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變電站模板安裝及拆除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192786
2024-09-20
30頁
51.54KB
1、110kV變電站模板安裝及拆除施工方案 SJSB3:特殊(專項)施工技術方案(措施)報審表 特殊(專項)施工技術方案(措施)報審表 工程名稱:泉州永春達埔110kV變電站工程 注 本表一式 份,由施工項目部填報,業主項目部、監理項目部、施工項目部各存 份。 編號: 泉州永春達埔110kV變電站工程 模板安裝及拆除專項施工技術方案 泉州億興電力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10日 批 準: 審 核: 編 寫: 年 月 日 年 月 日年 月 日 目 錄 一、適用范圍 。.。.。.。.。.。.。.。.。.。.。.。.。.。.。.。.。.。.。.。.。.。.。.。.。.。.。.。.。.。.。.。.2、。.。.。. 1 二、編寫依據 .。.。.。.。.。.。.。.。.。.。.。.。.。.。.。.。.。.。.。.。.。.。.。.。.。.。.。.。.。 1 三、作業流程 .。.。.。.。.。.。.。.。.。.。.。.。.。.。.。.。.。.。.。.。.。.。.。.。.。.。.。.。.。.。.。.。.。.。.。.。.。. 2 四、工藝流程說明及主要質量控制要點 .。.。.。.。.。.。.。.。.。.。.。.。.。.。.。.。.。.。.。.。.。.。.。.。. 2 五、模板及支撐系統驗算 .。.。.。.。.。.。.。.。.。.。.。.。.。.。.。.。.。.。.。.。.。.。.。.。.。.。.。.。3、 6 六、危險點辨識及預控措施 。.。.。.。.。.。.。.。.。.。.。.。.。.。.。.。.。.。.。.。.。.。.。.。.。.。.。.。.。 21 七、工藝質量要求 .。.。.。.。.。.。.。.。.。.。.。.。.。.。.。.。.。.。.。.。.。.。.。.。.。.。.。.。.。.。.。. 22 八、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 25 九、強制性條文 。.。.。.。.。.。.。.。.。.。.。.。.。.。.。.。.。.。.。.。.。.。.。.。.。.。.。.。.。.。.。.。.。. 274、 十、質量驗評及質量控制方式 .。.。.。.。.。.。.。.。.。.。.。.。.。.。.。.。.。.。.。.。.。.。.。.。.。.。.。 30 模板安裝及拆除專項施工技術方案 一、 適用范圍 1.1適用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我公司泉州永春達埔110kV變電站工程承包的合同環境下,實施變電站配電裝置樓、警衛室、主變壓器基礎、屋外配電裝置構筑物、屋外電纜溝、圍墻及大門、照明設施基礎等零星工程模板安裝及拆除施工質量保證及內部開展經營管理。 1。2模板概述及選用參數 配電裝置室柱底標高為0.000m,縱梁最大跨度為9。45m,橫梁最大跨度為6。5m,屋面結構標高為4.8m5。1m。 二次設備室柱底標5、高為0。000m,縱梁最大跨度為9.45m,橫梁最大跨度為5.4m;樓面結構標高3。8m-4.1m。 警衛室柱底標高為0.000m,縱梁最大跨度為5。4m,橫梁最大跨度為4.5m;樓面結構標高3.5m-3。65m。 本工程柱用采用木模,支撐采用48mm鋼管滿堂支撐,鋼管應符合國家現行規范,支柱模用方木采用鋼管通長上下卡牢,柱間距不大于600mm用短鋼管卡牢。梁板支撐采用48mm鋼管,底模起拱高度符合規范要求。 二、 編寫依據 1 三、 作業流程 摟板模板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圖 四、工藝流程說明及主要質量控制要點 4。1施工準備 4.1。1人員準備: 4.1.2材料準備: 2 4.1.3主要工器具及6、機械設備: 4。1。4技術培訓及交底: 項目部應該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培訓及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掌握熟悉場地平整施工工藝標準、相關的技術要求、要領.組織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圖紙,明確施工方法,掌握施工工藝,熟悉機具的使用. 4。2 柱模板安裝 4.2。1柱模板安裝工藝流程圖 柱模板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圖 4.2.2柱模板采用16厚復合板,背楞采用50100mm木枋,柱箍用483。5鋼管。 4。2。3模板根據柱截面尺寸進行配制,柱與梁接口處,采取柱模開槽,梁底及側模與槽邊相接,拼縫嚴密,并用木枋壓緊,柱模加固采用鋼管抱箍,每450mm一道.安裝前要檢查是否平整,若不平整,要先在模板下口外輔一層水泥漿(107、20mm厚)以免砼澆筑時漏漿而造成柱底爛根。 4。2.4柱模板的下端應有空位的基礎和防止模板位移固定措施。 4.2.5模板及其支撐等的排列布置應按設計圖進行,柱箍或緊固木楞的規格,間距應按模板設計計算確定。 3 4。2。6安裝預拼裝大塊模板,應同時安設臨時支撐支穩,嚴禁將大片模板系于柱子鋼筋上,待四周側板全部就位后,應隨時進行校正,并緊固四個角步,按規定設柱,箍或緊固木楞,安設支撐永久固定。 4.2。7安裝預拼裝整體柱模時,應邊就位邊校正邊安設支撐。支撐與地面的傾角不能小于60. 4。3 梁模板施工 4.3.1 工藝流程: 梁模板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圖 4。3.2根據主控制線放出各梁的軸線及標高控8、制線。 4。3。3 梁模支撐.梁模板支撐采用扣件式滿堂鋼管腳手架支撐,立桿縱、橫 向間距均為1。4m;立桿須設置縱橫雙向掃地桿,掃地桿距樓地面200mm;立 桿全高范圍內設置縱橫雙向水平桿,水平桿的步距(上下水平桿間距)不大 于1800mm;。立桿頂端必須設置縱橫雙向水平桿。在滿堂架的基礎上在主次 梁的梁底再加一排立桿,沿梁方向間距1。4m。梁底小橫桿和立桿交接處立 桿加設保險扣.梁模板支架宜與樓板模板支架綜合布置,相互連接、形成整 體。 4。3。4 剪刀撐.豎直方向:縱橫雙向沿全高每隔四排立桿設置一道豎向剪刀 撐.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剪刀撐寬度不應小 于4跨,且不應9、小于6m,縱向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度之間,水平剪刀撐與水平桿的夾角宜為45度。 4。3.5 梁模板安裝 1大龍骨采用?483.2mm雙鋼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桿間距;小龍骨采用40mm80mm方木,間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龍骨間距。 2梁底模板鋪設:按設計標高拉線調整支架立桿標高,然后安裝梁底模板。