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有限公司工廠制漿車間故障排除管理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3072
2024-09-07
21頁
277.31KB
1、xx紙業有限公司二分廠制漿車間故障排除手冊(工藝方面)二0xx年元月編一、故障處理要求:安全、快速、有效。二、常見故障原因及處理:設備故障分析原因解決方法1#或2#鏈板輸送機啟動后鏈板不運行1 無電或其它電氣原因。1 聯系電工送電或檢查處理。2 傳動小鏈條斷。2 聯系并協助鉗工處理。啟動后鏈板轉不動并發出大的聲響及振動1 鏈板軌道間卡鐵絲較多或地坑內鏈板與基礎之間卡紙太多或卡渣太多。1 聯系鉗工、共同清理鐵絲及卡住的紙及渣。2 鏈輪銷子斷落,大鏈條斷開。2 聯系鉗工、并協助處理;運行中注意銷子,發現銷子松動或即將脫落,應及時聯系鉗工并協助處理。3 傳動大齒輪(大牙輪)與大鏈條間卡紙或漿板,造成2、大鏈條從大齒輪上脫落3 聯系鉗工,并協助處理;應注意:1)脫落的鏈板應及時補上。2)上料時不能將紙或漿板上到空缺的鏈板空洞處,防止紙或漿板滑到大齒輪與各鏈條之間。4 其它機械故障4 聯系鉗工并協助處理。鏈板整塊或半塊脫落固定鏈板的螺絲螺帽脫落或滑牙,地坑內鏈板與基礎間卡有紙或漿板。聯系鉗工,并協助處理;應將已脫落的鏈板從地坑中取出,并重新安裝好,清理地坑內紙或漿板。1#水力碎漿機1#水力碎漿機絞索斷入缸內(表現為:1#缸運行電流波動大,疏解能力明顯下降)1 進入缸內的鐵絲數量太少。處量程序為:1 停止投料,加水稀釋缸內漿濃并按排集中排渣。2 抽低缸內漿料液位,停1#缸,切斷電源。3 放梯子入缸3、,人工借助于鐵鉤、電動葫蘆將斷絞索頭從缸內吊出(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安全)。4 重做新絞索,再次開機。2 運行中,絞索提升的太快,致使絞索絞得太細。篩板破裂或固定螺絲脫落(表現為:P1泵內堵有大塊雜質,電流偏低)1 篩板磨損嚴重。1 停機清缸,聯系鉗工補焊篩板,檢修時,更換篩板。2 停機清缸,聯系鉗工補加螺絲2 固定篩板螺絲膠落缸口卡紙紙捆太大,未搞散。1#缸運行中或停機借助于撬棒、電動葫蘆等工具,人工處理,處理應注意安全;上料應注意將大件紙搞散。運行中缸內漿料停止循環,電流極低(打悶)1 投入缸內的絞索太長。2 缸內有絞索斷頭。3 投入缸內的紙捆太大或太多。4 缸內輕渣極多。5 轉子與篩板間隙太4、大或磨損嚴重,疏解能力嚴重不足。1 停止投料,關閉各加水閥門。2 啟動絞繩機將絞索從缸內提出。3 停放漿泵待碎漿機疏解數分鐘后,再啟動泵,待泵電流下落后,再停泵、疏解。4 缸內液位下降后,加水稀釋缸內漿。5 反復循環步驟3。4,直至缸內漿料循環正常,電流正常為止。6 如無效或時間緊迫,則通過捕渣器或雜質疏解機短循環系統,排掉部分缸內漿料,再加水稀釋。7 正常后,根據打悶原因,或集中排渣或停機吊出絞索斷頭或停機檢查調整轉子篩板間隙,或停機更換轉子篩板。8 正常上料時應盡可能將大件紙搞散均勻向缸內投料。9 運行中注意絞索使用狀況,以減少絞索斷。運行中,碎漿機電流偏高1 機電原因2 轉子與篩板部可能5、卡有東西。1 聯系機電人員并喜人協助處理。2 停機檢查轉子與篩板間隙,調整其間隙。捕渣器排渣帶漿多;或排渣量小。反沖水量太小或堵塞或太大。