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蕪線蕪湖東V場與寧安鐵路并行段接觸網基礎立柱鄰近營業線施工方案(4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92135
2022-07-26
40頁
6.40MB
1、目 錄 1編制依據11.1編制依據11.2編制原則11.3編制范圍21.4編制目的22工程概況22.1工程簡介22.2工程量32.3工程地質情況32.4交通條件32.5用電條件32.6地下管線、隱蔽設施與三電遷改情況33施工組織43.1施工準備43.2組織機構4局指揮部組織機構4分部組織機構5現場管理人員配置及通訊錄5主要機械設備配置63.3總體施工計劃74施工方案94.1施工方法9施工等級分類9基礎與鄰近營業線關系9施工現場9挖探溝10基坑開挖11砼澆筑11基礎回填114.2施工防護11駐站防護11營業線監測12物理隔離134.3危險源辨識與控制措施134.4工程特點、難點144.5施工控制2、重點144.6施工計劃安排154.7基坑開挖注意事項155營業線運輸條件和影響范圍156主要安全技術措施157主要安全管理措施167.1人員安全管理措施167.2大型設備安全管理措施177.3夜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77.4營業線施工安全措施17施工安全管理責任17營業線施工安全專項管理18鄰近營業線施工的有關禁止性規定188安全保證目標188.1安全目標188.2安全保證體系198.3相關安全管理制度199質量保證體系199.1質量目標199.2質量保證體系219.3相關的質量管理制度2210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2310.1文明施工目標與措施2310.2環境保護目標與措施2311應急預案23113、.1應急保障體系2311.2建設單位應急領導小組2411.3監理單位應急領導小組2411.4施工單位應急領導小組2511.5應急指揮機構主要人員分工2511.6應急處置組及職責2611.7應急處置組(救援專業隊伍)組成及分工2811.8應急處置勞動力、材料及機械設備配置表2911.9相關設備管理單位電話2911.10應急處置一般原則與方法3011.11專項應急預案30大型機械設備臨近營業線施工傾覆、侵線30既有地下管線和地上“三電”設備損壞31基坑坍塌3112附表3212.1工程平面圖3212.2標準斷面3312.3細部圖紙3412.4DK108+160與3道位置關系3512.5DK109+24、36與3道位置關系361 編制依據1.1 編制依據1)NASZ5標招投標文件和施工合同及有關協議和補充文件;2)國家及鐵道部有關工程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及規定,現行的建設工程設計、施工規范、技術規程及質量驗收評定標準等;3)上海鐵路局鐵路線路防護柵欄管理辦法(上鐵工發2011282號); 4)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5)合蕪線蕪湖東V場與寧安鐵路并行段接觸網基礎里程表;6)鐵道部關于印發(鐵運 2012280號)及上海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上鐵運發2012586號);7)上海鐵路局關于公布上海鐵路局營業線施工、檢修作業駐站安全防護辦法的通知(上鐵師205、14299號);8)關于公布上海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工務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上鐵工發2010117號);9)上海鐵路局行車設備檢查(施工)登記簿使用管理辦法(上鐵運【2014】72號);10)關于公布上海鐵路局行車設備檢查(施工)登記簿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上鐵運發2011316號);11)關于修改上海鐵路局行車設備檢查(施工)登記簿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上鐵運發2012412號);12)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TG/GW101-2014)。1.2 編制原則1)響應招標文件的原則。嚴格按招標文件及合同條款中的工期、質量、安全目標編制。2)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持證上崗”的原則,6、參建人員須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3)當施工與鐵路行車安全發生矛盾時,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服從鐵路行車需要:行車不施工,施工不行車。4)營業線施工嚴格執行一機一人專職防護。