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產射線裝置輻射各項管理制度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17362
2024-09-07
25頁
69.52KB
1、企業生產射線裝置輻射各項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射線裝置操作規程-32、輻射防護和安全保衛制度-43、設備檢修維護制度-54、放射工作人員培訓、體檢及保健制度-65、放射事故報告制度及處理預案-86、輻射工作場所監測制度-107、輻射環境管理-118、輻射人員崗位職責-129、輻射事故應急預案-13射線裝置操作規程1、操作X射線機的工作人員必須通過相關培訓,并取得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相關技術證書方可上機操作。2、操作人員首先應熟讀各型號X射線機操作說明及注意事項,熟悉設備的各項技術指標及操作規2、則,正確使用每個功能鍵。3、熟悉和正確掌握機器安全操作步驟及緊急事件的處理:(1)開機順序檢查電源線及輸出電纜線連接是否正確、是否連接緊密-閉合電源總閘-開啟控制臺開關-檢查控制臺及射線發生器待機狀態是否正常-待電源穩定后轉動鑰匙至開啟狀態-根據透照物件確定透照參數-確認工作現場周圍有無閑雜人員-同時按下控制臺上“開高壓和確認”兩鍵開始透照。(2)緊急事件處理如遇機器運行不正?;蜷e雜人員闖入危險區域,立即同時按下控制臺上的“關高壓和確認”兩鍵,停止透照作業,并確認是否造成輻射事故,如造成輻射事故應當按有關規定報告。4、射線機應定期進行訓機維護,每次作業前應根據透照參數進行合理的訓機(或選擇自動3、訓機),避免因電壓過高造成機器損壞。5、工作完畢后,機器各部應恢復到初始狀態,然后關閉控制臺開關鍵并切斷電源。6、工作仔細認真,野外操作應有兩人配合工作,相互提醒。透照結束后,應對現場進行清理,保持現場環境衛生,檢查設備是否齊全。輻射防護和安全保衛制度1、本單位所使用的射線裝置主要用作拍片。2、射線裝置使用工作場所已設置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并有“當心電離輻射”的中文注釋,決不隨意拆除;在工作現場劃有輻射安全警戒線,并派專人看護,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在工作現場還設有報警裝置和工作信號燈,在射線裝置使用時嚴防無關人員誤照射,具體方法如下:(1)現場設定控制區及監督區檢測區??刂茀^為方圓坯連鑄機工程液壓4、潤滑及氣動配管檢測部位周邊30米,設置明顯的警戒線和輻射警示標識,專人看守。監督區為檢測部位周邊50米,監督區允許有關人員在此活動,邊界處設置“當心,電離輻射”警示標識,公眾不得進入該區域。(2)監測方案:每名操作人員均配備一臺個人計量報警儀和個人劑量計;現場配備一臺輻射劑量監測儀,控制區邊界外X射線空氣吸收劑量率不大于20Gyh-1, 監督區其邊界劑量率不大于2.0Gyh-1。(3)清場方式: 現場施工作業時間界定后,所有無關施工人員撤離探傷現場,探傷作業區50米以內由保衛人員逐一監督檢查人員的撤離情況,做到萬無一失。(4)探傷人員、防護人員、運輸人員、保衛人員的職責和分工:探傷人員職責和5、分工: 探傷人員必須嚴格按照X射線機設備操作規程進行安全操作,嚴格按防護標準穿戴好勞保用品,檢查現場的安全警示標志是否設置正確,協同安全保衛人員及防護人員做好現場的防護工作。防護人員職責和分工:放射防護人員負責監督和檢查從事使用、操作工業X射線機工作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工作;負責管理工業X射線機設備;負責監督、教育放射工作人員正確應用防護知識,加強自身防護,正確使用設備,提高操作技術,減少射線照射。運輸人員職責和分工:X射線發生裝置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振,保持機頭和操作箱的平穩,避免因振動碰撞造成設備損壞,影響正常工作。運輸人員提、拿設備時要輕拿輕放,防止摩擦、碰撞。運輸途中要有專人看護,避免設備6、滑落、丟失。保衛人員職責和分工: 協助防護人員做好現場的安全保衛和防護工作,做好現場的防火、防盜工作。3、輻射工作人員每次透照作業結束后必須對輻射工作場所進行清潔處理,做到無雜物、地面清潔;檢查隨身攜帶的鑰匙及配套設備有無遺失、損壞。4、加強夜間和節假日巡邏,確保能滿足防火、防盜、防潮、防爆的管理目標。 設備檢修、維護、保管制度一、設備檢修 設備檢修必須建立檢修臺帳,設備故障原因、狀況,因何檢修、送檢人、檢修結果等必須記錄清楚。二、設備日常維護(每日進行)1、開機前確保周邊環境條件要符合設備要求。2、開機后先檢查設備是否正常;有無提示錯誤等,如有反常疑點必須預先排除。 3、嚴格遵守設備操作規程7、,使用中遇到異常情況應即使切斷電源,請檢修人員檢查維修。 4、使用X射線機前,必先預熱球管才能工作。5、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機器上的臟物和油跡等。