調大反沖水量或拆通反沖或拆通反沖水管運行中,碎漿機電流波動大1 投入缸內絞索太長,纏上轉上。1 適當提出一段絞索。2 缸內有絞索斷頭。2 停機吊出絞索斷頭。雜質疏解機(再碎機)無渣排出或渣量明顯偏小1 出口氣動閥打不開或開關不到位。1 聯系電儀人員及鉗工處理。2 機體內卡有大塊雜質。2 停機拆開機蓋清理。3 排渣程控不工作或失靈。3 聯系電儀人員處理。4 再碎機進漿管路堵塞或卡有大雜質。4 排空集渣罐,用白水反沖進漿管路;停1#缸檢查管路,拆管道疏通。5 其6、它機械、電儀原因5 聯系機電人員處理。雜質疏解機(再碎機)、鼓篩再碎機跳停1 電氣故障1 聯系電工處理。2 機械故障2 聯系鉗工處理。3 轉子間卡有大而硬的雜質。3 停機拆蓋清理。鼓篩跳停機電故障聯系機電人員處理篩眼糊沖洗水壓不足或沖洗時間不足1 檢查清水水壓。2 延長沖洗時間。3 人工清理篩眼上雜物。排渣帶漿較多或帶大塊未疏解的紙片較多1 再碎機進漿稀釋水量太小或堵。1 開大進漿稀釋水量;拆通堵塞的白水管。2 排渣時間程控時間設定不當:疏解時間太短,排渣時間太長。2 縮短排渣時間,延長疏解時間。3 程控失靈,出漿氣動閥常開。3 聯系電儀人員處理,之前先停再碎機。切繩機切不斷絞索1 油壓不足。7、1 聯系鉗工加油,并檢查油路。2 刀口太鈍。2 及時向車間反映,按排換刀或磨刀。3 絞索太粗。3 另找一相對較細處切割;并且1#缸運行中注意,不將絞索拉得太粗。絞繩機提升絞索時,打滑1 絞索拉得太粗或太細。1 借助電動葫蘆,人工提升絞索,并且1#運行中,注意不將絞索拉得太粗或太細。2 上壓輪未壓到位。2 將上壓輪壓到位。3 下壓輪輻條磨損嚴重。3 及時向車間反映,按排堆焊輻條。4 其它機電原因。3 聯系機電人員處理。大、小高濃除砂器筒體堵塞1 來漿中重雜質含量多,排渣間隔時間長。1 停泵,開大高濃除渣器反沖水與稀釋水,反沖筒體,必要時可手動排渣空機體,然后重新設置排渣間隔時間(縮短排渣間隔時間8、),重新調節反沖水、稀釋水閥門開度。2 反沖水、稀釋水管堵或水壓不足。2 拆通堵塞的反沖、稀釋水管;檢查P10泵水壓是否正常,水壓不足應聯系鉗工并協助一起拆泵清量葉輪。3 排渣程控失靈 或故障致使大小高濃除渣器無法排渣。3 聯系儀表工并協助處理。4 氣閥閘板與殼體間卡渣,致使無法打開正常排渣。4 人工手動打開氣閥,停泵沖洗閘板;嚴重時聯系鉗工并協助拆閥處理。5 氣缸串氣,閥門不工作。5 聯系鉗工處理。排渣帶漿多1排渣間隔時間太短。1延長排渣間隔時間。2反沖水,稀釋水管堵或水壓不足或水量太小。2拆通堵塞的水管;檢查P10泵水壓;調大水閥閥門開度,3氣動閥關不到位。3程控原因聯系儀表工處理;軌道卡9、渣,人工清理軌道,嚴重時聯系鉗工并協助拆閥門清理。正常運行情況下,排渣量少,且渣很干凈。1 反沖水稀釋水閥門開度太大,致使細渣無法下沉,細渣隨漿走。1調小反沖水,稀釋水閥門開度,達到:多排渣、少帶漿“的要求。渦輪分離器篩眼頻繁糊(表現為:出漿壓力頻繁下落或無壓力)渦輪分離器篩眼頻繁糊(表現為:出漿壓力頻繁下落或無壓力)1 來漿中含輕渣量多。1 開大分離器排輕渣閥,關小分離器出漿閥門;抽空大鐵桶;必要時,改用備用系統(更改流程)。2 轉子與篩板間隙較大,轉子不能有效地清理篩孔。2 聯系鉗工調小間隙。3 分離器排渣管堵,致使機內輕渣多。3 疏通排輕渣管,并短時間內開大輕渣閥門,使多排輕渣。4 正常10、運行時,排渣閥開度過小,渣無法及時排出。