梁跨中起拱高度為梁跨度的2,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3梁側模板鋪設:根據墨線安裝梁側模板、壓腳板、斜撐等。梁側模應設置斜撐,當梁高大于700mm時設置腰楞,并用對拉螺栓加固,對拉螺栓水平間距為500,垂直間距300。 4.4 樓板模板施工 4.4.1 工藝流程圖: 對10、拉螺栓 枋木?483.5鋼管 4 摟板模板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圖 4.4。2 支架搭設:樓板模板支架搭設 同梁模板支架搭設,與梁模板支架統 一布置.立桿頂部如設置頂托,其伸 出長度不應大于300mm;頂部支撐點位 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大 于100. 4.4.3 模板安裝:采用木膠合板作樓 板模板,一般采用整張鋪設、局部小 塊拼補的方法,模板接縫應設置在龍 骨上。大龍骨采用?483。2mm雙鋼管, 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桿間距;小龍骨采用40mm80mm方木,間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龍骨間距。掛通線將大龍骨找平。根據標高確定大龍骨頂面標高,然后架設小龍骨,鋪設模板。 4.4.4樓面模板鋪完后11、,應認真檢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清掃干凈。 4。5 模板的拆除 4.5.1 拆模程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拆除柱模板,再拆樓板底模、梁側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 4.5.2 柱、梁、板模板的拆除必須待混凝土達到設計或規范要求的脫模強度。柱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壞時,方可拆除;板與梁底模板應在梁板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并有同條件養護拆模試壓報告,經監理審批簽發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除。 4。5。3 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原則。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12、。 4。5。4 拆模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待該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將模板、配板、支架等清理干凈,并按文明施工要求運出堆放整齊. 4。5。5 拆下的模板、配件等,嚴禁拋扔,要有人接應傳遞。按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好隔離劑,以備待用. 5 五、模板及支撐系統驗算 5.1 模板支撐架計算書 5。1。1參數信息: 1.腳手架參數 橫向間距或排距(m):1。5;縱距(m):1.5;步距(m):1。80; 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腳手架搭設高度(m):6.065; 采用的鋼管(mm):?483.2;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的保養情況13、,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 板底支撐連接方式:40mm80mm方木支撐,間距300mm; 鋼材彈性模量E=206103(N/mm2);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 N/mm2 鋼管截面慣性矩I=11。357104mm4,截面抵抗矩W=4.732103mm3。 2。荷載參數 (1)模板及木楞自重標準值(kN/m2):0。350;荷載分項系數i=1.2 (2)混凝土與鋼筋自重標準值(kN/m3):板26。0;i=1.2 (3)施工人員及設備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i=1。4 a。計算模板時取2。50; b.計算支撐小楞構件時取1.5; c計算支架立柱時取1。0; (4)砼振搗時產生14、的荷載標準值(kN/m2) :水平模板2.0;垂直面模板4。0;i=1。4 (5)傾倒砼產生的荷載標準值取:2KN/m2;i=1.4 3。木方參數 木方彈性模量E(N/mm2):9.5103;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300.000; 木方的截面寬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6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 5。1。2支撐模板的方木的計算: 方木按照簡支梁計算,其截面抵抗矩W和慣性矩I分別為: W=bh2/6=4.08。02/6 = 42。67cm3; I= bh3/115、2=4.08.03/12 =170。67cm4; 方木楞計算簡圖 荷載的計算: 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26。000。300。120 = 0.936 kN/m; 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0.3500。30 = 0。105kN/m ; 7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p1 =(1.5+2.0)1。500.30=1.575kN; 2。方木抗彎強度驗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1.2(0。936+0.105) = 1.249 kN/m; 集中荷載 p = 1.41.516、75=2。205kN; 最大彎距 M = Pl/4 + ql2/8 = 2.2050.75 /4 + 1。2490。752/8 = 0。501kN.m; 方木的最大應力值 = M / W =0.501106 /(42。67103)=11.75N/mm2; 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 N/mm2; lt;f,滿足要求。 3。方木抗剪驗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V = ql/2 + P/2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 V /(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V = 1.2490.75/2 + 2。