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面施工方案67408(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692
2022-07-25
6頁
31.50KB
1、坡屋面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本小區房屋結構較復雜,難度較大。結構為磚混結構,坡屋面,層數為四層加閣樓,面積為3350 m2 。本工程為歐式仿古住宅樓,屋面結構為全現澆鋼筋砼屋面板,結構較復雜,屋面坡度較大,細部節點較多。本工程坡屋面以屋脊為最高點,其標高為15.489米;檐口為最低點,其高度為11.200米;從屋脊到檐口整個坡屋面分2種不同的坡度起折,個別地方有4個起折點,坡度為25度和45度。屋面板的厚度為100毫米和120毫米;多處地方的梁也從不同的地方進行交匯搭接,因此,屋面的施工必須嚴格控制其屋面板、梁等各個細部的標高。同時在細部節點種必須嚴格按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施工。2、 確定施工過2、程中的控制點根據本工程屋面結構設計的特點,本工程從一下幾個方面加以控制:1)、由于本屋面工程坡度較大而且轉折較多,在施工過程中對各個部位(墻砌體、梁及板支模的下部、各個轉折點)的標高進行控制。2)、對屋面結構施工中的材料運輸即現場砼澆筑的控制。3)、對砼現場攪拌即砼的澆筑順序的控制。3、 主要施工要點即施工工藝、方法3.1主體第四層磚墻的施工。因本工程為磚混結構,故主體第四層磚墻的施工直接影響到坡屋面工程的施工,坡屋面每個坡度的轉折點標高以及每根梁的下表面標高以及位置均要在第四層磚墻上體現出來,所以在坡屋面施工前必須對第四層磚墻的標高加以控制,以保證坡屋面各部尺寸的準確性。由于坡屋面的許多細部3、尺寸在設計圖紙中已基本上標注明確,因此直接對墻體和屋面進行施工放線。為了保證墻體每個位置的砌筑高度符合設計要求,本次施工前技術部充分利用了現代管理工具電腦以及電腦軟件對其進行模擬放線:利用電腦軟件AutoCAD根據設計圖紙現有的尺寸及圖形輸入電腦中,按照相同比例確定每一個結構細部的位置尺寸及標高;再根據電腦確定的尺寸進行現場放樣,進而反推其原來尺寸是否吻合。采用電腦模擬放線,即節約了工期,又減少了不必要的返工。經過反復模擬論證,然后再根據這些尺寸現場放線確定位置及高度,然后在每個轉折點位置立皮樹桿,或以水平基準線控制標高,并標明每個轉折點的高度,然后將同一批墻的每個折點的最高點用線連接,從而控4、制磚墻的砌筑坡度。因磚墻采用的是多孔磚砌筑,而在磚墻上部有一道隨墻體坡度的鋼筋砼圈梁,為了保證砼在澆筑過程中,其砼漿不至于從多孔磚的孔洞中流失,本次砌筑時在多孔磚的上部加砌了一批實心磚加以防止,很好的避免了由于漏漿造成砼形成蜂窩、麻面。3.2模板及支撐系統。模板工程是保證坡屋面砼施工質量,加快屋面施工進度的關鍵環節之一。因此,結合本工程坡屋面的特點、規模,選擇適宜的模板及支撐體系,是坡屋面模板工程施工必須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模板及其支撐體系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澆砼的自重、側壓力及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坡屋面底模支撐搭設滿堂紅腳手架,立桿縱橫間距為0.81.2米,水平桿5、步距為1.5米,并在離地150毫米處設掃地桿一道,在緊靠現澆屋面板底模沿屋面坡度方向加設橫桿一道,以使支撐系統形成井字架結構。安裝支架立桿前,按施工規范要求設置了50200的通長墊木。在搭設滿堂紅腳手架前,根據電腦模擬放線得出的轉折點、梁位置及標高進行拉線,分別設置一排腳手架,然后以此為基準點搭設屋面板的底模,在確定其每個轉折坡度均準確無誤后,再在其間按上述要求設置滿堂紅腳手架。由于屋面結構坡度較大,為確保底模的穩固,于板底模腳手架支撐部位,沿坡屋面底模設水平桿一道,模板的頂撐緊固采用木楔頂緊加固。支架搭設完畢后,組織項目部各個部門以及邀請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現場代表認真反復的檢查板下木楞與支6、架立桿連接是否穩定、牢固。根據給定的標高線,認真調節校正木方下橫桿高度,將木楞找平。底模鋪設完畢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儀檢查平整度與樓板底標高,并進行校正。一切無誤后,才進行下到工序的施工。3.3鋼筋工程。本工程的鋼筋加工均在加工棚中完成,鋼筋的加工嚴格按設計施工藍圖及國家規范要求進行加工制作。由于屋面板的鋼筋通長,而屋面又需起折,因此,鋼筋在每個轉折處均要在加工棚中用冷彎機按設計角度完成,以保證其結構在轉折處的斷面尺寸。鋼筋的運輸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采用人力運輸至綁扎點。