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縣北下莊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1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48077
2025-04-21
18頁
1.85MB
1、孟縣北下莊 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北下莊鄉人民政府2025年4(草案)公示稿公示時間:2025年4月13日至5月14日月前言 北下莊鄉,隸屬于山西省陽泉市盂縣,地處盂縣東北部,東與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仙人鄉接壤,南連牛村鎮,西鄰孫家莊鎮,北接上社鎮,鄉人民政府距縣城約17千米,總面積124.34平方公里。本輪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目錄01規劃總則02目標定位規劃范圍規劃范圍鄉域規劃范圍:為北下莊鄉行政管轄范圍,下轄17個行政村??偯娣e為124.34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范圍:為北下莊村集中連片的2、村莊建設用地,面積為12.97公頃。規劃期限規劃期限本輪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規劃定位規劃定位規劃目標規劃目標生態宜居之鄉、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鄉村振興先行區。規劃到2035年,國土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城鎮開發格局全面優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鄉村人居環境品質明顯提升;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精品鄉鎮。03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核一軸多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耙缓恕保罕毕虑f鄉政府駐地;“一軸”:依托“太行一號”旅游公路,打造鄉村振興區域示范帶;“多區”:即3、傳統種植區、特色種植區、特色養殖區、生態涵養區。在鄉域南部、中部大力發展傳統農業種植;在石舊都村、鄭家溝村、后川村、東麻河驛等村,發展特色種植;在后川村、北下莊村、東關頭村發展特色養殖。依托鄉域北部的尖山森林公園、雁子崖風景區,打造天然的生態綠色區。03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底線約束底線約束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控制耕地轉為 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并建立耕地保護補償制度。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按照國家管控要求和處理規則執行。村莊建設邊界:合理劃定村莊建設邊界,嚴格控制村莊建設用地4、規模,嚴格落實 “一戶一宅”,依法使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其他控制線:落實歷史文化控制線、洪澇風險控制線、礦產資源開采保護線等控制線。03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分區規劃分區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鄉村發展區礦產能源發展區永久基本農田是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和國家有關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法規政策。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陸地自然區域,包括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全部區域。生態控制區是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陸地自然區域。農田保護區外,以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及農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5、為主,允許涉及其他零星用地的區域。為適應國家能源安全與礦業發展的重要鱸魚采礦區、戰略性礦產儲量區等區域。04全域空間布局鄉村體系鄉村體系行政村分類行政村分類綜合考慮鄉鎮當地人口規模、經濟職能等因素,同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在村莊分類調整的基礎上規劃形成鄉政府駐地、中心村和一般村三級鄉村等級體系序 號村莊類型數 量村莊名稱1集聚提升類9個后川村、北下莊村、東木口村、老石神村、石舊都、洞溝村、西關頭村、獐兒坪村、東麻河驛村2特色保護類2個東關頭村、西麻河驛村3整治改善類6個王家莊村、圍溝村、箭河村、鄭家溝村、堯子門村、榆林鋪村行政單位序號及名稱等 級職能分工1北下莊村鄉政府駐地綜合服務型2東關頭6、村一般村農旅融合型3東麻河驛村一般村農旅融合型4東木口村中心村農業生產型5洞溝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6后川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7箭河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8老石神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9石舊都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10王家莊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11圍溝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12西關頭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13西麻河驛村一般村農旅融合型14堯子門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15榆林鋪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16獐兒坪村中心村農業生產型17鄭家溝村一般村農業生產型根據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北下莊鄉包括集聚提升類村莊9個,特色保護類村莊2個,整治改善類村莊6個。04全域空間布局產業布局產業布局1、陰山河現代農業產業區立7、足優勢特色產業,聚力建設規模化種養基地為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現代生產要素聚集,“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傳統種植區:玉米、高粱、小雜糧等傳統作物,位于鄉域南部和中部;特色種植區:大豆和玉露香梨、藥茶和中藥材種植;位于石舊都村、鄭家溝村、后川村、東麻河驛村、西麻河驛村、東關頭村;特色養殖區:生豬、肉牛、黑羊、優質土雞、鹿等養殖,位于后川村、北下莊村、東關頭村、箭河村。2、“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鄉村振興示范帶“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途徑我鄉西麻河驛村、東麻河驛村、箭河村、西關頭村、東關頭村5個村,途徑的5個村集中了尖山毛尖茶、雁子崖、尖山風景區以及抗日政府六區8、政府、白求恩醫療舊址等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帶動鄉村旅游發展,促進鄉村振興。