4 調大排渣閥開度。儀表顯示出漿壓力變小或不穩,波動較大1 來漿中含輕渣量在增多。1 按排1#缸集中排渣。2 電儀原因。2 聯系儀表工處理。其它機電故障(例如皮帶斷、篩板破裂等)聯系機電人員處理渦輪洗漿機篩眼糊或機體堵(表現為:出漿無壓力或跳停)1 出漿閥開度過大。1 調小出漿閥開度。2 排渣閥開度過小或排渣管堵。2 適當開大排渣閥開度;或疏通排渣管及機體。3 來漿漿濃高。3 加足量水到T7槽稀釋漿料。4 一段時間運行后,機內富集的輕渣較多。4 經常手動用白水沖洗機體內部。5 篩板與轉子間隙過大,轉子無法有效清理篩板,甚至間隙內卡渣,造 跳停。5 調整篩11、板與轉子間隙。排渣濃度高,帶漿較多1 來漿濃度高。1 加足水到T7槽稀釋漿料。2 排渣閥開度過大。2 適當減小排渣閥開度。2#水力碎漿機2#水力碎漿機運行電流持續偏高1 轉子與篩板間隙大之間卡有漿板塊或雜質。1 抽空2#缸,停機清理轉子與篩板間的漿塊雜質,并聯系統鉗工調整間隙。2 未按配比投料,一次性投料太多,碎漿漿濃太高。2 加水稀釋缸內漿料;按配比要求投料。3 機電原因。3 聯系機電人員處理。運行電流波動較大投入2#缸內的木漿板,未分散開(例如整包或兩、三包木漿板同時進入缸內)均勻分散地上料和投料。缸內漿抽不走1 漿濃過高P19泵不上漿。1 加水稀釋缸內漿料;打開P19泵前引水。2 P1912、進漿管或出漿管堵塞。2 拆管疏通。3 轉子與篩板間隙大,轉子無法有效清理篩板,篩板糊。3 加水稀釋缸內漿料,頻繁開停P19泵,抽空2#缸,停機聯系鉗工調整間隙。低濃除砂器低濃除砂器堵塞1 來漿中(白水中)含有大塊雜質,例如分離器、洗漿機篩板破,大塊輕渣進入C1池,有水泥塊或螺絲螺帽等掉入C1池;白水中進入輕渣水泥塊等。1 拆通除砂器;根據堵塞物判斷具體堵塞原因,及時向車間反映,按排進行針對性地處理。2 來漿中砂太多,例如運行中某泵停時間長,致使泵進漿管內富集大量砂,再開泵時,致使該段某只除砂器堵。2 拆通除砂器;運行中不得隨意停泵,應按要求正確操作。3 除砂器筒體磨損嚴重。3 停機時,更換除砂13、器筒體。4 第四段除砂器電儀故障致使不排砂。4 聯系信儀表工處理;并拆通第四段除砂器。玻璃管或筒體被磨破1 除砂器堵后未及時拆通致使磨損加劇,筒體中提早被磨破。2 正常性磨損。小破孔,在運行中及時包扎,待停機時更換;大破孔立即更換;運行中應注意經常檢查除砂器暢通情況,一旦發現堵塞應及時拆通,并查找原因處理。第四段除砂器排砂帶漿多第四段除砂器排砂帶漿多1 中底部反沖水管堵或反沖水量開得過小。1 拆通反沖水管;調大反沖水量。2 排渣程控時間設置不當,排渣時間太長。2 重新設置排渣程控時間,縮短排渣時間。3 排渣氣閥故障,致使常開著或電儀其它原因。3 聯系儀表工處理。第四段除砂器排砂量少1 各段除砂14、器玻璃管按裝不到位或破,致使P3、P4、P5、P6泵氣蝕嚴重。1 將各個除砂器的玻璃管按裝到位,使之不漏氣,以此減輕泵的氣蝕影響;破損及時包扎。2 沖漿形式不恰當或管路走向,接法不恰當,造成泵氣蝕嚴重。2 按排改造,控制氣蝕在合理范圍之內。進出漿閥關不到位閥門尾部軌道內卡渣。停機時拆開尾部壓蓋,清理。閥門損壞閥門銹死或開關閥門用力過猛。聯系鉗工修理或停機時更換新閥門;開關閥門應注意不得“死扳硬撬”。主立篩21型主立篩21型立篩糊或堵(表現為:壓差增大,出漿壓力下降或無壓力)。糊后處理:1 關掉上漿氣閥,打開立篩排渣閥。2 關掉所糊立篩出漿閥,沖洗立篩,待壓差正常后,再重打開。