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至平武高速公路建設PPP項目物有所值定性評價1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38586
2024-10-18
17頁
675.26KB
1、 1/17 廣元至平武高速公路建設廣元至平武高速公路建設 PPPPPP 項目項目 物有所值定性評價物有所值定性評價 (一)評價流程(一)評價流程(一)(一)評價流程評價流程 本項目物有所值定性分析采用專家打分法,聘請不同領域的代表性專家憑借自己的經驗為每項評價指標評價分值,并依據評分規則計算最終定性評價結果。其流程如下所示:委托機構選擇確定專家專家分頭完成初步評分專家組召開會議項目代表答疑項目代表離場回避專家再次進行打分匯總專家評分并得出最終分數出具物有所值定性評價報告圖 4-1 物有所值定性評價流程圖 選擇確定 7 位專家;召開專家組會議前,將本目物有所值定性評價資料發予專家,專家分頭進行初2、次定性評打分;召開家組會議,先由項目代表解答專家關于項目的疑惑,而后,項目代表離場回避,專家再次打分;2/17 根據各專家再次打分結果,按照評價規則,計算定性價評的最終結果,并出具物有所值定性評價報告。(二)(二)評價評價指標指標選定與分析選定與分析 根據PPP 物有所值評價指引(試行)(財金2015167 號)規定,物有所值定性評價將從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風險識別與分配、績效導向與鼓勵創新、潛在競爭程度、政府機構能力、可融資性等、社會公眾接受度、運營收入增長潛力、行業示范性等九方面開展。(1 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指標主要考核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項目設計3、投融資、建造、運營和維護等環節能否實現長期、充分整合。本項目投資規模大,運營維護管理復雜。采用傳統模式投資、建設和運營維護時,分別由多部門負責,造成本項目建設協調、施工管理和運營維護監管難度大,政府需要為此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來建設運營本項目。PPP 模式是一種制度創新,它不僅僅是項目融資方式,也是一種新的政府管理手段,還是一種用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去考慮項目成本收益以及項目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商業模式,其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整合項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個環節,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引入優秀的社會資本,引進先進的建設運營管理經驗,一方面可以避免政府部門的運營管理風險,另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也可以從繁4、雜的具體事務中抽離,確保將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對項目建設和運營的監管中,提升監管能力,確保項目公司的運營管理質量滿足相應的規范標準要求,社會公共利益得到保護。3/17 此外,PPP 項目注重政府和社會資本的長期合作。本項目特許經營期限為 34年(包括 4 年建設期和 30 年運營期),在特許經營期內,雙方尤其是政府方應遵守契約精神,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項目合同的約定履行相應的權利義務。相關職能部門逐步轉變思想觀念,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在 PPP 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為項目公司的建設運營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包括維護項目公司的特許經營權不受侵害、按時支付政府補貼等,確保項目運作成功。本5、項目計劃通過采用整體 PPP 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把建設和運營維護等工作交給專業的社會資本去完成,實現項目的“投建運維”全生命周期整合。社會資本(項目公司)將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維護等進行統籌考慮,充分發揮其專業技術經驗,確保本項目建設質量和本項目運營維護質量。同時在特許經營合同中制定了建設管理、運營服務、項目移交等具體條款,包括項目建設進度、工程質量、安全防范措施、項目的客運服務績效考核標準等,確保項目滿足國家、四川省關于高速公路相關質量驗收規范的合格標準及項目相關技術標準和要求,確保項目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適用的技術標準規范對本項目進行運營維護,從而實現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整合,提高項目社會經6、濟效益。