5)施工前對有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掌握技術要點及注意的安全事項,確保施工萬無一失,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6)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從制度、管理、方案、資源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嚴格按規章程序辦事,確保施工安全。1.3 編制范圍本方案適用于合蕪線蕪湖東V場與寧安鐵路并行段接觸網基礎里程表施工。1.4 編制目的確定施工設備、工藝、施工順序,檢驗施工組織方式、機具、人員配備、管理體系的適用性。及時控制7、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 工程概況2.1 工程簡介工程位于蕪湖東場,寧蕪下行線里程K108+160.94-K109+236,總長度1.076km。既有蕪湖東場-3道距離寧安城際正線最小線間距為13.51m。擬新建股道-5距既有-3道線間距為5m。新建的-5道距離寧安城際線最小間距為8.51m。-3道及-5道皆不通行超級超限貨物列車,其中-5道有調車列檢作業。接觸網軟橫跨支柱共29個;單拉線基礎2個、雙拉線基礎2個,立柱基礎25個。設置于V-5道寧安側,距V-5道側面限界3.5m,跨距30-60m。2.2 工程量工程量詳見表2.2-1 工程量。表2.2-1 8、工程量序號項 目單位工程量備注1基 坑挖 土M325522基坑回填砼M3932.33混凝土M310394鋼 筋t16.7122.3 工程地質情況土層編號及沿途施工等級/1層填筑土(Qml/4):褐黃色,松散,分布在既有路基。I層種植土(Qml/4):褐黃色,松散,成分為黏性土,含植物根莖等。I/2層淤泥(Qml/4):褐灰色,松散,分布在水塘、水渠底部。I/1層粉質黏土(Qal/4):褐灰黃褐色,硬塑,成份以黏粒為主,次為粉粒,土質較均勻,切面較光滑,含少許鐵錳結核。II =150kPa2.4 交通條件接觸網立柱基礎工程位于蕪湖東場寧安鐵路與既有3道之間,利用寧安鐵路施工便道進入施工現場。2.9、5 用電條件施工用電:在施工現場附近建設變壓器,架設臨時供電線路,用于施工和夜間照明。2.6 地下管線、隱蔽設施與三電遷改情況在基坑位置挖探溝發現天門山立交橋小里程側挨著立交橋有一個基坑影響施工,大里程側有南京給水管道位于基礎中部,距原地面1.5m的位置,與產權單位進行溝通,在不損壞管線的狀態下澆筑混凝土,管線包裹在內。3 施工組織3.1 施工準備1)遵循“施工方案未經業主批準不施工”、“先防護后施工”、“施工配合協議不簽訂、配合施工專業人員不到現場不施工”、“應急物資不到場不施工”的原則,合理組織人力、機械,安全生產;2)重點強調既有線行車安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影響鐵路行車安全,不得因施工10、中斷列車運行。3.2 組織機構3.2.1 局指揮部組織機構詳見圖 局指揮部組織機構。 局指揮部組織機構3.2.2 分部組織機構分部組織機構詳見圖 分部組織機構。 分部組織機構3.2.3 現場管理人員配置及通訊錄指揮部主要管理人員聯系方式 局指揮部主要管理人員聯系方式。 局指揮部主要管理人員聯系方式序號單 位職 務姓 名聯 系 方 式1五標指揮部總 指 揮2副總指揮3副總指揮4總工程師5調 度6工程部部長7安質部部長8計合 部長9物設部部長10財務部部長11綜合辦公室12實 驗 室分部主要管理人員聯系方式 分部主要管理人員聯系方式。2 分部主要管理人員聯系方式序號單 位職 務姓 名聯 系 方 式11、1一分部項目經理2項目總工程師3副 經 理4安全總監5工程部長6安質部長7計劃部長8物資部長9測量班長10調 度 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聯系方式。表3.2.3-3 架子隊主要管理人員聯系方式序號崗 位人數負責人聯 系 方 式1架子 隊長12技術負責人13質檢工程師14安全工程師15試驗工程師16測量工程師17橋梁工程師18施 工 員1合 計83.2.4 主要機械設備配置按照“設備先進、滿足需求、性能良好、互相配套”的原則進行施工機械設備的配置。根據總體進度計劃編制設備進場計劃,保證按時進場,足量到位。進場前,對機械進行徹底檢修,保證上場機具性能完好。 序號機械 名稱型 號單位數量備注1交流電焊機B12、X-500臺52鋼筋切斷機GQ40臺23鋼筋調直機GXQ6-12臺24鋼筋彎曲機GW40臺25振 動 器VAF高頻低噪聲插入式臺56混凝土運輸車8m3輛47柴油發電機150kw臺18挖 掘 機220臺29運 輸 車臺410砼運輸車6立方米臺43.3 總體施工計劃根據施工計劃工期和本方案的施工安排,工期如下:2014年1月15日進行施工,2015年2月15日完工。2015年1月15日至2015年1月20日基礎開挖。2015年1月17日至2015年1月22日基礎墊層澆筑。2015年1月19日至2015年1月24日基礎鋼筋綁扎。2015年1月22日至2015年2月8日基礎模板支護。2015年1月2313、日至2015年2月10日基礎砼澆筑。2015年1月25日至2015年2月12日基坑回填。