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滑坡應急救援預案(2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65882
2022-08-31
23頁
146.23KB
1、.山體滑坡應急救援預案1 準則1.1 編制目的為及時、有效而迅速地處理山體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避免或減輕山體滑坡對人身、生活、生產安全構成的危害,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特制定山體滑坡應急救援預案。1.2 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市、總公司等上級文件指示。(3)麻地溝地形地貌、井口、工業廣場、以及歷年來麻地溝地區洪水情況。1.3 編制目標(1)為礦防洪、防汛指揮部領導提供第一手資料及可靠的搶險方案和依據。(2)廣泛宣傳、教育全體職工和家屬,提高防范意識,明確所住2 應急策劃2.1 基本情況山西忻州神達臺基麻地溝煤業有限公司位于忻州市河曲縣城東.南直距 25km 的前麻2、地溝村北炭窯溝。行政區劃屬沙坪鄉管轄,其地理坐標:東經 111 14 35 111 16 07,北緯39 1019 39 12 31。本井田位于晉西北黃土高原北部,井田地形總體中西部高,北部和南部及東部低,最低點位于井田北部西邊緣溝底,海拔976.20m,最高點位于井田北中部,海拔 1137.00m,相對高差為 160.80m,屬中低山區,區內地形切割強烈,地表大部分被黃土覆蓋,基巖出露較少,其地貌形態以黃土梁、黃土坡、黃土梁峁為主,山頂呈渾圓狀,河谷呈樹枝狀,多為“V”型谷。麻地溝礦內的崩塌、滑坡主要是由于山體受風化、剝蝕及雨水沖刷,井下采煤導致的地面沉陷引發的山體滑坡事故,主要有以下幾處:3、(1)礦區宿舍樓后的山體,容易導致山體滑坡(2)礦區煤場附近的山體容易產生山體滑坡,造成人民生命或財產損失2.2 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危險性分析本井田南部有大面積采空區,根據礦方技術人員實地踏勘,井田西南部采空區上方有約500m2 的地面下沉,下沉0.301.00m,并在下沉邊緣伴有裂隙出現,裂隙寬度約0.20m,長度 200m。在井田西部地表斜坡地段有約90m2 的崩塌區。井田內未有泥石流和滑坡不良地質現象。隨著井下采空區面積的擴大,地表將會產生大片裂隙和地表塌.陷,如果遇到多雨季節,可能還會產生更大規模的黃土崩塌,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綜上所述,建議礦方在今后的建設和生產中,加強地表踏勘,及4、時用黃土填埋裂隙和塌陷,確保煤礦生產安全。3.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3.1 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總指揮部由礦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3.1.1 總指揮部總 指 揮:礦長副總指揮: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安全副礦長礦長助理成員:通安部長機電部長技術部長調度主任綜合部長機掘隊長機運隊長3.1.2 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1)在山體滑坡及泥石流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下令啟動應急預案。(2)負責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3)各應急小組在山體滑坡及泥石流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按職責分工,趕赴現場組織搶險,并嚴密監視事故的發展,確保搶險人員人身安全。(5、4)事故處理期間,要求各單位盡職盡責,聯絡渠道要明確暢通;.聯絡用語規范,認真做好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5)組織和提供事故處理所需要的有關物資。(6)負責組建應急小分隊及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并建立應急通信與警報、儲備搶險、救援、救護方面的裝備、物質。(7)負責督促做好事故的預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檢查工作;(8)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救援組進行應急救援行動。(9)分析判斷事故、事件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確定響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10)批準成立現場搶險指揮部,批準現場搶救方案(或現場預案)(11)向上級部門、當地政府和友鄰單位通報事故的情況,必要時向當地政府和有關6、單位發出緊急救援請求。