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縣荷浦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公眾意見稿)(3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4358
2024-10-23
32頁
19.11MB
1、新干縣荷浦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新干縣荷浦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征求征求公眾公眾意見稿意見稿新干縣荷浦鄉人民政府二二四年九月二二四年九月展展望荷浦望荷浦20352035為落實中部崛起、贛江中游生態經濟帶、原中央蘇區振興等戰略部署,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組織編制新干縣荷浦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規劃是新干縣荷浦鄉面向2035年實現國土空間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藍圖。力爭形成生產空間與城鄉發展相互協調融合,人文安全的2、國土空間保護格局和治理現代化,助推特色荷浦鄉建設。目錄目錄PART01強化戰略引領強化戰略引領PART02加強加強全域統籌全域統籌PART03生態保護與修復生態保護與修復PART04鄉村振興與魅力鄉村振興與魅力鄉村鄉村PART05歷史文化風貌歷史文化風貌PART06城鄉品質提升城鄉品質提升PART07鎮區布局鎮區布局PART08規劃傳導與保障規劃傳導與保障01強化戰略引領Strengthen StrategicStrengthen Strategic leadershipleadership指導思想01/規劃目的02/03/04/05/06/發展策略發展定位與目標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原則1.3 3、規劃原則1.1 指導思想底線管控、節約集約一張藍圖,協同實施城鄉統籌、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和關于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落實中部崛起、贛江中游生態經濟帶、原中央蘇區振興等戰略部署以及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精神,支撐新時代全國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結合新干縣和吉安市空間發展戰略,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荷浦鄉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制定。1.2 規劃目的落實上位國空傳導要求 重要舉措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的重要手段保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實現高品質生活的必然要求1.4 規劃范圍與4、期限鄉域:荷浦鄉全部行政轄區,包括荷浦社區和12個行政村,面積39.21平方公里。鎮區:涉及1個社區(荷浦社區),2個行政村(荷浦村、塘下村),面積40.62公頃。規劃期限:2021-2035年近期目標年:2025年遠期目標年: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規劃期限鎮區范圍鄉域范圍1.5發展定位與目標發展定位吉安市鄉村生態旅游示范點、農旅融合型鄉鎮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格局顯著優化,一二三產融合發展2035宜居宜游宜業的國土空間保護格局和治理現代化2050全面建成農旅產業突出、人民幸福、空間美麗高效的現代化荷浦。枳殼、紅橘等特色農產品種植有機果園、種植基地建設莒洲島生態旅游、研學度假傳統5、村落、歷史遺址游覽觀光田園風光觀光與體驗20251.6 發展策略區域協調發展 荷浦鄉距離縣城距離適宜,要積極探索城郊農產品銷售、體驗型文旅項目,打造城區后花園,形成城區周末游目的地,逐步擴大自身影響力。生態保護,加強生態保護與生態發展并舉 荷浦鄉耕地集中成片,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土地、水等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以商州枳殼等產業為特色,依托現有多處枳殼、紅橘、芡實等種植基地,進一步推進開展標準化有機果園、農業種植園、種植基地建設。挖掘優勢,圍繞鄉域環境特征和地域特色 以贛江江心島莒洲島生態旅游開發為契機,推動中國傳統村落新居村、岳飛點將臺等多處歷史遺存開發6、利用,形成鄉域經濟發展增長點。三產融合,激發現代農業新活力 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枳殼、紅橘等農產品初加工水平,打造鄉域農業體驗文旅項目,結合現狀莒洲運動康養、自然人文觀光、農業研學等旅游,進一步推動農業與歷史文化、教育、旅游、康養、餐飲等產業融合發展。