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及火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奈何
編號:561437
2022-08-30
22頁
69.04KB
1、地質災害的危害不可小視(1)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是一種突然暴發的、破壞性極大的特殊洪流。一次泥石流經歷的時間不長,但來勢兇猛,破壞力極大。明代以前,云南省東川市大橋河一帶還是物產豐饒、人煙稠密的地方,如今這里卻是沙礫遍地的荒灘,其罪魁禍首就是泥石流。山區中發生泥石流對農田村寨的危害極大,防范不力時常可導致村毀人亡。其主要表現是:泥石流直接淤埋農田村寨。泥石流常可在江河中形成“堆石壩”,堵斷江河,形成湖泊,淹沒沿江兩岸的農田和村寨。泥石流沖蝕溝谷、吞食坡地,使農田面積銳減,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2)山體滑坡的危害地質環境本來就不適宜大量人口居住,但人為地造成居民過多,使得很多地區一旦發生滑坡,災難2、的后果非常嚴重。大量人口聚居導致的陡坡墾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建房、修路對自然斜坡的擾動,群眾防災知識的缺乏和災害發生在夜晚等因素疊加在一起,進一步促進了災害的形成,加大了災害的損失。從我國云南盈江縣支那鄉蘆山村蕨葉壩下寨滑坡情況看,據云南省國土資源廳提供的初步調查資料表明:該滑坡長200米,寬100米,規模近100萬立方米。主要巖性為下元古界高黎貢山群花崗巖和片麻巖,受其斷裂影響,巖石破碎;在亞熱帶氣候影響下,巖石風化強烈,風化帶深,風化物疏松。在強降雨的作用下,形成滑塌,掩埋其下方的村莊,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3)塌方的危害地震、建筑施工及農村勞動中有時會發生塌方。塌方可能對受害者造成兩種3、嚴重的后果:一是土埋窒息,迅速造成死亡;二是石塊土方壓埋肢體,引起擠壓綜合征。石塊土方壓埋肢體時間較長,大腿等肌肉豐滿處細胞易壞死,產生有毒物質,一旦人被救出,肢體重壓解除,毒素就進入血液循環,會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其表現為傷處邊緣出現紅斑,肢體腫脹,傷員口干舌燥,惡心嘔吐,厭食、煩躁亂動,尿量減少或無尿,因此,發現塌方要及時搶救。地質災害為什么會發生所謂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其主要類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和沉降、地裂縫、土地沙漠化等。嚴格講,火山、地震其實也屬于地質災害。這幾種類型的地質災害除了4、相互區別外,常常還具有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一般而言,地質災害最主要的形式包括泥石流、山體滑坡和塌方等。以下對這三種地質災害分別予以分析。(1)泥石流災害泥石流是山區溝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與山洪相伴,其來勢兇猛,在很短時間里,大量泥石橫沖直撞,沖出溝外,并在溝口堆積起來。泥石流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其特征是突然暴發,渾濁的流體沿著陡峻的山溝前推后擁,奔騰咆哮而下,地面為之震動、山谷猶如雷鳴。在很短時間內將大量泥沙、石塊沖出溝外,在寬闊的堆積區橫沖直撞、漫流堆積,常常5、給人類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危害。其發生往往是突然性的,發生時讓人措手不及,出現混亂的局面,盲目地逃生可能導致更大的傷亡。泥石流的形成,其自然因素與地質構造和降雨有密切的關系。在地勢陡峭、泥沙和石塊等堆積物較多的溝谷,每遇暴雨或長時間的連續降雨,就容易形成泥石流。從人為因素來看,主要由于不合理的開發,如濫砍亂伐林木,山坡失去植被保護;修建公路、鐵路、水渠等工程時,破壞了山坡表層,不合理的采石、開礦、破壞了地層結構等,都會導致人為泥石流的發生。專家提示:遭遇泥石流時如何逃生沿山谷徒步時,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過多停留。