施工計劃橫道圖序號項目2015年1月2月1基礎開挖2墊層澆筑3鋼筋綁扎4模板支護5混凝土澆筑6基坑回填4 施工方案4.1 施工方法4.1.1 施工等級分類序號項 目施工地點等級分類防護措施備注1基坑開挖、砼澆筑、基坑回填等蕪湖東場C駐站/現場防護員4.1.2 基礎與鄰近營業線關系4.1.2-1表 基礎中線距離營業線參數序號項目寧蕪線下行里程-3道-道備注1接觸網基礎中線K108+1607.6612.662K108+200- K109+19813.573K109+2367.4212.424.1.3 施工現場414、.1.4 挖探溝在基坑位置挖探溝發現天門山立交橋小里程側挨著立交橋有一個基坑影響施工,大里程側有南京給水管道位于基礎中部,距原地面1.5m的位置,與產權單位進行溝通,遷改完成后再施工。4.1.5 基坑開挖挖掘機垂直于營業線施工,防止機械傾覆道營業線上。基坑采用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施工,上部填筑層采用機械開挖,下部人工進行開挖,開挖過程中注意保護管線安全。基坑開挖完成后,24h未能及時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基坑,采用砂袋進行填充,防止基坑坍塌失穩。嚴格控制挖掘底高程。原地面高程9.22m,承臺底高程7.0m,承臺開挖深2m,采用垂直開挖施工,坡頂距離3道5.72m。基礎剖面圖詳見后面附表。4.1.6 15、砼澆筑模板支護加固以后,混凝土罐車站在寧安線路基上,采用流槽直接澆筑基礎砼。4.1.7 基礎回填基礎砼施工完成后,基坑截面空間小,不宜采用同料回填,無法進行夯實。采用c15混凝土澆筑回填施工,保證基礎周邊質量。4.2 施工防護4.2.1 駐站防護1)駐站防護駐站聯絡員由上海路局下屬機構進行崗位培訓,并經考試獲得合格證的正式職工擔任,防護員納入安質部管理。 防護員在防護作業中,嚴禁看書、閑談、離崗及從事與防護作業無關的事項。 防護員擔任防護工作不得兼職其他工作。防護員在班前要休息好,嚴禁飲酒。普速鐵路進行施工作業時,施工負責人應確認已做好一切施工準備,與開始前40min,由施工負責人(駐站聯絡員16、)在車站行車設備登記薄內登記。駐站聯絡員必須堅守崗位,嚴禁離崗、脫崗。 駐站聯絡員必須保持與施工現場的聯系,空閑時間每隔3分鐘與施工負責人及施工防護員聯系一次,提前通知來車信息,準確傳遞信息。2)一機一人防護在施工現場,凡是鄰近營業線施工的機械,設一機一人防護,防護員必須經過路局培訓合格擁有資質的正式工作人員任職,防護期間,防護員必須佩帶防護員胸牌及信號旗,口哨等設備。3)施工防護施工區域兩端安排經過培訓合格的防護員。4.2.2 營業線監測1)營業線監測基坑邊緣距離3道中線5m以內的基坑采用沉降位移觀測施工,保證施工期間營業線運營安全。A觀測樁設置觀測點設置在基坑橫軸線3道路肩上,以軸線向兩側17、測量5m再各設置1個觀測點,每個基坑共設置3個觀測點。用于觀測施工過程中營業線線路水平、位移及沉降變化情況。B觀測頻次在施工期間觀測頻率為4小時/次;基坑開挖期間觀測頻率為一天四次;其余施工期間觀測頻次每天必須三次,直至基坑回填后3天,無異常情況停止觀測。C觀測控制標準基坑鄰近線路一側位移單日位移達2至3毫米且不收斂時或累計位移達10毫米時;當其余三面基坑位移達4至5毫米且不收斂時或累計位移達30毫米時必須停工,與監理和設備主管部門(工務段)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補強措施。4.2.3 物理隔離基坑邊緣距離最近既有物理隔離0.5m,不影響施工,施工期間利用既有物理隔離。4.3 危險源辨識與控制措施 18、詳見下圖4.3-1 危險源辨識與控制措施圖4.3-1 危險源辨識與控制措施序號重大危險源作業活動重大風險致因控制措施備注1線路發生故障距離鄰近營業線比較近導致停車留有一定的安全距離2基坑坍塌基坑開挖完成后,24h內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采用砂袋填充3大型機械傾覆、侵線大型機械垂直于營業線施工4挖斷光電纜野蠻作業導致停車挖探溝探明管線位置沒有確認光電纜位置請設備管理單位現場確認位置控制措施詳見11.8專項應急預案。4.4 工程特點、難點1)工期緊、任務重。2)工程質量要求高,在滿足相關文件要求的標準前提下確保部優、爭創國優,施工質量控制更加嚴格。3)工程區周圍對施工環保要求高,應嚴格執行相關環保規定19、。4.5 施工控制重點挖掘機均垂直營業線施工。施工機械所在工地必須設置應急處理明示牌,清晰注明機械類別、危險源、安全負責人、應急處理措施、簡明應急程序和應急電話等信息。工地防護員除按規定配備相關安全防護備品外,現場必須配備對講機、信號旗、廠制的應急銅線。工地防護員必須熟練掌握應急處理措施,出現險情時要嚴格按照“先防護后處理”的原則進行處理。為確保行車安全是本項目的首要任務,是施工單位、行車組織和設備管理單位的共同責任,在施工過程中務必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將行車安全放在首位。4.6 施工計劃安排本工程計劃施工工期為30天:2015年1月4日進行施工,2015年2月3日完工20、。4.7 基坑開挖注意事項施工前,在查明的地下管線徑路上設立標志或放灰線,并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開挖工作應在相關專業施工單位派駐現場監護人員的監護下進行,一旦發生損壞,及時組織搶修。在已查明的管線、電纜徑路兩側各2.0米范圍內,不得用機械挖掘。挖掘時禁用鐵鎬和雙齒尖耙,要做到逐層輕插淺挖,直至地下管線、電纜暴露。挖出的管線、電纜按照相關專業施工單位監護人員提出的方法進行保護或遷移。施工期間配備足夠數量的通訊設備,保證施工中通訊暢通。