02加強全域統籌Strengthen Strengthen U Universeniverse CoordinationCoordination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1/發展規模和要素保障02/統籌劃定落實控制線03/2.1 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生態保護格局:兩心、兩廊兩心兩廊 貫徹落實新干縣“一帶一屏,兩山三水”的生態保護空7、間格局,依托荷浦鄉生態本底,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構建荷浦鄉“兩心、兩廊”的國土空間生態保護安全格局。莒洲江心島生態核心、黃板水庫生態核心。贛江生態廊道和南安江生態廊道。生態保護格局圖2.1 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鄉域空間格局:“一核一軸兩帶三區”一核一軸三區 結合全鄉人口與資源分布特征,優化重要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布局,加快構建“一核一核一軸兩帶一軸兩帶三區三區”的鄉域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鎮區是鄉域發展核心。強化對現代農旅產業配套支撐作用,提升生活和產業要素的集聚能力,促進資源配置,建設鄉域綜合服務核心,引領全鄉發展。沿路發展軸。發揮省道219北聯宜春、南昌,南接新干縣城、吉安市8、區的紐帶作用。推進沿路市場、物流等產業布局,提升沿線村莊建設與服務水平。即現代農業發展區、農旅融合發展區、生態旅游發展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兩帶 即鄉域東西兩側的贛江生態保護帶和南安江生態保護帶。2.2 發展規模和要素保障合理引導人口 合理提高人口承載能力,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至2035年荷浦鄉域常住人口約為0.9萬人、鎮區人口約為0.31萬人,鄉域城鎮化水平達到34.44%。節約集約用地 優化整合城鄉建設用地,優先保障省道219改擴建、三湖聯圩澇區治理等重大基礎設施和重要民生工程用地。合理確定并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保障土地的可持續利用。摸清家底 框定9、總量全域整治 管控流量有機更新 挖掘存量底線思維 限定容量科學預測 預判增量永久基本農田 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布局的約束,嚴格控制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非糧化”,確保糧食安全。全鄉落實17.77平方千米(2.67萬畝)的永久基本農田。2.3 統籌劃定落實控制線 城鎮開發邊界 城鎮開發邊界內建設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嚴格控制城鎮開發邊界外集中開發建設。落實城鎮開發邊界面積40.62公頃。在規劃中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鄉域未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并將洪澇風險控制線和歷史文化保護范圍線納入全鄉統籌。洪澇風險控制線 全鄉9個村莊涉及南安江和贛江洪澇災害風險區,主要分布于各村贛江10、南安江防洪堤外側和莒洲村所在的整個江心島。涉及洪澇風險范圍面積912.58公頃。歷史文化保護范圍線 新居村傳統村落核心保護范圍面積1.73公頃,建設控制地帶范圍面積11.14公頃。保護范圍線劃定后,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管控。03生態保護與修復Ecologic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and RestorationRestoration自然資源要素保護與利用01/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02/3.1 自然資源要素保護與利用水資源利用與保護 嚴控用水總量與用水效率,保障用水安全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依法落實河湖管理范圍完善河湖岸線建設。嚴格保11、護水源地。建立完善贛江沿岸水域和濕地空間保護機制。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 落實耕地資源保護指標,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實施耕地“進出平衡”。加大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利用,保障農田布局穩定優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農田生態環境。3.2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開展耕地恢復工程、推進宜耕后備資源開發工程農用地整治農用地整理為主,建設用地整理為輔農村建設用地綜合整治 實施低效建設用地整治、農民建房安置工程、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提升工程 水生態修復 對贛江、南安江進行河道、岸線綜合治理,治理險工險段,提高防洪標準,保護沿線自然生態。加強對鄉域飲用水水源12、地的保護,確保飲用水水質,保障飲水安全。04鄉村振興與魅力鄉村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nd Charming countrysideCharming countryside統籌城鄉產業布局結構01/02/03/04/建設魅力鄉村4.1 統籌城鄉產業布局結構三區、兩軸、多基地 以農業發展為統領,以“度假旅游”為牽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走好三產融合發展新路子。