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科管理制度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38677
2024-09-08
8頁
28KB
1、醫院感染科管理制度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感染科工作制度1.感染科實行院黨委領導下的科主任負責制,科主任重點抓醫療質量及科技創新,副主任協助科主任工作,護士長重點抓服務質量、消毒隔離、經濟管理,并接受職能科室的監督和醫療質量檢查。2.科主任根據科室實際情況合理制定一段時間內醫師排班表及醫師病床分管表,科室實行三級醫師負責制,各級醫師要認真履行崗位職責。3.醫師認真執行醫療管理制度、會診制度、查房制度、病歷討論制度、病歷書寫制度、醫囑制度、轉科、轉診制度、醫師值班、交接班制度等有2、關規定。4.護士嚴格執行分級護理制度、查對制度、病房管理制度,嚴格履行護士崗位職責。5.各類急救藥品、器械需準備完善,專人管理、定點放置,經常檢查,及時補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證搶救需要。6.認真履行消毒、隔離制度、嚴防交叉感染。7.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方法及科研,認真帶教進修實習生,定期開展學術活動。8.每季度召開科室工作會議一次,全面總結季度工作。傳染病管理制度1.凡傳染病房工作人員及病員必須嚴格遵守隔離消毒制度,以防感染擴散及交叉感染。2.工作人員接觸病員時,必須穿隔離衣、帶工作帽、口罩、換工作鞋,嚴禁穿隔離衣外出,留長指甲戴戒指。3.工作人員進行治療前后應洗凈雙手,并浸泡予消毒液內353、分鐘。4.避免交叉感染,注射實行一人一針一管制,地面應濕式用消毒液每天清掃二次,病人床頭柜實行一柜一抹布,用后消毒。5.病員入院后,按不同病種進行隔離,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須經過消毒或凈化后再排入下排水道。病人用過衣、物進行消毒處理,出院或死亡應進行終末消毒,防止傳染源擴散。、6.工作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和要求認真、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不得缺項、漏報、謊報。7.病員入院后,不得離開病區、病原之間不能互相竄房,交換物品。8.做好住院病人、家屬的衛生宣傳教育和隔離消毒工作,以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感染性疾病科重癥監護室管理制度1、熟悉儀器設備性能、掌握操作常規,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隨時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24、嚴格無菌操作,進入監護室人員必須更換拖鞋、衣帽整潔。接觸患者前后必須洗手,患感冒或其他傳染病者不能參與診療護理工作及探視患者。非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情況特殊者請與工作人員聯系。3、保持室內安靜、舒適,以保證患者的休息、康復,防止交叉感染。4、保持監護儀器設備性能良好,搶救藥品器材準備充分,專人管理,定位存放,嚴格交接。5、愛護設備設施,各班對所用儀器的性能作好詳細記錄,發現故障及時報告及時排除,定期組織檢修,使各項設備處于應急狀態。6、每日檢查各類治療包、器皿及用物的有效期,做到定時消毒。7、嚴格執行消毒制度,做好室內每日消毒工作,定期空氣培養。感染性疾病科重癥監護室搶救工作制度1、搶救危5、重患者,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做到搶救及時,防護隔離到位,病情觀察細致,診斷準確,處理迅速,記錄完整。對診斷不明的疑難病例要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并隨時組織會診。2、一般搶救治療工作由監護室負責;重病人的搶救工作,值班醫師應及時向科主任匯報,由科內統一組織力量進行;凡重大搶救工作,需要多科配合者,由醫務科組織力量進行。3、搶救危重病患者是一項整體工作,除臨床醫護人員要認真積極地進行各項處理外,其它有關部門也應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積極配合,作好技術、人力、設備的支持,不得以任何理由耽誤搶救工作。4、病室的搶救藥品及器材要專人管理,定點放置,每班交接,保持數量備齊、性能完好。并及時清理、補充。器材要定期清6、潔、消毒、維護。5、每次重大搶救工作結束后應做好詳細記錄、登記,由科主任主持進行病例討論,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搶救記錄資料應歸入病歷。