鋼筋的綁扎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的驗收規范要求,且在屋脊梁的位置按屋脊的方向每隔1.5米加設一根高于屋脊的鋼筋彎鉤,以便在7、屋面砼的澆筑以及屋面防水施工中系安全帶。3.4砼工程。本屋面工程結構砼的施工重點在于對砼的攪拌控制、砼的運輸及砼的澆搗控制。本工程屋面砼采用現場攪拌,吊車水平運輸。垂直運輸采用龍門架。結合本工程屋面坡度太大的特點,砼的配置嚴格按照配合比要求進行,并嚴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和易性及塌落度。以確保坡屋面砼的澆筑施工質量。砼在地面的水平運輸采用人力雙輪車進行,人力雙輪車配合龍門架作業。屋面屋脊內環線砼水平運輸于屋面沿屋脊搭設2.8米寬的安全施工通道,吊車吊到澆筑地點,溜槽下料。水平運輸通道的搭設在屋脊兩邊梁與圈梁之間,安全施工通道立桿間距1-2米,橫桿間距1.5米。立桿底座的固定:在梁底有磚墻部位的地方8、直接穿過圈梁固定于磚墻頂面;在梁底沒有磚墻的位置,采用飛機撐上下焊接固定于腳手架及鋼筋上;當模板拆除時,敲掉焊點,從砼表面位置將飛機撐的外漏部分割掉,其余部分留入砼中。砼垂直運輸采用塔吊,塔吊下料處需搭設操作平臺,操作平臺和通道相連,設斜撐兩道,與外架連接,且在兩側立桿加設剪刀撐,橫桿滿鋪跳板。使之能到達到安全下料且運輸到澆筑地點。外架搭設高于屋檐1.5米,且緊靠屋檐,高于屋檐部分設置橫桿兩道,并在其間設置擋板一道。四周滿布安全網。在整個屋面結構砼澆筑的過程中,勞動力及機具的準備和決定砼的澆筑順序對整個砼的澆筑質量起很大作用。因設計中,整個屋面砼的澆筑不允許出現冷縫,所以砼必須一次性澆筑完畢。9、但是由于屋面現澆砼的工程量較大,而且屋面坡度較大、施工場地受到限制,不可能進行大面積澆筑。根據對屋面砼工程量以及對砼初凝時間的計算,本屋面工程的施工做出如下安排:屋面砼采用兩臺攪拌機現場攪拌,兩臺攪拌機分別設在兩臺吊車旁,以利于砼的及時運輸。屋面砼的澆筑沿屋面以屋脊為分界線兩邊同時進行,向屋脊處推進交圈。因屋面的坡度較大,操作人員根本無法在屋面上站穩,為了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系在屋脊處專門設置的鋼筋彎鉤上,當完成一處時,在換系在相鄰的鋼筋彎鉤上。為了充分保證砼的澆筑質量,在砼澆筑前,配置好插入式振搗器,現場沙石、水泥等材料準備充分,屋面砼養護、保溫等材料準備齊全。10、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最后一次進行檢查和控制、調整模板、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經檢查合格后,才進行澆筑。砼下料時,為了將砼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2米以內,采用溜槽下料。砼澆筑后為保證砼水化熱過程正常進行,不致因為水分蒸發而使砼強度增長受阻,表面出現干縮裂縫,在砼澆筑后12小時以內進行養護。砼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養護。坡屋面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本小區房屋結構較復雜,難度較大。結構為磚混結構,坡屋面,層數為四層加閣樓,面積為3071 m2 。本工程為歐式仿古住宅樓,屋面結構為全現澆鋼筋砼屋面板,結構較復雜,屋面坡度較大,細部節點較多。本工程坡屋面以屋脊為最高點,其標高為15.411、89米;檐口為最低點,其高度為11.200米;從屋脊到檐口整個坡屋面分2種不同的坡度起折,個別地方有4個起折點,坡度為25度和45度。屋面板的厚度為100毫米和120毫米;多處地方的梁也從不同的地方進行交匯搭接,因此,屋面的施工必須嚴格控制其屋面板、梁等各個細部的標高。同時在細部節點中必須嚴格按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施工。2、 確定施工過程中的控制點根據本工程屋面結構設計的特點,本工程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控制:1)、由于本屋面工程坡度較大而且轉折較多,在施工過程中對各個部位(墻砌體、梁及板支模的下部、各個轉折點)的標高進行控制。2)、對屋面結構施工中的材料運輸及現場砼澆筑的控制。3)、對砼現場攪拌及砼12、的澆筑順序的控制。3、 主要施工要點及施工工藝、方法:3.1主體閣樓磚墻的施工。因本工程為磚混結構,故主體閣樓磚墻的施工直接影響到坡屋面工程的施工,坡屋面每個坡度的轉折點標高以及每根梁的下表面標高以及位置均要在閣樓磚墻上體現出來,所以在坡屋面施工前必須對閣樓磚墻的標高加以控制,以保證坡屋面各部尺寸的準確性。由于坡屋面的許多細部尺寸在設計圖紙中已基本上標注明確,因此直接對墻體和屋面進行施工放線。