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污染治理設施管理崗位責任和維修保養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54391
2024-09-08
9頁
47.07KB
1、大廈污染治理設施管理崗位責任和維修保養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污染治理設施管理崗位責任制度和維修保養制度建設單位:蓋章:日期:1、建設項目采取的環境管理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內容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防治措施預期治理效果大氣污染物餐飲廚房油煙經運水煙罩收集和靜電除油裝置處理后,由所在塔樓兩個核心筒內內置煙道引至18層樓頂天面100m高空排放符合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標準水污染物餐飲含油廢水CODCr、BOD5、SS、動植物油、LAS、NH3-N經隔油隔渣處理后,通過2、市政管網交由城市污水廠進行處理,最后排入珠江后航道污染物排入納污水體的濃度已大大降低,對納污水體的濃度貢獻值很小,不會對最終納污水體珠江后航道水質造成明顯影響固體廢物餐飲廚房廚余垃圾交環衛部門統一收集不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隔油池廢油脂交由有廢油脂回收資質的專業公司回收噪聲冷水機組、冷卻塔等機電設備設備噪聲設備噪聲經過隔聲、減振、吸聲和消聲綜合措施治理各噪聲源傳至項目東、西、南邊界的晝間聲級60dB(A),夜間聲級50dB(A);北邊界晝間聲級70dB(A),夜間聲級55dB(A)其他2、環保設施清單:1)、化糞池座;2)、隔油池座;3)、水噴淋系統套(用于發電機尾氣處理);4)、消聲器個(用于3、發電機房);5)、消聲措施,如消聲百葉、減震墊、吸音棉等(用于風機房、冷水機房、冷卻塔、水泵房等)。3、環保機構設置和制度3.1總則1)為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保障大廈在優良的狀態下運行,創造清潔、適宜的商業經營和辦公環境,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環境觀,形成人人自覺參與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活動的良好氛圍,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能源高效轉化、廢棄物高效再生,推動大廈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共同進步,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大廈特制定本制度。2)本制度所指環境是指大廈轄區內影響人類和發展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商業經營和辦公區場所。3)環境保護工作的方針是: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4、合利用,化害為利,遵守法規,清潔生產,建生態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4)環境保護工作要實行“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專業管理與全員參與管理相結合”、“技術改造與更新相結合”,堅持“預防為主,規劃與治理并重”的原則,努力做到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防治污染。3.2機構設置1)公司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公司總經理任環保委員會主任,物業總監任副主任,成員由相關職能部門和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負責組織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政府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政策、法律、法規和法令;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環保工作,并對全公司重要環保工作和活動進行決策與安排。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公司安保部。2)物業部是公司環境5、管理和環境監測主要職能部門。3)各部門負責人和租戶是各部門、租戶環境保護工作責任人。4)各部門、租戶根據實際情況配置環保管理員。3.3各級職責1)環保委員會主任職責對大廈環境保護工作負全面責任,是大廈環保工作的最高決策者和指揮者。主持環境保護委員會工作,組織召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研究解決環境保護的重大問題,監督大廈對環境保護法規的執行情況。根據大廈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管理機構,配備管理人員。統籌安排協調經營管理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關系,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制定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安排環保管理人員參與環保設備的選型,嚴格監督大廈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環保“三同時”制度的落實工作。2)物業部職責貫徹執行國家和6、地方政府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工作方針、政策、法令和上級有關規定,結合大廈實際情況,制訂和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和工作計劃,并負責具體實施。組織編制大廈改建和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并辦理上報審批手續。根據有關規定組織并參加污染源的監測工作,掌握污染物種類、排放量,排放濃度及排放規律,建立污染源檔案,定期進行核對修正。負責定期、不定期檢查大廈污染防治設施運轉情況。