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中心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評議制度及計分辦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46673
2024-09-08
4頁
24.50KB
1、鎮中心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評議制度及計分辦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評議制度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為考核內容,建立師德考核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廣大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二、考核范圍學校在編在崗全體教職員工。三、考核方式與步驟(一)方式采用“四考核”的形式,即師德考評小組考核、同事考核、學生考核、家長考核,時間在每年的1月份、7月份的上旬。(二)步驟組織學習。每年在考核前要組織參評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中小學教師職2、業道德規范和政治理論學習。學習要緊密聯系實際,加強對照,查找師德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學習采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期間,學校要有記錄,個人要寫好筆記。實施考核。考核工作由學校師德建設領導小組具體組織實施。1、要做好準備工作。學校要根據市教育局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校的師德考核實施辦法,印制相關評分表格。2、要組織好學生考核與家長考核。要召開專題會議,講清意義,明確要求,學生考核由所在學校(處室、級部)隨機選擇任課對象不低于50%學生參加。家長考核由學校統一組織,采取問卷、座談等形式。3、組織好領導考核和教師間的互評。領導考核和教師(處室、級部)間的互評按考核體系相應條款評分。3、4、組織好非教學人員的考核。非教學人員由領導小組考核、教師考核(非教學人員參加)兩個層次組成,按考核體系相應條款評分。5、做好考核統計。(1)梳理反饋。學校對考核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應認真進行梳理分析,視情況向教職工本人反饋,同時進行個別談話。教職工要根據反饋的問題,剖析原因,提高認識,主動反思,認真開展自我考核,提出改進的時限。(2)整改提高。師德考核成績作為年度考核主要內容,邊考核邊整改,對師德表現差,問題比較突出的個別教師由學校主要領導進行誡免談話,限期整改提高。通過整改使教師隊伍中覺悟不高,師表形象差,以職謀私,有償家教、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促進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不斷提4、高。(3)認真總結。集中考核結束,每位教師都要結合自身實際,寫出個人總結上報學校。各學校更要認真總結,對考核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提出整改建議,不斷完善師德考核工作。(4)每學期教師師德考核評議結果在學校進行不少于5個工作日的公示,公示無異議后考核結果記錄濰坊市師德考評電子檔案。四、考核計分辦法分教學人員、非教學人員兩類組織考核。調查表中的優秀、合格、不合格的分值分別為90及以上、6089、59以下。(各級部、處室優秀名額贊定教職工總數的30%。其次視教育局對我校綜合考核結果其優秀比例上、下浮動)教學人員考核分值:師德考評領導小組、中層干部及教研組長考核占40%,教師5、間互評占30%,學生考核占20%,家長考核占10%。非教學人員考核分值:師德考評領導小組、中層干部、教研組長班主任考核占60%,教師考核占40%。五、考核結果運用師德考核評議結果是教師評先樹優的前置條件,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考核結果是評先樹優、受聘任教、晉升工資、實施獎懲的依據。在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壇新秀評選和教師職稱、職務評聘以及教師績效考核等工作中,實行“師德問題”一票否決制。為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對考核結果運用做如下規定:(一)在學校師德考核成績位于前30%的,在學校及市級及其以上評選樹優、師德楷模、名師、學科骨干教師評選中優先推薦。(二)考核成績位于前三分之一6、的,在以下方面優先考慮:在年度考核評優評先中優先考慮;在教師競聘和晉升專業技術職務崗位時予以傾斜;優先參加省市組織的培訓、學術考察和科研活動。(三)考核成績低于后三分之一的,原則上年度不得評優評先。(四)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實行一票否決制,師德考核結果直接認定不合格。1有諷刺、挖苦、歧視、侮辱學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行為,給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2熱衷于第二職業、亂收費、亂辦班、有償家教、帶寄讀生等,經查實,教育后仍不改正的;3因失職、瀆職造成學生安全事故的;4在教科研工作、職稱評聘、考核評優中有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的;5有其他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六、加強領導師德考核工作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政治基礎。學校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規范操作,務求實效。學校要成立相關組織,組織廣大教職工認真學習有關教育政策法規、人事制度改革精神和考核方案與細則,使廣大教職工統一思想,積極參與考核工作;要把集中考核與經常性考核有機結合,使考核工作真正取得成效。 xx鎮中心小學 xx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