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公司進貨檢驗管理制度監控資格.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20847
2024-09-07
12頁
44.18KB
1、制造公司進貨檢驗管理制度(監控、資格)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目的為保證外購外協零部件、原材料及生產輔料的來料質量,規范進貨檢驗的管理,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責任,特制定本規定。2范圍本規定明確了進貨檢驗流程、檢驗原則、判定及要求;認可進貨物料的資格、監控管理;緊急放行物料的申請、檢驗、跟蹤;零部件型式試驗的監控管理。3職責3.1 IQC課:負責外購外協件的進貨檢驗、認可進貨物料的驗收監控、原材料及零部件型式試驗的監控、緊急放行物料的檢驗標識、進貨檢驗過程中發現異常信息的反饋及型式試驗監控。3.2 倉庫管理課2、:負責物料的報檢,倉儲的產品標識、收發記錄。4定義:4.1進貨檢驗:按檢驗作業指導書、圖紙、封樣等技術文件對原材料、外協外購件、發外加工件及顧客提供產品進行的檢驗。4.2認可進貨:以供方提供的物料檢驗報告作為入廠檢驗依據,一般僅對物料名稱、型號規格、物料編碼及外包裝等對供方供應物料進行驗證的一種進貨檢驗方式。4.3緊急放行:生產急需來不及進行常規檢驗,一旦不符合規定要求,能及時追回和更換的條件下,對未檢物料放行的許可。4.4型式試驗:對外協零部件的關鍵質量特性,按照規定的試驗方法對產品的樣品進行周期性的質量監控試驗,以證明樣品符合標準或技術規范的要求。5管理內容5.1進貨檢驗檢驗通知.1倉庫管3、理課負責對采購產品暫收入廠,并根據送貨通知單及采購合同核對采購產品的數量、標識、規格型號等,確認符合要求后按要求分區擺放,并對產品進行標識(物料總標識卡)。標識牌的內容包括產品的數量、規格型號、物料編碼、接收日期等,并對產品的狀態做“待檢”或“未檢”標貼(注:無“合格”或“不合格”字樣時的物料總標識卡,默認為待檢狀態)。.2 倉庫管理課應立即將該物料相關內容錄入SCM系統,對于緊急使用物料,及時向相關IQC檢驗員口頭報檢,明確物料緊急情況,以便IQC檢驗員優先檢驗。檢驗準備.1 IQC檢驗員在接到報檢通知后,首先核對該物料是否有樣品確認單,提供該物料的供應商是否為合格供方或臨時供方。 .2符合4、5.1.2.1條款后,準備該物料的檢驗文件:包括來料作業指導書、受控圖紙、有效封樣件等。 檢驗原則.1非合格供方名錄、臨時供方名錄中的供應商提供的物料,IQC檢驗員有權拒絕檢驗;除壓縮機、印刷件外,其它無樣品確認單的批量物料,IQC檢驗員拒絕檢驗;但必須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至供應鏈管理課。.2 IQC檢驗員根據來料作業指導書對物料進行檢測,對生產急需的物料優先檢驗,并及時在SCM系統判定。.3 IQC檢驗員執行檢驗時,應按隨機、分層原則抽樣,保證樣品的代表性,檢驗員對檢驗數據的準確性負責。 .4 IQC檢驗員按先進先檢的原則檢驗,檢驗完畢的抽樣樣品必須歸回到原位,并負責將原包裝擺放整齊,清理抽樣5、現場。.5檢驗中的不合格品,須及時作好不合格檢驗標識,通知倉管員隔離放置。檢驗判定.1 根據來料作業指導書的檢驗方案,當檢驗缺陷數未達到拒收數,則判為合格。IQC檢驗員在10分鐘內在SCM系統判定“合格”, 并在20分鐘內在物料總標識卡上蓋“合格”字樣,24小時內(旺季允許48小時)在CPC系統出具合格檢驗報告,啟動報告審批流程,發布給相關人。.2根據來料作業指導書的檢驗方案,當檢驗缺陷數超過拒收數并經過IQC工程師確認后, 則判為不合格。IQC檢驗員在10分鐘內在SCM系統中直接判定“拒收”,并在20分鐘內在物料總標識卡上蓋“不合格”字樣。4個工作小時內在CPC系統出具不合格檢驗報告(上午的6、檢驗報告下午230走完審批流程,下午的檢驗報告下午630前完成審批流程,晚上的檢驗報告第二天早上900前走完審批流程),完成審批流程后,發布給現場工藝課、采購課、倉庫管理課、供應鏈管理課、制造部生管課等相關人員。.3 新產品開發階段的試制物料判定按以下規定執行:.3.1 檢驗標準齊全,按5.1.4.1、5.1.4.2條款執行。.3.2檢驗標準不齊全,須經設計開發部相關工程師及IQC工程師確認,方可在SCM系統判“試用”, 并出具檢驗報告發布給開發相關工程師。.3.3 對于試制的專用物料,數量小于20件時全檢,數量大于20件時按抽樣方案進行,但不少于20件;檢驗審批.1合格的檢驗報告由IQC工程7、師批準生效。.2不合格的檢驗報告須經IQC工程師審核,IQC課長批準生效。