對隱蔽設施,施工前要與通訊、供水、供電等相關專業施工單位,共同確認地下管線、電纜設施的位置、徑路,劃定需要防護施工的范圍。未查明的地下設施除了請各設備管理單位共同在21、現場確認以外,還必須人工挖“十字形”溝槽挖探,溝槽沿既有鐵路基坑范圍內每50米挖一處,確認無地下設施后方可進行施工。5 營業線運輸條件和影響范圍并行段接觸網立柱基礎施工位于3道左側,距離鄰近營業線3道最近7.42m,原物理隔離不影響施工。6 主要安全技術措施設備進場后,做好開工前的準備工作,保障做到四快,即進場快,安家快,開工快,形成規模生產快。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一是主要與建設,設計,監理單位建立良好的關系,同力合作,二是在單位的指導下,與營業線的各站、段、工區建立良好關系,主動求得他們的幫助和指導,在施工中密切配合,保證施工高效進行,三是與當地政府及沿線群眾建立融洽的關系,取得他們的支持和22、幫助,解決施工遇到的問題,減少干擾,確保施工順利進行。7 主要安全管理措施7.1 人員安全管理措施施工過程中,建立完整的安全保證體系,明確規定項目經理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從指揮部到項目部,逐級建立安全管理機構,并建立各級安全管理制度。在本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將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安全總監為副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安全領導小組,每天領導小組各成員開一次碰頭會,對當天施工中所應注意的安全事項進行交底,每星期召開一次由各班組負責人參加的安全生產會議,總結過去一周的安全生產工作,并對將要陸續展開的工作進行技術交底和布置。制定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在23、本工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制定安全管理目標(傷亡控制指標和安全達標、文明施工目標),并對安全責任目標分解和落實。建立安全生產職能部門和各類人員在生產活動中應負的安全職責,在指揮部與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與各施工班組簽定的施工安全合同中,明確規定安全生產職責和安全生產指標,視安全生產工作的好壞,做到賞罰分明。嚴格執行專職安全員及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制度。本工程嚴格按建設部有關規定配備足量的安全員,對特殊工種加強管理,特殊工種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建立并保存在建設施工中所開展的安全性評價與風險性分析、技術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檢查、勞動安全監察通知書、批示書、事故調查處理報告等與安全管理有關24、的活動記錄,為糾正不合理措施和改進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供重要信息。7.2 大型設備安全管理措施機械設備進場后由技術、生產、機械及有關部門組織正確安裝調試及驗收,要經常性保養,保持施工機械完好狀態。對機械設備使用貫徹管用結合,人機固定的原則,每臺機械必須有專人負責管理使用,嚴格執行三定(定人、定機、定制度)制度。操作人員必須經過上海路局組織培訓持證上崗,熟悉所操作機械情況,做到“四懂三會”即懂原理、懂構造、懂性能、懂用途,會操作、會維修保養、會排除故障。7.3 夜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巡視組人員配備分部組成以項目領導班子組成夜間巡視小組,以周為單位,共設7個巡視小組,2人為一組,小組組長由項目領導擔25、任,各科室部門領導擔任組員。于每天晚上22:00-24:00巡視施工現場。尤其是鄰近營業線施工工地,加強巡視力度,提高警惕,防止大型機械施工侵線、三無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影響營業線運營。巡視制度前一天晚上巡視,詳細記錄施工現場的狀況。如;人員、機械數量,作業狀態、有無違禁情況,以及不符合作業標準的情況發生。在早會上進行匯報。7.4 營業線施工安全措施7.4.1 施工安全管理責任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證體系,按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施工安全管理和日常檢查的職責;負責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安全教育,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責任制;要嚴格執行營業線施工的各項規章制度,科學制定施工26、方案。施工責任人對施工項目的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因施工原因發生的鐵路交通事故,首先要追究施工責任人的責任。