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萬平米單身公寓建設項目模板工程施工方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2233
2024-09-20
29頁
167KB
1、1.9萬平米單身公寓建設項目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 目 錄一、編制依據41、建筑施工手冊4二、工程概況4三、模板設計41、地下室底板模板設計4(1)底板側模4(2)吊模52、柱子模板設計53、梁模板設計54、樓板模板設計55、墻模板設計6四、模板安裝前的準備工作6(一)、模板搭設71、模板支設嚴格按模板配置圖支設,安裝前先彈出模板定位線。73、墻模安裝主要施工工藝流程:74、頂板模板支設主要施工工藝流程:78、模板拼縫應嚴密,模板之間用密封條嵌實。8(二)、模板拆除81、墻柱側模2、拆除82、梁板底模拆除8七、模板安裝安全技術措施8、模板的安裝必須按模板的施工設計進行,嚴禁任意變動。85、模板安裝必須按模板的施工設計進度,嚴禁任意變動。9八、模板拆除安全技術措施1011、拆除板、梁、柱、墻模板時要注意:11(5)嚴禁站在懸臂結構,陽臺上面敲拆底模。11九、模板的運輸、維修與保管11十、模板及支撐系統驗算11(一)、柱模計算(取8001300柱截面計算)111、柱模受到的砼側壓力:112、柱箍截面驗算123、柱箍間距驗算124、高強螺桿驗算13(二)、主梁模板及支撐系統驗算(以4001500的大梁計算)131、梁底模板驗算133V 33.21103142、主梁底模下次楞驗算3、:143、主梁下鋼管主楞驗算:154、主梁下支撐系統驗算:16(三)、次梁模板及支撐系統驗算(以350800的次梁計算)171、次梁底模下次楞驗算:172、次梁下鋼管主楞驗算:183、次梁下鋼管支架驗算:201、扣件抗滑力驗算:202、鋼管立桿承載力驗算:203、穩定性驗算:21(四)、樓板模板及支撐系統驗算(以地下室頂板為例計算)211、荷載設計值212、板底模板驗算:213、板底次楞驗算:234、板底主楞驗算:245、板底支撐系統驗算:25(四)、墻模及支撐驗算261、墻模受到的砼側壓力:262、木模板驗算273、豎向內楞間距驗算:(按三跨連續梁計算)274、橫向外楞間距驗算:285、對拉4、螺桿驗算29一、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手冊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4、XX工程施工圖紙二、工程概況本工程地下1層,地上27層,總高87.6m,總建筑面積達19864.16m2,為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基礎為樁承臺基礎,地下室底板厚450mm。地下室層高為4.30m, 首層層高為6.90m, 二層層高為5.05m,標準層層高為2.80m。首層和二層模板為高支模,另編制專項的高支模方案,本方案不作論述。最大柱子截面尺寸為10001000mm,8001300mm;主梁主要截面尺寸為4001000mm,最大40015005、mm,次梁主要截面尺寸為300700mm,最大次梁截面尺寸為350800mm;地下室墻厚350mm、300mm,上部結構墻厚200mm; 樓板厚度為地下室頂板200mm,標準層頂板厚度為100mm和120mm兩種。三、模板設計 地下室承臺、地梁及集水坑均采用磚胎模,內側用水泥砂漿抹光,本方案不作論述;地下室底板外側模板采用18mm厚木膠合板。墻柱梁板模板均采用厚度為18mm的木膠合板,其幾何尺寸約1800900mm,木方均為50100mm的木方。木膠合板的抗彎強度為fm=15N/ mm2, 抗剪強度為fv=1.5N/mm2, 彈性模量E=1.0104N/mm2。木方的重力密度為8KN/M3,抗6、彎強度fm=13N/mm2, 抗剪強度為fv=1.5N/mm2,彈性模量E=1.0104N/mm2。1、地下室底板模板設計(1)底板側模底板側模用18mm厚木膠合板,50100mm木枋豎向背楞間距300mm,上下各設一道水平鋼管加固,支承體系采用短鋼管墊木枋支撐在邊坡上,支撐間距600mm。(2)吊模底板上水平施工縫下500mm高墻體模板支設吊模。見附圖。2、柱子模板設計柱模板面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內背楞采用50100木枋,縱向布置,間距為300;外背楞采用2根10號槽鋼,間距為400,配M14(截面大于1.0m配M16)高強螺桿(配套蝶形螺母)形成柱箍系統,第一道柱箍離地200mm。