3 兩立篩如同時糊15、,關漿停P3泵,重新開機同上開漿。1 渦輪分離器或洗漿機篩板破(或者篩板孔眼變大,或者幾個孔相連)造成大量輕渣及粗大纖維(紙片)進入C1池(檢查振篩排渣可發現)1 停機更換渦輪分離器或洗漿機篩板。2 抽空C1池、放空白水池,清洗C1池及白水池。3 拆開立篩,清洗;拆通除砂器及堵塞的白水管。4 重新碎漿,重新開機上漿。2 碎解某處輕渣進入了白水中。1 停機放空并清洗白水池;找到進輕渣處進行處理。2 拆通除砂器及堵塞的白水管。3 拆開立篩進行清洗。4 白水池重加清水開機。3 漿料進入白水中,致使白水濃度太高(白水象漿一樣),例如漿池冒漿、漿料進入白水池;上漿氣閥壞,漿料進入白水池;或通過某處與漿管16、相邊的白水管,漿料進入白水等等。1 找到漿料進入白水池的原因,并進行處理。2 關小主立篩出漿閥門,重開機水運轉系統;并加清水到白水池,稀釋白水,待壓差穩定正常后重新上漿,并關掉清水。3 如篩眼糊得嚴重,水運轉無法使之暢通,只能停機拆洗主立篩,然后重開機上漿。4 原料原因,原料中有太多該型篩鼓無法處理的纖維(例如草漿纖維、粗長纖維等),易糊篩縫;并且長纖維易絮聚纏張繞在轉子上,導致轉子清量篩縫能力下降。1 停碎解,抽空C1池。2 更改原料配比,重新碎漿。3 如立篩電流也上升,則需開大排渣閥開度;并水運轉沖洗,嚴重時,停機拆洗立篩。5 運行中,排渣閥開度太小或排渣管堵塞。開大排渣閥開度或停機拆通渣17、管。6 P3泵葉輪磨損或進漿閥開度小造成流量與壓力不足,致使上漿濃度偏高,造成立篩易糊。減少上漿量;開大P3泵進漿閥門,停機更換P3泵葉輪或整機更換。7 立篩出漿閥門開度過大,出漿壓力太低,立篩易糊。減小出漿閥開度,控制出漿壓力在0.81.0 bar范圍內。8 C1池濃度高,上漿氣閥開度大;C1池濃度波動大,上漿氣閥沒有及時調節。1 穩定C1池濃度。2 根據壓差情況及時調節上漿氣閥開度。9 傳動皮帶松或電機轉速慢,致使轉子無法有效清理篩孔。聯系機電人員處理。同上10 碎解絞索使用不好,致使漿中雜有太多細長雜質,細長雜質纏繞轉子上,影響轉子清理孔的能力。1 當開大排渣閥開度。2 碎解使用好絞索。18、3 水運轉,運行中沖洗篩鼓及轉子,嚴重時停機拆清立篩。主立篩21型11 篩鼓磨損嚴重或篩鼓被硬物打壞。更換新篩鼓。立篩運行中電流上升1 碎漿絞索使用不好,致使漿中雜有太多細長雜質,細長雜質纏繞在轉子上,導致立篩運行負荷加重,電流上升。1 適當開大排渣閥開度。2 水運轉沖洗立篩,嚴重時停機拆洗立篩。3 碎解使用好絞索。4 機電原因則聯系機電人員處理。注意:立篩在運行中,排渣閥不能開得太小,并應經常注意運行電流情況。2 漿料中粗長纖維太多,立篩排渣閥開度偏小,粗長纖絮聚后纏繞轉子上,導致立篩運行負荷加重,電流上升。3 排渣管堵或運行中排渣閥開度太小,導致渣在立篩內富集,運行負荷加重,電流上升。4 19、機電原因,例如軸承壞等。篩鼓被硬物擠壞或打壞。檢修拆洗立篩時,有硬物進入篩內。更換新篩鼓。注意該種情況決不允許發生。通過量?。{處理能力?。┲髁⒑Y21型1 P3泵壓力流量不足。1 在電流允許的范圍內調大P3泵進漿閥門。2 如泵葉輪磨損則停機時更換葉輪。2 低濃除砂器及立篩本身進出漿閥門開度小。開大各個閥門,第一段除砂器壓差控制在1.6bar左右,立篩出漿壓力控制在0.81. 0bar左右。3 C1池濃度小。1 提高碎解濃度。2 控制好2#圓網液位,使之不冒漿到出漿側。