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縣黃寨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1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7693
2025-04-08
19頁
5.56MB
1、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著力優化黃寨鎮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統籌安排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環境保護、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和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提升國土空間品質和利用效率,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國土空間治理能力,促進黃寨鎮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2、前 言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為20212025年,遠期至2035年。一、黃寨概況規劃范圍包括鎮域和鎮區兩個層次。鎮域規劃范圍為黃寨鎮行政轄區內的陸域空間,面積 為 9423.95 公頃。鎮區規劃范圍為鎮政府所在地,面積36.11公頃。二、規劃范圍黃寨鎮位于崇信縣西北部塬區,東接柏樹鎮,南鄰錦屏鎮,西連崆峒區大寨鄉,北依崆峒區白水鎮,東西長17、50公里,南北寬11、2公里。轄1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為甘莊村。根據崇信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鎮常駐人口7900人。2025年到2025年,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耕地保護目標不低于2726.09公頃(4.09萬畝)3、,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2571.68公頃(3.86萬畝)。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實現黃寨鎮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水平和環境質量顯著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初具影響力。2035年持續推進現代循環農業示范鄉鎮、紅牛產業強鎮、清潔能源小鎮建設,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耕地保護目標不低于2726.09公頃(4.0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2571.68公頃(3.86萬畝)經過近十五年發展,生態黃寨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全鎮經濟4、實力和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基本實現現代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發展定位四、發展目標現代農業示范鄉鎮、紅牛產業強鎮、風電小鎮。“一屏、一核、兩帶、四區”一屏:老爺山林區生態屏障。一核:鎮區發展核,是黃寨鎮建設重要節點,也是核心功能區,以鎮中心為主體的政治、經濟、文化、服務中心。兩帶。崇白路產業提升帶:對崇白路沿線發展農業種植,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涇土路產業發展帶:發展紅牛養殖及旅游業。四區。蘋果產業發展區、紅牛產業發展區、風電產業發展區及農業種植區。五、總體格局耕地和 永久基本農田:到2035年,全鎮耕地保護目標不低于2726.09公頃(4.09萬畝)。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2571.5、68公頃(3.86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黃寨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全鎮劃定城鎮開發邊界36.11公頃(1.84萬畝)。六、開發保護底線水資源實行水資源利用總量控制,開拓水資源供給途徑,提高水資源質量,推動節水降損,大力發展農業節水,加強水資源管理。森林大力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中幼齡林撫育建設等工程,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嚴格保護森林資源,充分發揮林地在維護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的決定作用,保障生態安全,全鎮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提升和擴大森林質量和數量,嚴格限制林地轉為非林地。草地實施天然草地與人工草地保護。合理利用草地資源,以實現草畜平衡為目標,提升科學保護、合理利用草地的能6、力水平。七、資源保護與利用耕地落實耕地“三位一體”保護。保數量:確保規劃期末全鎮耕地保護目標為2726.09 公頃。增質量:堅持耕地數量和質量保護并重。通過實施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林建設等措施,提高耕地質量。重生態:控制農業面源污染,以耕地為重點,保障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的生態安全。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落實永久農田儲備區制度。到2025年,全鎮常住人口約0.76萬人,鎮區區常住人口約0.2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28.50%;到2035年全鎮常住人口約0.7萬人,鎮區常住人口約0.2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5.71%。八、村莊建設及產業布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自然景觀7、保護價值或者具有其它保護價值的村莊,是彰顯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主要為大麥溝村、屈家洼村。特色保護類指目前暫無法確定類別、看不準、需進一步觀察和論證的村莊。主要為茜家洼村。其他類集聚提升類人口規模相對較大、區位交通條件相對較好、配套設施相對齊全、產業發展有一定基礎、對周邊村莊能夠起到一定輻射帶動作用。