205/2 = 1。481 kN; 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T = 31。48117、103/(240.080。0) = 0。694 N/mm2; 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T = 1。400 N/mm2; Tlt; T,滿足要求. 4.方木撓度驗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q = 1.2(q1 + q2)= 1.249kN/m; 集中荷載:p = 1。4P1=2。205 kN; 方木最大撓度計算值:Vmax= 22051000。03 /( 489500。0170.67104) +51.2491000。04/(3849500。0170.67104)=3。836mm; 方木最大允許撓度值:V= 1000。0/250=4.0mm18、; Vmax lt; V,滿足要求 5.1。3支撐木方的鋼管的計算: 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8 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 =1。2491。0 + 2.205 =3.454 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計算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計算變形圖 支撐鋼管計算剪力圖 (kN) 最大彎矩 Mmax = 0。267PL=0。2673.4541。0=0。922kN。m ; 最大撓度 Vmax = 1。883PL3/(100EI)=3。904mm; 最大支座力 Nmax = 1.267P +1.000P=4.721kN ; 鋼管最大彎曲應力 =M/W=0.7261019、6/4732。0=194。84N/mm2 ; 鋼管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0 N/mm2; lt; f,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Vmax小于100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 5.1.4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R= Nmax=4.721kN; R < 12。80 kN,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9 5。1。5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1.靜荷20、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腳手架的自重(kN):NG1 = 0。1169.5 = 1。102kN; (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01.01.0 = 0。350 kN; (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6.00.121.01。00 = 3.12 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4.572 kN; 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振搗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活荷載標準值 NQ = (1。0+2.0+2.0 )1.01。0 = 5.0 kN; 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 N = 1。2NG + 1。4NQ21、 = 12。486 kN; 5。1.6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5。658 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8 cm; A-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502cm2; W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732cm3; -鋼管立桿最大應力計算值 (N/mm2); f-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0 N/mm2; l0計算長度 (m);l0 = h+2a k1-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u-計算長度系數,22、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0; a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0 m; 上式的計算結果: 立桿計算長度l0 = h+2a = 1.800+0。102 = 2。0 m; l0/i =2.0103/ 15.8 = 126。58; 由長細比l0/i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537 ;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5.658103/(0。537450.2)= 23。4 N/mm2; < f = 205。000 N/mm2,立桿穩定性滿足要求。 10 5。2 梁模板計算書 4。5.2.1參數信息 1。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 梁截面寬度 23、B(m):0。4; 梁截面高度 D(m):0。5 混凝土板厚度(mm):0.12;梁支撐架搭設最大高度H(m):6.065m; 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10; 腳手架步距(m):1。80; 立桿縱距(沿梁跨度方向間距)La(m):1。50; 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b(m):1.50;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20;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0。80; 承重架支設:木方支撐平行梁截面A; 2.荷載參數 模板自重(kN/m2):0.35; 新澆混凝土自重:24。0kN/m3; 鋼筋自重(kN/m3):4.0; 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 a.