充分發揮荷浦“藥材、水果、古村落、江心島生態景觀”等領域資源優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形成“三區、兩軸、多基地”的鄉域產業空間布局結構。三區兩軸即現代農業種養植區、農旅融13、合發展區、休閑度假旅游區。持續推進莒洲島景區創建A級旅游景區,依托莒洲島休閑度假生態旅游區建設,打造一系列莒洲島休閑度假生態旅游業精品項目。同時聯動鄉域中國傳統村落新居村、岳飛點將臺、農業種植園、種植基地等生態人文資源,推進農旅產業融合發展。即鄉域產業綜合發展軸、農旅產業發展軸。多基地即柑橘、紅橘、芡實等種養植基地。需加大枳殼、柑橘、紅橘、芡實種植基地建設,提高特色農產品種植力度和科技投入的力度,形成現代化農業規?;蛟靺^域知名的生態農業基地。紅橘紅橘枳殼枳殼芡實芡實柑橘柑橘生豬生豬養殖養殖沙地沙地西瓜西瓜傳統村落傳統村落旅游旅游莒洲島休閑莒洲島休閑度假度假 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出鄉14、村振興發展的目標和策略。發掘荷浦特有的生態景觀資源,營造體現生態、自然風光。強業-構建高效的鄉村生產體系 建立鄉村產業服務體系,實現種植、養殖、旅游一體式服務,讓村民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不斷提高農業競爭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秀美-構建優美的鄉村環境體系 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鄉村綠色發展、環境靚麗為主攻方向,統籌河湖林田系統治理,大力發展美麗經濟,強化農業農村生態產品供給,推動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可持續發展優勢,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統一。宜居-構建舒適的鄉村人居體系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全面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15、。統籌推進農村給排水、供電、道路、綠化、垃圾處理、污水治理、電氣化、信息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村莊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文明-構建和諧的鄉村文化體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一起抓,以文化興盛、鄉村善治、共同富裕為主攻方向,以地域文化及歷史文化為特色領銜,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4.2 建設魅力鄉村05歷史文化風貌Historical Culture StyleHistorical Culture Style保護歷史文化遺產01/建構歷史文化保護格局02/5.1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歷史文化遺址分布圖1處中國傳統村落新16、居村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岳飛點將臺三拱石橋5.2 建構歷史文化保護格局歷史文化保護示意圖一帶、兩區 基于新干縣和荷浦鄉歷史文化要素分布情況,構建“一帶、兩區”歷史文化保護格局一帶 規劃銜接新干縣國空歷史文化保護格局,依托鄉域新居古村等,鄉域外的灌溪神頭村、文昌塔等贛江兩岸文物古跡形成貫穿鄉域的沿江文化帶兩區 依托新居古村和岳飛點將臺遺址等歷史文化遺存,構建古村歷史文化區、歷史人物文化區歷史文化保護格局圖城鄉品質提升城鄉品質提升Urban Urban and and Rural QualityRural Quality ImprovementImprovement01/提升公共服務設施02/建設17、綜合交通體系03/06建設安全韌性鄉鎮建立“鎮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服務體系6.1 提升公共服務設施鎮區中心村包括中小學、幼兒園、文化活動中心、衛生院、市場、敬老院等。配置衛生室、文化活動室、頤養之家、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居家養老照料服務等設施。鄉域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示意圖一般村因地制宜配置文化活動室、衛生室、小型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小型居家養老照料服務等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交通網絡體系二級公路:規劃保留現有省道219,對局部路段走向進行優化;四級公路:規劃江荷浦社區至玉堆村、莒洲島村委,堎頭村南向至國道219的村道提升為四級道路。村莊內部聯系各居民點的道路按四級標準建設(路面寬度不小于6米)。內18、部交通聯系對玉堆村、巷口村部分區域增加道路,部分進村道路進行拓寬。公共交通優化化農村客運班線運行線路,加強各村公交站點建設。持續做好循環客運班車,并形成周末班車、節日班車、活動班車、學生寒暑假班車等多種農村客運班車運營模式。6.2 建設綜合交通體系綜合交通規劃圖構建內通外連的綜合交通網抗震 荷浦鄉建筑物和設施,均應按6度標準設防6.3 建設安全韌性鄉鎮地質災害按照重點防治區、次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區,統籌規劃,科學實施,分區 治理。