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中心地塊地下室基礎模板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37960
2023-04-07
21頁
1.45MB
1、1.工程概況1。1XXXX國際會展中心X號地塊X項目位于XXX區域內,展館整體呈扇形布置.1.2XXXX國際會展中心X號地塊X項目X區、X區,建筑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1。3XXXX國際會展中心X號地塊X項目X區、X區,基礎形式為樁基礎、獨立柱基加抗水板,結構體系為框架-剪力墻,工程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9度.1。4XXXX國際會展中心X號地塊X項目X區、X區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建筑總高度39.4m.1.5本工程0。000絕對高程1892。30m。2。基礎情況說明XXXX國際會展中心X號地塊X項目X區、X區區、7區基礎形式為承臺下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或預制鋼筋混凝土2、方樁。基礎承臺之間設置地梁連接,地下室底板大面為500mm厚抗水板,局部為800mm厚筏板。3。編制依據和說明3.1編制依據3。1。1XX設計有限公司所提供的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圖3.1。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3。1。3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冊(第二版)修訂本3.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程JGJ16220083。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3。1.6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3。1.7現行施工規范、標準和云南省及昆明市相關施工管理規定。3。2編制說明3。2.1本方案僅用于XXXX國際會展中心X號地塊X項目X區、X區區、7區地下室基礎模板3、施工。3。2。2方案中未標注計量單位的均以“mm為單位.4。基礎模板施工準備4。1技術準備4。1。1項目部應組織相關人員認真熟悉地下室基礎設計圖紙和相關規范,確定本工程模板選型及支設構造。4。1。2在熟悉設計圖紙和規范前提下,編制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模板安拆方案。4.1。3按施工方案和技術規程對操作者以書面形式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工作。4。1。4模板安裝完成后應由模板施工班組、分管工長和責任工長共同檢查合格簽署驗收單,拆除時經共同檢查下達拆除通知單后方可進行操作。4。1。5做好模板施工施工過程中的檢查、檢驗記錄,并及時進行整理,以保證技術資料的及時、完整。4.2材料準備4.2。1充分熟悉地下室設4、計圖紙和施工方案,準確提出各種支模形式需用主材和輔材計劃.4。