施工負責人要具備必需的施工安全素質,施工項目經理、副經理,安全、技術、質量等主要責任人必須經過鐵道部(或鐵路局)營業線安全培訓,未經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人員不得擔任上述工作。7.4.2 營業線施工安全專項管理施工料具要集中管理,必要時及時派人看守。對影響行車的各個環節,必須加強管理,落實措施,嚴密防范,確保行車安全。對勞務工要進行施工安全培訓、法制教育和日常管理;要先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勞務工不能擔任營業線施工的施工安全防護員和帶班人員等工作,不準單獨使用各類作業車輛。7.4.3 鄰近營27、業線施工的有關禁止性規定施工方案未按程序審批通過,需辦理營業線施工安全審批未辦理的(含變更施工方案),未納入施工計劃的,禁止施工。未與設備管理、行車組織單位等單位簽訂施工安全協議,禁止施工。規定的施工單位負責人不到現場,安全員、技術員、防護員未到現場禁止施工。可能發生施工人員、機具、設備和材料侵入鐵路限界、供電設備安全的施工,未采取有效物理隔離措施的,禁止施工;鄰近營業線大型機械未采取可控防傾倒、旋轉、斷裂等措施,或未按規定設置防護設施的,禁止施工。8 安全保證目標8.1 安全目標無鐵路行車險性以上事故;無人身重傷事故及其以上事故;無汽車行車責任重大事故;無等級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無壓力容器爆28、炸事故。8.2 安全保證體系詳見表8.2-1 安全保證體系框圖見下圖。8.3 相關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教育制、安全生產交底制度、安全標準工地建設、安全交接班制度、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安全設計制度、安全生產獎懲制、周一安全活動制、班前安全講話制、安全操作掛牌制等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在施工全過程認真貫徹執行。9 質量保證體系9.1 質量目標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鐵道部有關質量管理法規,以世界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支撐,對建設工程質量實施全過程監控,確保主體工程質量“零缺陷”,竣工工程驗收一次合格率100%,并滿足設計開通速度要求。安全保證體系框圖安29、全保證體系思想保證提高全員意識施工技術安全培訓教育安 全 第 一預 防 為 主強有力的組織、措施保證組織保證措施保證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建立各級安全組織建立勞動保護機構有力的后勤保障措施安全生產、事事相關、人人有責制度保證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完善的安全技術措施完備的勞動保護措施通暢靈敏的通信措施各工種安全生產制度定期年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總結評比制度經濟保證包保責任制監督檢查獎罰分明經濟兌現事事講安全處處有保障實現安全目標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為了生產9.2 質量保證體系1)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為保證本工程項目順利實施和兌現工程質量目標,根據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和我單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規定,結合我單位以往30、從事類似工程的經驗,從組織機構、思想教育、技術管理、施工管理以及規章制度等五個方面建立符合本工程項目的質量保證體系。2)質量保證體系要素及職能分配根據本項目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符合本項目特點的質量保證體系,并形成質量體系文件,配置必要的設備、裝備和專業人員,以確保質量計劃的內容具有嚴密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項目經理部各職能部門分析可能產生不合格的潛在原因,制定預防措施,防止發生不合格品。本項目的質量控制和實施,采取將要素進行層層分解,使每一個要素都明確落實到每一個職能部門和每一個相關責任人。考慮質量保證體系與其它體系(如安全體系)的兼容性,在協作運作時資源共享。3)已完工程和設備的保護31、措施A 施工過程中制定相應的成品保護措施,保證施工過程中的成品、半成品不因人為機械損壞而造成返工、返修,保持各項半成品及成品的完好,確保工程產品順利移交。B 編制現場管理和成品保護實施細則,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避免工序間相互干擾,凡下一道工序對上道工序會產生損傷或污染的,要對上道工序采取護、包、蓋、封等措施,一旦發生成品損傷或污染要及時處理或清除。