搶救及特殊事件報告處理制度一、需報告的重大搶救及特殊病例:1、凡遇突發事件及多個危重病人同時搶救;2、知名人士、高干、外籍、境外人士的搶救;3、本院職工危重疾病的搶 救;4、涉及有醫療糾紛或嚴重并發癥患者的醫療及搶救;5、特殊及危重病例的醫療及搶救;6、大型活動和其他特殊情況中出現的患者;7、涉及刑事案件的自殺和他殺。二、應報告的內容:1、突發事件的發生事件、地點,以患者的病情,是否請求支援或啟動批量病人應急預案。2、特殊病例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治療搶救7、措施,目前搶救情況及預后。三、報告程序1、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應立即向科室領導及院相關部門報告。2、醫務科、門診部、護理部、保衛處接到通知后,向院領導報告。醫院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為了進一步提高我院應對各種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和工作效率,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制訂本預案。一、 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1.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為建立和諧社會做貢獻。將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組建醫療救治隊伍、貯備好必備的救治藥品,切實做好抗病救治的迎戰準備。、2.工作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積極救治,快速反應,高效處置。二、8、 組織機構1.成立縣人民醫院突發事件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護工作領導小組,由金凌應院長任組長,胡陽全任副院長,曾文林、李金庚、鐘裕文、黃利民、蔡天晶、張衛、鄔四明、程國平、黃漢武、熊松柏、吳小剛、鄒明、吳翠華、杜新民、柳小燕、王綠英、胡家華、陳紹龍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熊松柏任辦公室主任。2.建立醫療救治專業隊伍,設專家組、醫療救治組、消毒殺蟲組、病原學監測組、疫情報告組、后勤保障組、監督組等各專業隊伍。具體職責和組成人員名單按雋人醫【2005】26號文件執行。專家組由金凌應同志負責,醫療救治隊伍由李金庚同志負責協調調度,有關科室負責人配合,病原學監測組由蔡天晶同志分管、常勇杰同志具體負責,9、后勤保障由黃利民同志負責,有關科室負責人配合。各有關科室要通力協作,全力參與,緊急情況下隨時待命,參與院外和院內救治。三、 預案啟動條件和工作任務1.啟動條件:我縣一旦發生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突發性災害事件,立即啟動本預案,做好醫療救護工作。啟動預案后領導小組成員要按照責任制的要求,立即進入指揮崗位,親自組織和指揮相應衛生專業隊伍投入醫療救護工作并根據對事件的預測情況,做好后繼防病治病準備。2.工作任務:一是領導小組統一組織、指揮全院衛生防病、醫療救護工作,并負責向衛生局請示報告有關情況;二是加強值班,當接到縣衛生局下達的指令或120報警電話后立即組織醫療救護隊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護工作,在災后10、4小時初步建立起傷病員救治網絡,緊急救治傷病員。并向我院或災區所在衛生院迅速運送并有效地救治傷病員;三是本院救護能力不足時,不許立即向衛生防病、縣醫療救治領導小組報告,請求支援,并迅速安排傷病員轉診;四是要將發生的傳染病疫情及時向縣衛生局和疾控中心報告,不得遲報、漏報和缺報。五是當事件嚴重而需要有關部門支援時,及時向縣衛生局報告并由縣局向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協調解決。四、 保障措施1.技術保障:醫院將對參與防病治病各專業隊員進行業務培訓,專業隊員必須技術能力強、判斷情況準、處理問題果斷,并能24小時連續工作,隨時準備參加醫療救護,疫情報告和消毒殺蟲,實驗室檢測等工作。2.后勤保障:各相關科室負責藥品、器械、醫務人員裝備準備,要保證救護工作用車的正常運行,負責本單位救災工作人員的運送,要有一定數量的應急車輛待命。3.信息保障:專家組及各小組隊員,尤其是負責同志手機必須處于常開狀態,值班電話要24小時值班,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協調處理有關事情,并做好記錄。4.紀律保障:對在事件發生后防病治病工作中擅離職守、臨危退縮,推諉扯皮、不服從指揮而耽誤工作的,玩忽職守、工作不力的,疫情上報不及時的醫務人員,要根據造成損失和影響的嚴重程度,追究當事人責任,按有關法律和規定嚴肅處理,確保各項工作落實、抓到位、不出現任何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