見附7、圖。3、梁模板設計梁模板為18mm厚膠合板。梁底模板背楞50100mm木枋,間距300mm;梁高小于700mm的梁側模板采用斜撐加固,斜撐間距600mm,梁高大于等于700mm的梁側模板采用對拉螺栓加固,設置數量按照以下原則執行:對拉螺栓縱向間距不大于600mm,豎向間距不大于350mm,最下排對拉螺栓距離梁模板底模不大于300mm,距離樓板模板不大于300mm。對拉螺栓外套20PVC管,以便周轉。模板支撐采用483.5鋼管腳手架,其中框架梁下支撐立柱采用帶可調頂托的鋼管頂撐;其余次梁用鋼管扣件支撐。框架梁梁下立桿縱向間距600mm,橫向間距600mm,次梁下立桿縱向間距1200mm,橫向間距8、900mm。4、樓板模板設計 樓板模板采用18mm膠合板,次龍骨采用50100mm木枋,主龍骨采用2根48mm鋼管,次龍骨間距為300mm,主龍骨間距為1200 mm(地下室頂板)/1500mm(標準層頂板)。支撐系統采用483.5mm鋼管腳手架支撐系統,水平桿豎向間距為1800mm,桿間拉接剪刀撐。立桿間距為12001200mm(地下室頂板h=200mm)/15001500mm(標準層頂板h= 120/100mm),每根立桿頂部加1個可調頂托,每個頂托上鋪2根鋼管做主龍骨,上面為板底木枋,間距為300mm。梁板模板設計詳見附圖。5、墻模板設計 墻模板支撐體系見下圖。模板背楞采用50100木枋9、,間距300mm,并在其后設置2483.5mm鋼管橫向背楞,對拉螺桿為12,間距450450mm,對拉螺栓外套20PVC管,以便周轉。地下室外墻及水池、消防水箱壁采用12止水對拉螺桿。人防墻采用一次性對拉螺桿。墻體模板支撐體系詳見附圖。四、模板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模板安裝前由項目安全員和主管工長向作業班組長做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再由作業班組長向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有關施工及操作人員應熟悉施工圖及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現場設可靠的能滿足模板安裝和檢查需用的測量控制點。 、現場使用的模板及配件應按規格和數量逐項清點和檢查,未經修復的部件不得使用。 、梁和樓板模板的支柱支設在土壤10、地面時,應將地面事先整平夯實,并準備柱底墊板。 、豎向模板的安裝底面應平整堅實,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五、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學習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與鋼筋工工序交接整理模板、清理模板底部標高、中心線、端面尺寸放線和鋼筋砼交接檢查澆灌砼時留人看模技術人員書面交底操作人員參加交底檢查腳手架、腳手板抽查不合格品的處理執行驗收標準模板設計模板涂刷隔離劑模板選擇模板涂刷隔離劑確定拆模時間注意砼成品保護準備工作技術交底支 模質量評定拆模質量評定記錄施工記錄自檢記錄資料整理清理現場、文明施工六、模板搭拆注意事項(一)、模板搭設1、模板支設嚴格按模板配置圖支設,安裝前先彈出模板定位線。211、模板安裝前板面必須清理干凈并刷好隔離劑,隔離劑涂刷均勻并不得對鋼筋造成銹蝕。水電預埋盒、預埋件埋設完畢,保護層厚度滿足要求,并辦理完隱檢手續。3、墻模安裝主要施工工藝流程:施工縫清理 放線焊限位、安裝門窗洞口模板安裝內側模板安裝外側模板調整固定預檢4、頂板模板支設主要施工工藝流程:搭設滿堂腳手架安裝主龍骨安裝次龍骨鋪板模校正標高加設立桿、水平拉桿預檢5、墻模支設前一定要將施工縫處清掃干凈。梁模板支設時,在支座處要留清掃口。6、為保證墻柱截面尺寸,其模板在安裝前必須在鋼筋上綁扎限制模板因加固而使截面減小的撐鐵,門窗洞口模板支設前必須安設限制模板跑位的限位筋。7、現澆砼梁板,當跨度4m時,模板應12、起拱。本工程起拱1.5/1000。8、模板拼縫應嚴密,模板之間用密封條嵌實。(二)、模板拆除1、墻柱側模拆除當混凝土強度達到不缺棱掉角時,方可拆除墻柱側模。在常溫條件下,混凝土澆筑完畢24小時以后方可拆除。2、梁板底模拆除梁板底模拆模應由工長提出書面申請,試驗部門提供同條件養護試塊的試壓報告,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報監理批準后方可進行拆模。