三、設備定期維護 1、設備性能維護(每三個月進行一次):自動訓機、檢查射線發生器氣壓是否正常、設備功能鍵按動是否正常、操作完整性是否正常。 2、設備電氣性能維護:各種應急開關有效性檢查,透照曝光參數是否發生改變。 3、劑量檢測:每六個月進行一次。4、定期送檢:每年送檢一次(由相關技術鑒定部門進行鑒定測試)。四、設備的保管1、設備必須建專用庫房、設專人進行保管,建立值班24小時看守制度。庫房設安全防盜門,雙鎖雙人保管。庫房安裝防盜報警裝置或監控裝置。28、設備必須嚴格建立臺帳,每月20日前將設備使用運行及保管情況以書面形式上報安全保衛科。3、報廢的設備必須按相關規程要求及時逐級上報報廢,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報廢處理。4、建立出入登記臺帳,詳細記錄出入人員姓名、事因、出入時間等情況。5、建立設備使用流水帳,詳細記錄設備每次使用地點、時間、工程名稱、人員、設備運行時間、設備運行狀況等。6、設備運出市外進行探傷作業,必須事前向安全保衛科提出申請,經安全保衛科上報安保部批準后,在安全保衛科人員的監督下進行探傷作業。 放射工作人員培訓、體檢及保健制度1、放射防護管理小組在實驗室主任領導下,實行主任負責制。實施探傷室主任對輻射操作小組成員的統一領導和管理。9、2、技術培訓計劃:輻射技術人員實施相對固定的工作崗位,每年組織換證人員去成都青白江參加四川省技術監督局組織的換證學習和新取證學習。如遇輻射人員工作調動或離退,及時選派具有高學歷的人員參加取證學習,補充人員。3、輻射培訓計劃:工作人員已接受了攀枝花市衛生監督局組織的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知識的培訓,并取得了上崗證;取得上崗證的工作人員每兩年參加復訓一次;做到每個操作人員都進行培訓,加強操作人員的輻射安全教育,增強操作人員在輻射工作崗位的可調節性,做到輻射人員輪流上崗,盡可能達到“防護與安全的最優化”的原則。所有從事輻射的工作人員每年接受法律法規和輻射安全與防護知識的培訓教育。4、員工體檢制度10、:輻射工作人員每年進行健康體檢,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包括以下內容:(1)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2)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3)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4)職業病診療等勞動者健康資料。5、員工保健制度:輻射工作人員的保健休假,根據照射劑量的大小與工齡長短,每年除其他休假外,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從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的在職者,每年利用休假時間享受24周的療養待遇。放射事故報告制度及處理預案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等有關輻射防護法律、法規;落實文件提11、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與輻射環境管理要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避免輻射事故的發生。2、輻射事故幾種情況及處理措施: (1)設備運行故障-停機-報告輻射防護管理小組-找出故障進行維修-恢復運行-輻射防護管理小組記錄、備案; (2)人員誤照-停機-搶救傷員保護現場-報告輻射防護管理小組-報告環保部門、衛生部門 (3)射線裝置被盜-保護現場呼叫保安-報告輻射防護管理小組-報告環保部門、公安部門;以上情況,極有可能對操作人員或公眾造成較強的輻射照射。3、一旦發生以上事故,首先報告單位輻射管理人員,控制事故現場,并迅速向當地環保、公安部門報告,對已造成傷害的人員,通知當地衛生部門,并送往有資質單位進行體12、檢。4、環保、公安部門到達現場后,輻射防護管理小組應如實反映事故情況,積極配合,對相關人員進行排查、偵破。5、事故調查處理完畢后,由輻射防護管理小組形成總結報告,并提出整改方案加以落實。 為了加強放射衛生工作防護管理,及時有效的處理放射事故,減輕事故造成的后果,現根據放射事故管理規定(公安部、衛生部第16號令)制定本工作制度。 放射事故系指人體受到超劑量輻射或放射性同位素丟失、失竊之類的事件。 報告程序:發生或發現放射事故時,由所在科室立即報告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由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上報市衛生局及公安分局,最遲不得超過二小時;放射事故報告卡由領導小組在二十四小時內報市衛生局。 