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塘橋鉆孔樁施工技術方案(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9957
2022-07-29
9頁
291.21KB
1、建新塘大橋鉆孔樁施工技術方案建新塘大橋鉆孔樁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場區屬長江三角洲河口沖積平原,地勢低平,地表巖性主要為亞粘土、亞砂土。場區不良地質現象主要表現為軟土,軟土層具有埋藏淺,厚度大,大空隙比高壓縮性等特點。從沿線縱斷面圖上看,地質土層連續性好,地區區域穩定性較好。無活動斷裂帶通過。場區基本地震烈度為 6 度。無飽和液性土層,地表水、地下水對砼不具腐蝕性,根據地質鉆孔情況,有粉砂層,易導致坍孔。擴孔,應按實際鉆孔情況及時調整泥漿性能指標,以保證泥漿護壁質量。本標段鉆孔樁為1.5m/144 根。樁長 55-58m,主要考慮采用正循環鉆機成孔,鉆機類型 GPS-20 型、GPS-12、8 型、GPS-15 型。二、總體目標和質量要求:1、總體目標:不放錯一處,不出現 B 類樁,杜絕 C 類樁。2、質量目標:群樁樁位偏差100mm,排架樁樁位偏差50mm,樁位偏差按鋼筋籠的中心與設計中心之差,鉆孔傾斜度1,孔深符合設計技術規范要求,清孔后泥漿指標沉淀層厚度符合檢驗標準和設計,孔徑不小于設計,鋼筋骨架底面高程50mm。砼坍落度 180-200mm。不出現一組不合格試壓塊。鋼筋籠制作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不發生一起砼灌注事故。三、工作流程:見附表:“鉆孔樁工程報驗程序”和“鉆孔樁施工流程”。四、施工前準備:1、組織技術人員審核設計圖紙,復核坐標、標高、尺寸、工程量。2、設置泥漿3、循環池和泥漿排放池,孔內造漿的泥漿循環池分為泥漿池和沉淀池,泥漿池尺寸一般為 33m。深 1-1.5m,沉淀池尺寸為 38m,深 1-1.5m,泥漿排放池容積按樁孔容積的 3倍以上計算。泥漿池性能指標符合規范要求。3、檢查各個鉆孔的機械性能,對導管進行水密承壓試驗,水密試驗的水壓不小于孔內水深 1.3 倍的壓力。并將導管依次從下至上進行編號,每隔一米編上長度數據。對鉆錐直徑進行復核,根據導管內徑和經計算料斗容積,料斗容積滿足砼初灌后導管的埋深不小于 1 米。五、施工流程:1、樁位放樣:根據復測導線點進行樁位精確放樣,并以橫向和縱向的樁位進行復核,在樁位四周定出四根不易受到破壞的護樁。2、排架措4、施:根據灌注樁施工要求,順橋向樁木間距一般為:灌注樁樁徑D+1.520m,(有通航需求的取大值,否則取小值)橫橋向樁木間距為 1.2m,樁木直徑為 25cm,樁木長度根據地質情況一般為6-8m,入土深度保證 3m,樁木頂標高高出系梁或承臺 50cm,排架用槽鋼進行縱橫向連接,增加排架的強度和穩定性。3、護筒根據現場土質,地形情況,對護筒的制作和埋設有以下要求:旱地或淺水處護筒埋置深度不小于 1.5 米。深水及淤泥層較厚處護筒埋置淤泥以下小于2.0 米。旱地護筒高出地面 0.3 米,水中護筒高出水面 1.0-1.5 米。護筒平面誤差不得大于 5.0cm,傾斜度偏差小于 1%,干處實測、水域采用導5、向架定位。護筒應堅實不漏水,內徑比樁徑大 20-40cm 左右。先將護筒底用粘土填沉,進行夯實處理,將護筒垂直放入坑中,根據四周的護樁將護筒對中定位,護筒四周用粘土分層夯實,以免鉆孔過程中護筒發生偏移,下沉等現象。4、鉆機就位:鉆機就位前,對鉆機的各項準備工作檢查包括架座的加固,主要機具的檢查與安裝設備的就位以及水電供應的接通等。鉆頭對中時,偏差不大于5mm,鉆孔的起吊滑輪線、轉盤中心和樁孔中心三者在同一鉛垂錢上。