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市順城區會元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56820
2024-11-12
32頁
6.76MB
1、順城區會元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2024年11月附件:1會元鄉概況行政區劃:9個行政村常住人口:2020年11079人會元鄉地處撫順市順城區北半部丘陵山區,東與前甸鎮、河北鄉相接,南與撫順城街道、將軍堡街道、河北鄉相連,西與沈撫示范區相鄰,北與鐵嶺市毗鄰。省道撫環線公路從東向北穿鄉而過,連接撫順、鐵嶺兩市。高速公路沈吉線東西向由東南部穿過,撫環線公路可直達撫順東站出入口,撫順站出入口臨近康樂村。鄉域內還有縣道方北線、上馬線等多條公路,交通較便利,具有較為完善的交通運輸系統。前 言會元鄉是順城區北部重要的鄉鎮,素有撫順“北大門”之稱。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2、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重大部署,會元鄉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順城區會元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會元鄉首部“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一定時期內會元鄉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會元鄉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各類建設的行動綱領,具有綜合性、戰略性、協調性、基礎性和約束性。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統籌底線管控,優化空間格局,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筑牢生態屏障,支撐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堅持區域協調和開放合3、作,扎實推進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會元鄉提供空間支撐。規劃現已形成草案,依法進行公示,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公示時間為2024年11月7日至2024年12月6日,共計30天。目 錄01 規劃總則02 發展定位與目標03 國土空間格局04 國土空間保護05 國土空間開發06 國土空間整治修復07 傳導與實施保障規劃總則01指導思想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期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4、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落實撫順市的戰略指引和目標任務。立足自身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統籌安排全域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提高資源要素開發利用效率,為會元鄉振興發展提供空間引領和保障。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01規劃總則堅持底線思維,綠色發展的原則堅持人民至上,提升品質的原則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的原則1.3規劃范圍與期限01規劃總則規劃期限規劃范圍即會元鄉行政管轄區,分為鄉域、鄉中心區兩個層次。鄉域層次:指會元鄉行政管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含9個行政村,面積約為120.45平方千米。鄉中心區層次:指依據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劃定的村莊建設邊界基礎上,鄉5、中心區規劃范圍為會元鄉人民政府駐地以及公共設施、居住設施聯系緊密的發展集中建設區域,面積約為78.18公頃。規劃范圍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近期至2025年,規劃期末至2035年。規劃期限與上位規劃保持同步。2020年2025年2035年規劃基期年規劃近期年規劃目標年發展定位與目標02發展定位發展目標2.1 發展定位02發展定位與目標撫順市的農產品主產區撫順市重點設施農業基地城市近郊生態產業示范區會元鄉定位為: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自然生態風光及鄉村生態旅游為主導方向的現代近郊農旅小鎮。近期目標:到2025年,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6、得到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成果顯著,撫西河、蓮島河等流域水系、森林、山體等生態功能得到大幅提升,資源利用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山水空間格局進一步優化,民生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傳統歷史文化得到保護、傳承和弘揚;鄉村振興發展取得新突破,城鄉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遠期目標:到2035年,國土空間主體功能日益明顯,國土空間結構與布局更加優化,國土空間品質與效率顯著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更加現代化,基本建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安全、綠色、開放、協調、宜居、智慧和富有競爭力的美麗國土,全面形成能夠支撐會元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2.2 發展目標02發展定位7、與目標國土空間格局03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落實三條控制線規劃分區鎮村體系與村莊引導3.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3國土空間格局一核:會元鄉中心區作為綜合發展核心。兩軸:主軸為沿公路南北向延伸的綜合發展軸、副軸為沿公路向西南延伸的綜合發展軸。兩廊:鄉域東部地區的撫西河生態廊道和鄉域西部地區的蓮島河生態廊道。三片區:以皇頂山森林公園為主體的生態經濟發展區。以馬金村為主體的城郊融合發展區。以鄉域內永久基本農田為核心的大片村莊及農田區等構成的近郊農業發展區。統籌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的融合共生,構建“一核二軸、兩廊三片區”的鄉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3.2 落實三條控制線03國土空間格局耕地和永久基8、本農田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依據現有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成果,至2035年,會元鄉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08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5.27萬畝。生態保護紅線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保護任務,依據現有生態保護紅線數據庫成果,至2035年,會元鄉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431.35公頃。