采用避讓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監測預警等方式進行防控消防 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道路暢通、防災能力強的消防安全布局防洪 根據荷浦鄉區實際情況,結合防洪標準(G19、B50201-2014)、城市防 洪工程設計規范GB/T50805-2012,防洪標準采用20年一遇標準人防 加強人防指揮設施建設。結合政府規劃建設1座防災指揮中心 醫療防疫建立健全完善、高效運轉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體系基礎設施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提升應急救災供給水平鎮區布局TownTown L Layoutayout鎮區用地布局01/鎮區公服設施02/鎮區景觀風貌03/077.1 鎮區用地布局 至2035年,荷浦鄉鎮區城鎮建設用地40.62公頃,戶籍人口3050人,人均城鎮建設用地133平方米。居住用地:共18.10公頃,占鎮區建設用地比例44.54%,人均59.34平方米。其中,鎮區20、南部部分居住用地為新增居住用地,其他居住用地為既有居住用地進行保留,以有機更新為主。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共8.92公頃,占鎮區建設用地比例21.94%,人均29.25平方米,其中教育用地主要分布于鎮區西部,基層醫療衛生設施用地主要分布于鎮區北部。商業服務業用地:共3.34公頃,占鎮區建設用地比例8.21%,人均10.95平方米,按照不同特色功能分片布局,主要功能為綜合商貿中心、農貿市場等。交通運輸用地:共6.08公頃,占鎮區建設用地比例14.98%,人均19.93平方米,主要為城鎮村道路用地,以及1處社會停車場用地。公用設施用地:共2.32公頃,占鎮區建設用地比例5.70%,人均7.59平21、方米。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共1.85公頃,占鎮區建設用地比例4.55%。其中公園綠地1.72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5.62平方米。鎮區國土空間利用規劃圖7.2 鎮區公服設施 鎮區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規劃圖 至2035年,荷浦鄉鎮區共設置30處公共服務設施。機關團體設施:共10處,為1處鄉政府、1處派出所、1處法院、1司法所、1處綜治中心、1處河堤維護服務中心、1處公路養護段、2處村委會、1處便民服務中心。教育設施:共3處,為1處中學、1處小學、1處幼兒園。文體設施:共2處,為1處鎮文化活動中心和1處室外綜合健身場地。醫療設施:共1處,為鎮衛生院。商業設施:共1處,為農貿市場。交通設施:共2處,為122、處加油站和1處社會停車。市政設施:共11處,為1處水廠(維養中心)、1處供電所、1處電信分局、1處郵政所、2處公共廁所、2處再生資源回收站、2處生活垃圾收集站、1處專職消防隊。7.3 鎮區景觀風貌 鎮區綠地系統和開敞空間規劃圖 至2035年,鎮區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總用地規模為1.85公頃,包括4處公園綠地、3處帶狀綠地和1處廣場用地,分別位于鎮區的北部、中部、南部、東部。整體形成“一帶、一心、多點”的綠地系統結構。一帶:濱水生態休閑景觀帶 依托贛江自然水體風光,結合沿江生態堤岸,打造濱水生態休閑景觀帶。一心:鎮區休閑景觀中心 依托現狀愛蓮公園,增設一些休閑健身設施以及歷史人文典故和歷史事件小品23、等,并設置帶有地方特色的雕塑,打造鎮區休閑景觀中心,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標。多點:鎮區休閑景觀節點 通過布局多處小游園和帶狀綠地,形成鎮區休閑景觀節點。規劃傳導與保障PlanningPlanning ConductionConduction規劃體系01/規劃傳導02/實施監督03/08 “三級四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叭墶睘槭屑墶⒖h(區)級、鄉鎮(街 道)級,“四類”指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單元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8.1 規劃體系特定領域專項規劃特定領域專項規劃吉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新干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心城區片區規劃新區或產業園區規劃特定政策片區規劃荷浦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郊野單元詳細規劃其他類型詳細規劃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層次專項規劃傳導傳導傳導鄉鎮(街道)層次傳導傳導詳細規劃8.2 規劃傳導 落實永久基本農田、耕地保有量、城鎮開發邊界等核心指標,相關專項規劃、村莊規劃應在本規劃的指導約束下編制,落實相關約束性指標,不得違背本規劃的強制性內容。8.3 實施監督 經依法批準的鄉鎮國土空間規劃,是鄉鎮建設和管理的依據,必須嚴格執行,凡是違反規劃的行為都要嚴肅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