(2 2)風險識別與分配風險識別與分配 風險識別與分配指標主要考核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各風險因素是否得到充分識別并在政府和社會資本之間進行合理分配。采用 PPP 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按照最優化原則分擔風險,政府科學合理地向社會資本轉移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更合理地分配了風險。在 PPP 模式下,公共部門和社會資本合作,雙方共同出資設立項目公司從事公共設施建設和運營工作,可以雙方協商談判制定比較合理的風險分配機制。4/17 本報告將從融資風險、設計和建設風險、政策風險、法律風險等方面來比較PPP 模式和傳統政府購買模式。1)融資風險 在項目公司獲得特許經營權之后,根據本項目投融資結構的設定要7、求,除資本金出資外,初始總投資中 80%的資金需要進行債務融資以完成各子項目的設計、建設等工作。本項目融資風險主要為項目建設期資金短缺的風險,即資金的籌措無法滿足企業生產建設的需求、融資到位但成本高、政府收回特許經營權等風險。在整體 PPP 模式下,由于政府方出資代表廣元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參股項目公司,會按照股比承擔一部分資本金,降低了項目公司籌措資金的風險;政府公共部門的參與,降低了政府公共部門回收特許經營權的風險,提高了項目整體風險承擔能力。通過本項目回報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的合理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項目公司因本項目投資建設而承擔的融資風險。2)設計和建設管理風險 本項目投資大,這對8、項目公司設計、投資建設、管理的組織和實施方面的管理能力要求較高。同時在資金籌措、資源供應、市場、競爭對手方面的不確定性,使得項目公司在未來投資建設管理、經營管理中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建設風險主要有設計能力、工程質量風險、竣工驗收風險、工程進度延后風險、設計變更風險等。在傳統政府投資模式下,項目設計及建設管理風險大部分由政府公共部門承擔,不僅增加了政府部門的風險承擔支出,且由于政府對此類風險缺乏控制力,風險發生的概率較高。5/17 本項目通過整體 PPP 模式引入投資、設計、建設、運營綜合實力較強的投資人與廣元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組建項目公司,利用投資人豐富的項目運作經驗降低項目設計和建設管理9、風險,以及設計和建設、運營環節銜接不力的影響。本項目通過設置違約處罰機制,明確了設計風險、完工風險、成本超支風險等的處理辦法,并且將政府補貼與績效考核進行了有效的掛鉤,杜絕因項目公司的不作為增加建設管理風險,另外,由項目公司聘請專業監理公司監督、上報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的實時情況,降低項目設計和建設管理風險。3)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對本項目有一定影響,需要考慮。本項目可能的政策風險主要有社會穩定風險、政府信用風險、審批延誤風險等。本項目充分考慮了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政策風險,將政策風險納入風險分擔機制中進行了合理的分配,例如,政府信用風險,考慮將政府補貼納入廣元市財政中長期預算支出,并在特許經營合同10、中明確為合同生效的先決條件,保障項目公司的融資能力的同時,也約束了政府按照合同契約精神來履行權利義務。4)法律風險 法律風險是指基于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由于企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或法律主體的作為及不作為,項目所屬國家和地區法律法規的變更導致的對企業產生負面法律責任或后果的可能性。在傳統政府投資模式下,運營階段的風險是由政府公共部門承擔,增加了公共部門的法律風險,不利于雙方合作的進一步開展。而在 PPP 模式下,雙方共同協商,合理確定法律風險的分配。按照本項目的風險分擔機制,法律風險中屬于本級政府不可控的風險由政企 6/17 雙方在各自范圍內承擔或享有,屬于本級政府可控的法律風險則由本級政府作11、為承擔主體對 PPP 項目公司作出相應的補償。5)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主要有自然環境破壞風險、不可抗力風險等。在傳統政府投資模式下,自然風險實質是在不同階段分別由政府公共部門和施工及運營方承擔,雙方缺乏風險共擔機制。在 PPP 模式下,由于政府股東的參與介入,政府方起到監管的角色,可以有效控制此類問題,將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降到最低。在本項目績效考核指標中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項,對應了項目公司的補貼收入調整,旨在約束項目公司進行項目建設、運營過程中防止環境破壞,同時項目公司在項目建設、運營環節也接受公眾監督。發生不可抗力風險由政企雙方在各自范圍內承擔損失,涉及不可抗力終止特許經營權的情形,合12、同中也明確約定了終止補償事項,合理分配了風險承擔,同時要求項目公司進行投保,降低發生不可抗力時的損失。