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特別留意是否聽到遠處山谷傳來打雷般聲響,6、如聽到要高度警惕,這很可能是泥石流將至的征兆。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發現泥石流后,要馬上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兩邊的山坡上面爬,絕對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2)山體滑坡災害山體滑坡是指斜坡上某一部分巖土在重力(包括巖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動靜壓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在暴雨季節,有些山體長時間被雨水浸泡,表面山石和泥土松動后容易產生山體滑坡。但也有的因濫采濫伐造成水土流失或過度開采等人為因素而引起。其中人類的工程、建筑等活動對自然的破壞是造成滑坡災害的因素之一。在斜坡7、上堆填加載興建住宅樓、重型工廠等產生的大量的礦渣、土石使斜坡失去平衡。引、排水工程浸溢漏水,工業廢水、農業用水大量滲入坡體,從而加大孔隙壓力,軟化土石。開挖坡腳修建鐵路、公路,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坡地的濫采濫伐以及劈山采礦的爆破等,會使山坡水土流失、山體振動破碎,誘發滑坡。不注意坡體的水土保護,濫砍濫伐。不加強水渠、水庫的堤壩管理,使水大量浸滲入山坡中。專家提示:哪些山體易發生滑坡若山坡上明顯出現裂縫,并有加寬、加長的現象,這意味著可能會發生滑坡。破碎、松散、風化強烈以及風化深厚的巖層易發生滑坡。經過雨水的作用,其性質易發生變化,如黃土、頁巖、泥巖、板巖、凝灰巖等軟硬相同的巖層易發生滑坡。當斜8、坡局部沉陷,而且該沉陷與地下存在的洞室以及地面較厚的人工填土無關時,將有可能發生滑坡。(3)塌方災害塌方是指因地層結構不良、雨水沖刷或修筑上的缺陷,道路、堤壩等旁邊的陡坡或坑道、隧道的頂部突然坍塌,也說坍方。塌方的種類主要有雨水塌方、地震塌方、施工塌方等。在地道、山洞施工或打井、挖窖時,忽視安全,萬一塌方極易被砸傷,常將人體全部被埋住,需緊急急救處理。地質災害到來前的征兆泥石流、滑坡、崩塌的發生是有跡可循的。坡度較陡或坡體成孤立山嘴或為凹形陡坡、坡體上有明顯的裂縫、坡體前部存在臨空空間或有崩塌物,這說明曾經發生過滑坡或崩塌,今后還可能再次發生;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并夾有較多柴草、樹木,9、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的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還有輕微震動感,這些跡象都能確認溝谷上游已發生泥石流。富有經驗的山區人士提醒人們:連續長時間的降雨之后,有可能會發生泥石流。暴雨過后山谷中若出現雷鳴般的聲響,預示將會有泥石流發生。專家提示:易發生泥石流的地質特征溝谷兩側的疏松土層較多,山體破碎嚴重。溝谷兩側垮塌、滑坡現象嚴重。坡面侵蝕、水土流失嚴重。防范山體滑坡須作必要的準備(1)做好必要的物資準備,有備無患可能的情況下,應在避災場所預先做好必要的物資準備,為逃生時提供基本的生活條件。應事先在避災場所搭建臨時住所。事先將群眾的財產和生活用品轉移到避災場所。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準10、備交通工具、通信器材、常備藥品及雨具等。準備充足的食品和飲用水。(2)做好加固山體的防范工程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消除或減輕水的危害、改變滑坡體外形、設置抗滑坡建筑物和改善滑動帶土石的性質四種。知識鏈接:滑坡前的特殊征兆山坡上建筑物變形,而且變形構筑物在空間展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有可能是滑坡的前兆。泉水、井水的水質渾濁,原本干燥的地方突然滲水或出現泉水、蓄水池大量漏水現象,有可能是滑坡的前兆。地下發生異常響聲,而在出現這種響動的同時,家禽、家畜有異常反應,有可能是滑坡的前兆。具體包括哪些工程措施呢?設置滑坡體外截水溝,滑體上的地表排水溝;做好引泉工程建設和滑坡區的綠化工作。建設截水盲溝;支撐盲11、溝;盲洞、滲井、滲管、垂直鉆孔;仰斜孔群。