2.2應認真做好各種進場材料及材質合格證、試驗報告的檢查、收集工作,不合格產品一律不準在工程中使用。4。3模板加工機具準備模板加工機具設備主要為裁板機、刨木機、固定式園盤鋸、手提園盤鋸等.5.基礎模板選型5.1獨立柱基側壁、地梁低于抗水板側壁和防水底板外圍使用磚胎模.5。2基礎內集水坑使用18mm厚覆膜板和鋼管支撐體系。5.3地下室外擋土墻導墻部分使用18mm厚覆膜板和鋼管支撐體系.6。基礎模板及支撐體系施工6.1基礎磚胎模6。1。1承臺、集水坑磚胎模6。1。1。1砌筑材料24011553水泥灰砂磚、M7。5水泥砂漿。6。1.1。25、承臺、集水坑墊層澆筑承臺、集水坑墊層為C15混凝土,澆筑范圍為承臺、集水坑每邊設計長度(寬度)+50mm(防水找平層、防水層、防水保護層)+240mm或120mm(磚胎模厚度).6。1。1。3砌筑預留寬度為保證承臺、集水坑設計尺寸,在砌筑承臺、集水坑磚胎模時預留出防水找平層、防水層和防水保護層厚度,則將承臺、集水坑磚胎模內壁按承臺設計長(寬)向外退50mm進行放線.6.1。1。4砌筑高度承臺、集水坑磚胎模從承臺墊層上開始砌筑,上部砌筑至抗水板或筏板墊層下口。6.1。1.5砌筑厚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承臺、集水坑磚胎模砌筑凈高度1。0m時為120mm,磚胎模砌筑凈高度1。0m時為240mm.6。16、.1。6砌筑要求水泥灰砂磚在砌筑前一天澆水濕潤,砌筑方法為三一砌筑法,砌體應內外搭接,層層錯縫,垂直度和平整度應滿足規范要求.砌筑砂漿得在3h小時內用完,禁止用隔夜砂漿。6。1。1.7防水找平層抹灰待磚胎模砌筑完成達到一定強度后對內表面進行灑水濕潤,用1:2水泥砂漿抹面20mm厚做為防水找平層,陰陽角部應抹成R角.6.1.1。8防水層施工防水層按設計圖紙材質及規范施工附加層和大面.6。1.1。9防水保護層抹灰防水層施工完成后,對側壁用1:3水泥砂漿抹面20mm厚做為防水保護層。6.1。1.10外壁回填本工程承臺、集水坑開挖時放坡系數為1:1。5,磚胎模砌筑、抹面完成后采用素土進行回填,回填時分7、層使用機械進行夯實。6.1.1。11承臺、集水坑磚胎模做法構造大樣見下圖。6。1.2抗水板和筏板磚胎模6。1。2。1砌筑材料24011553水泥灰砂磚、M7.5水泥砂漿.6.1。2.2墊層澆筑寬度抗水板和筏板墊層應澆至磚胎模外邊沿。6。1。2.3砌筑預留寬度為保證抗水板和筏板設計尺寸,在砌筑抗水板和筏板磚胎模時預留出防水找平層、防水層和防水保護層厚度,則將抗水板和筏板磚胎模內壁按抗水板和筏板設計長(寬)向外退50mm進行放線.6。1.2.4砌筑高度抗水板和筏板磚胎模從墊層上開始砌筑,上部砌筑至抗水板和筏板結構標高以上120mm處.6.1。2。5砌筑厚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抗水板和筏板磚胎模砌筑厚8、度為240mm,每隔2。5m設置一道240120mm的附壁柱。6。1。2。6砌筑要求水泥灰砂磚在砌筑前一天澆水濕潤,砌筑方法為三一砌筑法,砌體應內外搭接,層層錯縫,垂直度和平整度應滿足規范要求。砌筑砂漿得在3h小時內用完,禁止用隔夜砂漿。6.1。2.7防水找平層抹灰待磚胎模砌筑完成達到一定強度后對內表面進行灑水濕潤,用1:2水泥砂漿抹面20mm厚做為防水找平層,陰陽角部應抹成R角。6。1.2.8防水層施工防水層按設計圖紙材質及規范施工附加層和大面,防水卷材應預留出一定寬度在平面上,以利于后期抗水板和筏板擋土墻外平面卷材搭接.6。