(12)評估事態發展程度,決定升高或降低警報、救援級別。(13)決定救援人員、員工從事故區域撤離,決定請求地方政府組織周邊群眾從受影響區域撤離。(14)協調物資設備醫療、通訊、后勤等方面的關系以支持反應組織。(15)適時發布公告,將事故的原因、責任公布社會。.(16)宣布應急恢復、應急結束。(17)負責本礦事故調查和組織工作,并對事故的教訓和應急救援經驗進行總結。配合上級開展事故調查工作,認真調查取證,寫出有關書面材料??傊笓]:發生事故應急響應期間,由總指揮負責全面指揮、全面負責組織全礦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調度各成員進行救援。副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7、負責集中人力、物力,調配救災物質協助救援活動。成員:(1)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人員疏散、道路管制等工作。(2)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系和對外聯系,負責現場物質的搶救轉移的指揮調度。(3)負責搶險救援物質的供應和運輸工作;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傷亡、中毒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搶修和搶救傷亡中毒人員的有關必需品的供應工作,(4)負責重要財產物資的搶救、轉移和保護工作。應急指揮中心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麻地溝礦調度室,是指揮部直屬常設機構,主要行使應急救援實施過程中的信息.收集和協調指揮職能。3.1.2 應急救援組織機職責(1)滅火8、搶險組組成單位:后勤保障組長:綜合部長成員:綜合部全體人員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秩序的維護和安全警戒,利用部位配備的滅火器材、設施撲火災,疏散和搶救受災人員,搶救國家、集體和個人財產,保護事故現場。(2)通訊聯絡組組成單位:礦調度室機電部組長:調度室主任職責:負責向總公司調度室和公安消防隊報警,及時有效的發布事故消息,隨時向上級部門匯報情況,搶修受損通訊設備線路,保證通訊聯絡的暢通。(3)搶修組組成單位:機電部、機運隊組長:機電部長機運隊長成員:機電部、機運隊全體成員職責:負責應急救援的供電、供水、供熱設備、設施的搶修任務,引導救援車輛進入并提供電源、水源情況,保障救援的供電、供熱安全。.(4)交9、通運輸組組成單位:礦車隊組長:綜合部長成員:綜合部全體人員職責:負責公路的搶修,搶險救援物資的運輸及傷員的轉運任務。(5)物資保障組組成單位:機電部、綜合部組長:機電部長成員:機電部和綜合部全體人員職責:負責組織、發放應急救援材料、器材、裝備及生活急需品的工作。(6)生活后勤保障組組成單位:綜合部組長:綜合部長成員:綜合部全體人員職責:負責應急人員后勤保障,解決受災員工、群眾的吃、住問題(7)善后工作組組成單位:綜合部組長:綜合部部長成員:綜合部全體人員.職責:負責因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物損失補償等善后事宜。(8)培訓組組成單位:安全部組長:通安部部長成員:通安部全體人員職責:負責對應急人員10、進行業務和技術培訓4 應急準備4.1 預測、預警(1)發生地質災害事故后,在事故地點及附近的人員應利用電話或派出人員等方法,迅速將事故的性質、發生地點、原因和危害程度向礦調度室匯報。其他區域的人員,在發現異?,F象后,也應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匯報。(2)調度室及匯報人要根據事故的性質和蔓延趨勢,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區域的人員發出警報通知。(3)在搶救事故期間,救災負責人應隨時向礦調度室匯報災區狀況和救災工作進展情況(如現有搶救力量、人員的情緒及身體狀況、救災的現有條件、事故發展趨勢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也可對下一步搶救工作的開展提出建議和措施,取得礦井搶險組織部門11、指示和支持。.4.2 應急救援保障4.2.1 應急救援隊伍保障(1)礦應急隊伍井下事故以救護隊為主進行事故應急救援。防山體滑坡隊伍人員由下列單位組成,調度5 人、保安隊 5 人、通安部 4人。機電部 4 人。(2)醫務所要制定應急醫療保障預案,保證全礦在各種應急情況下能及時有效地救治各種受傷人員。(3)保安隊要制定治安管制和交通管制措施,對進入事故現場的人員和車輛實行管制(必要時搶救人員佩戴統一明顯標志,搶險車輛張貼特殊證照),維持治安秩序。(5)各單位、各部門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應急指揮中心的命令,所有參加搶救、搶險的人員要積極主動,服從指揮,遵守紀律,不得推誘扯皮。4.2.2 應急物資設備保障12、(1)機電部要制定應急物資設備保障措施,保證全礦在各種重特大事故應急搶救搶險中有充足的材料和設備。(2)各部門的搶救物資、設備要按規定的數量配齊配足,加強日常檢查和管理,帳、卡、物一致,不得隨意挪用。