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區水東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65099
2024-12-02
31頁
23.20MB
1、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前為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國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意精神,推進國空間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現代化,合理保護與利東鎮國空間資源,指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有序開展,實現城鎮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的統部署要求并結合宣州區實際情況,特編制本規劃。東鎮東與郎溪縣毗鄰,南與寧國市接壤,與渡鄉相接,北與孫埠鎮交界,鎮域總積111.14平公。宛陵林場國積1.01平公。規劃總范圍為112.15平公。東鎮距離宣城市中城區10余公,宣杭速和318國道南北穿鎮過,是中國歷史化名鎮。東鎮多和丘陵,地形復雜,低落差,東部、北部為低區,中部和南部為丘陵2、區,部陽江沿岸地段地勢低平,具有綠林-良-清河交相呼應的農林空間。現狀第產業以農業種植為主,主要作物為稻、特農作物等;第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已形成以海螺泥產業為主導的東業集中區;第三產業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擁有節慶活動六六荷花節等,保單位花戲樓、東教堂,銀杏廊、親、泉洞等旅休閑點。本次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在上位規劃新要求、區域發展新形勢下,全鎮屬于宣城市國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國家級城市化地區,位于合宣杭態創新廊區域。以打造“中國歷史化名鎮、宣城市中部旅型重點中鎮、多元化融合的濱江甜蜜鎮”為總體標,優化空間布局,引導綠、集約、可持續發展。PREFACE錄CONTENTS總則第節 規劃范圍和期限第節 規3、劃依據第三節 規劃效第四節 規劃原則第章 發展定位與標第節 發展定位第節 鎮村體系第三節 規劃標第四節 空間策略第章 國空間開發保護第節 落實“三條控制線”第節 國空間總體格局第三節 國空間規劃分區第四節 農業空間提質增效第五節 態空間保護修復第六節 建設空間布局優化第三章 國空間撐體系第節 綜合交通絡第節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第三節 市政基礎設施體系第四節 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第四章 鎮政府駐地規劃第節 空間結構和地布局第節 綠地系統規劃第三節 城鎮貌引導第五章 規劃實施保障第節 加強黨的領導第節 強化規劃傳導與途管制第三節 試試規劃全命周期管理總則GUIDELINES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4、021-2035年)第節 規劃范圍和期限1.規劃范圍規劃范圍112.15平公,包含全域(鎮域、宛陵林場)和鎮政府駐地范圍兩個層次:規劃范圍:鎮域包括下轄交通、棗鄉等2個城鎮社區,南陽、東勝、前進、碧、祁梅、稽亭、七嶺等7個政村,全域積111.14平公。宛陵林場國積1.01平公。鎮政府駐地范圍:包括中鎮區、南部業集中區和北部商貿園等三部分,規劃總積506.56公頃,其中建設地積420.81公頃。2.規劃期限本規劃的規劃期限為2021年2035年,其中,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5-2035年。第節 規劃依據1.法律法規中華共和國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中華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5、19年修訂);中華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修訂);規劃范圍鎮區范圍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華共和國森林法(2019年修訂);中華共和國農業法(2012年修正);中華共和國農村地承包法(2018年修正);中華共和國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21年修訂);基本農保護條例(1998年);中華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2021年)。2.部規章及規范性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國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意(中發201918 號);國務院關于深化改嚴格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 號);然資源部關于全開展國空間規劃作的通知(然資發201987 號);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永6、久基本農保護作的通知(然資規20191 號);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然資辦發201935 號);其他重要政策及規范性件。