在滑坡前緣拋石,修筑鋼筋混凝土塊排管,鋪設石籠。用培燒法、爆破灌漿法改善滑動帶土石的性質。(3)檢查房屋及周圍物體的變化為避免遭受嚴重損失,應仔細認真地進行各方面檢查。其要求是:檢查房屋地下室的墻上是否存有裂縫、裂紋。觀察房屋周圍的電線桿是否有向一方傾斜的現象。房屋附近的柏油馬路是否已發生變形。山體滑坡時如何避難逃生當你不幸遭遇山體滑坡時,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慌亂。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1)迅速撤離到安全的避難場地避災場地應選擇在易滑坡兩側邊界外圍。遇到山體崩滑時要朝垂直于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離原居住處越近越好,交通、12、水、電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離時朝著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隨滑坡滾動。千萬不要將避災場地選擇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經全面考察,從一個危險區跑到另一個危險區。同時要聽從統一安排,不要自擇路線。(2)跑不出去時應躲在堅實的障礙物下遇到山體崩滑,當你無法繼續逃離時,應迅速抱住身邊的樹木等固定物體。可躲避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溝里。應注意保護好頭部,可利用身邊的衣物裹住頭部。立刻將災害發生的情況報告相關政府部門或單位。及時報告對減輕災害損失非常重要。專家提示:野外活動如何躲避滑坡險情到滑坡多發地區旅游,要注意險情發生。外出旅游時一定要遠離滑坡多發區。野營時避開陡峭的懸崖和溝壑。13、野營時避開植被稀少的山坡。非常潮濕的山坡也是滑坡的可能發生地區。(3)山體滑坡發生后的科學自救方法滑坡停止后,不應立刻回家檢查情況。因為滑坡會連續發生,貿然回家,從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當滑坡已經過去,并且自家的房屋遠離滑坡,確認完好安全后,方可進入。及時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溝渠通暢。做好滑坡地區的排水工作,可根據具體情況砍伐隨時可能傾倒的危樹和高大樹木。公路的陡坡應削坡,以防公路沿線崩塌滑坡。專家提示:如何救助被滑坡淹埋的人和物掌握正確的救助方法,才能迅速救出人和物。其要領是:將滑坡體后緣的水排開。從滑坡體的側面開始挖掘。先救人,后救物。如何防范泥石流災害泥石流是溝河谷中洪水引發的攜帶14、大量泥沙碎石等固體物質的快速流體,具有很強的沖擊力和破壞性。防范泥石流,主要注意以下幾點:路經山谷地帶,留心觀察周圍環境情況,如道路兩旁植被遭嚴重破壞,又突遇暴雨,要迅速轉移至安全的地方,切勿停留。留意泥石流發生前的征兆。在大量降雨后,仔細聽聽從附近山谷是否傳來打雷般的聲響,如果有,需立即采取避險措施。如遭遇泥石流,要立即選擇與泥石流垂直的方向沿兩側山坡往上爬,爬得越快越高越安全。切記不要順泥石流方向往下跑。如在野外露營,要選擇高處平坦安全的地方,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易發生滑坡的坡地下邊,不要在山谷及河溝底駐扎。遭遇到泥石流時怎么辦我國的泥石流主要發生在7、8兩個月,據不完全統計,7、8兩個月的15、泥石流災害占全年泥石流災害的90%以上。我國泥石流危害嚴重的地區主要有:滇西北、滇東北山區、川西地區、陜南秦嶺、大巴山區、遼東南山地、甘南及白龍江流域(以武都地區最為嚴重)。避開泥石流多發區,慎重選擇住所的坐落位置,不要住在坡道上或溝壑附近,在發生泥石流最少的季節和時間穿越這些地區。游客是受泥石流困擾最大的群體,泥石流發生在夏季暴雨期間,而該季節又是選擇去山區游覽的最佳時間。因此,去山區游覽要注意天氣預報,不要在大雨天或將有大雨的情況下進入山區的溝谷。除了暴雨,地震和大型施工、初春融雪也是誘發泥石流的重要因素。預測泥石流也很重要,當發現河(溝)中正常流水突然斷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夾有較多的雜草16、樹木,都可以確認河(溝)上游已經形成泥石流。仔細傾聽是否有從深谷或溝內傳來的類似火車轟鳴聲或悶雷的聲音,這種聲音一旦出現,哪怕極微弱也應認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應迅速撤離。