C 凡在成品或半成品區域施工或裝卸運輸,要安排專人進行管理,防止被撞或被刮。D 現場的鋼材、水泥等能入庫的入庫,不能入庫的用蓬布遮蓋,并進行支墊,防止雨淋、日曬和受潮。E 在澆注混凝土時,已澆注成型的混凝土必須進行覆蓋并不準行人及車輛在上面行走(駛)。32、F 提倡文明作業,嚴禁野蠻施工,對野蠻施工的行為要進行制止,一經發現不論是否造成成品損壞,都要給予經濟處罰。G 已完成主體部分尚未全部竣工的工程,其工程主體和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應達到交付使用工程的相應標準,并設置管理部門。9.3 相關的質量管理制度項目部各職能部門要建立健全各項質量管理制度,確保質量管理工作正常開展。首先從大量現行法規、制度及辦法等文件中選擇適用的,其次根據本身工程特點及人員組織進行補充細化,使之更便于操作,行之有效。項目部質量領導小組、各職能部門必須建立以下質量管理制度,其它制度可根據實際情況要求制定。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全面明確、細化、落實項目部領導和職能部門、架子隊隊33、長及作業人員的質量責任,施工所有人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同時建立起嚴密的、有效的、互相配合的質量管理網絡。質量例會制度。項目部每半月、架子隊每周,由經理、架子隊隊長負責召集召開一次質量工作會議。若有特殊情況,如重要文件學習傳達、發生事故等,可隨時召開,每次會議應留有記錄。建立質量教育培訓制度:a提高全員質量意識;b懂得質量控制重點和基本常識;c管理人員的強化學習;d專項作業的專項培訓;e關鍵特殊過程的培訓。建立質量檢查制度。項目部進行抽查及不定期的施工質量綜合檢查;架子隊除工序交接檢外,每周進行一次質量綜合檢查,促進施工現場質量控制,做到檢查有布置、有記錄、有整改、有總結。建立事故報告制度。發34、生質量事故,施工現場人員或施工負責人應立即報告項目部第一管理者、質量管理機構或調度員。建立質量考核、獎罰制度。對各架子隊進行季度安全考核。以此激勵各層次管理和作業人員發揮各自安全質量作用,減少隱患,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的發生。10 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10.1 文明施工目標與措施1)按照公司文明施工工地建設的有關要求,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2)各種材料、機具等,分類、分品種、分規格堆碼,放置整齊。3)進入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都必須穿戴整齊,行為文明。所有機械及設備醒目的注明施工單位名稱及操作安全注意事項、規程。10.2 環境保護目標與措施1)注意做好施工場區和生活區的35、排水系統,經常清理,保持排水暢通。2)施工便道要有專人定期整修,保持平順。司機要文明禮貌行車。3)在設置施工營地、材料堆放場地、機械存放場、施工臨時用地時,禁止設置在植被良好的地段。4)施工中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施工車輛和施工機械按規定線路行駛,嚴禁隨意碾壓線路規定以外處,不得人為擴大活動范圍,破壞周邊環境。5)嚴禁隨意踐踏和故意破壞,并在生活區設置植被宣傳保護牌,告示人們對植物的保護人人有責。6)對營地生活垃圾、施工遺棄物、廢油、廢水、廢氣、廢渣、等集中進行預處理后,采用專車運至制定的處理廠掩埋或焚燒。11 應急預案11.1 應急保障體系詳見表11.1-1 應急保障體系圖。表11.1-36、1 應急保證體系圖11.2 建設單位應急領導小組詳見表11.2-1 建設單位應急領導小組。表11.2-1 建設單位應急領導小組序號單 位職 務姓 名聯系方式1寧安公司總 經 理2副總經理3安質部長4工程部長5工程部副部長6調 度11.3 監理單位應急領導小組詳見表11.3-1監理單位應急領導小組。表11.3-1監理單位應急領導小組序號單 位職 務姓 名聯 系 方 式1北京鐵城監理公司總 監2副總監11.4 施工單位應急領導小組為提高搶險救援工作的快速反應能力,在五標指揮部的領導下成立三級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和協調搶險救援等相關工作,各作業隊相應成立應急領導小組,組建搶險救援隊伍。1)局指37、揮部應急體系總 指 揮: 副總指揮: 組 員: 2)分部應急體系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3)架子隊應急體系組 長: 副組長:組 員: 義務應急搶險隊隊員:人員30人,特殊情況下保證組織不少于100人的臨時搶險應急救援隊伍。11.5 應急指揮機構主要人員分工具體分工如下:1)組長在項目部領導下負責統一指揮、協調、督促應急響應小組按照應急預案進行事故搶救,在發生事故時,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及時趕往現場時,必須臨時指定一名副組長代為行使組長職責。2)副組長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負責掌握了解事故情況,積極利用各種資源,合理安排、組織現場進行搶救。