3.技術規范國空間調查、規劃和途管制地海分類指南(試);社區活圈規劃技術指南;市級國空間規劃編制指南;安徽省鄉鎮國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規程(試)。4.其他規劃及相關件宣城市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宣城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宣州區區域鄉村建設規劃(2017-2030年);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東鎮總體規劃(2016-2030年);宣城市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標綱要;宣城市7、農業農村“四五”規劃;宣城市宣州區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四個五年規劃和三五年遠景標綱要;宣州區化旅游“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宣城市宣州區東鎮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四個五年規劃綱要(2021-2025)。第三節 規劃效1.規劃范圍本規劃經批準應當作為本鎮域內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和專項規劃等下位規劃的編制依據。下位規劃應當落實本規劃明確的鎮域總體發展標、空間布局和公共空間及各項設施安排等,并按照單元規劃的直接指導進深化。下位規劃應在符合單元規劃確定的整單元地規模和結構、功能布局、建筑總量、空間形態等要求的基礎上進深化,如對上述內容進跨單元平衡的,需同步編制跨單元平衡案。下位規劃應當優先8、保障公共空間、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落地,在滿配置標準的前提下,可對具體地布局和建設規模進深化。城鎮開發邊界內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建設項管理的依據。項實施過程中如遇需要對項選址和相關指標進調整的情況,在滿單元整體要求和公共基礎設施配置標準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調整。城鎮開發邊界外近期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僅含專項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建設項管理的依據。項實施過程中如遇情況需要對項選址和相關指標進調整的,在滿單元整體要求和公共基礎設施配置標準的前提下,可以通過下位詳細規劃進調整。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四節 規劃原則1.堅持底線,綠發展堅持9、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地制度,嚴格落實上級下達各項約束性指標。強化然資源統籌利和途管控,助經濟社會全綠轉型發展,嚴格控制新增建設地規模,推動城鄉存量建設地盤活利,促進鄉鎮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產式、活式、空間格局。2.堅持以為本,提升品質以鎮政府駐地、村莊居需求為中,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完善各級各類保障與服務設施,實現質量發展、品質活。3.堅持上下結合、強化實施加強對上位國空間規劃管控內容的深化、細化,嚴格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核指標,并將本級規劃約束性、預期性指標進分解,保障規劃管控的10、上下傳導。銜接國空間專項規劃要求,突出規劃分期實施,對近期實施項庫做出統籌安排和動計劃。4.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尊重然地理格局,加強歷史化資源保護,突出地域特,塑造特園貌。創新開發和保護式,推進然資源節約集約效利。推動形成產空間集約效、活空間宜居適度、態空間清秀的特城鎮。5.堅持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堅持開編規劃,泛征求公眾意,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與相關部協調溝通和相關規劃的銜接,提升規劃實操性。第章 CHAPTER ONE發展定位與標第節 發展定位DECELOPMENT GOALS 第節 鎮村體系TOWN TILLIGE SYSTEM第三節 規劃標PLANNING OBJECT11、IVES第四節 空間策略SPATIAL STRATEGY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節 發展定位1.中國歷史化名鎮 建鎮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境內較為完整地保存了建于明清時期的街、古樸莊嚴的圣堂和晉代紅廟、唐代古剎、宋代花戲樓、明代橋,是皖南明清時期依興的商業市鎮的珍貴范本,也是多元化的重要載體。2.宣城市中部旅型重點中鎮 東地處宣城市中部,鎮域然本底和產業基礎,做優鄉村旅游產業鏈,以“旅+旅+康養”的三產融合模式,為游客提供“商、養、學、閑、情、奇”全位服務。3.多元化融合的濱江甜蜜鎮結合省級特鎮濱江甜蜜鎮建設,強化鎮品牌和知名度。