拆模時砼強度必須符合下列條件:結構類型結構跨(m)設計砼強度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懸臂構件100墻、柱1.2Mpa七、模板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模板的安裝必須按模板的施工設計進行,嚴禁任意變動。 、配件必須裝插牢固,支柱和斜撐13、下的支承面應平整墊實,并有足夠的受力面積,支撐件應著力于外鋼楞,予埋件與預留孔洞必須位置準確,安設牢固。基礎模板必須支拉牢固,防止變形,側模斜撐的底部應加設墊木。墻和柱子模板的底面應找平,下端應與事先做好的定位基準靠緊墊平,在墻、柱上繼續安裝模板時,模板應有可靠的支撐點,其平直度應進行校正。 、當下層樓板結構的強度,當達到能承受上層模板,支撐和新澆砼的重量時,方可進行模板拆除,否則下層樓板結構的支撐系統不能拆除,同時上下支柱應在同一垂直線上。 、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臨時固定設施,嚴防傾覆,支柱全部安裝完畢后,應及時沿橫向和縱向加設水平撐和垂直剪刀撐,并與支柱固定牢靠,當支柱高14、度小于米時,水平撐應設上下兩道,兩道水平撐之間,在縱、橫向加設剪刀撐,然后支柱每增高米再增加一道水平撐,水平撐之間還需增加剪刀撐一道,支撐桿接長使用時,接頭不能超過兩個,且應采用輔助支柱來保證接頭的承力和穩定。 5、模板安裝必須按模板的施工設計進度,嚴禁任意變動。 6、下層樓板結構的強度,當達到能承受上層模板、支撐和新澆砼的重量時方可進行拆除,否則下層樓板結構的支撐系統不能拆除,同時上下支柱必須在同一垂直線上。 7、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臨時固定設施,嚴防傾覆。8、支柱全部安裝完畢后,應及時沿橫向和縱向加設水平撐和垂直剪刀撐,并與支柱固定牢靠,水平撐設上、下兩道,兩道水平撐之間15、,在縱橫向加設剪刀撐。9、支架立桿豎直設置,下部嚴禁墊磚及其它易碎物,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mm。10、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大于25mm。11、滿堂模板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接續設置。12、支模應按施工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 13、支設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時,必須搭設施工層。腳手板鋪嚴,外側設防護欄桿,不準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模板上行走,更不允許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 14、墻模板在未裝對拉螺栓前,板面要向后傾斜一定角度并撐牢,以防倒塌。安裝過程要隨時拆換支撐或增加支撐,以保持墻模處于穩定16、狀態。 15、安裝墻模板時,同一道墻的兩側模板要同時組合,以確保模板安裝時的穩定。 16、樓板模板安裝就位時,要在支架搭設穩固,板下橫楞與支架連接牢固后進行。17、五級以上大風,必須停止模板的安裝工作。 18、模板安裝完畢,必須進行檢查驗收后,方可澆筑砼。八、模板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模板拆除前必須確認砼強度達到規定,并經拆模申請批準后方可進行,要有砼強度報告。砼強度未達到規定,嚴禁提前拆模。 、模板拆除前應向操作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在作業范圍設安全警戒線并懸掛警示牌,拆除時派專人(監護人)看守。、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不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自上而下的原則進行17、。 4、在拆模板時,要有專人指揮和切實的安全措施,并在相應的部位設置工作區,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區。 