3)副組長負責迅速與38、當地救援單位或設備單位取得聯系,通報事故各項情況,并聯系支援搶險。4)總工程師在掌握了解事故情況后,制定相應技術方案、措施,為搶險工作提供技術保障。5)劉長波、田松負責營業線施工各項日常安全工作,負責督促技術,安全管理人員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方案和措施,在事故發生時,負責及時組織搶險人員按照事故應急響應預案進行搶險,使事故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6)張浩祥負責營業線施工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負責每日檢查巡視施工現場,發現安全隱患必須立即要求整改,并督促落實到位,在發生事故后,負責維持好現場秩序,配合做好應急搶險救援及各項防護和準備工作。7)張國良負責應急備品、物資設備的采購和儲備,保證應急物資處于良好狀態39、,在發生事故時負責以最快速度把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運到事故現場,保證應急救援工作及時順利開展。8)董浩然負責保證應急資金及時到位,保證日常應急備用資金充足,不得挪作他用,在發生事故時能夠提供充足資金,保證應急救援工作及時順利展開。9)劉新強負責應急車輛、藥品供應能夠滿足應急所需,保證應急車輛處于正常狀態。10)義務應急搶險隊保持人員組成穩定,定期進行學習和組織演練。在發生事故時,必須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集合并趕往事故發生現場,服從統一指揮,進行有組織的搶險救援。11.6 應急處置組及職責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1)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40、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2)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3)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4)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5)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6)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7)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應急預案副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1)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 (2)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 (3)保持與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的直接聯絡; (4)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5)組織指揮部的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41、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 (6)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 3)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 (1)搶救現場傷員; (2)搶救現場物資; (3)組建現場救援隊; (4)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4)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 (1)根據各工區施工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 (2)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 5)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 (1)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42、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 (2)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 (3)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 