“中國歷史化名鎮,宣城市中部旅型重點12、中鎮,多元化融合的濱江甜蜜鎮”貫徹落實市級國空間總體規劃對東鎮的定位指引,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東現有特資源和態、區位條件,推動鎮域農、旅深度融合,將東鎮打造成為化內涵豐富、旅特突出、態環境宜居、現代服務業發達的的美麗城鎮。東鎮主體功能區定位為國家城市化地區,應按照資源環境承載能和可持續發展要求,提升各類要素聚集平,著保障產業和就業的承載空間,提升城鎮服務功能和創新能,撐農村向城市化地區集中。城鎮定位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節 鎮村體系“1+7+55”的三級居點體系1個鎮政府駐地,7個中村,55個然村。政村村莊分類集聚提升類:2個,分別為南陽村、稽亭村;特保護類:5個13、,分別為東勝村、前進村、七嶺村、祁梅村、碧村。然村分類提升型:25個;穩定型:28個;收縮型:9個。鎮域村莊居點體系布局規劃圖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三節 開發保護標1.2025年持續中國歷史化名鎮保護、城鎮業旅游發展、推進多元化融合的濱江甜蜜鎮建設,態環境質量進步改善,公共基礎設施與服務配套設施進步完善,居活平和質量進步提升,獲得感、幸福感進步增強。2.2035年“中國歷史化名鎮、宣城市中部旅型重點中鎮、多元化融合的濱江甜蜜鎮”等三張名進步打響,產、活、態協調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居美好活取得實質性成效,全鎮綜合經濟實邁上新臺階。3.2050年形成安全、效、協調的國空間14、格局,國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實現現代化,全建成化內涵豐富、旅特突出、態環境宜居、現代服務業發達的美麗城鎮。第四節 空間發展策略綠轉型的態筑基策略多元融合的空間協同策略產業轉型的創新驅動策略以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策略1234化彰顯的品質提升策略5第節 落實“三條控制線”IMPLEMENT THE“THREE CONTROL LINES”第節 國空間總體格局OVERALL SPATIAL PATTERN OF NATIONAL TERRITOR第三節 國空間規劃分區LAND APATIAL PLANNING ZONING第四節 農業空間提質增效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15、ICIENCY OF AGRICUITURAL SPACE第五節 態空間保護修復ECOLOGICAL SPAC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第六節 建設空間布局布局OPTIMIZE THE LAYOUT OF CONSTRUCTION SPACE第章 CHAPTER TWO國空間開發保護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節 落實“三條控制線”1.國空間總體格局優先劃定嚴格劃定合理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 嚴格落實宣城市國空間規劃相關要求,在東鎮域范圍內統籌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保護紅線、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明確“三線”空間坐標、范16、圍界線和管控措施。永久基本農保護紅線分解統計各政村所含積,確保“數、線、圖”致,做到落地準確、邊界清晰。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節 國空間總體格局構建“軸廊,三帶三區,七點”國空間總體格局鎮域國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軸”:G329城鎮綜合發展軸“廊”:陽江態廊道“三帶”:朝陽河景觀帶、祁梅線景觀帶和武河景觀帶“三區”:鎮區集中發展區、效農業發展區、農旅融合示范區“”:中鎮區“七點”:七個中村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三節 國空間規劃分區圍繞國空間保護開發總體格局,結合東鎮地域特征和經濟社會發展平,劃定“六類、六中類”規劃分區途管制。01農保護區按17、照永久基本農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進管理,區內從嚴管控農建設占永久基本農,勵開展標準農建設和地整治,提永久基本農質量。02態保護區區內原則上嚴格限制各類開發建設為及種植、養殖活動,不得擅改變然態環境原有狀態。在不破壞態環境的前提下,可適度開展觀光、旅游、科研、教育等活動。03態控制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管理,區內保留原貌、強化態保育和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加強態保護和利。04城鎮發展區區內所有建設為應按照詳細規劃進精細化管理,在不突破國空間總體規劃建設地規模和不違強制性內容的前提下,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對城鎮發展區內的規劃建設地布局進優化與調整。05鄉村發展區應以促進農業和鄉村特產業發展、改善農18、產活條件為導向,統籌協調村莊建設、農和態保護。勵開展農業特產業配套設施建設和村莊建設整治;嚴禁集中連的城鎮開發建設。06礦產能源發展區按照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有關法律法規進管理:合理調控能源資源開發利總量,嚴格礦產開發準條件,強化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開展礦地質環境治理與礦區地復墾,發展礦業領域循環經濟。