5、工作前要事先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工作時思想要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從空中滑落。 6、遇六級以上大風時,要暫停室外的高處作業,有雨、雪、霜時要先清掃施工現場,不滑時再進行作業。 7、拆除模板要用長撬杠,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 8、在樓層臨邊、樓梯樓板有預留洞時,要在模板拆除后,隨時在相應的部位做好安全防護欄桿,或將板的洞蓋嚴。 9、拆模間隙時,要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 10、拆除基礎及地下室模板時,要先檢18、查基模、土壁的情況。發現有松軟、龜裂等不安全因素時,必須在采取措施后,方可下人作業,拆下的模板和支撐件不得在離槽上口m以內堆放,并隨拆隨運。 11、拆除板、梁、柱、墻模板時要注意: (1)在拆除2m以上模板時,要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腳手板鋪嚴,并設防護欄桿。 (2)嚴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3)拆除時要逐塊拆卸,不得成片松動和撬落、拉倒。 (4)拆除梁陽臺樓層板的底模時,要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 (5)嚴禁站在懸臂結構,陽臺上面敲拆底模。 12、每人要有足夠工作面,數人同時操作時要明確分工,統一信號和進行。九、模板的運輸、維修與保管 、模板運輸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模板滑動。 、19、模板拆除后,應及時清除粘結的灰漿。 、對暫不使用的模板,應堆放整齊。 、模板宜放在室內或敞棚內,模板的底面應墊離地面100以上,露天堆放時,地面應平整,堅實,高度不超過米。十、模板及支撐系統驗算(一)、柱模計算(取8001300柱截面計算)1、柱模受到的砼側壓力:F0.22c200/(T+15)12V1/2 0.2224200/(35+15) 1.21.1541/2 58.3KN/m2FcH 254.3107.5KN/m2式中 F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 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混凝土的溫度,取35;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4m/h;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20、至新澆筑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取4.3m;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1.0;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110150mm時取1.15。取二者中的較小值,F58.3KN/m2作為標準荷載。考慮傾倒砼時對砼側模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為2KN/m2。柱箍間距400mm,則其強度設計荷載為: q(58.31.2+21.4)0.429.1 KN/m剛度計算標準荷載為:q58.30.423.3 KN/m2、柱箍截面驗算柱箍支撐長度l13002501550mm按強度(簡支梁)計算,其最大彎矩為:Mmax1/8ql2=1/829.11.552柱箍承受應力為:M/W8.721、4106/241.8103209N/mm2215N/mm2,滿足要求。按剛度計算,其最大撓度為:w5ql4/384EI523.315504/3842.11052209104 2mm400mm,滿足要求。4、高強螺桿驗算對拉螺桿的最大拉力為:N(58.31.2+21.4)0.41.31/218.9KN每根螺桿可承受拉力為:M14螺桿可承受拉力為17.8KN,M16螺桿可承受拉力為24.5KN。柱截面1000采用M14高強螺桿,柱截面1000采用M16高強螺桿。