積極推廣采用環保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解決公司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難題,并做好有關資料搜集工作。負責組織編制大廈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對大廈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按要求及時向上級環保部門報告,并組織處理。監督檢查違反環境保護規定,根據檢查發現問7、題,針對造成污染環境事故的程度,提出改進意見,責成有關租戶限期解決。開展大廈的清潔經營、節能降耗、循環經濟等工作。切實將清潔生產納入大廈日常的管理中,鞏固清潔生產成效,實現“節能、降耗、減污、提效”的目標,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大廈。負責組織對大廈員工環境保護知識培訓。會同有關單位,運用多種形式,開展環保宣傳教育工作。負責向所在地環保部門報告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和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并接受環保部門的指導和監督。3)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租戶職責負責本部門、租戶的環境保護工作,定期環境管理工作會議研究本環境管理工作,認真組織落實環境保護的各項措施,確保環境管理工作目標的實現。要認真執行國家有關環8、境保護的法規、條令、條例,全面貫徹環境保護法,嚴格執行大廈的各項環境管理的規章制度及環境保護的管理規定;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部門、大廈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部署。建立健全本部門、租戶環境管理的組織架構,配備專兼職環保管理人員。制定和完善本部門、租戶環境管理規章制度,并對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促。提出本部門、租戶環境保護工作的目標、計劃,控制排污點數和排污量,創造清潔、適宜的工作環境。保證本部門、租戶環境保護投入的有效實施。做好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發生事故要堅持“四不放過”原則,要及時、如實報告環境污染事故,不得隱瞞、謊報。要組織人員配合大廈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處理9、,擬定改進措施進行整改,并開展事故分析、教育,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3.4經營中的環境管理1)經營中的環境管理是指加強責任污染管理,協調經營同環境的關系,把環境管理滲透在大廈的經營管理中,使生產目標同環保目標相統一,經濟效益同環境效益相統一。2)制訂環境保護工作的年度計劃和目標,控制排污點數和排污量。定期、不定期檢查產生污染的設施和污染防治設施運轉情況。3)加強設備環境管理,杜絕“跑、冒、滴、漏”等現象,使之無污染或減少污染。4)制訂清潔經營審核計劃并組織實施。切實將清潔經營納入日常的管理中,鞏固清潔經營成效,實現“節能、降耗、減污、提效”的目標,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5)對環境因素10、進行識別、評價,對可能產生的環境隱患進行控制和預防。6)凡經檢查驗收合格的污染防治設施,要單獨列入固定資產,建立臺帳和技術檔案。7)污染防治設施不能擅自拆除或停用,確有必要拆除或停用的,必須征得物業部同意后方可實行,未經批準擅自拆除或停用的,必須重新安裝使用。8)使用部門、租戶要編制污染防治設施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明確操作的技術要求和標準,標明處理后必須達到的排放標準。9)監督污染源排放物的變化趨勢對環保質量的影響,分析經營過程中相關問題,評價控制措施的效果。對于正常運轉的防治設施要定期對處理效果進行監測,其監測內容、采樣處所、周期,視工藝要求和設備條件而定。10)污染物排放實行總量控制。物業部11、根據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確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控制指標,負責監督實施,并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告。11)建立污染源檔案,主要內容有污染源名稱、位置,污染物的名稱、排放量、排放濃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規律等。定期填寫環境監測報告,年度污染物排放情況分析報告和環境質量報告。12)禁止在大廈區域內焚燒瀝清、油氈、橡膠、塑料、皮革以及其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煙塵的物質。13)運輸、裝卸、貯存能夠散發有毒、有害氣體或粉塵的物質,必須采取密閉措施。14)禁止向水體排放油類、酸類、堿類或劇毒廢液,禁止將可溶劇毒廢渣向水體排放,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廢渣,垃圾和其它廢棄物。15)加強用水的科學管理,建立健全用12、水考核制度,完善用水計量裝置、控制物料流失和水的浪費,剖析經營過程及工藝中存在的技術管理問題。制定控制污染物的措施。16)對于大廈租戶二次裝修,安排專人負責環保工作,參與裝修材料、環保設備的選擇,組織實施環境保護設施的設計、施工工作,嚴格監督施工過程中環保“三同時”制度的落實。3.5廢棄物的管理1)固體廢棄物處理的目標是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生物處理等。對廢棄物要分類存放在指定地點。建筑垃圾要及時清運。2)危險廢棄物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理,簽訂協議時要審查資質證書的有效期。轉移危險廢物時,廢物移出、運輸、接受單位須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3)辦公、采購物資包裝廢棄物的處理要分類管理。3.6資源的充分利用1)采用清污分流,閉路循環,一水多用措施,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2)把廢棄物質加以分離回收,使廢棄物轉化為新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