1。2。9防水保護層抹灰防水層施工完成后,對側壁用1:3水泥砂漿抹9、面20mm厚做為防水保護層。6。1.2。10抗水板和筏板磚胎模做法構造大樣見下圖。6。1.3地梁磚胎模6.1.3.1砌筑材料24011553水泥灰砂磚、M7.5水泥砂漿.6。1.3.2墊層澆筑寬度地梁墊層為C15混凝土,澆至磚胎模外邊沿。6。1。3。3砌筑預留寬度為保證地梁設計尺寸,在砌筑地梁磚胎模時預留出防水找平層、防水層和防水保護層厚度,則將地梁磚胎模內壁按抗水板和筏板設計長(寬)向外退50mm進行放線。6。1。3。4砌筑高度地梁磚胎模從墊層上開始砌筑,上部砌筑至抗水板和筏板墊層下口標高.6.1。3.5砌筑厚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地梁磚胎模砌筑厚度為120mm.6.1。3。6砌筑要求水泥灰砂10、磚在砌筑前一天澆水濕潤,砌筑方法為三一砌筑法,砌體應內外搭接,層層錯縫,垂直度和平整度應滿足規范要求.砌筑砂漿得在3h小時內用完,禁止用隔夜砂漿。6。1。3。7防水找平層抹灰待磚胎模砌筑完成達到一定強度后對內表面進行灑水濕潤,用1:2水泥砂漿抹面20mm厚做為防水找平層,陰陽角部應抹成R角。6。1.3.8防水層施工防水層按設計圖紙材質及規范施工附加層和大面.6.1。3。9防水保護層抹灰防水層施工完成后,對側壁用1:3水泥砂漿抹面20mm厚做為防水保護層.6。1。3.10地梁磚胎模做法構造大樣見下圖。6。1.4后澆帶坑槽側壁磚胎模6。1。4。1砌筑材料:24011553水泥灰砂磚、M7.5水泥砂11、漿。6.1.4.2砌筑目的為保證后澆帶坑槽側壁斜坡成型要求。6。1。4.3墊層澆筑寬度后澆帶坑槽墊層C15混凝土,澆至側壁磚胎模外邊沿。6。1。4。4砌筑高度從后澆帶坑槽底部墊層上口至抗水板、筏板墊層下口標高。6。1。4.5砌筑方式根據現場情況,后澆帶坑槽側壁磚胎模采取逐皮收口的方式進行,下口寬度370mm、上口寬度215mm、長度為后澆帶長度。6。1.4.6砌筑要求水泥灰砂磚在砌筑前一天澆水濕潤,砌筑方法為三一砌筑法,砌體應內外搭接,層層錯縫,垂直度和平整度應滿足規范要求。砌筑砂漿得在3h小時內用完,禁止用隔夜砂漿。6。1。4。7磚胎模表面抹灰待磚胎模砌筑完成達到一定強度后對斜坡表面用1:212、水泥砂漿抹成設計要求斜度.6。1。4.8后澆帶坑槽磚胎模做法構造大樣見下圖.6.2集水坑模板6.2.1集水坑結構平面尺寸為2。11。1m,結構深度1.2m。6。2.2支模材料選擇18mm厚覆膜板、10050mm木枋、483。5鋼管、鑄鐵扣件。6。2.3模板拼裝6。2。3。1根據施工圖,將覆膜板按集水坑設計尺寸在加工房內進行下料和拼裝成形。6。2。3.2為了加強覆膜板的剛度,在覆膜板內側沿高度方向以200mm間距使用木枋水平與之釘緊。6.2.3.3在模板上、下四個角部釘使用木枋釘成三角形以加強抗扭曲強度。6。2。4模板安裝定位集水坑底部及側壁鋼筋全部綁扎完成后,將坑底下部控制邊線引測到底部鋼筋上13、,用塔吊將已拼裝好的集水坑側壁模板吊至集水坑中進行臨時定位,定位前在模板下部按500mm間距擱置與保護層同厚度的預制混凝土墊塊(墊塊為2005015mm C30混凝土預制)。6。2.5加固支撐6.2。5.1在集水坑模板內側每邊從一頭角部向另一端角部按200mm間距設置高于集水坑高度100mm的豎向鋼管背杠(每根豎向鋼管下部設置一個2005015mm C30預制混凝土墊塊)。6.2。5。