慌亂不利于逃生,應從容觀察泥石流的走向,不要順著泥石流可能傾瀉的方向跑,不要在樹上和建筑物內躲避,泥石流的威力要大于洪水,其流動途中可摧毀沿途的一切障礙,要向泥石流傾瀉方向的兩側高處躲避。不要在土質松軟、土體不穩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衡下滑,應待在基底穩固的高處。應避開河(溝)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不足的凸崖,因為泥石流有很強的掏刷功能及直進性,這些地方很危險。過去許多人“愛財不要命”,因收拾細軟被泥石流吞噬的事例數不勝17、數。有可能的話,逃出時多帶些衣物和食品。由于滑坡區交通不便,救援困難,泥石流過后大多是陰冷的天氣,要防止饑餓和凍傷。別以為剛發生過泥水流的地區比較安全,有時泥石流會間歇發生,如果正駕車穿越剛發生泥石流的地區,一定要當心路上的雜物,最好繞道找一條安全的路線。一些依山傍水的村莊或建筑物以及建在山上的宿舍,遇到暴風雨后應格外防范,做一些有組織的防范措施。作為旅游者乘汽車或火車遇到泥石流時,應果斷棄車而逃,躲在車上容易被掩埋在車廂里窒息而死。如果泥石流使河流堵塞,還將面臨另外的問題洪水,應盡可能在任何災難來臨之前疏散人群。專家提示:遇到泥石流的自救措施立刻向河床兩岸高處跑。向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兩邊山18、坡高處爬。來不及奔跑時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樹木。千萬不要往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不要順著泥石流方向奔跑。 山區旅游遇上泥石流的避險措施如果在山區旅游時,不幸遇上泥石流,游客不要驚慌,必須遵循規律采取以下應急避險措施:沿山谷徒步時,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轉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離山谷越遠越好,不要在谷底過多停留。長時間降雨或暴雨漸小之后或雨剛停不能馬上返回危險區,泥石流常滯后于降雨暴發。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特別留意是否聽到遠處山谷傳來打雷般聲響,如聽到要高度警惕,這很可能是泥石流將至的征兆。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發現泥石流后,選擇最短19、最安全的路徑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切忌順著泥石流前進方向奔跑;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層厚的凹處;不要上樹躲避,因泥石流可掃除沿途一切障礙;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峻山體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發生。專家提示:旅游者出行前要了解目的地天氣狀況前往山區溝谷旅游,一定事先要了解當地的近期天氣實況和未來數日的天氣預報及地質災害氣象預報。游客應盡量避免大雨天或連續陰雨天前往這些景區旅游。如恰逢惡劣天氣,寧可蒙受經濟損失、調整旅游路線,也不可貿然前往。對塌方受傷者的急救方法塌方的種類主要有雨水塌方、地震塌方、施工塌方等。發生塌方后,急救的原則是首先救出遇險者。其次在塌20、方的救援過程中,常常會“再次塌方”傷及救援人員,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1)對全身被埋者的急救方法塌方時造成人整體被淹埋,應立即組織力量進行救援。如不及時正確救治,可造成死亡。當了解清楚被埋人的位置后,在接近傷者時,要防止搶救工具挖掘時的誤傷,盡量用手刨挖。在救險時,要注意傷員附近的房架、斷墻、磚瓦等情況,防止挖時倒塌。(2)塌方后對受傷者的急救對塌方受傷的急救方法如下:迅速救出傷員;救出現場時,搬動要細心,嚴禁拖拉傷員而加重傷情;清除口腔、鼻腔泥沙、痰液等雜物,對呼吸困難者或呼吸停止者,做人工呼吸;大出血傷員須止血;骨折者就地固定后運送。頸椎骨折者搬運時需一人扶住傷員頭部并稍加牽引,同時頭部兩21、側放沙袋固定;傷員清醒后喂少量鹽開水;送醫院急救。