(3)各單位、各部門的搶救物資在接到救援電話后,按應急指揮中心要求將所需的物資、設備等,及時送到指定地點。4.2.3 應急經費保障(1)財務部要做好應急救援專項費用計劃,保證應急管理運行中.各項活動的開支。(2)機電部、財務部必須保證全礦發生重特大事故時有足夠的應急救援資金,能夠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5.2.4 應急通信保障(1)監測監控組要制定礦應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證在各種應急情況下都能13、夠通信暢通,信息傳遞及時。(2)礦應急指揮中心成員要配備完好的通訊工具,并始終保持在工作狀態,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趕赴指定地點。4.2.5 醫療衛生保障醫療衛生主要以礦醫務室為主,備足搶險救災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藥品和醫療器械。組織各類醫務人員、護士組成醫療救護隊。負責受傷人員的搶救工作。通知事故地區就近醫院做好搶險救災工作。4.3 應急防范措施(1)技術部要在雨季來臨之前,對周邊小煤窯及地表裂縫進行一次細致的檢查,對可能發生洪水威脅大礦的小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預防。(2)在副平硐備足草袋和沙石料,一旦發現洪水要立即進行封堵。(3)由礦統一安排在汛期來臨之前清掏所有的排洪溝、渠,并對損壞的防洪設14、施全部進行修復。(4)監測監控組要對警報系統進行檢查,確保警報系統完好。.(5)汛期到來之前,將河道垃圾全部清理完畢,對設在河道內的違章建筑全部拆除。(6)對原住在危險地區和危房的居民要發出限期搬離通知書,動員他們離開險地,以便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7)成立危險區域領導組,災害發生時,指揮危險地區人員有組織地進行撤離。(8)機電部備齊備足搶險救災物質,存放在“三防”專用庫,安排好值班人員,專人專庫,做到隨用隨取。(9)各搶險隊伍要進行必要的戰前演練。.4.4 教育、培訓與演練4.4.1 宣傳教育(1)作為應急準備的一項內容,應對公眾進行日常教育,尤其是位于重大危險源周邊的人群。()應急指揮15、部要利用現有的宣傳欄、廣播等向全礦職工公布應急預案的主要應急措施、應急報警電話。大力宣傳應急法律、法規,鼓勵職工及其家屬積極參與應急行動中,讓每位職工都懂得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基本常識。4.4.2 培訓(1)培訓人員范圍.主要包括應急指揮部全體成員和應急救援人員,使每位成員都能勝任應急救災工作。(2)培訓內容包括:如何識別危險、如何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如何啟動緊急警報系統、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4.4.3 演練(1)演練是對應急能力的一個綜合檢驗,應以多種形式應急演練,包括桌面演習和實戰模擬演習。通過演練使應急人員熟悉整個應急行動的程序,明確自身的職責,提高協同作戰的能力。同時,應對演練的結16、果進行評估,分析應急預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進和完善。(2)礦專職救護隊作為應急救援的專業隊伍要經常不間斷地進行救災演習。指揮部要組織各救災組所有成員進行救災演習,要求每年至少演習一次。5.應急響應5.1 應急啟動程序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為進一步做到防患于未然,盡量降低和減少事故造成的影響,以及在事故發生時能及時正確指導進行事故的救援活動,特制定如下應急措施。5.1.1 危險報警現場人員在發現保護好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應及時檢查事故部位,并.立即向班組長或上級有關領導報告。有關人員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報警。報警時應講明事故單位、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的性質、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及17、聯系電話等。報警電話。井下所有作業人員在發現各種險情后,有責任和義務就近利用電話急呼向礦調度室匯報,礦調度室利用生產調度電話迅速通知受波擊臨近地點工作人員及游客迅速撤離,并按照本預案通知相關領導和部門,按照指揮部指令進行統一調度指揮。5.1.2 接警記錄程序事故匯報人姓名匯報時間.事故性質事故發生時間事故發生地點人員傷亡情況事故地點通風情況事故可能波及的區域是否伴生其它災害事故區域有何異?,F象備注5.1.3 發生事故的通知程序調度室值班礦領導應急救援中心總指揮應急救援中心副總指揮應急救援中心成員.5.1.4 應急響應流程5.1.5 啟動應急救援系統:分級響應為有效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依據其可18、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力大小、人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由高到低劃分為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級)一般(級)四個級別。