(二)、主梁模板及支撐系統驗算(以4001500的大梁計算)1、梁底模板驗算(1)荷載設計值模板及支架自重:0.750.41.2=0.3622、KN/M砼 自 重:240.41.51.2=17.28KN/M鋼筋自重: 1.50.41.51.2=1.08KN/M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20.41.4=1.12KN/M以上荷載小計:q1=19.84KN/M乘以折減系數0.9,則有:q=0.919.84=17.86KN/M (2)強度驗算抗彎強度驗算:a 跨度/板厚=300/18=17100,屬小撓度連續梁。底模下的楞木間距為300mm,膠合板的長度為1800mm,故底模板可作為一個三等跨連續梁來考慮。計算簡圖見圖一。圖一 主梁模板計算簡圖b 計算:查表得三等跨連續梁的特征系數:KM=-0.10 kV=-0.60 kf=0.677M=KMql223、=0.1017.863002=1.61105NmmW=1/6bh2=1/6500182=2.7104mm3=M/W=1.61105/2.7104=5.96N/mm2fm=15N/mm2 (符合要求)抗剪強度驗算:V= kVql=0.6017.860.3=3.21KN 3V 33.21103= = =0.54N/mm2fv=1.5N/mm2(符合要求) 2bh 250018剛度驗算:不考慮振動荷載,所以q=(0.36+17.28+1.08)0.9=16.85KN/MI=1/12bh3=1/12500183=2.43105mm4 Kfql4 0.67716.853004 300 = = =0.3824、mm= =0.75 mm(符合要求) 100EI 1001.01042.43105 4002、主梁底模下次楞驗算:次楞下鋼管主楞間距600mm,按二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圖二。 圖二 主梁底模下次楞計算簡圖(1)、強度驗算:q=(1.20.75+1.2241.5+1.21.51.5+1.42.0)0.30.9 =13.39KN/m抗彎強度驗算:彎矩最大值Mmax =0.125ql2 =0.12513.390.62=0.603KNm=0.603106Nmm50100木枋截面抵抗矩為:Wx=(1/6)5010028.33104mm3max=Mmax/Wx=0.603106/(8.33104)=25、7.24N/mm2fm=13N/mm2抗彎承載力滿足要求。抗剪強度驗算:Vmax=0.625ql =0.62513.390.6=5.0KN=3V/2bh=35.0103/(250100)=1.5N/mm2=fv= 1.5N/mm2抗剪承載力滿足要求。(2)、剛度驗算:q=(0.75+241.5+1.51.5)1.20.30.9=12.636KN/mE=1.0104N/mm2I=(1/12)501003=4.17106mm4max =0.521ql4/(100EI)=0.52112.6365004/(1001.01044.17106)=0.10mm= l/400=600/400=1.5mm剛度滿26、足要求。3、主梁下鋼管主楞驗算:主梁下鋼管主楞間距600mm,主楞下鋼管支架間距600mm,按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圖三。圖三 主梁下鋼管主楞計算簡圖(1)、強度驗算:q=(1.20.750.4+1.2240.41.5+1.21.50.41.5+1.42.00.4)0.9=17.856KN/m抗彎強度驗算:彎矩最大值Mmax =0.10ql2 =0.1017.8560.62=0.643KNm=0.643106Nmm483.5鋼管截面抵抗矩為:Wx=5.08103mm3max=Mmax/Wx=0.643106/(5.08103)=126.6N/mm2f=205N/mm2抗彎承載力滿足要求。27、抗剪強度驗算:483.5鋼管主楞抗剪強度不必驗算。(2)、剛度驗算:q =(1.20.750.4+1.2240.41.5+1.21.50.41.5)0.9=16.848KN/mE=2.05105N/mm2I=1.22105mm4max =0.677ql4/(100EI)=0.67716.8486004/(1002.051051.22105)=0.59mm= l/400=600/400=1.5mm剛度滿足要求。4、主梁下支撐系統驗算:主梁下鋼管支架間距600mm,按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圖四。