4 上漿氣閥開度小;或氣閥故障打不開或開不大。1 開大上漿氣閥開度。2 檢查上漿氣閥實際開度,故障則聯系儀表工處理。5 立篩糊或20、堵按立篩糊或堵的解決方法處理。其它機電故障機電原因聯系機電人員處理,如一臺壞可關小P3泵進漿閥,減小上漿量,暫時單開一臺主立篩。二道立篩(11型)立篩糊或堵處理:停P7泵,運行中沖洗篩鼓,再開P7泵,嚴重時停機拆洗立篩。1 來漿濃度太高。1 T4池應加量多的水稀釋(二道立篩 出漿閥門不能開得太小,否則T4池稀釋水將無法加或閥門開不大)。2 來漿量太大,超過了二道篩處理能力(出漿閥門開度過大)1 根據主立篩運行情況及電流、壓差情況,適當關小主立篩排渣閥,但必須保證主立篩 能正常運行。3 其它類似于主立篩糊的原因。3 按照主立篩的處理方法處理。立篩運行中電流上升或能聽到磨損篩鼓的聲音。類似于主立篩21、運行中電流上升的原因。按照主立故的解決方法處理。篩鼓被硬物擠壞或打壞。1 檢修、拆洗立篩時,有硬物進入篩內。修補或更換新篩鼓。注意該種情況決不允許發生。2 有硬物進入T4池,被泵抽進篩內。小型分選機(尾篩)立篩糊或堵1 漿濃度太高。1 一旦糊或堵,停P8泵,關出漿閥,重設置程控時間,將進漿時間設置為最小,延長洗滌時間,沖洗立篩直至出漿壓力正常為止。嚴重時停機拆洗立篩,然后重設置程控時間開機上漿。2 T5池應加盡量多的稀釋水;合理設置程控時間;排渣管保持暢通;出漿閥開度適當。3 類似主立篩糊的原因按主立篩的解決方法處理。1 程控時間設置不當,進漿時間過長,洗滌時間太短。2 渣管堵,或排渣量太小。22、4 出漿閥門開度過大。5 其它類似于主立篩糊的原因。立篩運行中電流上升,甚至跳停。1 立篩糊時間長,致使轉子被渣漿卡死。1 常注意運行情況、糊后及時處理。2 機電原因。2 機電人員處理。3 它類似主立篩運行中電流上升的原因。3 仿照主立篩的處理方法處理。篩鼓被硬物擠壞或打壞。1 檢修拆洗立篩時,有硬物進入篩內。修補或更換新篩鼓。注意該種情況決不允許發生。2 有硬物進入T5池,被泵送進篩內。振 動 平 篩(振 篩)排渣帶細漿多(排渣量大)1 來漿濃度太高(小型分選機排渣濃度高)6 振篩液位箱加入稀釋水。7 調節二道篩及小型分選機,使T4、T5池盡量多加稀釋水從而降低小型分選機排渣濃度。8 合理設23、置小型分選機程控時間。2 來漿量太大(小型分選機排渣量太大或小型分選機糊)1 經常注意小型分選機運行情況;合理設置程控時間。2 調節立篩、二道立篩及小型分選機,使之運行正常,將小型分選機排渣量控制在適當的范圍。3 篩眼糊,振篩冒漿。3 疏通糊住的篩眼。振 動 平 篩(振 篩)4 振篩東西兩工作區漿料分配不均,致使某一工作區來不及處理。4 手工分配漿料,使兩工作區均能正常工作。渣無法自動排出1 排渣量大。1 按排渣量大的解決方法處理。2 吊帶老化,彈性不一,或吊帶安裝時,吊帶高度不一致(振框不水平)2 更換新吊帶(最好全部同時更換);校正吊帶高度,使振框水平。3 其它機電故障,例如:聯軸節壞。324、 系機電人員處理。振篩跳停機電故障聯系機電人員處理。圓網濃縮機圓網不上漿1 網槽內液位太低。1 開大進漿閥門或添加擋水板提高網槽漿位。2 減慢圓網轉速,減少濾水以提高網槽漿位。2 網槽內漿濃太高。關小進漿閥,并添加擋水板,提高網槽漿位;必要時加水稀釋網槽內漿料。3 眼糊,無法脫水或脫水能力明顯變小。高壓水槍沖洗圓網;或更換新網。網眼糊。處理:高壓水槍沖網或更換新網。