來料不合格處理.1來料不合格物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管理規定處理,并按以下規定執行:.1.1 IQC檢驗員在抽檢中發現有不合格批時,須及時通知IQC工程師確認,確認為不合格批后應30分內在SCM系統判定,通過SCM系統(必要時口頭)通知倉庫管理員,由倉庫管理員通知采購部采購員并及時處理。.2在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IQC工程師填寫供貨異常信息反饋單,及時將質量信息反饋給供應鏈管理課,供應鏈管理課負責將信息反饋給供應商,并監督供應商質量整改,供應鏈管理課負責供應商整改效果的確認工作;所有供方信息反饋單都必須抄送品質管理課,由品質管8、理課監督整個整改過程。 A:A類物料出現B類以上缺陷(包括B類)的批量不合格;B:型式試驗不合格項; C:有A類缺陷的物料; D:一個供貨廠家對于所供同類物料類似問題出現3次及以上批量不合格; E:整改未到位,重復出現批量不合格; F:認為有改進必要的其它項目。.3在進行異常信息反饋后,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須將質量信息反饋給品管課,由品管課組織處理:A:廠家不整改; B:整改不到位,重復出現3次以上(包括3次)同類型批量不合格的。5.2認可進貨認可進貨流程 (見下頁)確定認可進貨物料實行認可進貨供方滿足認可進貨條件YESNO正常檢驗YES圖1 100Hz10k Hz 圖中文字Alt+T圖1 19、00Hz10k Hz 圖中文字Alt+TNO取消認可進貨資格監控管理認可進貨資格.1物料的要求在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但不限于),由IQC課確定認可進貨物料類別:A:專業性強,公司現有檢驗手段、資源和能力等無法滿足檢驗試驗要求;B:體積較大,占用場地較多的;C:生產技術要求不高。.2認可進貨資格的要求.2.1提供認可進貨物料的供方必須為合格供方。.2.2認可進貨物料在滿足以下條件時,方可獲認可進貨資格:A:至少連續10批的檢驗批次合格率達到100%;(壓縮機除外)B:最近3個月下線率未超過規定的下線率指標(不統計下線率的物料除外);C:最近3個月未發生批量性質量問題或質量事故;D:質量統計顯示質10、量較穩定或者一直沒有出現異常的。認可進貨物料的申請、審批、更改.1 IQC課根據認可進貨物料資格的要求確定認可進貨物料,編制認可進貨物料清單,經品質管理部部長審批后,由IQC課統一發布,作為認可進貨管理運作的依據。.2當認可進貨資格發生變化時,IQC課填寫認可進貨物料申請單,品質管理部部長批準生效。IQC課負責更新 認可進貨物料清單。認可進貨監控管理.1檢驗.1.1倉庫管理課對屬于認可進貨的物料為暫收物料,在收到物料后及時通知IQC課進行驗收。IQC檢驗員根據認可進貨物料清單和供方提供的物料出廠檢驗報告對物料的名稱、型號規格及外包裝進行驗收,符合要求后在供方出廠檢驗報告上簽名,并及時在SCM系11、統進行判定。.1.2 認可進貨物料可不出具檢驗報告,IQC檢驗員須保留供方出廠檢驗報告,作為追溯的依據。.2使用監控.2.1 IQC檢驗員及IQC工程師對認可進貨物料的質量狀況進行監控,發現物料批量不合格時,按不合格品控制管理規定對不合格品進行處理。.2.2 認可進貨物料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質量問題按不合格品控制管理規定處理。屬于供方責任的,按質量保證協議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處罰。.2.3 IQC課至少每周一次對認可進貨物料進行正常檢驗抽查,(若交貨周期超過一周,則每批進行檢驗),并對抽查結果留下記錄,對于檢驗不合格的物料,及時將信息反饋至各相關部門。.2.4 認可進貨物料的型式試驗,由IQC工12、程師按外協零部件年度周期監控計劃和外協零部件月度周期型式試驗監控計劃的試驗計劃執行。認可進貨資格取消和淘汰.1獲準認可進貨的供方若出現以下情況之一(但不限于)時,必須取消認可進貨資格:A:供方評審不合格;B:月度下線率超過規定的下線率指標;C:造成批量性質量問題或質量事故;D:正常檢驗抽查不合格;E:型式試驗不合格;F:市場反饋的嚴重質量問題。.2 停止認可進貨物料在整改期間的檢驗控制措施(但不限于):.2.1 按進貨檢驗管理規定實施正常檢驗、調整型式試驗周期; .2.2停止認可進貨物料需要恢復其認可進貨資格,按本規定5.2.2條款重新進行評價。5.3緊急放行緊急放行申請.1對于生產急需物料,13、由制造部提出緊急放行申請,填寫緊急放行申請單,按以下分類審批:A:A類物料由品質管理部部長審核,副總批準確定放行及放行數量;B:B類物料由IQC課長審核,品質管理部部長批準確定放行及放行數量;C:C類物料由IQC課長批準確定放行及放行數量。.2倉庫管理課收到緊急放行申請審批報告后,將貼“待檢”標貼更換為“緊急放行物料”標貼。發料時需在領料單上注明緊急放行物料的編碼及來料日期及廠家名稱。