傷員意識不清、不省人事、煩躁、出冷汗、面色蒼白、肢體發涼、脈細而弱、呼吸微弱或困難,均表示病情危重,需立即現場救護后就近送醫療機構。發現或懷疑有脊柱骨折時,搬動應十分小心,防止脊柱彎曲和扭轉,以免加重傷情。搬運時,切忌使用軟擔架,嚴禁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搬動,此種方法最易造成脊髓損傷,以致終身截癱。正確的做法是,由34人托扶傷員的頭部、背部、臀部、腿部,抬平放在平板上,然后用布帶將傷員固定后搬送。對開放性外傷,傷口出血時,可用加壓包扎法止血。如無敷料可用較干凈的毛巾或襯衣將傷口扎緊,對小的表淺傷口,則不宜用藥,因涂藥后影響觀察傷情和正確的治22、療。(3)塌方后急救的注意事項救出傷員后,被擠壓的傷肢應避免活動,對能行走的傷員要限制活動,傷肢不應抬高,也不應熱敷或按摩。根據情況,如傷肢需要固定者不要用石膏管型或夾板捆扎,一般稍加固定限制活動即可。肢體嚴禁用加壓包扎或止血帶。傷員口渴者可給予堿性飲料,以防止酸中毒,防止肌紅蛋白與酸性尿液作用后在腎小管中沉積。不能口服者,一般可靜脈輸入生理鹽水或平衡鹽液。根據檢查也可輸入碳酸氫鈉溶液。對傷肢的進一步處理應由醫生定奪。呼吸停止者,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在病人鼻翼下端捏閉鼻孔,搶救者首先緩慢地向傷者吹氣兩口,以擴展其萎縮的肺臟。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病人的嘴,用力向病人口內吹氣,直至病人胸23、部上抬。一次吹氣完畢后,立即與病人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放松捏鼻的手,以便病人從鼻孔呼氣,此時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氣流從口鼻排出。心跳停止者,實行胸外心臟按壓。搶救者跪(或站)在病人左側,先向病人口對口吹幾口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并得到氧氣。用手握拳猛擊病人心前區12下,拳擊可產生微量電流,使心臟恢復跳動。按壓次數:成人每分鐘80100次;兒童每分鐘100次;嬰兒每分鐘120次。搬運傷員要穩,避免顛簸和扭曲。有條件時及早輸血、輸液。專家提示:搶救塌方受傷者的正確方法立即挖出傷員,注意不要再度受傷,動作要輕、準、快,不要強行拉扯。如全部被埋應盡快將傷者的頭部24、首先暴露出來,清理口鼻泥土砂石、血塊,松解衣帶,以利呼吸。使傷員平臥,頭偏向一側,防止誤服嘔吐物。傷口出血時應用布條止血和凈水沖洗傷口,用干凈毛巾包扎好以防感染。骨折時要用夾板或代用品固定。駕車中路遇塌方怎么辦如果你駕駛著汽車行走在道路中,不幸遇到了塌方,那么應該怎么辦呢?在道路塌方比較嚴重的地區,機動車無法通過,應原路返回找到能夠提供補給的地方,再考慮改走其他線路。在遇到輕微塌方的情況時,可先探查前方道路是否能通行車輛。如經簡單處理后,可小心通過。若不能通行,不能強行通過。在國道公路出現斷路或塌方時,要立即開始有計劃地使用食品、飲用水和燃料,等待政府救援。駕車出門遠行要備好食品、飲用水和燃料25、繩索等,以備急需。火場煙氣是致人死亡的元兇煙氣是火場中致人死亡的元兇。煙霧和毒氣無孔不入,而且流動性強,有時人們在還沒有來得及發現火光之前,就已深受其害,失去行動能力,以致窒息或中毒死亡。煙氣是物質在燃燒反應過程中熱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熱量的氣態、液態和固態物質與空氣的混合物。火災煙氣中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吸入以后容易造成窒息。火災時被濃煙熏嗆致死的人數,往往是直接燒死的幾倍。煙氣的流動方向就是火勢蔓延的途徑,溫度極高的濃煙,在兩分鐘內就可形成明火,而且對相距很遠的人也能構成威脅。此外,由于煙的出現,能見度下降,嚴重阻礙了人的視線。有研究表明,只要人的視野降至3米以內,想逃離火場就26、不大可能了。火災發生時,人們普遍會產生恐懼心理,尤其當火災產生的濃煙導致方向不明時,越發使人感到恐懼無助,使人失去理智和行動能力,無法正常疏散,甚至相互擠壓、踩踏,堵塞逃生路徑,最終造成群死、群傷。火災無情:給人類帶來的深重災難火災幾乎是和火的利用同時發生的。在人類社會的初期,人們還沒有什么財富,因此火災的危害還不十分明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物質財富的增多,特別是有了定居的房屋,人們才逐漸感受到火災的巨大危害。