輻射工作場所監測制度13、為了加強放射衛生工作防護管理,確保放射工作的安全進行,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保護公眾的安全和健康,現根據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衛生部第17號令)制定本工作制度。公司定期(每年一次)請有資質的單位對射線裝置進行監測,并建立監測數據檔案。監測數據每年年底向市環保局上報備案。 1、工作場所和周圍區域每年監測一次; 2、衛生許可證每兩年復驗一次; 3、各項規章制度的實施情況和監測資料必須詳細記錄并妥善保管存檔備案。輻射環境管理公司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要求,現已成立了輻射防護管理機構(輻射防護安全管理小組),制訂了輻射環境管理規章制度。1、該輻射防護安全管理小組工作內容包括14、:(1)加強對公司輻射工作安全生產的管理和領導,規范安全管理。(2)公司確定本單位輻射工作安全責任人,任命質檢科長為組長,無損檢測責任師為副組長,制訂了輻射安全和防護管理小組各崗位職責及管理小組成員的分工職責,并指定專人負責射線裝置運行時的安全和防護工作。2、規章制度公司已制定無損檢測安全操作規程、探傷人員崗位職責、設備檢修及維護制度、設備使用登記制度、輻射防護和安全保衛制度輻射場所監測制度等。3、單位射線照相洗片產生的廢顯影液、定影液產生量每年約200L,由于該廢液對環境易造成污染,所以單位采取了集中收集,定期送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輻射人員崗位職責1、在科室科長領導下,上崗人員必須愛護射線裝15、置設備,進行經常性保養,定時開機訓機,保證x線裝置的正常運行,設備及附屬用品使用完畢后必須進行清潔、整理。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按規定的性能條件進行工作,不得擅自更改設備的性能及參數。不經崗位責任者同意不得開機使用,實習人員必須在師傅指導下工作。3、現場拍照必須有兩人以上配合工作,上崗前檢查當天膠片用量是否準備充足,透照區域做好輻射防護,避免輻射事故發生,如發生輻射事故,應及時按公司相關應急程序進行上報。4、每次洗片前必須檢測洗片機運轉情況,特別注意顯影、定影和烘干的溫度、藥液量是否充足,補充液及漂洗液壓是否正常,工作結束后做好整理清潔,每周12次對洗片機進行清洗,對烘干機進行擦試。5、講奉獻16、講貢獻,堅守工作崗位,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工作時不得會客和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工作區域內不準吃零食或吸煙。6、加強安全保衛意識,工作完畢后及時清理設備用品,做好設備借出和還回記錄。下班離開設備管理室時,記得關好門窗,切斷不用的相關電源,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射線裝置購置使用及報廢制度1、射線裝置使用部門科技質量科可以根據公司業務需求及在用設備運行情況,并報請公司主管領導同意,確定是否增置設備。公司決定購置后,由科技質量科打報告給公司設備科,設備科報請主管領導審批后上報攀冶公司備案。2、射線裝置設置專用庫房,由專人進行設備管理,建立每天巡檢制度、進出入登記制度及設備運行情況記錄制度。3、設備經科17、室領導批準由公司專職探傷人員領用,出入庫時必須進行設備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出庫后必須由專職人員看守,運輸過程中要輕拿輕放,專人護送,從出庫到入庫過程中做到人機不分離,保證設備的運輸安全。4、現場作業時,要提前在現場張貼射線探傷作業公告,設定安全作業區域,設置安全警示燈及警示標志,用警示帶隔離出公眾禁止進入區域。探傷作業時,在各重要路口設置專人看守,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域。作業結束后,及時清理作業現場,避免造成環境污染。5、射線裝置超過使用年限或因損壞已無法修復時,應及時進行報廢處理。報廢處理按以下流程進行:(1)報廢申請手續辦理流程攀鋼集團公司審批設備科科技質量科打報告(2)銷毀處理手續辦理18、流程科技質量科打銷毀報告攀冶安保部審批安保科(3)設備銷毀時由科技質量科、安???、設備科、攀冶安保部四部門派專人現場監督銷毀,并對銷毀過程進行拍照存檔。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為有效預防和規范各類輻射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提高應對輻射事故的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關于印發攀枝花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統一領導、預防為主、常備不懈、保護公眾、保護環境。 (二)適用范圍 1、放射源及射線裝置應用中發生的事故; 2、放射性物質運輸中發生的事故; 3、放射性廢物處置設施發生的事故; 4、其它輻19、射事故。 