鉆機編號掛牌,標明該樁的設計孔深、孔底標高、樁頂標高,測深基點標高、負責人等。鉆機上測量該處的鉆孔地質剖面圖和鉆孔施工記錄,必須按不同的土層選擇鉆機壓力,鉆孔速度和泥漿比重對鉆孔過程6、進行記錄。5、鉆孔:鉆孔前檢查鉆機穩定性,鉆桿長度指標。開始鉆孔時,進度適當控制,控制導向防止偏位和斜孔,在護筒刃腳處,應低檔慢速鉆進,使刃腳處有牢固的護壁,鉆至刃腳1 米后可按土質以正常速度鉆進,在護筒下口 3-4m 內不允許高速鉆進,防止穿孔,每鉆進 2 米或地層變化處從泥漿槽中撈取鉆探樣品,查明土類并記錄便于與設計資料核對,在土層變化處根據土質情況調整泥漿指標 1.25-1.3 控制鉆進速度。鉆進作業分班連續進行,鉆孔中發生的異常情況及交接班情況記入鉆孔施工記錄,以便掌握孔內情況,防止事故發生。鉆架設置垂線鉆孔過程中嚴格控制鉆桿的垂直度,防止斜孔或彎孔現象。鉆孔過程中根據不同地質選擇泥漿7、指標,對于一般地層泥漿比重控制在 1.05-1.20 之間,含砂率 4-8%,粘度 16-22S,對于易坍地層泥漿比重控制在 1.20-1.45 之間,含砂率 4-8%,粘度 19-28S。6、清孔:鉆孔進行到設計標高后,立即進行清孔,清孔時孔內水位保持在地下水位或河流水位以上 1.5 米至 2.0 米。清孔采用換漿法,清孔后泥漿指標控制在:比重1.03-1.10,粘度 17-20s,含砂率2%。樁機隊均配備一套測試泥漿指標的儀器。沉淀厚度不大于設計要求200mm,不得用加深孔深的方法代替清孔。7、成孔檢查:成孔后,立即對孔中心位置、孔徑、孔深等方面進行檢查,其中孔中心位置根據鉆前的護樁進行檢8、查,孔徑傾斜度根據制作檢孔器進行檢查,孔深用測繩檢查。檢孔:檢孔器用鋼筋做成,其外徑等于設計樁徑,長度等于孔徑 4-6 倍,不可作加重壓、沖擊或強插檢孔器方法檢孔,如孔層彎斜較嚴重,檢孔器不能放下去,則填土重鉆。8、鋼筋籠制作及就位:制作方法:鉆孔樁鋼筋籠的制作采用加勁筋成型法,制作時,按設計尺寸做好加勁筋圈,標出主筋位置,主筋平置在工作臺上,并標出加勁筋的位置,焊接時,加勁筋上任一主筋與主筋的中部的加勁位置對應,并互相垂直,然后焊接。按照此方法將主筋逐一焊好后,將焊好骨架擱置于支架上,套入箍筋,按設計位置布好螺旋筋并綁扎于主筋上。預留接頭用螺旋筋,樁頭部分加勁筋須加密,防止下放鋼筋籠時變形,9、樁頂根據護筒大小選用較大的墊塊并加密,鋼筋籠下好后重新對中。鋼筋籠制作必須符合規范要求,所有焊條級,鋼筋主筋間距10mm,箍筋間距 0-20mm,骨架外徑10mm,骨架傾斜度0.5%,骨架保護層厚度1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 20mm,骨架頂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鋼筋籠保護層的設置:根據土層提供的定位鋼筋位置,從樁頂至下每 2m 沿四周等距離設置砼墊塊。鋼筋籠的運輸及就位:鋼筋籠的運輸:在鋼筋加工廠集中下料制作成型的鋼筋籠由自制的運輸小車運至樁位附近再由人工分段抬運至孔口,在抬運時若干加勁筋處盡量靠近鋼筋中心穿入抬杠,各抬杠受力盡量均勻。鋼筋籠的就位:鋼筋籠利用鉆或吊車起吊,采10、用吊點法起吊:第一吊點設在鋼筋籠的下部,第二吊點設在鋼筋籠長度的中點到上三分之一點之間。起吊時,先提第一吊點,待骨架稍提起時,再與第二吊點同時起吊,繼續提升第二吊點,同時慢慢放松第一吊點,直到骨架同地垂直,解除第一吊點,檢查鋼筋籠是否有彎曲,如有彎曲應調直并綁扎焊好。當鋼筋就位時,將其穩住徐徐放入孔內,嚴禁擺動碰撞孔壁;當靠近吊點附近的加勁筋接近孔時,用 2 根鋼管穿過加勁筋下方,將鋼筋籠臨時支撐于孔口,將吊鉤移到鋼筋上部,起吊取出臨時支撐繼續下降到鋼筋籠最后一個加勁筋處,按同樣方法臨時支撐,再吊第二節鋼筋籠,使上、下兩端鋼筋籠垂直順接,進行主筋焊接和螺旋筋綁扎,單面焊接長度不小于 10,雙面11、焊接長度不小于 5(為鋼筋直徑)。