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場多人食物中毒事故專項應急演練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60380
2022-08-29
21頁
26.54KB
1、食物中毒事故專項應急演練方案*股份*礦多人食物中毒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編 制:后勤科20*年2月5日食物中毒事故專項應急演練方案一、目的、意義和目標(一)、目的1、檢驗預案通過開展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查找食物中毒事故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食物中毒事故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2、完善準備通過開展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檢查對應食物中毒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準備工作。3、鍛煉隊伍通過開展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演單位和人員等對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的熟練程度,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4、磨合機制通2、過開展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理順工作關系,完善應急機制。5、科普宣傳通過開展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二)、意義通過開展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有利于評估我礦應急準備狀態,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體系;有利于提高廣大職工的風險防范意識和遇到突發事故的應急反應能力;有利于宣傳普及應急知識,對我礦提高后勤服務保障工作和應急處置能力都具有重大意義。(三)目標由后勤科牽頭在應急演練領導小組指揮下,模擬突發食物中毒事故并進行現場應急救援演練,檢驗評估應急預案規定的預警、應急響應、處置與救援、應急保障等應急行動,提高應急3、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實戰能力。二、演練實施原則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三、演練類型、時間和地點類型:單項實戰檢驗性演練時間:2012年*月地點:*礦職工餐飲中心四、演練組織結構(一)、應急演練領導小組組長:*(總指揮)副組長:*成員:后勤科科長、安檢科科長、調度室主任、*礦衛生所所長、救護隊隊長、*礦職工餐飲中心經理(二)、策劃部1、總策劃*(礦工會主席,主抓后勤工作)2、文案組后勤科3、協調組后勤科、調度室 4、控制組后勤科、調度室、5、宣傳組宣教科(三)、保障部1、安全警戒組保衛科2、物資保障組供應站3、通信保障4、組調度室、機電科、信息科4、場地保障組后勤科、*礦職工餐飲中心5、運輸保障組汽車隊、救護隊6、醫療救護組救護隊、*礦衛生所#(四)、評估組共設3個評估組第一組:位置*礦餐飲中心。記錄和評估食物中毒應急演練現場匯報情況。第二組:位置設在調度室。記錄和評估應急指揮部人員到位、應急指揮、協調情況及通訊暢通情況。第三組:位置設在*礦餐飲中心,記錄和評估現場應急處置和事故控制。(五)、參演隊伍和人員。餐飲中心7人(模擬病人5名,現場應急匯報人員1名),后勤科4人(組織協調),救護隊機動人員5人(運送病號),調度室1人(接警與報告),安檢科3人(記錄和評估),保衛科4人(警戒),衛生所2人(現場急救和取樣5、)。五、演練情景設計演練現場模擬*礦職工餐飲中心發生不明原因食物中毒事故,調度室接到報告后啟動各項應急程序和處置措施:調度室接到匯報后的響應程序;現場應及處置單位、醫療、救護、保衛、運輸等應急職責部門人員到位及履行職責情況;現場應急處置措施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六、演練工作準備(一)、演練需求1、檢驗預案的信息報告、應急響應和處置程序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2、檢驗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的適宜性;3、鍛煉相關人員對應急預案的熟悉度及應急處置能力;4、檢查對應急突法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二)、資源保障1、參與人員準備提前三天通知,演練當日,各參與人員必須到場,不得請假。