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211線高速公路隔離柵安裝工程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59109
2022-08-29
7頁
33.54KB
1、一、編制依據1、G211線古窯子至青銅峽段公路兩階段施工圖設計、補遺書;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O1-2003);3、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施工規(guī)范(JTG F71-2006);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5、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鋼構件防腐技術條件(GB/T 18226-2000);6、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JTG E30-2005);7、隔離柵技術條件(JT/T374-1998)。二、工程概況寧夏道路改善項目古窯子至青銅峽公路作為國道211線高速公路(寧夏境)的聯絡線,東起靈武市東鎮(zhèn),西止青銅峽新材料基地 ,將靈武市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與吳忠市的青銅峽新2、材料基地、牛首山工業(yè)園區(qū)、金積工業(yè)園區(qū)緊密連接起來,并且將寧夏境內的國家高速公路網中的青銀高速、京藏高速、定武高速和區(qū)內擬建的西線高速連接在一起,將銀川市、吳忠市及靈武市連成一片,對促進自治區(qū)資源優(yōu)勢向經濟優(yōu)勢的轉化,加快自治區(qū)和項目所在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對改善區(qū)域投資環(huán)境、促進邊遠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加強多民族地區(qū)安定團結都具有重大意義。本項目路線全長79.275km,我項目部承接的C2合同段起始樁號為:LK25+600-LK41+000,LK45+000-LK59+000,路線全長29.4Km。項目所在區(qū)域地貌類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區(qū)域。地下水埋深隨不同的地貌單元而變化,水質較好,對混凝土不具3、侵蝕性。本項目所在區(qū)域為大陸性中溫帶干旱及半干旱氣候,日照充足,干旱少雨,蒸發(fā)強烈,風大沙多,冬季酷寒而漫長,夏季炎熱而較短。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隔離柵采用焊接網形式,施工總長度約為71435米,電焊網用4mm的低碳鋼絲制成,所用材料均采用鍍鋅后再鍍塑的防腐形式。顏色為綠色。立柱間距為3米。三、資源配置1、項目經理部配置主要管理人員有序號名稱數量姓名備注1項目經理1田國良2項目總工1韓小虎3項目副經理1陳斌4交通工程師1關成奎5質檢工程師1李軍6安全環(huán)保工程師1陳龍2、機械設備配備水泥混凝土攪拌機1臺,材料運輸車2輛。3、原材料3.1、水泥:青銅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青銅峽”牌P.0424、.5R水泥;3.2、砂:鑫磊沙場區(qū)中砂;3.3、碎石:卡子苗石料廠5-31.5mm級配碎石,連續(xù)級配比例為:10-20mm:16-31.5mm5-10mm=50:30:20。四、施工進度計劃計劃于2011年7月2日開始施工,2011年9月2日完工,工期40天。五、施工準備1、圖紙會審、技術交底在項目總工的組織下,集中項目部有關技術人員仔細審閱了圖紙,熟悉施工技術規(guī)范,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和有關安全、環(huán)保、文明施工等文件。向技術人員和各工種技術工人做了培訓交底,未經培訓的人員不得單獨上崗操作。2、拌合設備經過維修保養(yǎng),運行正常,監(jiān)理對原材料進行了抽檢,對配合比進行了驗證。3、對機械設備、測量儀器、機5、具工具及各種試驗儀器等進行了全面的檢查、調試、校核、標定、維修和保養(yǎng)。主要施工機械的易損零部件有適量儲備。六、施工工藝1、施工流程交工調整 掛網 立柱調整 立柱埋設 基坑開挖 測量放線2、按公路用地界范圍內30cm處進行放樣,先確定中心線,然后按設計定出立柱間距。3、每個立柱位置均應按設計要求確定高程。并與公路界地形相協調,必要時,可將地面整修成一定的縱坡、順坡。亦可根據地形,按階梯設置。4、立柱基礎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挖到設計深度后,應清理基底,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5、可先在基坑底部鋪墊混凝土,放下立柱,檢查柱頂標高,并用臨時支撐固定立柱,觀察其垂直度。6、立柱的埋設應分段進行。6、先埋兩端,然后拉線埋設中間。立柱縱向應在一條直線上,不得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柱頂應平順,不得出現高低不平的情況。