高,絕不能忽視安全問題,“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定為本工程的安全口號。(2)、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各施工隊、班組也建立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小組。由安全生產小組統抓安全管理工作,每個施工隊確定專職安全員。(3)、加強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使每一個施工人員自覺遵守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操作規程,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4)、加強現場施工人員安全操作的培訓工作,實行上崗前安全檢查教育工作,對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實行三級安全教育制度。(5)、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每周召開一15、次班組安全會議,提出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隱患。 2、安全生產及勞動保護措施(1)、加強現場機械設備和操作人員的管理,對機械設備經常檢查保養,進入現場的車輛必須服從統一指揮,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無工種專業操作證者,一律不予進入現場操作。(2)、機械設備必須張掛安全標志和操作規程、現場安全生產警示標語牌。(3)、上下崗和交接班時,應先對設備進行檢查保養并相互交底。(4)、吊機必須安裝超高、變幅限位器,吊鉤和卷揚機安裝保險裝置,各種鋼絲繩應定期檢修調換,吊機安裝完畢由設備部檢驗,并辦理驗收單。(5)、現場的操作人員及進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在現場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16、不得穿背心上下崗。(6)、吊臂下不得站人,掛鉤人員應注意鉤錘起落,夯錘吊起后,地面操作人員應迅速撤離到安全距離以外,強夯時,非操作人員嚴禁圍觀。(7)、測量錘頂標高或清理夯錘氣孔時,操作人員應注意吊鉤甩把方向,以免發生意外,測量標高時,應待吊鉤落穩后方可站上夯錘。(8)、吊機應支墊平穩,操作人員就相互配合,如發現有異,立即通知司機。(9)、所有生產人員均應按部就班,互相配合,不得擅自離職,作好勞動保護,定期發放勞保用品,嚴禁帶病上崗和疲勞上崗,嚴禁酒后上崗。(10)、施工用各種機具,如電機、照明、電焊機、發電機等都要安裝靈敏有效的漏電保護裝置,安裝保護罩,非專職人員不得動用電器設備,作好交接班17、的檢查。(11)、合理布置滅火器材,保持其有效性。消防通道保持暢通,臨時設施內禁止使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要妥善保管,油庫應掛有明顯的防火標志。(12)、凡有高壓線、地下隱蔽管道等強夯施工有牽連的設施,要有安全警語牌,保證其設施的安全,保證施工機械及人員的安全。 3、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1)、遵守本地有關環境、市容、場容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現場用水,排污的管理,保證排水暢通無積水,搞好現場清潔衛生。(2)、在工地現場設置施工標志牌、有關安全標語、標志等。(3)、對施工人員進行文明施工教育。(4)、材料要按指定的位置堆放。(5)、合理調整施工時間,以適當控制施工現場的噪音,減少對周圍居民工作和休息的干擾。(6)、加強現場的保衛工作。八、施工進度保證措施(1)、配備專人進行進度計劃安排和跟蹤。(2)、機械、配件儲備措施:為使設備能隨壞隨修,工地購置設備易損易壞件以備急需,保證設備正常運轉。(3)、合理安排勞動力。(4)、做好場地排水工作,盡量減少對工程進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