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四節 農業空間提質增效標農建設旱改農地整理規劃建標準農建設項區,逐步把永久基本農全部建成旱澇保收的標準農,提升耕地質量和等級。規劃旱改項區,合理利資源,把旱地建設成為“成,能灌溉,壤肥,污染,產量”的產穩產農。開展低效園地、殘次林地、廢棄坑塘、其他19、草地等農地整理為耕地。確保耕地保有量、耕地和永久基本農保護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五節 態空間保護修復(1)統籌林湖綜合態修復命共同體理念,加快推進重點區域和重要然態系統修復,通過優化調整態地布局。(2)環境綜合治理與態修復加強重點流域態保護,開展河道岸綠化和態修復,開展珍稀瀕危物和重要產種質資源的就地和遷地保護,將陽江、沿井河的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相融合,打造EOD試點。(3)農村源污染控制與治理加強農業源污染防治,推進畜禽污染治理,實施畜分離,設綠化隔離屏障。(4)EOD態修復重點區域陽江東岸及沿井河兩岸鎮域態修復和國綜合整治規劃圖宣州區東鎮國20、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六節 建設空間布局優化按照然村村莊分類案,梳理提升型、穩定型和收縮型村莊,尋找可挖掘存量指標。然村村莊存量挖掘建設空間增量需求梳理全鎮產業發展、村莊建設、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等地增量,挖掘村莊流量指標予以保障。建設空間布局圖第節 綜合交通絡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第節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PUBLIC SEEVICE FACILITY SYSTEM第三節 市政基礎設施體系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SYSTEM第四節 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SECURITY RESILIENCE AND DISASTER21、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第三章 CHAPTER THREE國空間撐體系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節 綜合交通絡構建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1)明確綜合交通發展思路(2)落實區域交通設施布局“內聯外通提等級、縱橫交貫活旅游、鄉村園路暢通”。宣桐速、國道329,省道341、宗線提升為省道。(3)建設綜合交通樞紐綜合服務站1處,充電站各1處(4)構建完善的全域道路交通布局以國道、省道、縣道為架,鄉道、農村公路為撐,提升鎮政府駐地與各政村之間的道路能級。(5)城鄉公交系統布局七條城鄉公交線,結合居點分布設置公停靠站。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圖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22、規劃(2021-2035年)鎮政府駐地公共服務設施:為居提供常活服務,構建15分鐘活圈,需配建黨群服務中、化活動中、初中、學、幼園、室外綜合健身場地、衛院、年活動室、年間照料中、商貿中、郵政營業場所、公益性公墓等設施。中村公共服務設施:為居常活提供便利,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需配建黨群服務中、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健身場、村衛室、年活動室、商業點、便農家店等設施,酌情配建幼園、公益性公墓等設施。然村公共服務設施:為距離鎮政府駐地和中村較遠的然村提供必需的便服務,按需配建村務室、農家書屋、健身場、年活動室、商業點、便農家店等設施。第節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構建“鎮政府駐地-中村-然村”三級鎮村活圈體23、系鎮域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三節 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安全效的基礎設施絡鎮域基礎設施規劃圖給程規劃:保留現狀東,提升東來,供量為近期0.7萬m/,遠期1.5萬m/。排程規劃:采污分流的排式,保留東污處理;利地形條件和河道分布就近排放。電程規劃:規劃保留現狀220KV棗園變、110KV東變、35KV中鎮變,110KV東變電站滿業集中區電需求。燃程規劃:規劃保留業集中區的燃儲配站。通信程規劃:適當增設移動通信基站,增加5G 絡覆蓋率。環衛程規劃:采村收集、鎮轉運的垃圾處理式,在各個政村設置少1處垃圾收集點,規劃保留現狀垃圾中轉站。宣24、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四節 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1.國空間總體格局鎮區防災減災規劃圖防洪排澇規劃東鎮防洪標準近期為20年遇,遠期達到50年遇;排澇標準為10年遇。抗震減災規劃鎮域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重要建筑提度設防。