(3 3)績效導向和鼓勵創新績效導向和鼓勵創新 績效導向和鼓勵創新指標主要考核是否建立以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供給數量、質量和效率為導向的績效標準和監管機制,是否落實節能環保、支持本國產業等政府采購政策,能否鼓勵社會資本創新。PPP 模式引進了專業的社會資本,能夠在保證運營服務量的基礎上,一定程度地提高運營質量和效率。社會資本在報價時,將預先做好全生命周期內的成本和資金規劃,提高成本的可預測性和透明度,降低項目建成后缺少運營維護資金 7/17 的風險。而政府方在設定合作協議和特許經營合同時,將充分13、考慮項目建設的標準和運營效果,以績效評價方式支付補貼,激勵社會資本提高運營效率。PPP 項目的產出說明注重結果導向,而非投入和過程導向,并采用競爭性采購選定社會資本,進而激勵社會資本進行創新。傳統模式下,投資利用效率不高,各部門雖然分工但卻并不能很好地協作。傳統的模式往往會導致政府短期負債增高,造成資金短缺局面。PPP 模式正是因為社會資本的流入而使政府的資金壓力得到緩解。因此社會資本的參與是 PPP 項目的顯著特征。在現行政策下,廣元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即使資金緊張也不能以免息獲得借款,而原本已負債高額的政府還要面臨資金成本升高的問題。PPP 采取的融資渠道將影響各參與人的資金分配和項目的經濟利14、益訴求,從而影響本項目的政府支出責任。外部融資作為最普遍的融資形式不僅有助于 PPP將風險轉移到第三方,而且能夠監督和規范項目的評價和執行,從而促進 PPP 的效率。(4 4)潛在競爭程度潛在競爭程度 潛在競爭程度指標主要考核項目內容對社會資本參與競爭的吸引力。PPP 項目招標時要公示透明機制,使得社會資本機會均等、公平競爭。PPP 模式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完善了競爭機制,放開了自然壟斷行業競爭型業務,提高了社會參與資本競爭的吸引力。由于本項目是為強化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和促進高速公路持續健康有序發展,2010 年四川省按照“加強銜接、擴大覆蓋、強化通道、完善路網”的思路,8/17 對四川15、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082030 年)進行了調整,2011 年 1 月 4 日省政府第 74 次常務會議審定并通過了調整方案。本項目是調整方案中新增的 7 條東西橫線之一,項目的建設將加強省內、省外聯系,進一步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網。項目運營期內客流對運營商來說有所保障。根據以往同類項目經驗,目前交通 PPP 領域的競爭普遍較為激烈。本項目在招商階段通過設置合適的資格條件和項目收益水平,能夠實現充分的競爭,并在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和服務水平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政府財政支出責任。(5 5)政府機構能力政府機構能力 政府機構能力評價主要考核政府轉變職能、優化服務、依法履約、行政監管和項目執行管理等能力。16、PPP 模式可以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治理國家的能力。政府從繁多的事務中脫身出來,從過去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供者轉變為一個監管者,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增加在規劃、監管方面的精力投入,依法履約,保證公共服務質量,提高公共服務效率。通過 PPP 模式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建設,使政府獲得更多的資金來源,可用于其他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本項目實施機構作為政府授權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 PPP 項目,引進社會資本,并與社會資本參與控股組建的項目公司簽訂特許經營合同,按特許經營合同負責協議的執行監督,并協調各職能部門對項目行使相應的行政監管,通過 PPP模式的實施,政府職能部門由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提17、供者、生產者轉變為純粹的監管者,提高了政府機構的管理效率,同時市建委需要代表政府按(6 6)可融資性可融資性 9/17 可融資性主要考核的是本項目的市場融資能力。PPP 是地方政府未來除舉債融資外解決“公用事業”資金問題的關鍵方式,本項目采取 PPP 模式是解決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籌集的有效路徑。1)增加基礎設施領域供給,合理配置資源 PPP 模式穩定的投資收益和市場潛力能夠吸引各種社會資本投資公共基礎設施,優化配置市場資源。在政府的監管下,既可以避免開發建設過程中的過度建設,將這部分資金進行合理利用增加其他領域設施設備服務的供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合理增加基礎設施服務供給。