為了保證墻體每個位置的砌筑高度符合設計要求,根據設計圖紙現有的尺寸進行現場放樣,進而反推其原來尺寸是否吻合。經過反復模擬論證,然后再根據這些尺寸現場放線確定位置及高度,然后在每個轉折點位置立皮樹桿,或以水13、平基準線控制標高,并標明每個轉折點的高度,然后將同一批墻的每個折點的最高點用線連接,從而控制磚墻的砌筑坡度。3.2模板及支撐系統。模板工程是保證坡屋面砼施工質量、加快屋面施工進度的關鍵環節之一。因此,結合本工程坡屋面的特點、規模,選擇適宜的模板及支撐體系,是坡屋面模板工程施工必須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模板及其支撐體系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澆砼的自重、側壓力及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坡屋面底模支撐搭設滿堂紅腳手架,立桿縱橫間距為0.81.2米,水平桿步距為1.5米,并在離地150毫米處設掃地桿一道,在緊靠現澆屋面板底模沿屋面坡度方向加設橫桿一道,以使支撐系統形成井字架結構。安14、裝支架立桿前,按施工規范要求設置了50200的通長墊木。由于屋面結構坡度較大,為確保底模的穩固,于板底模腳手架支撐部位,沿坡屋面底模設水平桿一道,模板的頂撐緊固采用木楔頂緊加固。支架搭設完畢后,組織項目部各個部門以及邀請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現場代表認真反復的檢查板下木楞與支架立桿連接是否穩定、牢固。根據給定的標高線,認真調節校正木方下橫桿高度,將木楞找平。底模鋪設完畢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儀檢查平整度與樓板底標高,并進行校正。一切無誤后,才進行下到工序的施工。3.3鋼筋工程。本工程的鋼筋加工均在加工棚中完成,鋼筋的加工嚴格按設計施工藍圖及國家規范要求進行加工制作。由于屋面板的鋼筋通長,而屋面又15、需起折,因此,鋼筋在每個轉折處均要在加工棚中用冷彎機按設計角度完成,以保證其結構在轉折處的斷面尺寸。鋼筋的運輸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采用人力運輸至綁扎點。鋼筋的綁扎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的驗收規范要求,且在屋脊梁的位置按屋脊的方向每隔1.5米加設一根高于屋脊的鋼筋彎鉤,以便在屋面砼的澆筑以及屋面防水施工中系安全帶。3.4砼工程。本屋面工程結構砼的施工重點在于對砼的攪拌控制、砼的運輸及砼的澆搗控制。本工程屋面砼采用現場攪拌,吊車垂直運輸。結合本工程屋面坡度太大的特點,砼的配置嚴格按照配合比要求進行,并嚴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和易性及塌落度。以確保坡屋面砼的澆筑施工質量。屋面屋脊內環線砼水平運輸于屋面沿16、屋脊搭設2.8米寬的安全施工通道,吊車吊到澆筑地點,溜槽下料。水平運輸通道的搭設在屋脊兩邊梁與圈梁之間,安全施工通道立桿間距12米,橫桿間距1.5米。立桿底座的固定:在梁底有磚墻部位的地方直接穿過圈梁固定于磚墻頂面;在梁底沒有磚墻的位置,采用飛機撐上下焊接固定于腳手架及鋼筋上;當模板拆除時,敲掉焊點,從砼表面位置將飛機撐的外漏部分割掉,其余部分留入砼中。外架搭設高于屋檐1.5米,且緊靠屋檐,高于屋檐部分設置橫桿兩道,并在其間設置擋板一道。四周滿布安全網(雙層安全網一層密目網、一層大眼網)。在整個屋面結構砼澆筑的過程中,勞動力及機具的準備和決定砼的澆筑順序對整個砼的澆筑質量起很大作用。因設計中,17、整個屋面砼的澆筑不允許出現冷縫,所以砼必須一次性澆筑完畢。但是由于屋面現澆砼的工程量較大,而且屋面坡度較大、施工場地受到限制,不可能進行大面積澆筑。屋面砼的澆筑沿屋面以屋脊為分界線兩邊同時進行,向屋脊處推進交圈。因屋面的坡度較大,操作人員根本無法在屋面上站穩,為了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系在屋脊處專門設置的鋼筋彎鉤上,當完成一處時,在換系在相鄰的鋼筋彎鉤上。為了充分保證砼的澆筑質量,在砼澆筑前,配置好插入式振搗器,現場沙石、水泥等材料準備充分,屋面砼養護、保溫等材料準備齊全。項目部組織有關人員最后一次進行檢查和控制、調整模板、鋼筋、保護層和預埋件等尺寸、規格、數量和位置,經檢查合格后,才進行澆筑。砼下料時,為了將砼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2米以內,采用溜槽下料。砼澆筑后為保證砼水化熱過程正常進行,不致因為水分蒸發而使砼強度增長受阻,表面出現干縮裂縫,在砼澆筑后12小時以內進行養護。砼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