二、輻射事故分級 根據輻射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四個等級。 (一)特別重大輻射事故是指類、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的輻射事故。 (二)重大輻射事故是指類、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輻射事故。 (三)較大輻射事故是指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20、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輻射事故。 (四)一般輻射事故是指類、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照射的輻射事故。 三、應急機構人員組成及職責分工 (一)組織體系 公司成立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現場指揮組、現場監測組(委托上級監測部門監測)和現場事故調查處置組。 (二)應急領導小組組成人員與職責 應急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經理任組長,分管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任副組長,工程科、安???、質技科、工會、團委、辦公室等科室領導為成員。 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省和攀枝花市及公司輻射應急方針政策和具體要求; 2、負責向攀枝花市輻射應急機構報告21、轄區內發生的輻射應急事故; 3、負責建立公司輻射應急網絡; 4、負責組織輻射應急準備工作,達到應急狀態標準; 5、負責輻射事故的信息發布,負責審查向有關機構發布事故或應急情況的通報或通告; 6、組織事故調查,并對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責任追究。 (三)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人員與職責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安保科,辦公室主任由安??瓶崎L兼任。成員由施工生產科、黨群部、辦公室等科室負責人組成。電話:(0812)6666422。 主要職責: 1、組織制定本公司輻射應急預案,并按照預案的要求建立事故應急值班制度,切實做好應急日常準備工作; 2、組織輻射事故應急人員的培訓;制定應急預案的實戰演習方案等; 22、3、負責收集、傳遞應急期間的信息資料,參與事故調查及后果評價,草擬事故通報和工作報告等; 4、負責與應急現場監測組、應急現場事故調查處置組的聯絡工作。 (四)應急現場指揮組組成人員與職責 較大以上級別的輻射事故現場指揮組組長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兼任,成員由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組成。一般輻射事故現場指揮組組長由輻射應急辦公室主任擔任,成員由應急辦公室成員組成。 主要職責: 1、為應急領導小組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2、負責調度人員、設備和物資; 3、組織應急監測組、現場事故調查處置組進行現場調查、取證,開展監測工作; 4、根據現場調查結果并參考專家意見,確定事故處置措施。 (五)應急現場監測組組成人員與職23、責 應急現場監測組組長由質技科科長擔任,副組長由質技科檢測組組長擔任,成員由質技科檢測組組員組成。 主要職責: 1、接收、整理和分析事故應急相關信息,建立應急監測數據庫及應急監測方案; 2、負責向上級監測部門報告,配合上級監測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監測,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對事故后果和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評估和預測,向現場指揮組提出應急措施和建議,并對應急狀態的終止和恢復提出建議。 (六)應急現場事故調查處置組組成人員與職責 應急現場事故調查處置組組長由辦公室分管領導兼任,副組長由工會副主席擔任,成員由施工生產科、黨群部、辦公室有關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1、進行現場調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事24、故處置建議、措施; 2、開展輻射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3、向應急現場指揮組報告現場情況,形成事故調查報告。 (七)相關部門職責 施工生產科: 1、負責輻射事故應急工作,并定期組織演練; 2、負責公司射線裝置的監督檢查工作; 3、協助公安部門追繳丟失被盜的射線裝置。4、遇有突發輻射事故,負責維護現場治安秩序,設置警戒線; 5、負責放射性職業病危害評價管理工作; 6、參與輻射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辦公室: 1、對造成人員傷亡的輻射事故開展調查,做出責任認定; 2、對有關責任單位和人員進行責任追分。 財務科: 負責輻射事故應急資金的保障。 四、輻射事故應急程序 (一)發生輻射事故后,事故單位應當立即啟動25、本單位的應急方案,采取應急措施,并向公司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報告,同時向相關部門報告。 (二)應急機構工作人員接到輻射事故報告后,要采用規范化表格登記事件的有關情況,包括事發地點、單位名稱、時間、初步損失、起因等,并立即向公司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同時報告應急管理辦公室。 (三)輻射應急機構人員應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赴現場實施調查、評估,初步判斷事件等級。 (四)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報告后,應初步判斷事件等級,立即啟動本預案。發生較大輻射以上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要設立現場指揮部,迅速控制事態和現場,指揮現場調查處置組、現場監測組核實事故情況,監測并估算受照劑量,判定事故類型級別,并立26、即上報上一級輻射應急機構處理。發生一般輻射事故,由應急辦公室負責調查處理。 (五)現場監測組接到指令后,立即與上級監測部門聯系,請求支援并趕赴事故現場,根據所掌握事件初步情況迅速開展現場應急監測工作,及時掌握并向現場指揮部上報事故狀況。 (六)現場調查處置組立即開展現場調查,判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已造成事故的影響程度、受損程度等情況,結合現場監測數據提出事故控制及處置措施,并及時上報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七)應急現場指揮組根據現場調查處置組和現場監測組提出的處置方案,責令、監督、指導有關責任單位或專業處置單位對現場進行處置。 (八)應急現場指揮部要組織召開事故處理分析會議,及時向27、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報告事故的有關情況,由應急領導小組統一發布事故信息。五、應急終止和恢復 (一)應急終止條件和程序 1、終止條件 輻射事故得到控制,事故條件已經消除。 2、終止程序 輻射事故所導致應急狀態的終止,由事故責任單位提出,經公司安保部門初審后報公司主管副經理批準,并上報市環保局備案。 (二)恢復 應急程序終止后,應急辦公室應配合上級輻射應急機構執行下列任務: 1、分析所有應急日志、記錄等書面信息; 2、分析事故發生原因,責令有關部門和事故責任單位限期整改,防止重復出現類似事故; 3、分析應急期間所采取的行動措施; 4、根據實踐經驗,修改現有的應急方案和程序; 5、向應急領導小組提交28、總結報告。 六、事故報告和管理 (一)為了加強對輻射事故的管理,各有關部門應嚴格執行事故報告和管理制度,做好各類事故的預防、調查、分析及處理工作。 (二)發生輻射事故的部門應及時按要求填報事故報告單。較大以上事故應在事故發生后30分鐘內及時上報應急辦公室,同時上報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對隱瞞不報、虛報、漏報和無故拖延報告的,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三)發生輻射事故的部門應建立全面系統和完整的事故檔案,認真總結,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七、應急保障、人員培訓和演習 (一)應急保障 切實做好應急工作所需的通訊和信息化設備、監測儀器、防護用具、應急交通工具和相應設備的準備工作。 (二)培訓和演習 凡是在輻射事故應急期間執行任務的人員,都必須接受全面培訓,包括輻射監測,駕駛車車輛,使用通訊設備,填寫數據日志、標圖以及防護設施的使用等。 組織參加公司定期應急預演,提高輻射事故應急反應能力。 培訓和演習均應有記錄和總結報告,要根據演習結果修訂應急方案,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八、附則 (一)本預案由攀冶機電分公司輻射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二)本預案自文件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