1 系統中腐漿多。1 檢修時,系統換用清水。2 系統內加殺菌劑。2 壓輥兩側壓力不勻,壓力小一側易糊網。調整壓輥壓力。3 來漿中細小纖維或其它細小物質較多。按配比均勻上料。4 網目太細選用合適目數的圓網。網跑偏或拉壞。處理:停機拉網25、,重固定網,嚴重拉壞則更換新網。1 一邊打包鐵絲斷裂或打包不緊。運行中經常檢查,發現鐵絲斷及時補加;裝網時鐵絲應盡量上緊,接頭處擰牢、處理妥當。2 壓輥兩側壓力不句,使網受力兩側不勻。調整壓輥壓力。3 網一側網眼糊,致使上漿不勻,網受力兩側不勻。糊網應及時沖洗網。網跑偏或拉壞。處理:停機拉網,重固定網,嚴重拉壞則更換新網。4 縫網前,網籠未沖洗干凈,網運行中鼓包,或網未縫好,進漿鼓包,被壓輥將網擠壞;裝網時,網未壓好,縫網時網未拉緊,經不起壓輥施壓。更換圓網時,應壓緊網,拉緊網,縫好網;并且之前應沖洗干凈網籠;運行中發現鼓包,應及時停機拆線重拉緊網縫網。圓 網 濃 縮 機5 剛開機時,網槽內有26、干漿(或高濃漿),圓網轉速突然由靜止狀況上升到工作速度,干漿卡網或慣性作用造成網被拉壞。開機前應洗清除網槽內干漿;啟動運行圓網時,應按規定操作,緩慢提升網速。6 出漿側積漿,造成網槽內漿濃越來越高,漿量越來越多,網受力太大被拉壞(一般電機會跳停)。運行中應保證出漿側出漿暢通,經常檢查下漿板與壓輥之間是否卡漿,卡漿應清除,并聯系鉗工校正下漿板位置;如圓網已跳停,則先關進漿閥,再疏通出漿側,加高擋水板慢速運轉圓網,將網槽內漿帶,不行則排掉網槽內漿,校正網或換新網。7 運行中,圓網不上漿,未及時發現造成網槽內漿量,漿濃越大越高,網受力壓大被拉壞。運行時經常檢查圓網上漿情況。白水濃度高1 網破或網拉壞27、。1補網或更換新網。2 密封帶松或壞。2 聯系鉗工收緊密封帶或更換密封帶。3 網籠密封邊圈磨損嚴重。3 聯系鉗工停機處理(或堆焊或重加工邊圈)白水濃度高圓 網 濃 縮 機4 上漿量大,造成漿料直接從未密封處進入白水中(圓網上側一段無密封帶包繞)4 關小進漿閥門,減小上漿量。5 網眼太大(目數太大)。5 選用適當目數的網。熱分散系統帶式機翻漿(漿爬不上坡或漿層與金屬網無法剝離1 網帶與金屬網糊,脫水能力大大下降。1 借助細竹桿、小木棍等,人工使漿層與金屬網剝離。2 根據翻漿情況,適當調節一壓輥壓力。3 運行中,用高壓水槍沖洗網帶。4 疏通堵塞的積水盤。5 停機,高壓水槍沖洗網籠孔眼,沖洗金屬網,28、清理金屬網接頭處夾層中的卡漿;縫補金屬網、破裂嚴重則更換新網。6 鏟車工上料應按配比均勻上料。7 C2池濃度必須穩定,且應控制在3.5%4.0%范圍內。2 金屬網變形,致使接頭處(重疊處)兩層網間卡漿,造成局部不脫水。3 金屬網破裂,漿進入網與網籠之間,造成局部不脫水4 網籠孔眼堵塞嚴重,造成金屬網脫水能力下降。5 進漿原料中細小纖維較多或難脫水的纖維原料成份較多。6 C2池濃度小,網籠處來不及脫水,致使出一壓漿濃偏低漿層與金屬網難剝離。帶式機網帶跑偏1 網帶南北兩邊張緊程度不一致(標尺可參考)。1 手動調節張緊輥,使網帶兩邊張緊程度一致。帶式機網帶跑偏熱 分 散 系 統2 校正輥無校正作用:29、1) 氣管堵或氣壓低。2) 檢測網帶跑偏的圓盤位置不當,使校正輥處于極限位置,即校正輥南底座不在水平位置。3) 網帶縱向不處于中心位置,使校正輥南底座無法處于水平位置。4) 校正輥南底座下卡有東西例如硬漿塊等。2 針對原因分別處理。1) 聯系儀表工疏通氣管或調節氣壓。