2、場6、地準備根據場景設計,需調度室、餐廳及工廣區主干道,演練當日設警戒牌并提前告知廣大職工此次事件為食物中毒專項應急演練。3、物資和器材準備演練所需物資、器材和車輛由供應站、信息科、救護隊、*礦衛生所、*礦餐飲中心統一組織協調。4、文件、資料準備由后勤科組織準備5、安全技術準備由保衛科和安檢科統一組織協調。七、演練實施(一)、演練過程控制1、演練啟動由應急演練總指揮宣布啟動應急演練。2、演練實施步驟2.1、事故發生及報警:場景1:事故發生地點:*礦職工餐飲中心上午8點,*礦餐飲中心多名就餐職工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疑似食物中毒,餐飲中心負責人迅速將有關情況向礦調度室報告。 報告的主要內容:發生7、食物中毒單位、地點、時間、中毒人數、主要臨床癥狀、可疑中毒食物、危害范圍、中毒原因的判定、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要求等。 2.2、接警與報告:場景2:地點:調度室8時10分,調度室接到現場報警后,迅速向值班礦長和礦長匯報事故情況,礦長根據事故性質決定啟動應急預案,調度室根據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通知有關領導和部門人員到調度室待命,通知衛生所迅速參與救援。2.3、事故現場初步處置:場景3:地點:*礦職工餐飲中心事故發生后,現場負責人能積極組織開展救援,上報信息,停止窗口食品銷售,保護好現場,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瀉物等2.4、指揮和控制體系建立場景4:地點:調度室應急預案啟動后,預案規定的各級領導和相關部8、門及事故單位負責人迅速趕往調度室,成立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現場匯報情況制定救援方案,要求衛生所迅速參與救援;要求保衛科安排人員到井口和調度室門外維護秩序,要求食堂工作人員對剩余食品、食品原料及可疑中毒食品,予以封存,對已售出的可疑食品,設法追回;要求后勤科協助人員迅速開展流調工作,進行衛生勘驗,了解中毒餐次的菜譜、食物來源、原料質量、加工方法、儲存條件、存放方式與時間、操作場所的衛生與消毒情況,并做好現場筆錄。2.5、醫療救護:場景5:地點:*礦職工餐飲中心救護車趕到食堂,醫療救護人員進行初步檢查,將中毒人員臺上救護車送往衛生所,現場采樣,對中毒場所應采取相應的消毒處理,對接觸化學性中毒食品的容9、器、設備等責令餐飲中心徹底清洗消除污染,必要時予以銷毀。2.6、演練結束:場景6:地點:調度室衛生所匯報經化驗確定為化學性亞硝酸鹽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中毒人員病情已控制,無生命危險;后勤科匯報經勘查、流調,引發中毒食品為食堂胡辣湯,原因是原料在進購過程中受污染。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宣布演練全部結束,恢復正常狀態。(二)、演練記錄要求演練過程當中,各記錄要統一格式,詳實準確,分類存檔備案。(三)、演練評估要求各評估人員要依據演練評估標準進行客觀公正評估,與演練過程同步實施,在演練實施過程當中不得影響和干擾演練實施。(四)、演練報道要求演練報道要完整、準確,報道人員在演練實施過程當中不得影響和干擾演練10、實施。(五)、演練結束和中止1、演練結束當模擬中毒人員被抬上救護車后,后勤科相關人員匯報初步勘查結果,衛生所匯報初步分析結果和病人情況后,由應急演練總指揮宣布應急演練結束。2、演練中止當發生意外事故或涉及礦安全、生產問題而不得不中止演練實施時,由總指揮宣布中止演練實施活動。八、演練評估和總結(一)、演練評估標準食物中毒事故專項應急演練方案實施評估表評估人員(簽名):演練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時 分演練場景:演練內容演練評估演練實施項目應達到的標準優良一般較差事故的發現與及時報告(1)、收集疫情信息及時、完整,包括接到報告時間、報告的單位名稱、報告人的姓名、聯系電話。(2)、上報疫情信息及11、時、內容完整,包括疫情發生地詳細地址、累及的人數、主要的臨床表現和現場處置方法。調度室快速響應(1)、調度室接到匯報后,能迅速按照預案程序向領導匯報并及時通知相關部門。