鎮域共設置10處應急避難場所,其中7個政村各少設置1處應急避難場所,鎮政府駐地設置3處避震場所,并設置應急避難場所及導向指示牌。消防規劃規劃1處防災指揮中(鎮政府),新建1處消防站(棗鄉路與安平路交)。第節 空間結構和地布局SPATIAL STRUCTURE AND LAND LAYOUT 第節 綠地系統規劃GREEN APACE SYSTEM PLANNI25、NG第三節 城鎮貌引導URBAN LANDSCAPE GUIDANCE第四章 CHAPTER FOUR鎮政府駐地規劃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節 空間結構和地布局建設地布局圖(1)發展向:“東控北抑、擴南聯、中優”控制東向和北向發展,引導鎮區向發展,聯動中鎮區和業集中區的空間協調發展,優化鎮區綜合服務居住區。“軸”即104省道發展軸;“兩帶”即旅游服務帶、公共活帶;“兩廊”即陽江態景觀廊道、朝陽河態景觀廊道;“六”即城鎮綜合服務區、街歷史貌區、沿井河EOD旅游區、鎮北商貿組團、鎮中業園區、鎮南業園區;“”即綜合商業中、政化中。“軸、兩帶、兩廊、六、”(2)城鎮空間結構:26、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節 綠地系統規劃構建內涵豐富的游憩綠地,打造舒適怡的公共空間鎮政府駐地公共綠地與開敞空間規劃圖(1)構建公共空間體系(2)完善公園綠地與開敞空間布局規劃以沿井河兩岸帶狀綠地、道路綠化為紐帶,結合社區公園、綠地游園等建設,構建“廊帶多點”的藍綠交織絡。構建“300綠,500園”的綠地系統。到2035年,規劃4處公園綠地,公園綠地和場5分鐘覆蓋率達到90%。鎮政府駐地公共空間與綠地系統規劃圖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三節 城鎮貌引導(1)整體劃分五貌區(2)貌控制要素多樣傳統貌控制區、傳統貌協調區、新中式貌引導區、態過渡區、27、現代業貌區開放空間布局、重要節點、視線通廊等,重要節點含場、公園、商業街等空間,視線通廊主要考慮道路與河流系、主要景點看與被看的視線關系。鎮政府駐地特貌控制規劃圖第節 加強黨的領導STRENTHEN PARTY LEADERSHIP 第節 規劃全命周期管理PLANNING FULL LIFECYCLE MANAGEMENT第五章 CHAPTER FIVE規劃實施保障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節 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全領導夯實各級黨委政府責任加強部協同實施重事項報告制度深學校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兩個確”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信28、”、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政治判斷、領悟、執,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的領導核作,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國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落實全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國空間規劃管理主體責任。強化區鎮之間上下聯動,明確責任分,形成推進實施的共同責任機制。堅持“多規合”,強化規劃嚴肅性,規劃經批準,任何部和個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加強領導部的國空間規劃管理培訓,防治換屆領導改次規劃。然資源部負責規劃實施的指導和監督,發展改、教體、科技、經濟和信息化、政、財政、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利、商務、化和旅游、衛健康、應急管理、統計、林業及其他有關部切實履職責,強化制度機制,統籌重政策研29、究和制定,協調解決國空間規劃開發保護中的重問題。規劃實施中遇到重戰略調整、重要標變化等重事項,及時按程序向區政府請示報告,確保重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宣州區東鎮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第節 規劃全命周期管理構建多規合信息平臺:堅持黨中央集中統領導,按照“統底圖、統標準、統規劃、統平臺”的要求,從規劃編制、審查審批、批后監管等環節統籌配置資源,提升城市整體效能平和管控平。建多部協作的實施管理機制:由鎮政府牽頭負責全鎮多規合作組織領導及具體實施,將各部作統到多規合信息平臺上。指標流量動態投放,合理匹配資源:優化管控全域建設規模,建指標調蓄池,合理調配資源。在結合近遠期發展時序及項建設需求,形成動態彈性調配,加強指標在空間上的有序釋放和精準投放。健全規劃公開制度:健全規劃主決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機制,提空間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督導和考核:建國空間規劃實施監督機制,以多規合為基礎,完善規劃監管,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構建多規合信息平臺建多部協作的實施管理機制指標流量動態投放,合理匹配資源健全規劃公開制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督導和考核全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