計算模板24、時取2.50; b。計算支撐小楞構件時取1.5; c計算支架立柱時取1。0; 振搗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水平模板取2。0,垂直面板取4.0;傾倒混凝土側壓力(kN/m2):2.0; 新澆筑砼對模板側面的壓力標準值:F、F中較小值;i=1.2 F=0。22ct01 2V1/2 F=cH 3.材料參數 木材彈性模量E(N/mm2):9500.0; 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 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4; 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0; 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 鋼材彈性模量E(N/mm2):2。06105; 125、1 對拉螺栓枋木?483。5鋼管 鋼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205。0; 4。梁底模板參數 梁底模板支撐的間距(mm):250。0; 面板厚度(mm):18。0; 5.梁側模板參數 主楞間距(mm):500; 次楞間距(mm):300; 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500; 穿梁螺栓豎向間距(mm):250; 穿梁螺栓直徑(mm):M12; 主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80mm,高度40mm; 次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80mm,高度40mm; 4。5。2。2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1.梁側模板荷載 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式中: c混凝土的密度26、,取28KN/m3; t-新澆筑砼的初凝時間(h): t=200/(T+15)=5.714; T-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 1外加劑修正系數,因采用泵送砼故取為1.2; 2砼坍落度影響系數,2取為1.15; V澆筑速度(m/h),V=2.5m/h; H-砼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筑砼頂面的總高度(m);梁取1。0; 則F=0.22ct1 2V1/2=0.22285。7141。21.152.51/2=76.8KN/m2 F=cH=281.1=30。8KN/m2 取兩者較小值,則標準值為F = F=30。8KN/m2; 4.5.2。3梁側模板內外楞的計算 1.內楞計算 內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27、,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本工程中,龍骨采用木楞,截面寬度80mm,截面高度4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80402/6 = 21.33cm3; 12 I=80403/12 = 42.67cm4; 內楞計算簡圖 (1)。內楞強度驗算 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內楞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內楞的最大彎距(N.mm); W 內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內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 按以下公式計算內楞跨中彎矩: 其中,作用在內楞的荷載 q=(1。230.80。90+1.42.00.90)0.30=10.735kN/m; 內楞計算跨度(外楞間28、距):l = 500mm; 內楞的最大彎距: M=0。110。735500。02= 2.684105N。mm; 內楞的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2.684105/2.133104=12。583N/mm2;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0N/mm2; lt; f,內楞抗彎強度滿足要求。 (2)。內楞的撓度驗算 其中 E 木材的彈性模量:E =9500。0N/mm2;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q=1。230。80。3=11。088 KN/m; l -計算跨度(外楞間距):l = 500.0mm; I 內楞的截面慣性矩:I =4。267105N/mm2; 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029、。67711.088500。04/(10095004。267105)=1.157mm; 13 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2。000mm; < ,內楞撓度滿足要求. 2.外楞計算 外楞承受內楞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本工程中,外龍骨采用木楞,截面寬度80mm,截面高度4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80402/6 = 21.33cm3; I=80403/12 = 42.67cm4; 外楞計算簡圖 (1).外楞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外楞受彎應力計算值(N/mm2) M 外楞的最大彎距(N.mm); W 外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強度設計值(30、N/mm2)。 最大彎矩M按下式計算: 其中,作用在外楞的荷載: P = (1。230。80。90+1。42.00.90)0.500。30=5.368kN; 外楞計算跨度(對拉螺栓豎向間距): l = 250mm; 外楞的最大彎距:M = 0.1755。368103250。0 = 2.349105N.mm 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2。349105/2。133104 = 1。101N/mm2;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 = 13。0N/mm2; <; f,內楞抗彎強度滿足要求。 (2).外楞的撓度驗算 其中 E 外楞的彈性模量,其值為9500。