失去控制的火勢,就會給人類造成災難。當今,火災是世界各國人民所面臨的一個共同的災難性問題,它給人類社會造成了不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財富日益增加,火災損失上升及27、火災危害范圍擴大的總趨勢是客觀事實。據聯合國“世界火災統計中心”提供的資料介紹,發生火災的損失,美國不到7年翻一番,日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國平均12年翻一番。全世界每天發生火災1萬多起,造成數百人死亡。近幾年來,我國每年發生火災約4萬起,死亡2000多人,傷殘30004000人,每年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10多億元,尤其是造成幾十人、幾百人死亡的特大惡性火災時有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隨著經濟的發展,人為因素導致的火災事故相應增多。最近幾年火災發生的頻率及其危害程度,與我國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經濟的發展基本成正比關系。一旦發生火災,不管是娛樂場所還是工廠(特別是大型娛28、樂場所和化工企業),火勢蔓延迅速,短時間成災,后果十分嚴重。近十幾年我國發生的幾起死亡人數超過200人的火災事故,無一例外都是發生在相對封閉和人員高度集中的電影院和夜總會,而幾起災難性的企業火災,都發生在化工企業。化學工業的生產過程,以及一些化工產品的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均存在火災、爆炸的危險,而且一旦發生事故,撲救困難,后果嚴重。實踐證明,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來越突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的危害”是對消防立法意義的總體概括,包括了兩層含義:一是做好預防火災的各項工作, 防止發生火災;二是火災絕對不發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發生火災,就應當及時、有效地進行撲救,減少火災的危害29、。火災:最經常威脅人身安全的災害火,是以釋放熱量并伴有煙或火焰或兩者兼有的燃燒現象。火災是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是一種因為人為的或自然的原因著火并失去控制而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等災難性事件。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火災發生的原因,包括雷擊起火、自燃起火、使用明火不慎以及使用燃氣或電器不當起火等。火災一般分四類: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根據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發的關于調整火災等級標準的通知,新的火災等級標準由原來的特大火災、重大火災、一般火災三個等級30、調整為特別重大火災、重大火災、較大火災和一般火災四個等級。特別重大火災,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重大火災,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較大火災,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一般火災,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火災具有突發性、多發性、反復性和多變性的特點,它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火災的燃燒對象31、有建筑物、生產裝置、公共設施、交通工具、露天倉庫和電氣設備等。火災能造成各種人員傷害。在火場中,由于逃避不及時可直接被火燒傷或燒死。煙霧引起窒息是火災致傷、致死的主要原因。運用“利用法”火海逃生所謂“利用法”,即是利用有關物品進行逃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利用門窗逃生在火場受困時,大多數人采用這個辦法。