特別嚴重(級)嚴重(級)的預警信息,由上級有關部門報請組織及時撤離災區或進行應急避災現場進行應急自救、互救了解事故情況,及時發出警報接到災情報告,做好記錄,并向有關領導發出通知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指揮部展開現場應急救援向神達集團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及其他相關向本礦內部職工通告事展開現場應急醫療救護展開救災現場警戒保衛通過媒體定期通報事故救援進展情況礦調度室搶險救醫療急治安保其他應急保障資其他力量井下受災遇險展開避災自救需要外部支援時的請求相關外部資源事故現場19、人.市政府發布、調整和解除。較重(級)的預警信息,由政府部門調整和解除。一般(級)的預警信息,由礦發布、調整和解除。調度指揮部一旦接到發生事故的報警后,確定響應級別后,應立即按如下程序啟動應急救援系統,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調動各方人力和物力,對所發生的事故進行控制和緊急救援。(1)接到災害通知后,相關人員立即趕赴指揮部集中,由總指揮統一安排工作,不準擅離職守。(2)根據事故情況,提出救災方案,由總指揮決定后,立即分頭實施搶險救災。(3)通知礦專業救護人員趕赴現場對傷員進行搶救。(4)調度指揮鄰近單位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緊控制,避免事態擴大或波及范圍擴大。(5)通知礦醫療部門,一是趕赴現場搶救20、;二是在醫院內部按醫療系統應急救援預案做好對傷員的搶救準備工作。(6)通知礦材料保管部門,提供一切搶險搶救所需的材料設備。(7)如果控制事態有困難,應向上級部門及領鄰近單位請求增援。5.2 救災程序和措施5.2.1 應急處置原則:(1)先救人,后救助。竭盡全力迅速搶救受傷人員和解救被困人.員。(2)先排險,后救助。搶救現場貴重物資時一定要先排除險情,保證搶險救災人員的自身安全,不得貿然行動。(3)分清事故類別,及時掌握事故現場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展開救援工作。(4)及時疏散現場群眾,引導災民脫離險境,以防發生意外傷害。(5)設法控制災情,防止事態擴大,必要時向上級指揮部提出增援請求。5.2.2 發21、生事故時現場人員應急自救措施:如果發生事故時,現場人員為最前線人員,應首先根據事故發生狀況及現場的可利用條件采取緊急自救措施如下:(1)首先進行人生安全自保和互保,利用現場的一切有利條件進行自救,同時應及時向調度指揮報告事故發生情況及將會影響的后果。(2)在自身安全得到保障時,要進行減災搶救工作,在現場負責人的指揮下,開展最及時搶險工作,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減少國家或人民財產的損失。5.2.3 應急人員安全保障措施(1)應急隊伍或應急人員按指揮部的要求即時進入和離開事故現場。.(2)所有應急人員、救護隊要加強應急訓練和演習,要進行有關保證自身安全的培訓,包括各種情況下的自救和互救措施,正確使用個體22、防護設備等,保證在應急情況下能夠及時趕到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出色地完成總指揮部交給的搶救任務。5.2.4 發生事故時,指揮部及各組的搶救措施:在發生事故時,調度指揮部應在接到報告后,及時迅速調動救援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搶救工作。5.2.4.1、指揮部設在調度室(1)指揮部及辦公室人員及時到位,根據上級指示及災情實施緊急預案。(2)根據災情制定救災方案。(3)按照方案通知各業務組分頭實施。(4)指揮部領導深入災區現場辦公。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災情及組織實施方案,并及時匯報災情變化。(5)隨時了解掌握汛情發展變化情況,及時向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6)做好災害損失統計情況。5.2.4.2、搶險救災組(23、1)立即組織實施方案細則。.(2)發放救災工具,組織隊伍奔赴現場。(3)組織群眾開展自救,撤離險區,尋找被沖、被壓、失蹤人員。(4)組織有關人員檢查水、電、氣、通訊設施損壞情況,做好搶修工作。(5)對易燃、易爆及要害部位現場保護。(6)發現火災立即組織滅救。5.2.4.3 治安保衛組(1)執行預案實施細則。(2)對重地區和重點設施采取周密的保護措施,嚴防哄搶和破壞。(3)公布臨時特別治安管理條例,強化社會治安,組織群眾搞好治安聯防。(4)在洪災路段實行交通管制。5.2.4.4 物質供應組(1)做好救災物質的保障、發放、登記工作。(2)做好外接物質的接收與發放。(3)根據需要組織車輛運送物資和人24、員。(4)檢查通往災區的道路、涵洞是否暢通,如有破壞立即組織搶修,保證車輛順利通行。5.2.4.5 醫療生活組.(1)立即執行預案實施細則。