2) 調節檢測網帶跑偏的圓盤位置,使校正輥南底座處于水平位置。3) 手動調節張緊輥兩邊,使網帶處于中心位置,從而使校正輥南底處于水平位置。4) 清理校正輥南底座下的東西。3 帶式機各輥平行度差,水平度差,使網帶全幅受張力大小不一致。3 聯系機修人員校正,用好校正輥;校正輥正常工作能大大降低其對網帶跑偏的影響。4 C2池濃度波動大,30、漿層厚度不斷變化,使網受力不斷變化,導致網帶易跑偏。4 C2池濃度必須穩定地控制在3.54.0%的范圍內。帶式機網帶破裂或繃斷。處理:查找原因;小裂口進行縫補;大裂口按排更換新網帶。1 網帶張力太大(繃得太緊)。1 網帶張力應適當。2 有端網“結頭”處線斷或脫開一小口子,未及時發現并處理,造成該處應力集中而撕裂。2 帶式機在運行中應經常注意網帶完好情況,發現有裂口應及時補網帶。3 有硬物進入網帶與金屬網或壓輥之間造成網帶被擠破。3 開機前應檢查,防止有硬物在帶式機網帶上或高位箱內;運行中不得將硬物帶上網帶;C2池內不得扔入硬物。帶式機網帶破裂或繃斷。4 網帶跑偏,造成網帶打折,打折處受壓折斷或31、跑偏使網邊起毛,出現裂口。4 控制網帶跑偏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發現打折,及時拉平,并調節網帶張力使之適當;發現裂口及時縫補,并經常檢查。5 網帶質量次(抗張強度低)。5 另換其它廠家網帶熱 分 散 系 統帶式機金屬網變形或破裂。1 安裝不好:未壓緊或未裝正;裝好后第一次帶漿前未將金屬網整幅壓平。1 安裝時一守要壓緊裝正,裝好后第一次帶漿前應將金屬網整幅壓平,防止起拱或“接頭”處卡漿。2 物扎破2 開機前檢查;運行中不得用硬物敲擊金屬網,特別是在翻漿扒漿時應注意。3 一壓壓力太大。3 運行中一壓壓力控制應適當一般小于2bar。4 網質量次(抗變形性弱)4 另換其它廠家或類型的金屬網。帶式機網帶或32、金屬網糊1 原料影響,來漿中細小纖維多,易糊網。1 應經常用高壓水槍沖洗網帶及金屬網、網籠。2 原料配比應穩定均勻。3 保持積水盤暢通(通過微調車速控制好漿幅;保持網帶良好的脫水性;控制網帶跑偏范圍盡量?。? 網帶張力應適當。2 系統腐漿多。3 積水盤卡漿、堵塞,白水無法或來不及走,造成網易糊。4 清洗不夠。5 網變形,使網眼變小。帶式機出漿濃度偏小。1 C2池濃度小。1 控制C2池濃度穩定在3.54.0范圍內。2 加強清洗,保持網帶與金屬網良好的脫水性。3 保持積水盤暢通。4 三道壓榨壓力應適當。2 網帶及金屬網糊,脫水能力差。3 三道壓榨壓力低。4 積水盤卡漿堵塞,白水來不及或無法走掉,33、造成漿層回濕。熱 分 散 系 統系統堵塞1 系統漿料通過量過大。處理:1 停下除油壓系統外的其它各臺系統設備,關閉蒸汽閥門及白水閥門。2 打開盤式分散機大蓋,清理出系統內堵塞的漿料,打開蒸汽閥門,徹底清理系統中殘留附著的漿料。3 查找堵塞原因,機電原因及時聯系機電人員處理。4 蓋好盤式分散機大蓋,重新開機。5 運行中應注意:1) 按照車間規定及要求控制好通過量;2) 注意蒸汽壓力情況,波動較大應及時調節蒸汽閥門及上漿量;3) 控制好帶式機出漿濃度;4) 運行時系統各設備應打在“聯鎖”上。2 蒸汽壓力波動大,突然下跌幅度較大。3 帶式機出漿濃度小。4 系統運轉中有雜物混入。5 喂料螺旋皮帶松或斷34、裂。6 系統中某一設備因機電原因跳停,而系統其它設備因聯鎖故障或未打在聯鎖上繼續運行。7 螺旋葉片變形嚴重。