城鎮開發邊界實施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防止城鎮建設無序蔓延。依據現有城鎮開發邊界數據庫成果,會元鄉城鎮開發邊界113.11公頃。主要集中在南部。3.3 規劃分區03國土空間格局全鄉共劃分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礦產能源發展區6類一級規劃分區,進一步劃分城鎮集中建9、設區和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林業發展區等二級規劃分區。3.4 鎮村體系與村莊引導03國土空間格局劃構建“鄉中心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鎮村體系。規劃村莊類型分為集聚提升類、整治提升類、特色保護、城郊融合類類四類。村莊分類鄉中心區1個鄉政府駐地(會元村)中心村1個黃金村一般村7個馬前村、金花村、興安村、康樂村、磚臺村、三道村、馬金村國土空間保護04強化耕地資源保護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加強歷史文化保護4.1 強化耕地資源保護04國土空間保護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納入耕地保護目標的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優先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切實履行耕地保護責任,確保糧食安全。永久10、基本農田管控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其用途。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以及政策允許調整永久基本農田的其他情形,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專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須經國務院批準。通過耕地用途管控措施,保障耕地數量不減少嚴格控制建設占用耕地,嚴格建設項目選址把關,確保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規模不突破上級下達指標;嚴格執行“以補定占、先補后占”,引導建設不占或少占耕地、嚴禁違規占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非農業建設經批準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占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占用耕地的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11、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于開墾新的耕地。積極完善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利用制度。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不減少。4.2 統籌生態環境保護04國土空間保護濕地資源保護規劃實施期內,防止濕地面積減少和濕地污染,維護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實施嚴格的濕地保護措施,加強對濕地占用的審核核查,落實占補平衡,加強監督。嚴格控制濕地的開發利用,守好濕地保護底線。加強林地資源全面管控建立林地分布體系,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林地必須用于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不得擅自改變其用途。嚴格落實保護管理責任,提升保護管理水平,提高生態服務功能。加強天然林保護修復,全面停止商品12、性采伐,推進天然林與公益林并軌管理。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須占用或者征收林地的,應當依法辦理審核審批手續。加強生態功能區森林植被資源保護,重點生態保護區和林業發展區為主,穩定現有森林固碳能力。積極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工程,推進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等生態公益林建設,強化生態系統碳庫能力。落實水生態保護區構建自然水系完整的水文格局,包括水源保護區的保護與利用、河流的生態保護與利用。水系保護與景觀、游憩、經濟發展相結合,因地制宜,不同水系采取不同的保護與利用方式。4.3 加強歷史文化保護04國土空間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會元鄉現存2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明長城類213、處,全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20余處。將有關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規劃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予以保護和合理利用。國土空間開發05產業發展規劃綜合交通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基礎設施規劃公共安全設施規劃5.1 產業發展規劃05國土空間開發構建“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與特色近郊農旅產業為主導方向、承接部分城市工業服務業為輔的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的產業體系。“一心一軸三區多點”的鄉域產業布局結構。一心:為綜合產業核心;一軸:為南北向產業發展軸;三區:現代農業農旅產業發展區、生態經濟發展區、城鄉融綜合發展區;多點:為特色種植產業、特色養殖、集中養殖、規模養殖產業、工業產業節點、采石產開發產業、采摘、自14、然生態景觀、農旅觀光等產業節點。5.2 5.2 鄉域鄉域交通體系交通體系 交通網絡組織 內部交通聯系構建以高速公路為骨架,以國省干線公路為支撐,以縣鄉公路為補充的鎮域公路網絡體系。結合上位規劃新建北環公路,加強鄉域與周邊地區的交通聯系。推動鄉村交通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完善鄉村間的道路聯系,加快農村公路的維修改造、新改建、通達工程、乘降亭等建設項目,拓展農村公路的通達深度,完善農村公路網絡。05加強保障,完善支撐體系5.3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05國土空間開發建立“鄉中心區、中心村、一般村”的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會元鄉按照一般鄉鎮的配置要求完善公服設施配置,補齊公服設施短板,規劃新增公共綠地和社區廣場等15、設施。結合村莊類型、發展需求與實際,參照村莊公服設施配置指引完善公服設施配置,中心村按照集聚建設類村莊配置并保留高能級公服設施。各特色保留村規劃新增特色民俗活動點。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投資養老服務產業,為城鄉居民提供養老服務產品。5.4 基礎設施規劃05國土空間開發給水:優化城鄉供水格局,因地制宜建設農村集中安全引水工程。規劃保留提升會元鄉中心區及各村莊現狀供水設施,達不到飲用水標準的水源,增加凈化設施。污水:加快建設城鄉綠色污水系統,因地制宜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規劃保留提升中心區污水處理設施。其他村莊地區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人工濕地、氧化塘或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及戶用污水處理設施。