主要為黃寨村、水泉洼村、北溝村、張明洼村、白新莊村、甘莊村、馬寨村、黃土寺村。加強村莊分類的監督和評估,原則上對各類村莊以兩年為周期開展論證與評估。村莊分類鎮域等級及職能結構村莊建設用地管控引導1.村莊建設用地管控引導村莊用地布局。在村莊集中居民點配置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引導散住村民集中居8、住。建設用地彈性管控。對一時難以明確具體用途、建設時間、建設地點的項目,可通過“定空間不定用途、定空間不定時序、定指標不定空間”等方式進行規劃“雙留白”管控。2.村莊建筑管控引導3.村莊環境整治引導4.鄉村振興用地保障產業布局農業種植:鞏固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自給。平涼紅牛產業:積極推廣“窯洞養牛”等生態養殖,統籌全域打造“平涼紅牛”核心產區。風電產業:積極探索新能源產業發展,以西部為重點,推進風電連片開發。優質蘋果產業。優化園地結構和布局、做大做強特色果產業。綠色食品及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業:保障綠色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空間需求。觀光旅游業:以紅色文旅和農耕文旅為雙引擎,有效串聯來家灣紅色革9、命遺址。對外交通:配合國家和省、市、縣積極推進鐵路建設,保障擴建寶中鐵路二線、慶平天隴高鐵建設空間需求,全面提高區域性交通聯系,提高交通運輸保障能力。保障白千高速用地需求。公路建設:健全完善城鄉路網體系,保障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用地需求。加快公路提升改造、自然村組道路硬化和主巷道硬化工程建設,重點保障縣鄉道改造用地需求交通設施場站建設:配套建設停車場、智能候車亭、充電站、加氣站、加油站等配套設施。九、國土空間支撐體系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圖(一)綜合交通教育提升黃寨鎮黃寨九年制學校辦學條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優化小學教育設施,加大農村中小學基礎設施投入,完善農村教育設備,全面推進農村基礎教育發展。醫療對10、黃寨鎮衛生院進行提升改造,保留現有衛生設施,每個行政村至少設置社區衛生服務站或村衛生室1處。文化健全鄉鎮級和村級兩個層次的文化服務體系。利用鎮區文化室積極開展文化服務;每個行政村布局1處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升改造現有各村文化設施。體育建成鄉鎮、行政村(社區)兩級公共體育健身設施網絡。每個中心村布局1處體育健身點,配置健身器材。社會福利對馬寨村養老服務中心提升改造,同時根據實際需求在人口相對集中且老年人較多的村建設村級日間照料中心(二)公共服務設施供水:黃寨鎮已全面完成人飲管道敷設工程,規劃保留銅城左營溝水庫為黃寨鎮供水水源,采用管道封閉輸送方式。電力:規劃保留趙寨35kV變電所,供電線路11、在鎮區入地埋設,鎮域其他村組架空敷設。規劃供電最大負荷4.63MW。供熱:鎮區規劃以集中供熱為主,新技術和清潔能源為補充的供熱體系。村莊以分戶供熱為主,具備接入集中供熱管網的要優先接入。天然氣輸配:融入崇信縣天然氣氣化縣建設,積極實施天然氣通村工程,鎮區優先采用管道燃氣供應,以瓶裝液化石油氣作為氣源補充。環境衛生:按照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方式,布置環境衛生設施。規劃鎮域日產垃圾量為7噸。積極利用黃土寺村及甘莊村垃圾中轉站。排水:污水處理。城鎮采用雨污分流制,配套建設污水處理廠和排水管網,實現污水收集處理。殯葬設施:加快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倡導生態節地安葬理念,根據需求設置集中安置點。文物保護:12、一般文物保護單位1處;古樹名木保護:重點保護鎮域內已認定的25棵古樹名木及后續資源;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黃寨鎮內歷史文化保護線為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認定公布的各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范圍邊界;活化利用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加大特色文旅產業用地保障。對老爺山加強公配套服務設施用地保障。利用廢棄地等支持文化和旅游用地需求,鼓勵盤活農房和宅基地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保障文化和旅游新業態用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對弦子腔、剪紙、根雕、趙寨鼓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一)歷史文化資源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十、歷史文化保護與風貌塑造黃寨鎮歷史文化資源主要為來家灣黨支部舊址。非物質文化遺13、產主要為弦子腔、剪紙、根雕、趙寨鼓樂等。(二)風貌塑造全域風貌建設引導、鎮區風貌塑造、村莊風貌塑造高標準農田建設14(二)建設用地開發耕地后備資源(一)農用地整治十一、國土整治與生態修復開展建設用地整治推進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三)生態修復森林生態修復水土流失治理人居環境治理地質災害治理規劃至2035年,鎮區人口為2500人。鎮區范圍為鎮政府所在地,規模共36.11公頃。十二、鎮區空間結構規劃居住生活區。結合規劃布局結構,居住生活區分布于鎮區北部及東部。綜合服務區。規劃形成主次分明的綜合服務區,主要布置涇土路沿線商業商務區。規劃形成以涇土路沿線為主的商業服務區。物流倉儲區。保持現有倉儲用地。綠14、地休閑區。綠地休閑區主要為鎮區東南部。在鎮區規劃形成支狀道路系統。按照主干路、支路兩個等級進行控制。十三、道路交通設施主干路:X046(崇白路),紅線寬度7-10米;斷面形式一塊板;支路:其他道路,紅線寬度4-6米;斷面形式一塊板.道路交叉口規劃:根據相交道路的等級、分向流量、交叉口周圍的用地性質等確定交叉口性質和用地,確保道路口交通能力和路段相協調,干路交叉口為信控路口,支路口為一般平交路口。給水雨水污水電力供熱燃氣環衛十四、基礎設施布局規劃黃寨鎮供水為銅城左營溝水廠,遠期規劃采用該水庫為供水水源。雨水可就近滲透、自然排放至耕地、溝渠等水體或集中儲存凈化利用。污水排入黃寨污水處理廠。規劃區污水管道沿道路布置。電源引自趙寨變電所。電纜敷設方式近期整理架空電力線路,遠期重要區域實現線路埋地敷設。鎮區規劃以集中供熱鍋爐房供熱為主,新技術和清潔能源為補充的供熱體系。結合崇信縣天然氣氣化縣建設,積極實施黃寨鎮天然氣通村工程。積極利用黃土寺村及甘莊村垃圾處理站。010302040506近 期 計 劃實 施 規 劃 評 估 調 整規 劃 傳 導加 強 剛 性 約 束加 強 組 織 保 障健 全 監 督 機 制十九、近期計劃與規劃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