兩段鋼筋籠連接完成后,稍微提升鋼筋籠,抽取臨時支撐,將鋼筋籠慢慢的下放。采取同樣方法,直到鋼筋籠下放到設計標高為止。最后用可靠的方法將鋼筋籠固定在鉆孔機底盤上。在固定鋼筋籠以前要對鋼筋籠采取防止鋼筋籠上浮的措施:用四根50mm 鋼管均勻對稱的套在鋼筋主筋上,再用兩根50mm 厚壁鋼管與該四根鋼管卡相連接,兩根厚壁鋼管放置在鉆孔機底盤底。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灌注樁加設外徑 64mm、厚壁 3.5mm 的檢測管,檢測管上端高出樁頂不小于 20cm,接頭處采用比檢測管大一型號的鋼管焊接,下端用鋼板焊牢,不可漏水。混凝土澆灌前,將管內灌滿水,上口用塞子堵死。每根灌注樁用12、三根檢測管,其平面夾角為 120 度,焊接在灌注樁的加勁筋上。9.下導管:鋼筋籠安裝完畢并予以牢固固定后,立即按編號依次下放導管。導管采用卡口式導管,導管底口距孔底距離控制在 0.250.4m 左右。10.灌注水下混凝土(1).導管下放完畢,立即進行二次清孔,使孔底沉淀物厚度和泥漿稠度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2).孔底沉淀物厚度和泥漿稠度得到監理工程師的認可后立即澆筑混凝土。首灌混凝土方量滿足首灌后導管的埋深不小于1.0米。連續作業不中斷。(3).混凝土開澆時和每次制作試件前均做一次坍落度試驗。在滿足坍落度要求的情況下方可澆筑混凝土或制作試件,否則應進行調整。(4).鉆孔樁 C25 水下混凝13、土由橋梁二隊試驗室配制,試件28d 強度結果出來進行砼配制。(5).鉆孔樁混凝土采用罐車統一運輸到現場,用串槽送入料斗進行砼土灌注,每根樁三次制作四組試件,由監理工程師或業主隨機抽 1-2 組。所有試件按試驗規范要求進行養護。(6).澆筑砼的數量有現場技術人員記錄,并隨時測量、記錄導管埋置深度和砼的表面高度。(7).灌注速度不宜過快,控制導管埋深在 2-6m 之間(灌注速度快、導管堅固、并有足夠起重能力時取大值)。測深錐為錐型,錐重不小于 4KG。砼接近鋼筋骨架時,使導管保持稍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減少砼的沖擊力,防止鋼筋籠上浮。砼面進入鋼筋骨架一定深度后,適當提升導管,使鋼筋骨架在導管下14、口有一定的埋深。(8).提升導管前,將導管置于孔中間,掛不到鋼筋籠的位置,然后提升導管,防止鋼筋籠被拔起。樁頂砼面應高于設計標高0.5-1.0m,保證樁頭質量。(9).砼澆注期間,將備用發電機,水泵以及吸泥機等設備放在現場,以保持孔內水頭和及時處理澆注故障。11.鉆孔樁泥漿排放:泥漿不能排放在現澆箱梁的橋位處,且不能影響便道的通行以及橋梁下部結構的施工,可就近租地貯存泥漿。12.樁身保護和成樁檢測在水下砼灌注完畢以后,24 小時內,距離樁位 5 米以內不進行鉆孔樁施工或其他具有振動性的作業,保護新澆筑的砼。當樁身砼強度達到 80以上時,即可開挖樁頭。鑿除多余部分,使樁面符合設計要求,且注意截樁時不能損壞樁身。鉆孔樁在截樁完畢后經無破損超波聲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六、注意事項:1.在鉆孔過程中,護筒埋置、泥漿稠度或泥漿水頭高度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在松軟層鉆進時進尺不宜太快,確保泥漿護壁質量,防止鉆孔事故發生。2.鉆孔過程中,經常檢查鉆機的機械性能,鉆桿導架垂直度、部件連接等,避免導致鉆孔質量事故。3.砼澆筑過程中,保證砼的連續供應,同時安裝配備一套備用拌和站,避免砼灌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