圖四 主梁下鋼管支架計算簡圖(1)、強度驗算:p=ql=17.8560.6=10.714KN用4828、3.5鋼管,A=489.3mm2鋼管回轉半徑為: ( d2+d21 ) 1/2 (482+412) 1/2I= = =15.8mm 4 4 按強度計算,支柱的受壓應力為:=N/A=10.7141000/489.3=21.90N/mm2f=205 N/mm2 (符合要求)按穩定性計算支柱的受壓應力為:長細比 =L/i=(1800+2800)/15.8=215.2查施工手冊表5-18得=0.157=N/(A)=10714(0.157489.3)=139.47N/mm2 f=205N/mm2 (符合要求)(三)、次梁模板及支撐系統驗算(以350800的次梁計算)次梁底模下木方間距300mm,同主梁,29、不用驗算。1、次梁底模下次楞驗算:次楞下鋼管主楞間距900mm,按單跨簡支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圖五。 圖五 次梁下次楞計算簡圖(1)、強度驗算:q=(1.20.75+1.2240.8+1.21.50.8+1.42.0)0.90.3 =7.609KN/m抗彎強度驗算:彎矩最大值Mmax =0.125ql2 =0.1257.6090.92=0.77KNm=0.77106Nmm50100木枋截面抵抗矩為:Wx=8.33104mm3max=Mmax/Wx=0.77106/(8.33104)=9.24N/mm2fm=13N/mm2抗彎承載力滿足要求。抗剪強度驗算:Vmax=0.50ql =0.57.6030、90.9=3.424KN=3V/2bh=33.424103/(250100)=1.03N/mm2fv= 1.3N/mm2抗剪承載力滿足要求。(2)、剛度驗算:q=(0.75+240.8+1.50.8)1.20.90.3=6.853KN/mE=1.0104 N/mm2I= 4.17106mm4max =5ql4/(384EI)=56.8539004/(3841.01044.17106)=1.40mm= l/400=900/400=2.25mm剛度滿足要求。2、次梁下鋼管主楞驗算:次梁下鋼管主楞間距900mm,主楞下鋼管支架間距1200mm,按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圖六。圖六 次梁下鋼管主楞31、計算簡圖(1)、強度驗算:q=(1.20.750.35+1.2240.350.8+1.21.50.350.8+1.42.00.35) 0.9/2=4.438KN/m抗彎強度驗算:彎矩最大值Mmax =0.10ql2 =0.104.4381.22=0.639KNm=0.639106Nmm483.5鋼管截面抵抗矩為:Wx= 5.08103mm3max=Mmax/Wx=0.639106/(5.08103)=125.79N/mm2N=5.33KN,扣件承載力滿足要求。2、鋼管立桿承載力驗算:用483.5鋼管,A=489.3mm2鋼管回轉半徑為: I=15.8mm 按強度計算,支柱的受壓應力為:=N/A32、=5.331000/489.3=10.89N/mm2f=205 N/mm2 (符合要求)按穩定性計算支柱的受壓應力為:長細比 =L/i=1800/15.8=113.93、穩定性驗算:查表得=0.47=N/A=5.33103/(0.47489)=23.19N/mm2f=205N/mm2(滿足要求。)(四)、樓板模板及支撐系統驗算(以地下室頂板為例計算) 1、荷載設計值模板自重:在計算平板模板時 取q1 =0.3KN/m2。在計算板支架及背楞時 取q1 = 0.75KN/m2。砼 自 重:24KN/m3鋼筋自重: 1.1KN/m3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計算模板及直接支撐模板的小楞時 取q4=2.5K33、N/m2,另以集中荷載P=2.5 KN再進行驗算,比較兩者彎矩值,按較大者采用。計算直接支撐小楞結構構件時 取q4=1.5KN/m2。計算支架立柱及其它支撐結構構件時 取q4=1.0KN/m2。折減系數0.9。2、板底模板驗算:板底模采用18mm厚膠合板,次楞(50mm100mm木枋)間距300mm,取1m寬板帶按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圖八:圖八 板底模計算簡圖(1)、強度驗算:均布荷載q1=(1.20.3+1.2240.2+1.21.10.2+1.42.5)1.00.9=8.896KN/mq2=1.2(0.3+240.2+1.10.2)1.00.9=5.746KN/m集中荷載P=2.534、1.40.9=3.15KN抗彎強度驗算:M1=0.10q1l2=0.108.8960.32=0.052KNm=0.080106NmmM2=0.10q2l2+0.175Pl =0.105.7460.32+0.1753.150.3=0.193KNm=0.217106Nmm彎矩最大值Mmax =M2=2.17105Nmm板底模截面抵抗矩為:W=(1/6)bh2=(1/6)1000182=5.4104mm3max=Mmax/W=2.17105/(5.4104)=4.02N/mm2fm=15N/mm2抗彎承載力滿足要求。