本項目采用整體 P18、PP 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并將投資、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和運營管理的特許經營權統一授予由社會資本參與控股組建的項目公司,政府方在建設期只出資 5 億的股權資金及 2 億的資金補貼,相比傳統模式下初期的投資壓力大幅度降低,有助于政府方利用有限的資金去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同時,廣元市政府也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引入綜合實力較強的社會資本,合理配置資源,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高基礎設施供給效率。2)社會資本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 相比傳統投資模式,社會資本將統籌考慮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各項工作,做好各個階段科學決策、統籌管控。作為市場主體,具有較強的融資能力,較容易獲得融資。根據本項目回19、報機制設計,項目公司收入來源包括收費公路的權益包括收費權、廣告經營權、服務設施經營權及政府補貼。未來項目公司可采取多種方式融資。若采用收益權質押等方式融資,政府將按照有關規定提供相關文件及協調予以協助,包括將政府付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等,項目融資可行性較強。10/17 (7 7)社會公眾接受度社會公眾接受度 由于本項目是為強化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和促進高速公路持續健康有序發展,2010 年四川省按照“加強銜接、擴大覆蓋、強化通道、完善路網”的思路,對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082030 年)進行了調整,2011 年 1 月 4 日省政府第 74 次常務會議審定并通過了調整方案。本項目是調整方案20、中新增的 7 條東西橫線之一,項目的建設將加強省內、省外聯系,進一步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網。本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有效改善區域交通條件,消除交通安全隱患,降低交通事故率。將極大地改善市民的出行條件,縮短市民出行時間,社會公眾接受程度較高。(8 8)運營收入增長潛力運營收入增長潛力 項目的建設將加強省內、省外聯系,進一步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網。客流增長及客運收入潛力較大。(9 9)行業示范性行業示范性 本項目是為強化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和促進高速公路持續健康有序發展,2010 年四川省按照“加強銜接、擴大覆蓋、強化通道、完善路網”的思路,對 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082030 年)進行了調整,21、2011 年 1 月 4 日省政府第74 次常務會議審定并通過了調整方案。本項目是調整方案中新增的 7 條東西橫線之一,項目的建設將加強省內、省外聯系,進一步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網。因此本項目通過 PPP 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拉長平衡周期,為后續項目的融資改革模式提供了較大的參考價值。本項目物有所值定性評價的 9 個評價指標及其權重如下表:表 4-1 物有所值定性評價評價指標及其權重 11/17 編號編號 評價指標評價指標 評價內容評價內容 權重權重 評分評分 一一 基本指標基本指標 80%80%1 1 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15%15%1.1 整合潛力 項目的設計、投融資、建設和22、運營維護等所有環節能否有機整合 5%1.2 全生命周期成本 項目實施能否有效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總成本 5%1.3 全生命周期效率 項目實施能否有效提高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效率 5%2 2 風險識別與分配風險識別與分配 15%15%2.1 風險識別與分配 風險是否進行全面識別與合理分配 10%2.2 風險應對與管理 風險能否進行有效管理 5%3 3 績效導向與鼓勵創新績效導向與鼓勵創新 15%15%3.1 產出績效 回報機制設定是否具有合理性,產出能否有效增加供給,是否有利于提高供給質量 10%3.2 鼓勵創新 項目是否具有創新空間和創新能力 5%4 4 潛在競爭程度潛在競爭程度 15%15%4.1 23、參與程度 能否引起市場主體廣泛參與興趣 10%4.2 競爭程度 參與主體之間能否展開公平競爭 5%5 5 政府機構能力政府機構能力 10%10%5.1 治理能力 能否促進政府轉變職能,提高治理能力 4%5.2 監管能力 政府能否對項目進行有效監督 4%5.3 履約能力 政府對項目的履約是否有保障 2%6 6 可融資性可融資性 項目融資是否具備可行性 10%10%二二 補充指標補充指標 20%20%1 社會公眾接受度 項目實施是否存在社會公眾的阻力 8%2 運營收入增長潛力 項目運營收入增長空間及潛力。