(2)、上傳下達應急響應指揮部各項指令,協調各單位完成各項應急響應任務。指揮和控制(1)、要求接到現場預警后,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迅速判斷事故性質,決定啟動應急預案。(2)、調度室按照預案要求通知相關人員到達調度室。(3)、指揮部迅速研究救援方案并調配救援、醫療、物資、保衛等人員。積極開展現場救援(1)、事故發生后,現場負責人能積極組織開展救援,保護好現場,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瀉物等。(2)、*礦衛生所人員能迅速到達現場參與12、救援。(3)、做到現場處理井然有序,包括事故發生地封鎖、勘查、消毒、流調等工作符合規定要求。(4)、保障救援人員安全和遏制事態擴大。通訊暢通要求建立可靠的通訊系統,以使與有關崗位的關鍵人員保持聯系。應急設施齊全(1)、醫用防護用品:防護口罩、手套、醫用工作服(普通白大褂)、醫用工作帽。(2)、消毒用品:手動噴霧器各2臺,消毒劑。(3)、采樣用品。(4)、流調用品:各種調查表格,調查筆錄、記錄文件夾等;(5)、交通工具(救護車2輛)。警戒與治安保衛、安檢部門能及時按照指揮部的指令維護調度室、事故地點等重點區域秩序,控制重點區域人員和交通流量。緊急醫療服務和救護衛生所能快速組織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并13、準備好搶救條件。根據演練目標,制定評價標準和相關記錄表如下:序號演練 目標評估方法評價標準演練得分記錄存在問題1事故的發現與及時報告主觀評分 10分收集疫情信息及時、完整,包括接到報告時間、報告的單位名稱、報告人的姓名、聯系電話。(5分)上報疫情信息及時、內容完整,包括疫情發生地詳細地址、累及的人數、主要的臨床表現和現場處置方法(5分)2調度室快速響應主觀評分 10分調度室接到匯報后,能迅速按照預案程序向領導匯報并及時通知相關部門。(5分)上傳下達應急響應指揮部各項指令,協調各單位完成各項應急響應任務。(5分)3指揮和控制主觀評分 15分要求接到現場預警后,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迅速判斷事故性質14、,決定啟動應急預案。(5分)調度室按照預案要求通知相關人員到達調度室。(5分)指揮部迅速研究救援方案并調配救援、醫療、物資、保衛等人員。(5分)4積極開展現場救援主觀評分20分事故發生后,現場負責人能積極組織開展救援,保護好現場,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瀉物等。(5分)*礦衛生所人員能迅速到達現場參與救援。(5分)做到現場處理井然有序,包括事故發生地封鎖、勘查、消毒、流調等工作符合規定要求。(5分)保障救援人員安全和遏制事態擴大。(5分)5通訊暢通主觀評分 5分要求建立可靠的通訊系統,以使與有關崗位的關鍵人員保持聯系。(5分)6應急設施齊全主觀評分 10分醫用防護用品:防護口罩、手套、醫用工作15、服(普通白大褂)、醫用工作帽。消毒用品:手動噴霧器各2臺,消毒劑。采樣用品。流調用品:各種調查表格,調查筆錄、記錄文件夾等;交通工具(救護車2輛)。7警戒與治安主觀評分 5分保衛、安檢部門能及時按照指揮部的指令維護調度室、事故地點等重點區域秩序,控制重點區域人員和交通流量。(5分)8緊急醫療服務和救護主觀評分 5分衛生所能快速組織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并準備好搶救條件。(5分)(二)、演練評估方法采用表格評定法。(三)、演練評估實施由評估組在演練結束10日內對資料進行匯總和討論,并寫出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評估報告(四)、演練工作總結由文案組在演練結束20日內,完成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總結報告*、演練注意事項為確保演練參與人員的安全,應急演練必須遵守以下規定:1、演習過程中所有消息或溝通必須以“這是一次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作為開頭或結束語,以便保證演習人員和可能受其影響的人員都知道這是一次模擬緊急事件;2、參與演練的所有人員必須遵守有關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嚴禁違章作業。3、各參演隊伍和人員在演練過程中必須聽從現場領導的統一指揮,在指定的安全處待命,并不得阻斷人行道。4、當出現真實的緊急情況時,現場人員要在現場領導的統一安排下迅速回到本職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