(2)做好疏散群眾的安置工作,必要時搭建受災群眾的臨時住所。(3)做好受災群眾生活物質發放管理工作。(4)搞好救濟金的發放工作。(5)組織醫療救護隊奔赴災區,做好傷病員救護。(6)做好防疫工作,避免流行型疾病浸延。(7)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5.2.4.6、宣傳教育組(1)根據指揮部的決定發布災情信息。(2)及時報道抗洪搶險中的先進事跡,先進單位,先進個人,激勵群眾戰勝災害信心。5.2.4.7 生產恢復組(1)立即執行預案實施細則。(2)奔赴現場實施25、勘察各類生產設施損壞情況。(3)對遭受破壞的設施,立即進行搶修,爭取時間恢復生產。6.應急恢復、結束6.1 現場恢復(1)搶險救援行動完成后,由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進入臨時應急恢復階段,現場指揮部領導及相關救援組成員要組織現場清理、人.員清點和撤離。(2)搶救結束后,生產恢復組要協助現場指揮部制定恢復生產、生活計劃,由現場指揮部領導組織實施,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3)現場清理和受影響區域要由汛情監測組負責組織進行連續監測;控制此時仍存在的潛在危險,將現場恢復到一個基本穩定的狀態,為長期恢復提供指導和建議。6.2 災后恢復工作災害過后,指揮部要立即對災害情況進行詳細的摸底和調查工作,并如實向上級反26、映受災情況。事故調查與后果評價等6.2.1 安排職工家屬基本生活(1)搞好職工生活和救災物質的發放工作,穩定正常生活秩序。(2)做好職工家屬住宿安置。(3)做好通道疏通工作。(4)做好災后水、電的恢復供應。(5)繼續做好災民防病、治病工作。(6)維護社會穩定,打擊不法行為。6.2.2 加緊修復工作,恢復生產,重建家園(1)對遭受破壞的生產建筑設施,加緊修復建設,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2)開展生產自救。(3)做好職工家屬思想政治工作,調動職工的積極性。.(4)做好災后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為今后救援搶險打好基礎。6.3 應急結束應急結束后,礦總指揮部宣布應急結束,應急人員撤27、回原單位,應急救援中心辦公室組織人員進行應急總結評審。7.預案管理與評審7.1 預案管理7.1.1 為了確保應急救援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實際情況的符合性,應根據有關應急的方針、政策和其它有關預案編制的指南,由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小組對所編制的應急救援預案先進行內部審查,再報請有關部門預案編制小組進行審議,按會審意見修改后,由礦負責人簽署發布,并報相關部門備案。7.1.2 安全部是應急預案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編制、修定、更新和預案的審查、批準。7.2 評審和改進7.2.1 應急預案的評審是對計劃的評估和修訂,在制定計劃和演練過程中,應讓熟悉設施的工人,包括相應的安全小組共同參與。7.228、.2 對預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準和發布做出管理規定,并保證定期或在應急演習、應急救援后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針對實.際情況的變化以及預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斷地更新、完善和改進應急預案文件體系。7.2.3 應急救援預案從下發之日起執行,同時原預案廢止。7.2.4 各單位要安排人員對山體滑坡及泥石流事故易發部位經常巡查,特別是長時間降雨和暴雨期間要派專人巡查(巡查人員不少于兩人)。7.2.5 巡查人員發現危巖滑動或巖石掉落時,根據實際情況撤離人員到安全位置,并立即向辦事處匯報,由辦事處主任根據情況,發布命令啟動執行本應急預案。當應急小組各就各位,組織事故的應急處理。應急組要確定事故處理的重點和中心,把搶救和保護人身安全放在首位。7.2.6 在山體滑坡及泥石流事故發生期間和終止后,要按照事故調查規程和防止山體滑坡事故措施要求,及時分析和預測事故發展可能帶來的后果,預先采取有針對性地措施進行防范。各單位要群策群力,要顧全大局,針對事故的蔓延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7.2.7 危急事件的應對。(1)提高廣大員工對山體滑坡事故的認識,掌握山體滑坡形成原因、特性、表象和預防等基本知識,提高預防、搶險救援的成功率。(2)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事故發生后,按照事態的嚴重程度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人員搶險。必須備足生活、醫療等急需品。(3)財務和后勤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物品供應和食品供應。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