利用門窗逃生的前提條件是火勢不大,還沒有蔓延到整個單元住宅,同時受困者較熟悉燃燒區內的通道情況。具體方法: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濕裹住身體,俯身沖出受困區。或者將繩索一端系于窗戶橫框(或室內其他固定構件上,無繩索可把床單或窗簾撕成布條代替),另一端系于小孩或老人的兩腋和腹部,將其沿窗放至32、地面或下層的窗口,然后破窗入室從通道疏散,其他人可沿繩索滑下。(2)利用陽臺逃生如果火勢較大,無法利用門窗逃生時可利用陽臺逃生。高層單元住宅建筑從第七層開始每層相鄰單元的陽臺相互連通,在此類樓層中受困,可拆破陽臺間的分隔物,從陽臺進入另一單元,再進入疏散通道逃生。如果樓道走廊已被濃煙充滿無法通過時,可緊閉與陽臺相通的門窗,站在陽臺上避難。(3)利用空間逃生在室內空間較大而火災不大時可利用這個方法,其具體做法:(衛生間、廚房都可以,室內有水源最佳)把可燃物清除干凈,同時清除與此室相連的室內可燃物,消除明火對門窗的威脅,然后緊閉與燃燒區相通的門窗,防止煙和有毒氣體的進入,等待火勢熄滅或消防部門的救33、援。(4)利用時間差逃生當火勢封閉了通道時,可利用時間差逃生。由于一般單元式住宅樓為一二級防火建筑,耐火極限225小時,只要不是建筑整體受火勢的威脅,局部火勢一般很難致使住房倒塌。利用時間差逃生的具體方法:人員先疏散到離火勢最遠的房間內,在室內準備被子、毛毯等,將其淋濕,采取利用門窗逃生的方法,逃出起火房間。火海逃生的十大對策第一策:熟悉環境,銘記出口。入住酒店或到卡拉OK廳時,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以便失火時盡快逃離現場。第二策:善用通道,勿入電梯。客用電梯在火災時是禁止使用的,由于其封閉不嚴,容易成為煙火蔓延的主要通道。為避免傷亡,決不要乘坐電梯,應選擇消防樓梯和消防電梯,34、疏散到安全地帶。第三策:不入險地,不戀財物。不要浪費時間去穿衣物或搜尋值錢的東西。時間寶貴,生命重要,沒有什么東西值得拿生命去冒險。千萬記住,既已逃出決不重返火場險地。第四策:保持鎮靜,迅速撤離。面對濃煙和烈火,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當火勢不大時,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逃到天臺、陽臺處。第五策:火已燒身,切勿驚跑。身上衣物著火時,千萬不可奔跑拍打,因為奔跑和拍打時會形成風勢,促旺火勢。最佳辦法是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翻滾,或由他人幫助用被服覆蓋,壓滅火苗。第六策:發出信號,等待救援。在逃生無門的情況下,努力爭取救援不失為上策,被困者要盡量待在陽臺、窗口等易于被人35、發現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及時發出求救信號,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在將要失去知覺前應努力滾到墻邊,以便消防人員尋找、營救,因為消防人員進入室內都是沿著墻壁摸索前進的。第七策:簡易防護,不可缺少。家庭、單位、酒店應備有防煙面罩,以便逃生時使用。必要時可用最簡單的方法,如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澆身,匍匐前進。因為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逃離是避免煙氣吸入的最佳方法。第八策:緩降逃生,滑繩自救。高層住宅、寫字樓應備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以便火災時人員通過這些設施安全離開危險樓層。必要時也可用床單、窗簾、衣服等連接成簡單救生繩,并用水打濕,從窗臺或陽臺沿繩緩滑到下面樓層。第九策:爭分奪秒,撲滅小火。當發生火災時,如果火勢不大,應奮力將小火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置小火于不顧而釀成大災。第十策:大火襲來,固守待援。大火襲近時,假如用手摸到房門已感燙手,此時開門,火焰和濃煙將撲面而來。這時,一定要關緊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防止煙火侵入,等待救援人員到來。不要盲目冒險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