緊急放行物料的檢驗.1 IQC課對緊急放行物料進行快速常規檢驗,按5.1條款執行。如果情況緊急,可跟線抽樣檢驗。5.4. 型式試驗:型式試驗的前提: 下列情況之一時(但不限于),應進行型式試驗:A:物料樣品確認時14、,包括:新物料的確認;物料發生重大更改時的確認;B:連續供貨物料系列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參考周期監控型式試驗監控頻次);C:供貨間隔一年以上再使用時;D:供方物料在設計、工藝、材料、生產設備、場所發生重大變更時;E:進貨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F:供方物料在需方產品實現和服務過程發生質量波動時;G:供方生產不正常時;H:重要顧客、國家機構和認證機構要求對該零部件進行型式試驗時;I:主管質量部門認為有必要時。型式試驗的計劃.1 IQC技術主管應于每年11月底前,參考周期監控型式試驗監控頻次對有型式試驗項目的外協零部件及原材料制定外協零部件年度周期監控計劃(見表格)。型式試驗周期監控計劃15、應包含零部件名稱、檢驗項目、技術要求、檢測設備、制造單位、進度、自檢或委托檢測。外協零部件年度周期監控計劃經課長審核、品質管理部部長批準之后在CPC上發布,發布給品管部、開發部、工藝部、采購部等相關部門。.2 IQC課每月28日前,根據外協零部件年度周期監控計劃制定外協零部件月度周期型式試驗監控計劃,經品質管理部長批準后,在CPC上發布給品管部、開發部、工藝部、采購部等相關部門,由供應商管理鏈的相關工程師負責通知相應的供方。IQC工程師按外協零部件月度周期型式試驗監控計劃計劃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物料的型式試驗。對于在檢驗過程中或使用過程中發現物料性能的波動,可以提交臨時計劃,課長批準后實施。16、a) 外協零部件月度周期型式試驗監控計劃即月度計劃和臨時計劃是實施試驗的主要依據,計劃檢驗類型的內容分為3部分:1、自測:我公司負責執行的型式試驗;2、委托:委托權威測試機構的型式試驗;3、廠家監控:由供應商負責完成的型式試驗。計劃中包括試驗的零部件名稱、供應商、責任人、完成日期等。b) 型式試驗月度計劃和臨時計劃可以不覆蓋所有物料性能,原則上半年度周期監控型式試驗必須覆蓋物料的所有性能。c) 上年度或上月份質量不穩定的物料優先進行監控型式試驗,超過三次監控試驗均合格時,監控計劃周期可以延長一個周期;d) 型式試驗計劃不能完成時,實施部門必須書面說明未按時完成的原因,已做計劃但未完成的型式試驗17、和試驗項目除應列入下次計劃中。e) 對于出現供應商被停貨或被淘汰;生產計劃變化,本年度相關機型停止生產,物料因此停止使用的情況時型式試驗取消。.3 型式試驗樣品為日常進貨檢驗判定合格的物料,可以不再測試常規檢驗項目。型式試驗的實施.1型式試驗依據原材料、零部件的相關技術協議、國家標準進行,沒有技術協議和國家標準的依據相關作業指導書或圖紙進行。.2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可以使用供應商的設備進行型式試驗,但必須由我方人員測試或在我方監控下進行。.3為了減少公司測試費用,以下測試被認為是有效測試:A:省級以上權威測試機構出具的型式試驗報告。B:在我方監控狀態下利用供方或第三方檢測設備進行的型式試驗。C:18、公司內其他相關單位近期的相同規格型號的型式試驗。.4型式試驗原則上要覆蓋所有型號規格物料的所有性能。對于單項性能測試覆蓋其他型號規格時,可以抽選部分規格進行該項性能的測試。型式試驗的結果處理.1 IQC檢驗員或工程師及時出具型式試驗檢驗報告,發布各相關部門,并由IQC工程師分類匯總,填寫外協零部件年度周期監控計劃實施跟蹤表掛在CPC系統IQC課信息平臺上。.2結果不合格時,調整型式試驗周期,填寫供貨異常信息反饋單,必要時按5.4.4.3條款向品管課提出評審,相關物料及成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管理規定執行。.3在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型式試驗不合格由品管課組織評審。評審的范圍包括未投入使用物料的處置、投入使用但未交付產品的處置、交付產品的處置并制定與不合格的影響或潛在影響的程度相適應的方案,由相關部門組織實施。A:A類、B類物料型式試驗不合格時;B:有A類缺陷的物料。6相關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管理規定 7相關表單進貨檢驗報告 供貨異常信息反饋單認可進貨申請單緊急放行申請單外協零部件年度周期監控計劃外協零部件月度周期型式試驗監控計劃外協零部件年度周期監控計劃實施跟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