7%3 行業示范性 采用 PPP 模式在同行業領域是否具有可供借鑒和學習的示范性及標桿性 5%24、合計合計 100%100%專家簽字:年 月 日 (三)(三)評分參考標準評分參考標準 表 4-2 評分參考標準表 12/17 編號編號 評價指標評價指標 打分參考標準打分參考標準 一一 基本指標基本指標 1 1 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1.1 整合潛力 10081:有利于項目設計、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維護等所有環節有機整合 8061:較利于項目設計、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維護等所有環節有機整合 6041:項目設計、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維護等所有環節有機整合一般 4021:較不利于項目設計、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維護等所有環節有機整合 200:不利于項目設計、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維護等所有環節有25、機整合 1.2 全生命周期成本 10081:項目實施有利于有效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總成本 8061:項目實施較利于有效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總成本 6041:降低全生命周期總成本的效果一般 4021:項目實施較不利于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總成本 200:項目實施不利于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總成本 1.3 全生命周期效率 10081:項目實施有利于有效提高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效率 8061:項目實施較利于有效提高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效率 6041:提高全生命周期工作效率的效果一般 4021:項目實施較不利于提高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效率 200:項目實施不利于提高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效率 2 2 風險識別與分配風險識別與分配 2.1 26、風險識別與分配 10081:項目實施方案對項目風險進行了全面識別和合理分配 8061:項目實施方案對項目風險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識別和合理分配 6041:項目實施方案對項目風險的識別和分配一般 4021:項目實施方案對項目風險的識別和分配較為欠缺 200:項目實施方案未對項目風險進行識別和分配 2.2 風險應對與管理 10081:風險識別與分配有利于項目風險的有效管理 8061:風險識別與分配較利于項目風險的有效管理 6041:項目風險管理效果一般 4021:風險識別與分配較不利于項目風險管理 200:風險識別與分配不利于項目風險管理 3 3 績效導向與鼓勵創新績效導向與鼓勵創新 3.1 產出績效27、 10081:回報機制設定合理,項目實施有利于增加供給和提高供給質量 8061:回報機制設定較為合理,項目實施較利于增加供給和提高供給質量 6041:回報機制設定一般合理,項目實施對于增加供給和提高供給質量作用一般 4021:回報機制設定較不合理,項目實施較不利于增加供給和提高供給質量 200:回報機制設定不合理,項目實施不利于增加供給和提高供給質量 13/17 編號編號 評價指標評價指標 打分參考標準打分參考標準 3.2 鼓勵創新 10081:項目具有創新空間和創新能力,有利于鼓勵創新 8061:項目具有創新空間和創新能力,較利于鼓勵創新 6041:項目創新空間和創新能力一般 4021:項目28、基本不具有創新空間和創新能力 200:項目完全不具有創新空間和創新能力 4 4 潛在競爭程度潛在競爭程度 4.1 參與程度 10081:市場主體廣泛,參與興趣很大 8061:市場主體廣泛,參與興趣較大 6041:市場主體較廣泛,參與興趣一般 4021:市場主體有限,參與興趣較低 200:市場主體有限,參與興趣很低 4.2 競爭程度 10081:有利于參與主體之間展開公平競爭 8061:較利于參與主體之間展開公平競爭 6041:參與主體之間公平競爭程度一般 4021:較不利于利于參與主體之間展開公平競爭 200:不利于參與主體之間展開公平競爭 5 5 政府機構能力政府機構能力 5.1 治理能力 29、10081:有利于促進政府轉變職能、提高治理能力 8061:較利于促進政府轉變職能、提高治理能力 6041:一般有利于促進政府轉變職能、提高治理能力 4021:較不利于促進政府轉變職能、提高治理能力 200:不利于促進政府轉變職能、提高治理能力 5.2 監管能力 10081:有利于政府對項目進行有效監督 8061:較利于政府對項目進行有效監督 6041:一般有利于政府對項目進行有效監督 4021:較不利于政府對項目進行有效監督 