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中橋填土圍堰施工技術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6139
2022-07-25
5頁
17KB
1、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ZNTJ-21標段日照南站DK1278+656框架中橋施工方案中鐵二十三局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項目部框架中橋施工技術方案第一章 工程簡介1.1 工程概況日照南站DK1278+656框架中橋,本橋為新建5-(2-4m)鋼筋混凝土框架中橋,中橋用途為排洪,與線路斜交,斜交角度為12,本框架位于日照市金家溝村,為金家溝碼頭用地,常年有捕魚船只停靠,框架北鄰濱海路,南臨黃海,框架北側對應有排水系統,表層為淤泥質粘土厚約2m,下部為全風化花崗巖、褐黃色,地形條件復雜。本框架設計環境類別為:L3,主體結構鋼筋混凝土為C50,墻身采用C35混凝土,要求基底持力層承載力必須大于等于150Kpa2、,承載力不足150Kpa時需換填級配碎石并壓實處理。1.2 水文氣象框架處于北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季風環流明顯。冬寒夏熱,四季溫差和風向顯著,光照充足,降雨較多,年平均氣溫為13,極端最高氣溫為38.3,極端最低氣溫為-13.8,年平均降水量為784.5mm,年平均降水日數為83.7天,平均風速為3.3(m/s)/東風,年平均雷暴天數為26.2天,土壤最大凍結深度35cm。根據1400萬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GB18306-2001)的劃分,地震基本烈度度,本區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是0.40s。本海域受風暴潮影響,風暴潮高潮位天文潮潮位加風暴增水,風暴增水是不規則波浪,為本工程的的3、潮位、波高、防波堤波浪爬高的計算依據。根據長系列(40年)資料,采用年最高潮位頻率分析法計算百年最高潮位,H1%=3.30m(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第二章 施工部署施工準備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在開工前及施工初始階段做好必要的技術準備、物資準備、人員和設備準備、施工現場準備以及管理文件及資料準備等。1技術準備收集相關的施工技術標準及驗收規范、業主對該工程的具體要求,組織技術、管理人員對標準和規范進行學習;接到設計文件以后,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全面熟悉、核對設計文件,了解設計意圖,參加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工作;在對設計文件進行審核的同時,對沿線進行施工調查。根據工程特點著重收集下列資料:工程地質情況4、地下水位等;交通運輸條件及便道布置;土石方施工設備的運輸方法及條件。組織技術交底及相應技術培訓,辦理開工報告,會同監理單位進行開工前檢查;工地試驗室進行相關的試驗,包括水泥、鋼筋、混凝土配合比的制作與驗證等;測量班進行導線點、水準點復測,并根據需要進行加密,最后將測量成果匯總上報監理批準。2. 物資準備(1)編制材料采購計劃,并按規定報批。(2)編制施工所需用料措施,消耗材料計劃,并及時采購。(3)與附近加油站建立聯系,簽訂油料供應協議,并在現場設立臨時油庫。(4)編制物資供應計劃,物資管理辦法及相應管理性文件。3 施工現場準備(1)落實臨時施工設施,進行隊伍調遷安置。(2)進行現場平面布置5、以及各種標牌制作。(3)根據施工現場情況確定安全防護和環保措施。(4)選定好機具、設備進場行車路線,確保工程有序進行。(5)進行測量放樣,確定涵洞位置后、將拱涵范圍內的樹木、雜草進行人工清除。(6) 施工用電主要采用當地現有電網,個別無法通電的施工點面根據電能需要,適當配備功率相應的發電機組;施工用水利用當地居民用水。(7)施工便道:盡量利用地方現有道路作為施工主便道,并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修筑臨時便道,以方便機械和原材料及時運送至施工現場。第三章、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案3.1 框架中橋施工工藝測量放樣填土圍堰基坑開挖基底處理墊層施工基礎施工墻身施工臺帽施工蓋板施工洞口施工臺背回填。3.2 填土圍6、堰施工方案3. 2. 1框架中橋寬度為46.08m,長度為111.87m,考慮做一次性圍堰施工難度較大,且影響濱海路北側排水,先期將小里程側6孔(寬27.64m)框架做圍堰施工,框架大里程側留做排水使用,待小里程側6孔施工完成后再將剩余的4孔(寬18.44m)做圍堰進行施工,將以施工完成的6孔框架做排水使用。3. 2. 2圍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截流、擋水,為工程創造施工條件。嚴防涌水,避免堰堤坍塌是圍堰成敗的關鍵,施工要求如下:1、堰堤及其位置符合設計規定,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實施,以利排、降水。2、圍堰的施工流程:打木樁用編織袋裝土壘堰堤填筑堰體鋪迎水面太陽布往太陽布上鋪一層編織袋裝土。3、為保證圍堰的質量和穩定性、有效抵抗海水的沖刷,在堰體迎水面滿鋪一層太陽布,并鋪往河床一側不少于2 米,上下層太陽布搭接長度為1 米,其余接頭搭接為 0.5 米,最后在太陽布上覆蓋一層編制袋裝土。4、填筑堰堤的材料應以土石料各一半為宜。圍堰頂寬至少2.0 米,按1:1.5留坡,當堰堤填到要求寬度后,應在迎水面一側填筑厚度為0.51.0 米的一層粘土層,以利阻水、減少滲水、漏水。5、圍堰完成后,應立即將堰內水排干,淤泥清除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