抗剪強度驗算:Vmax=0.60q2l+0.65P=0.605.7460.3+0.635、53.15=3.082KN=3Vmax/2bh=33.082103/(2100018)=0.257N/mm2fv= 1.2N/mm2抗剪承載力滿足要求。(2)、剛度驗算:q=1.2(0.3+240.2+1.10.2)1.00.9=5.746KN/mE=1.0104N/mm2I=(1/12)bh3=(1/12)1000183=4.86105mm4max =0.677ql4/(100EI)=0.6775.7463004/(1001.01044.86105)=0.065mm= l/400=300/400=0.75mm剛度滿足要求。3、板底次楞驗算:板模下次楞為50mm100mm木枋,間距250mm,36、其下為483.5鋼管主楞,間距1200mm,按三跨連續梁驗算次楞。計算簡圖如下圖九。 圖九 板底次楞計算簡圖(1)、強度驗算:q1=(1.20.75+1.2240.2+1.21.10.21.42.5)0.30.9=2.345KN/mq2=1.2(0.75+240.2+1.10.2)0.30.9=1.558KN/m集中荷載P=2.51.40.9=3.15KN抗彎強度驗算:M1=0.10q1l2=0.102.3451.22=0.338KNm=0.338106NmmM2=0.10q2l2+0.25Pl =0.101.5581.22+0.1753.151.2=0.886KNm=0.886106Nmm彎37、矩最大值Mmax =M2=0.886106Nmm50mm100mm木枋截面抵抗矩為:W=8.33104mm3max=Mmax/W=0.886106/(8.33104)=10.64N/mm2fm=13N/mm2抗彎承載力滿足要求。抗剪強度驗算:Vmax =0.60q2l+0.5P=0.601.5581.2+0.53.15=2.697KN=3Vmax/2bh=32.697103/(250100)=0.809N/mm2fv= 1.5N/mm2抗剪承載力滿足要求。(2)、剛度驗算:q=1.2(0.75+240.2+1.10.2)0.30.9=1.869KN/mE=1.0104N/mm2I=(1/12)38、bh3=(1/12)501003=4.17106mm4max =0.677ql4/(100EI)=0.6771.86912004/(1001.01044.17106)=0.629mm= l/400=1200/400=3.0mm剛度滿足要求。4、板底主楞驗算:板底模次楞下為48mm3.5mm鋼管主楞,間距1200mm,主楞下鋼管滿堂架間距1200mm1200mm。主楞按三等跨連續梁驗算。計算簡圖如下圖十。 圖十 板底主楞計算簡圖(1)、強度驗算:q=(1.20.75+1.2240.2+1.21.10.21.41.5)1.20.9=9.75KN/m抗彎強度驗算:Mmax=0.10ql2=0.10939、.751.22=1.404KNm=1.404106Nmm2根483.5鋼管截面抵抗矩為:Wx=25.08103mm3=1.016104mm3max=Mmax/Wx=1.404106/(1.016104)=138.19N/mm2f=205N/mm2抗彎承載力滿足要求。抗剪強度:板底模次楞下483.5鋼管主楞抗剪強度不作驗算。(2)、剛度驗算:q=(1.20.75+1.2240.2+1.21.10.2)1.20.9=7.478KN/mE=2.05105N/mm2I=21.22105mm4=2.44105mm4max =0.677ql4/(100EI)=0.6777.47812004/(1002.040、51052.44105)=2.1mm= l/400=1200/400=3.0mm鋼管主楞剛度滿足要求。