200:不利于政府對項目進行有效監督 5.3 履約能力 10081:政府對項目的履約有充分保障 8061:政府對項目的履約較有保障 6041:政府對項目的履約保障程度一30、般 4021:政府對項目的履約保障較差 200:政府對項目的履約無保障 6 6 可融資性可融資性 10081:項目融資可行性很強 8061:項目融資可行性較強 6041:項目融資可行性一般 4021:項目融資可行性較差 200:項目不具有融資可行性 二二 補充指標補充指標 1 社會公眾接受度 10081:項目實施沒有社會公眾的阻力,公眾很支持項目 8061:項目實施基本沒有社會公眾的阻力 6041:項目實施存在較小社會公眾的阻力,但很容易解決 4021:項目實施社會公眾的阻力較大,項目較難推進 200:項目實施社會公眾的阻力很大,項目無法推進 14/17 編號編號 評價指標評價指標 打分參考標31、準打分參考標準 2 運營收入增長潛力 10081:項目運營收入具有顯著的增長空間及潛力 8061:項目運營收入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及潛力 6041:項目運營收入的增長空間及潛力一般 4021:項目運營收入的增長空間及潛力較小 200:項目運營收入無增長空間及潛力 3 行業示范性 10081:在同行業領域具有顯著的示范性及標桿性 8061:在同行業領域具有較強的示范性及標桿性 6041:在同行業領域的示范性及標桿性一般 4021:在同行業領域的示范性及標桿性較小 200:在同行業領域無示范性及標桿性(四四)定性評價結果定性評價結果 專家評分匯總表如表 4-4 所示:15/17 編編號號 評價指標評32、價指標 評價內容評價內容 權重權重 趙忠富趙忠富 方汝清方汝清 毛啟能毛啟能 陳志全陳志全 屈景泉屈景泉 黃純鎂黃純鎂 陳陽陳陽 平均值平均值 加權分加權分 (權重(權重*平均平均分)分)一一 基本指標基本指標 80%80%1 1 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15%15%1.1 整合潛力 項目的設計、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維護等所有環節能否有機整合 5%90 92 89 90 92 91 90 90.57 4.53 1.2 全生命周期成本 項目實施能否有效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總成本 5%88 89 90 87 87 86 89 88.00 4.40 1.3 全生命周期效率 項目實施能否有效提33、高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效率 5%87 85 86 87 84 82 85 85.14 4.26 2 2 風險識別與分配風險識別與分配 15%15%2.1 風險識別與分配 風險是否進行全面識別與合理分配 10%90 88 87 86 89 86 83 87.00 8.70 2.2 風險應對與管理 風險能否進行有效管理 5%88 87 86 85 87 85 83 85.86 4.29 3 3 績效導向與鼓勵創新績效導向與鼓勵創新 15%15%3.1 產出績效 回報機制設定是否具有合理性,產出能否有效增加供給,是否有利于提高供給質量 10%85 83 80 82 81 82 84 82.43 8.2434、 16/17 3.2 鼓勵創新 項目是否具有創新空間和創新能力 5%84 82 82 84 87 86 85 84.29 4.21 4 4 潛在競爭程度潛在競爭程度 15%15%4.1 參與程度 能否引起市場主體廣泛參與興趣 10%90 91 92 90 88 91 89 90.14 9.01 4.2 競爭程度 參與主體之間能否展開公平競爭 5%92 93 91 91 90 93 91 91.57 4.58 5 5 政府機構能力政府機構能力 10%10%5.1 治理能力 能否促進政府轉變職能,提高治理能力 4%94 93 95 94 93 92 91 93.14 3.73 5.2 監管能力 政35、府能否對項目進行有效監督 4%93 90 93 91 92 91 92 91.71 3.67 5.3 履約能力 政府對項目的履約是否有保障 2%92 93 92 94 90 90 91 91.71 1.83 6 6 可融資性可融資性 項目融資是否具備可行性 10%10%89 90 88 87 89 91 90 89.14 8.91 二二 補充指標補充指標 20%20%1 社會公眾接受度 項目實施是否存在社會公眾的阻力 8%88 86 87 88 89 87 86 87.29 6.98 2 運營收入增長潛力 項目運營收入增長空間及潛力。7%87 85 87 86 89 90 87 87.29 6.11 3 行業示范性 采用 PPP 模式在同行業領域是否具有可供借鑒和學習的示范性及標桿性 5%85 84 84 82 85 81 84 83.57 4.18 合計合計 100%100%87.6487.64 17/17 (五)定性評價(五)定性評價結論結論 本項目物有所值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均依照 PPP 物有所值評價指引(試行)的通知(財金2015167 號)文件的規定執行,程序合規、合理、科學,所獲得的評價結論有理有據。定性評價得分 87.64 分,通過定性評價。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2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