7、立柱的深度、標高、垂直度和線形檢查無誤后,方能澆筑混凝土,并要分層搗實。8、待立柱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后,方可安裝隔離柵網片。9、網片安裝完畢后,進行最后的調校,擰緊連接螺栓,并對立柱基礎周圍進行最后的夯實處理。10、及時整理施工機械、工具,清除施工殘留物,確保施工現場的清潔。七、施工質量管理和質量檢驗1、施工質量管理1.1、加強質量宣傳,樹立質量觀念加強全體職工的質量意識,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并在全體職工中牢固樹立起“創(chuàng)優(yōu)在我心中,質量在我手中”的信念。1.2、建立7、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制度1.2.1、按照質量保證體系落實質檢儀器和人員,對施工各階段的各項質量指標應做到及時檢查、控制和評定,以達到所規(guī)定的標準,確保施工質量及其穩(wěn)定性。1.2.2、施工質量的控制、管理和檢查應貫穿整個施工過程,應對每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嚴格控制把關,對出現的問題,立即進行糾正直至停工整頓。1.2.3、應完善施工準備、試驗和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技術指標的檢驗措施,做到施工全過程的質量動態(tài)檢測、控制和管理。1.2.4、加強施工報驗a、原材料檢驗包括外觀檢查、尺寸檢查、鋼材的鋅層厚度及浸塑厚度的測試。b、施工報驗立柱在運到工地之前,應先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交每種柱子的試樣。監(jiān)理工程師將檢查其外觀質量,并8、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檢驗幾何尺寸等。立柱基礎開挖好后應報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安裝網片前,應報監(jiān)理工程師對立柱基礎強度、立柱垂直度和柱間距進行驗收。2、質量檢驗安裝完成的隔離柵,應以2Km為一個檢驗驗收單位,連續(xù)取10跨隔離柵進行檢查驗收,或以通道間長度為一個驗收單位,至少連續(xù)檢查5跨。2.1、質量檢驗基本要求:2.1.1、立柱和基礎的幾何尺寸和強度不小于設計圖紙規(guī)定。2.1.2、立柱埋深應符合圖紙要求,立柱與基礎、隔離柵與立柱之間的連接應穩(wěn)固。2.1.3、隔離柵起終點應符合圖紙對端頭圍封的要求。2.2、質量檢驗實測項目隔離柵檢查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9、偏差檢查方法1高度(mm)15直尺:每100根測2根2鍍(涂)層厚度(m)符合設計測厚儀:抽檢53網面平整度(mm/m)2直尺、塞尺:抽檢54立柱埋深符合設計直尺:過程檢查,抽檢105立柱中距(mm)30鋼卷尺:每100根測2根6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基礎施工同時做試件每工作班做1 組(3件),檢查試件的強度,抽檢107立柱豎直度(mm/m)8直尺、垂線:每100根測2根八、安全生產及施工環(huán)保1、安全生產1.1、建立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專業(yè)檢查與群眾檢查相結合的方針,施工現場設專職安全員做到隨時檢查督促,發(fā)現隱患及時10、排除,嚴禁違章作業(yè)。1.2、安全生產具體措施a、施工安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執(zhí)行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運輸車輛應鳴笛倒退,并有人指揮和查看車后。施工中,機械設備嚴禁非操作人員登機操作,并設置示警標志。b、交通安全。交通路口應設立標志,并有專人指揮。夜間施工,路口附近應設置警示燈或反光標志,專人管理燈光照明。c、施工機電設備應有專人負責保養(yǎng)、維修和看管。電機、電線、電纜應盡量放置在無車輛和人員通行部位,確保用電安全。d、現場操作人員必須按規(guī)定佩戴防護用具。e、所有施工機械、電力、燃料、動力等的操作部位,嚴禁吸煙和有任何明火。重要施工設備上應配備消防設施,確保防火安全。2、施工環(huán)境保護2.1、建立環(huán)境保護制度,加強環(huán)保教育對施工人員進行環(huán)保法律、法規(guī)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各項規(guī)定的教育,使參建人員牢固樹立環(huán)保意識,自覺的遵守環(huán)保規(guī)定。2.2、環(huán)境保護具體措施2.2.1、在生活區(qū)、施工現場應經常清理環(huán)境衛(wèi)生,排除積水。2.2.2、所有機械設備的修理殘渣和油污等廢棄物和生活垃圾應分類集中堆放或掩埋,防止污染水源和環(huán)境。2.2.3、原材料和施工現場臨時堆放的材料均應分類、有序堆放。施工現場工具、機械設備等應擺放整齊。2.2.4、及時整治運輸道路和停車場地、經常灑水,清理油污,防止施工車輛產生揚塵,做到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