電力:加快城鄉和農村16、配電網建設改造,推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合理規劃布置變電站用地,控制高壓走廊布局用地,促進電網發展與城鄉建設相協調。規劃保留會鄉66kV變電站。通信:完善鄉域內通信基礎設施,統籌安排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空間。規劃保留鄉中心區電信局、郵政支局。電信局所隨通信用戶增加進行設備擴容。各村莊依據電信戶數設置電信光接點。推進5G基站建設,穩步提高5G網絡覆蓋率。供熱:以清潔能源為主,較少污染物排放,改善鄉鎮空氣質量。對鄉中心區現狀供熱設施進行節能環保綜合改造。積極推進村莊太陽能、生物質、空氣能等清潔供暖。垃圾:全面實施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分類運輸、分類中轉、分類處置,對現有生活垃圾收集點進行升級改造,鄉域生活17、垃圾經分類收集后運至撫順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處理。5.5 公共安全設施規劃05國土空間開發防洪:會元鄉中心區河段防洪標準達到20-30年一遇;重要村屯防洪標準為10-20年一遇。堅持防洪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城鄉建設相結合,順應自然,實現人水和諧共處。規劃山洪防治設計標準采用20年一遇設計,50年一遇校核。修建截洪溝和擋土墻,逐級攔截洪水和泥沙,減少山洪危害。防震:會元鄉抗震設防標準為地震烈度6度。提升地震監測預警能力。加強地震監測基礎設施和地震預警臺網建設。消防: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消防救援體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城鄉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明確鄉政府及各村的消防安全責任,完善18、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完善應急預案與響應機制等。地質災害:識別地質災害風險,對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實行年度核查排查,推進鄉域地質災害治理,充分利用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成果開展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統籌劃定自然災害風險防控線。其他災害:加強公共衛生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加強動植物檢疫、免疫工作,防止農作物、林業病蟲害及畜禽疫病等災害傳播;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高防災、抗災自救能力等。國土空間整治修復06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保護修復6.1 國土綜合整治06國土空間整治修復依據“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在保障農業空間總體穩定、不破壞生態環境、不增加城鎮開發邊界前提下有序推進國土綜合整治活動。開展國土綜合整19、治。加強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實現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全面建成高標準農田。統籌推進,耕地質量提升、低效園林地整治、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提升耕地的數量和質量,改善農田生態。農用地整理統籌安排鄉鎮低效建設用地、工礦廢棄地、閑置地等盤活利用方式,鼓勵通過建設用地整理挖潛盤活存量空間,集中用于鄉村產業發展。建設用地整理結合鄉鎮實際需要,做好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安排,明確減量騰退建設用地的規模、范圍和時序,明確安置建新和節余指標的規模、布局及用途。節余指標可優先安排用于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暫無明確開發意向的可進行空間留白或指標預留,經民主決策后納入交易的建設用地節余指標,由有關人民政府統籌管理,嚴格實施先墾后用。20、用地增減掛鉤開展水土流失、土地鹽堿化、土地沙化等其他生態修復,采用有效的修復措施,保護和恢復鄉村生態功能。礦山生態修復方向指引。推進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鼓勵利用廢棄礦山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在會元鄉全域廢棄礦山實施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加大綠色礦山建設。完善生態林防護體系;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實施通道綠化、農田林網建設和河渠湖塘周邊綠化等工程。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加強鄉村水系連通,實施河道清淤疏浚;對集中連片、破碎化嚴重、功能退化的濕地進行保護修復。河流及河道整治,完善生態護岸,建設防護隔離網,生態隔離帶。6.2 生態保護修復06國土空間開發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21、治理,細化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生態安全格局、指標任務,加大生態修復重點區域的修復力度,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水域濕地修復林地生態修復礦山生態修復其他生態修復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07規劃傳導機制實施保障7.1 規劃傳導機制03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落實“五級三類”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依據國家、遼寧省、撫順市國土空間規劃等“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組織編制并實施“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導“詳細規劃”的編制,包括: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和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內容明確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定位目標、發展規模、約束性指標、重要控制線、綜合交通、公共服務22、基礎設施、公共安全設施等。對詳細規劃指引明確上位規劃、專項規劃的約束性指標,不得違背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城鎮開發邊界內按詳細規劃單元編制詳細規劃,明確單元指引內容,城鎮開發邊界外開展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專項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銜接落實與銜接主要內容納入詳細規劃基礎統籌與支撐依據分區指引指標分解7.2 實施保障03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強化組織領導建設專業人才隊伍健全土地利用空間管控和治理相關政策建立國土信息平臺與檢測預警機制宣傳與社會監督附件 2.順城區會元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公眾征求意見表來信人名稱聯系電話電子郵箱意見建議主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