3、礦產資源發展區北下莊鄉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鋁礬土,位于西關頭村、東木口村、洞溝村、獐兒坪村。05綜合交通規劃構建內暢外達的對外公路網體系,交通快捷便利,規劃旅游公路、省道雙陽線等橫穿東西,207國道縱貫南北,鄉村公路縱橫交錯,已形成以公路為干線并與地方運輸線相連接的交通運輸網絡。對外交通對外交通內部交通內部交通構建四通八達的鄉域交通網,優化鄉域道路網絡骨架,完善和提升現有道路等級,形成“國道縣道鄉道村道”四級道路體系,提高內部道路通行能力和運轉效率。06公共服務體系構建構建“鄉鎮區鄉鎮區中心村中心村一般9、村一般村”三級鄉村社區生活圈三級鄉村社區生活圈規劃在尊重現狀的基礎上,結合人口發展趨勢,分項分級設置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鄉鎮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打造鄉村服務圈,全面實現城鄉基本服務設施均等化。07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給水工程規劃給水工程規劃污水工程規劃污水工程規劃雨水工程規劃雨水工程規劃電力工程規劃電力工程規劃環衛工程規劃環衛工程規劃規劃水源接龍華口供水站。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加強工業企業廢水深度 治理,推進農村廁所改造和污水治理,城鎮污水管網實現全覆蓋。形成“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超標應急”的排水防澇工程體系。規劃電源接交口35Kv變電所。采用“四分法”對生活垃圾10、進行分類,將生活垃圾分為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08安全韌性與綜合防災防洪規劃防洪規劃消防規劃消防規劃抗震防災規劃抗震防災規劃地質災害規劃地質災害規劃雨水管網按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防山洪標準為10年一遇,內洪防治設計重現期為20年一遇建設。村莊消防依托鄉鎮消防站,同時可結合村莊公共服務中心等公共建筑設置消防室,配備相應的通信設備和消防設備,組織撲救初起火災。北下莊鄉地震設防烈度為度區,貫徹“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建設用地選擇及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礎設施布局應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風險。全域屬于地質災害易發區,東北部分為地質災害中易發區,其余為地質災害11、低易發區。貫徹“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建設用地選擇及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礎設施布局應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風險,避讓地質災害風險區。09歷史文化保護與特色風貌塑造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特色風貌塑造特色風貌塑造保護北下莊鄉1處國家級文保單位(坡頭泰山廟)及16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結合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構建特色 鮮明、風格顯著、品質一流的整體鄉村風 貌,塑造“山、水、田、人”共融的鄉村特色景觀風貌。10鄉政府駐地規劃總體結構總體結構用地規劃用地規劃北下莊村的空間結構為“一心綜合服務中心,一片區居住生活區”。北下莊村作為政府駐地,是北下莊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0鄉政府駐12、地規劃基于行政管理邊界,以步行可達范圍為空間尺度,結合居民出行特點和實際需要,構建“城鄉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分級配置商業、文化、教育、醫療、養老、體育、社會保障、應急安全等公共服務設施,形成生活 便利、開放共享、富有凝聚力和歸屬感的公共中心。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11規劃傳導和實施保障近期建設近期建設近期落實上位規劃7個交通類項目,主要為國道207十八盤至巨城一級公路工程、省道雙陽線盂縣過境(交口-西小坪)公路改建工程、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連接線陽泉市盂縣車輪至菩薩崖景區段、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連接線陽泉市盂縣崔家莊至莊只段、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連接線陽泉市盂縣西麻河驛至尖山景區段、太13、行一號旅游公路連接線陽泉市盂縣西麻河驛至孫家莊段、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連接線陽泉市盂縣西麻河驛至西關頭段;2個能源類項目,為陽泉箕星盂縣50MW分散式風電項目和陽泉華電盂縣48MW分散式風電項目;8個其他類項目為崔家莊公共衛生間、后川村史館、老石神新農村建設、石舊都黨建廉政廣場、石舊都宏昊耐火材料廠、西關頭生活垃圾轉運站、盂縣西關頭村一帶整合開采區、盂縣獐兒坪村一帶整合開采區。11規劃傳導和實施保障規劃傳導規劃傳導實施保障實施保障村莊規劃編制應嚴格落實本規劃確定的強制性內容及相關管控要求,主要包括三條控制線、村莊建設邊界、規劃分區、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重大工程、歷史文化資源、人14、口規模職能分工、重點建設項目以及關于公共服務設施、道路交通設施、基礎設施和農業產業設施等控制要求。村莊規劃指引村莊規劃通則村莊規劃通則適用于暫無條件編制和不編制村莊規劃的村莊,作為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的依據,滿足村莊基本建設和管理需求。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管理機制。為進一步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各項內容,成立國土空間規劃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加大幫扶力度,保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落到實處。加強規劃宣傳,強化公眾參與。組織召開各種座談會和研討會,使公眾了解空間規劃對改善人居環境、促進鄉域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的重大意義,并積極參與具體規劃方案的選定,使規劃工作取得廣大群眾的充分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建立長效機制,推進工作開展。建立健全“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規劃體檢評估機制。利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實現對規劃執行情況實時監測、預警和定期評估。將規劃實施管理列入政府工作政績考核內容,定期考核,做到有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隊伍、管理經費、運作機制、監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