油站或油路故障1 油位低。1 聯系鉗工加油。2 檢查油路冷卻水。3 一經發現油泵跳?;蛴吐窡o油循環,立即急停熱分散系統,并及時聯系機、電人員查找原因處理。2 油溫高。3 其它機電故障。盤式分散機電機過熱1 冷卻水量小或堵塞。1 疏通堵塞的冷卻水管;調大冷卻水量。2 機電故障2 聯系機電人員檢查處理。稀釋螺旋出漿濃度高1 稀釋白水量小。1 及時向造成車間反映,并要求調節、檢查原因;臨時拉皮管加清水稀釋。2 氣動閥故障。2 聯系儀表工處理。雙盤磨啟動不了1 停機前刀未退到位。1 退刀,必要時35、打開觀察孔清洗或人工將吸在一起的磨片分開。2 聯系機電人員處量。2 停機前管路與磨區未沖洗干凈。3 機電故障。盤磨嘯叫或跳停1 上漿泵跳?;蜻M氣導致流量波動。處理:1 立即退刀,再停泵。2 沖洗管路與磨區,拆通堵塞管道,打開盤磨,清理硬物。3 機電儀故障聯系機電人員處理。4 磨片磨損嚴重則更換。5 重新開機開漿。運行中應注意:1 注意磨片磨損情況。2 控制好進漿濃度。3 控制好C7池液位。4 下刀不宜過重。5 各組盤磨通過量應盡量均勻平衡。2 磨片磨損嚴重,下刀后電流波動大。3 下刀后,進漿濃度波動大。4 通過量小時,管路或閥門處堵塞。5 機電故障。6 硬物隨漿進入磨區。盤磨漏漿機械原因聯系機36、電人員處理。多級分級機與主立篩、二道立篩、小型分選機類似同主立篩、二道立篩、小型分選機同主立篩、二道立篩、小型分選機疏磨機聲音異常或堵塞或跳停或打不上漿1 泵進氣而氣蝕。1 查找泵時氣原因,并處理。2 進漿濃度大。2控制好C11池濃度。3 硬物進入機內。3拆開機殼,取出硬物及堵塞的雜物,并查找硬物雜物從何處進入C11池并處理;蓋好機殼重開機。4 雜物進入機內,堵塞齒隙。5 機電故障。聯系機電人員處理。漿泵通過量小或不上漿1 泵進氣而氣蝕:進漿管破、閥門漏氣、池液位低、泵殼體破、稀釋水管路無水進氣,對于P4、P5、P6泵,除砂器玻璃管未按裝到位,漏氣。1 找到進氣地方并處理:停泵稍等一會后,重開37、;嚴重時,對泵進行排汽;除砂器玻璃管應按裝到位。2 進出漿閥門開度小。2 調大進出漿閥門。漿 泵3 葉輪內堵有異物。3 拆開泵前手孔檢查,并掏出堵塞物,若無泵前手孔或堵塞嚴重,及則聯系并協助拆泵清理。4 進漿濃度高。4 控制好進漿濃度;檢查攪拌器是否跳停,并處理。5 葉輪磨損嚴重。5 停機更換葉輪。6 葉輪脫落。6 聯系并協助鉗工處理。7 出漿管路或設備堵塞。7 檢查管路與設備拆通堵塞的管路與設備。8 對于P1泵或P19泵,可能碎漿機管篩板孔眼堵塞或打悶。8 若打悶,按打悶解決方法處理;并檢查篩板、轉子間隙及磨損情況,聯系鉗工調整間隙。9 電機反轉。9 聯系電工重接線。電流高1 葉輪與殼體磨損,造成之間卡渣。1 清理;換葉輪與殼體。2 機電故障2 聯系機電人員處理。特別注意:各臺運轉設備,開機前應檢查轉向,確保轉向正常,才可正常運行。三、 見或未見過的故障處理方法:1針對故障查故障原因:一般按以下幾方面進行查找:1) 設備本身、工藝、機械、電儀有無問題;2) 與之相連的前續、后續設備、管路、氣動閥等有無問題等;3) 設備所處理的介質,即漿料(纖維)與白水有無問題;4) 生產流程、原料配比等有無更改,即查變動因素。2找到原因后,及時處理,機電原因聯系并協助處理。3 一時查找不到原因,不能等待,應及時向車間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