6)事故調查組的職能及職責 (1)保護事故現場; (2)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 (3)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7)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 (1)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 (2)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 (3)定期收集和整理各工區施工場地的應急反應物資 資43、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 (4)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11.7 應急處置組(救援專業隊伍)組成及分工專業隊伍組成以分部為單位,建立不少于30人的專業救援隊伍,專業隊伍人員在架子隊伍中挑選,以身體強壯、行動敏捷、矯健的工人為優選對象,登記造冊,備選在案,定期進行集訓,鍛煉專業隊伍的應變、應急、專業救援能力,在救援現場損失少、貢獻多等特點。11.8 應急處置勞動力、材料及機械設備配置表詳見表11.8-1 應急處置勞動力、材料及機械設備配置表表11.8-1 應急處44、置勞動力、材料及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材料、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型號主要工作性能指標備注1機動翻斗車輛2FC-1斗容0.75m32電焊機臺2BX5003對講機臺3GP88S4擴音喇叭支25紡織袋條506黃沙噸17木枕根108起道機臺49道鎬把411鴨嘴撬棍把312簸箕個313鐵鏟把1014十字耙把415道尺把116道釘個8017墊板片2018挖掘機臺119運輸車臺311.9 相關設備管理單位電話詳見表11.9-1 主要單位調度應急電話表11.9-1 主要單位調度應急電話序號單 位姓 名調度電話聯系方式備注1寧安 公司2蕪湖工務段3南京電務段4上海通信段5南京供電段6通信蕪湖工區7南京給水公司8鐵通45、蕪湖分公司9蕪湖 東站11.10 應急處置一般原則與方法應急處理原則:本著“先防護、后處理、寧停勿撞”的原則,盡一切可能減少故障影響時間和范圍,減少故障造成的損失。盡快恢復行車設備的正常使用和列車正常運行。11.11 專項應急預案11.11.1 大型機械設備臨近營業線施工傾覆、侵線損壞鐵路營業線設備,危及行車時,防護員立即通知駐站聯絡員。 發生鐵路營業線設備損壞事故,防護員立即通知設備管理單位,密切配合設備管理單位搶修人員,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鐵路設備使用功能,盡快恢復鐵路行車。施工機械侵入鐵路限界,防護員立即通知駐站聯絡員,施工負責人安排施工人員,立即清除故障設備,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鐵路設備使用功46、能,盡快恢復鐵路行車。線路開通前,指派安全專職人員檢查線路狀態和限界,撤除停車信號,確認達到列車放行條件后,及早報開通。當發生安全事故后,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同時采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減少事故損失。項目部組織應急小組成員對事故按應急措施進行處理,并立即報告公司調度。11.11.2 既有地下管線和地上“三電”設備損壞施工過程中出現設備故障事故后,防護員立即通知駐站聯絡員,和各設備管理單位的協調人員進行聯系,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緊急研究搶修方案。按照搶修方案積極組織搶修,及時修復遭破壞的設備。11.11.3 基坑坍塌發現土基坑有裂紋或發出異常聲音時,立即停止作業,采用砂袋填充基坑,防止基坑坍塌失穩,并立即組織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報監理、建設單位等進行分析原因,補救加固后再施工。土方發生坍塌后,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立即撥打應急小組和急救電話。在確認不會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前提下,立即進行搶救受傷人員。少部分土方坍塌時,搶救或救護人員要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傷及被埋人員。被搶救出來的傷員,現場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員要立即進行醫護救援,并立即送往醫院搶救。12 附表12.1 工程平面圖12.2 標準斷面12.3 細部圖紙12.4 DK108+160與3道位置關系12.5 DK109+236與3道位置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