5、板底支撐系統驗算:板下支架采用483.5鋼管搭設滿堂腳手架,立桿采用對接扣件或防滑扣件搭接連接,間距1200mm1200mm,主楞上荷載轉化成集中荷載直接作用在鋼管上,計算簡圖如下圖十一:圖十一 樓板鋼管支架計算簡圖q=(1.20.75+1.2240.2+1.21.10.21.41.0)0.9=7.492KN/m鋼管間距為12001200,每區格面積為1.44,每根立桿承受的荷載為:1.447492=10788.48N用483.5鋼管,A=489.3mm2鋼管回轉半徑為: I=15.8mm41、 按強度計算,支柱的受壓應力為:=N/A=10788.48/489.3=22.05N/mm2按穩定性計算支柱的受壓應力為:長細比 =L/i=(1800+2800)/15.8=215.2查表得=0.157=N/(A)=10788.48/(0.157489.3)=140.44N/mm2f=205 N/mm2 (符合要求)(四)、墻模及支撐驗算1、墻模受到的砼側壓力:F0.22c200/(T+15)12V1/2 0.2225200/(30+15) 1.21.152/2 47.7KN/m2FcH 254.3107.5KN/m2式中 F 新澆筑砼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 m2) c砼的重力密度(KN/42、 m3),一般取25 KN/ m3T 砼的溫度()V 砼的澆灌速度(m/h)H 砼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筑砼頂面的總高度(m)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1.0;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2砼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當坍落度小于30mm時,取0.85;5090mm時取1.0;100150mm時取1.15。取二者中的較小值,F47.7KN/ m2作為標準荷載考慮傾倒砼時對砼側模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為4KN/ m2,則其強度設計荷載為:q1(47.71.2+41.4)1.062.84KN/m按剛度要求,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傾倒砼荷載q147.71.047.7KN/m2、木模板驗算按43、強度要求計算:M1/10 q1 l2fm1/6bh2h(6.q1 .l2/130.b)1/2 (662.843002/1301000) 1/216mm按剛度要求計算:wq1 l4/150EIwl/4003/4750.b)1/3 (1647.73003/47501000) 1/316.3mm取二者中的較大值h16.3mm300mm,滿足要求。式中 M 墻側模板計算最大彎矩(N.mm); q1作用在側模板上的側壓力(N/mm); l 側板計算跨度(mm); b 側板寬度(mm)取1000mm; h 側板厚度(mm);fm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3N/mm2; w 側板的橈度(mm);w 側板的容許44、橈度,取l/400; E 彈性模量,木材取9.5103 N/mm2;鋼材取2.1105 N/mm2; I 側板截面慣性矩(mm4),Ibh3/12。4、橫向外楞間距驗算:q2300/1000q1按強度要求計算需要外楞間距:M1/10 q2 l2fmWl11.4(W/q2)1/211.4 (1/6501002/18.85) 1/2758mm按剛度要求計算需要外楞間距:wq2 l4/150EIwl/400l15.3(I/q2)1/315.3(1/12501003/14.31) 1/31014mm取二者中的較小值l758mm450mm,滿足要求。式中 M 內楞計算最大彎矩(N.mm); q2作用在內45、楞上的荷載(N/mm); l 內楞計算跨度(mm); W 內楞截面抵抗矩(mm3),Wbh2/6; fm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3N/mm2; w 內楞的橈度(mm);w 內楞的容許橈度,取l/400; E 彈性模量,木材取9.5103 N/mm2;鋼材取2.1105 N/mm2; I 側板截面慣性矩(mm4),Ibh3/12。5、對拉螺桿驗算對拉螺桿承受拉力為N62.840.450.4512.73KN對拉螺桿承受應力為N/A12.731000/113112.7N/ mm2ftb170N/ mm2,滿足要求。式中 A 對拉螺桿凈截面積(mm2); ftb螺桿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 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