0N/mm2; P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31、荷載標準值:p=30。80.50.3=4。62 KN; 14 l 計算跨度(對拉螺栓間距):l = 250.00mm; I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 = 4.267105mm4; 外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1。1464。62103250.03/(1009500。04。267105) = 0。204mm; 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1.20mm; <; ,滿足要求。 4。5.2。4穿梁螺栓的計算 驗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0N/mm2; 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徑: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32、直徑: 9。8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A= 76 mm2;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30。80。500.302 =9。24kN。 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076/1000 =12.920 kN; Nlt; N,滿足要求! 4.5.2.5梁底模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33、分別為: W =250。018.02/6 = 1.35104mm3; I = 250.018.03/12 = 1.215105mm4; 1。抗彎強度驗算 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15 其中, -梁底模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 L 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250。00mm; Q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載設計值(kN/m); 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荷載設計值: q1:1。228。00.40。50。90=6。048kN/m; 模板結構自重荷載: q2:1。20。40.40.90=0。172kN/m;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 q334、:1.42。00。400.90=1.0kN/m; q = q1 + q2 + q3=6。048+0。172+1.0=7.22kN/m; 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max = 0。107。220.252=0。045kN.m; =0。045106/1。35104=3。33N/mm2; <; f=13.0,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 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 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 q =(24。0+4.0)1.5+0。40.4=16.96N/mm; l -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250.0mm; E 面板的35、彈性模量: E = 9500.0N/mm2;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250.0/250 = 1。0mm; 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0。67716.96250.04/(1009500.01。215105)=0.383mm; <;,滿足要求. 16 4。5.2。6梁底支撐木方的計算 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 (24.0+4.0)0.40。50.250=1.4kN; (2)模板的自重荷載(kN): q2 = 0.40。250(20。5+0。4) =0.14 kN;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36、 = (1.80+2。0)0.40。306=0.47kN; 2.木方的傳遞集中力驗算: 靜荷載設計值 q=1.2(q1+q2)=1。2(1。4+0。14)=1。848kN; 活荷載設計值 P2=1。4 P1=1。40.306=0。428 kN; P=1。848+0。428=2.276kN。 本工程梁底支撐采用方木,方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4.08。02/6 = 42。67 cm3; I=4。08。03/12 = 170.67 cm4; 3。支撐方木抗彎強度驗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集中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 M=2。2760.5/437、=0.286kN.m; 方木最大應力計算值 =M/W=0。286106/4。267104=6.702N/mm2; 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 N/mm2; <f,滿足要求! 4.支撐方木抗剪驗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 V /(2bh) 其中最大剪力 V=2.276/2=1。138 kN; 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T =31。138103/(24080)=0。533N/mm2; 17 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0 N/mm2; Tlt; T,滿足要求。 5。支撐方木撓度驗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38、如下: 集中荷載 P = 1.2(q1 + q2 )+ 1.4p1 = 2。276 kN; 方木最大撓度 =2。276103500。03/(489500.01.7067106)=0.365mm; 方木的撓度設計值 =500/250=2。0 mm; lt;,滿足要求。 4.5.2.7梁底支撐鋼管的計算 在原滿堂架的基礎上在梁底再加一排立桿,間距1.0m,作用于支撐鋼管的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通過方木的集中荷載傳遞。 1。支撐鋼管的抗彎強度計算: 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 集中荷載P傳遞力,P = 1.2(q1 + q2 )+ 1.4p1 2/3=1.52 kN; 計算簡圖39、如下: 支撐鋼管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公式 其中 n=1.0/0。250=4 經過簡支梁的計算得到: 鋼管支座反力 RA = RB=(4-1)/21.52+1.52=3。8kN; 鋼管最大彎矩 Mmax=PL/4=0.19kN.m; 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Mmax /W=0。19106/4732。0=40.152N/mm2 18 支撐鋼管的抗彎強度的其設計值 T=205。0 N/mm2; lt;T,滿足要求 4.5.2.8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2.80kN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40、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2.80 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據前面計算結果得到 R=6.838N; Rlt; Rc,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4。5.2.9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6。838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3214。18=2。246kN; N =6。838+1。346=9.084 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41、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502;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732;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0 N/mm2; lo 計算長度 (m); 參照扣件式規范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下列公式計算 l0 = k1k2(h+2a) k2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1.70,k2按照表2取值為1.030; lo/i =2。043103/ 15.80 =129.3;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42、系數= 0.406;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9。084103/(0.406450.2)=49.7N/mm2<;f 19 鋼管立桿穩定性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柱子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表1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1 表2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2 以上表參照杜榮軍: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 4.5。2.10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P=N/A =9.084/1。0=9.084KN/m2 其中 P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KN/m2) N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kN);N=8。184 43、A基礎底面面積(m2);A=1。01。0=1。0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48。0 其中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KN/m2) kc-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0.40 fgk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N/m2);fgk =120 P=9。084fg=48。0,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 20 六、 危險點辨識及預控措施 21 七、 工藝質量要求 22 23 24 八、 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質量通病及預防、處理措施 25 質量通病及預防、處理措施(續) 26 九、 強制性條文 表10。2.2中列出了本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所有強制性條文項目,強制性條文執行情況檢查表應細分到分項工程,每個分項工程應單獨行成一張檢查表。填寫檢查表時該檢查表由項目部專職質檢員/安全員檢查并填寫簽字,報專業監理工師審核簽字。 表10.2.2大模板工程施工強制性條文執行記錄表 27 模板工程驗評項目劃分表 28 鋼筋工程驗評項目劃分表(續1) 29 鋼筋工程驗評項目劃分表(續2) 十、 質量驗評及質量控制方式 10.1主控項目 表 64 現澆混凝土模板安裝工程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 表 69 模板拆除工程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 30 10。2驗評表 表 64 現澆混凝土模板安裝工程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 31 表 69 模板拆除工程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 10.3 質量控制表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