2在豎向背杠外部沿側壁設置水平鋼管,第一道距集水坑底175mm,以上每道間距400mm。6。2。5。3集水坑兩個方向使用鋼管將每道水平鋼管進行連接固定做為支撐加固。6。2。6集水坑模板支撐構造大樣見下圖。6.3抗14、水板、筏板、承臺基礎后澆帶構造處理6.3。1后澆帶寬度本工程后澆帶寬度7001000mm。6.3.2使用材料16級鋼筋、40目鋼絲網、60目鋼絲網、鉛絲、483.5鋼管6。3.3后澆帶施工準備6。3。3。1在防水保護層上彈出設計后澆帶兩側寬度邊線.6。3。3。2彈出外貼式止水帶粘貼中心線.6。3。3。3粘貼外貼式止水帶.6.3。3。4粘貼填縫材料。6.3。3。5綁扎后澆帶附加鋼筋.6.3.3。6綁扎抗水板或筏板底層及面層鋼筋。6.3.4后澆帶構造做法6。3.4。1在抗水板、筏板、承臺基礎底層鋼筋綁扎完成后,綁扎后澆帶下部水平雙層鋼絲網(第一層為60目鋼絲網,第二層為40目鋼絲網),鋼絲網每邊寬15、出后澆帶寬度200mm.6。3.4。2按圖示后澆帶寬度在抗水板、筏板、承臺基礎上下層鋼筋之間安裝鋼板止水帶,抗水板、筏板鋼板止水帶上、下使用16級鋼筋沿長度方向間距200mm,承臺基礎使用16級鋼筋和25級鋼筋間隔布置(16級鋼筋200,25級鋼筋600),一端與鋼板止水帶焊牢,另一端與抗水板或筏板上、下層鋼筋焊接.6。3。4。3在鋼板止水帶處及與抗水板、筏板上下層鋼筋之間,設置豎向間距不大于200mm的16級水平構造鋼筋,水平構造鋼筋與豎向焊接鋼筋應綁扎牢固.6.3。4.3在構造鋼筋后面綁扎雙層鋼絲網(外側為60目鋼絲網,內側為40目鋼絲網).6。3。4.4鋼板止水帶上部分豎向鋼絲網下端向抗16、水板、筏板內伸入50mm寬度。鋼板止水帶下部分豎向鋼絲網向抗水板、筏板內伸入200mm寬度,與抗水板、筏板下層鋼筋及水平鋼絲網綁扎成一體.6。3。4.5在后澆帶抗水板或筏板面筋上部設置48鋼管并與抗水板、筏板鋼筋綁扎固定,將鋼絲網上伸并與鋼管固定。6.3。5抗水板、筏板、承臺基礎后澆帶構造做法大樣見下圖。6.4地梁后澆帶構造處理6。4.1使用材料16級鋼筋、40目鋼絲網、60目鋼絲網、鉛絲、483。5鋼管6。4。2后澆帶施工準備6.4.2。1在防水保護層上彈出設計后澆帶兩側寬度邊線。6。4。2。2彈出外貼式止水帶粘貼中心線。6.4。2。3粘貼外貼式止水帶。6。4.2.4粘貼填縫材料。6.4。217、。5綁扎后澆帶附加鋼筋。6.4。3.6綁扎地梁底筋及面筋。6。4.4后澆帶構造做法6.4。4.1在地梁底筋綁扎完成后,綁扎后澆帶下部水平雙層鋼絲網(第一層為60目鋼絲網,第二層為40目鋼絲網),鋼絲網每邊寬出后澆帶寬度200mm。6。4。4。2地梁面筋綁扎完成后,按圖示后澆帶寬度在地梁底筋和面筋之間安裝鋼板止水帶,鋼板止水帶上、下使用1根16級鋼筋間距200mm,一端與鋼板止水帶焊牢,另一端與地梁底筋和面筋焊接。6.3。4。3在鋼板止水帶處及與地梁底筋和面筋之間,設置豎向間距不大于200mm的16級水平構造鋼筋,水平構造鋼筋與豎向焊接鋼筋應綁扎牢固.6.4。4。3在后澆帶構造鋼筋后面綁扎鋼絲網18、(外側為60目鋼絲網,內側為40目鋼絲網)。6。4.4.4鋼板止水帶上部分豎向鋼絲網下端向地梁內伸入50mm寬度。鋼板止水帶下部分豎向鋼絲網向地梁內伸入200mm寬度,與地梁底筋及水平鋼絲網綁扎成一體。6。4。4。5地梁與抗水板或筏板后澆帶存在高差現象,針對此情況,在地梁與抗水板或筏板相交處兩側箍筋上設置豎向間距不大于200mm的16級鋼筋做為構造鋼筋,在構造鋼筋內部設置雙層鋼絲網(外側為60目鋼絲網,內側為40目鋼絲網)。在地梁后澆帶面筋上部設置48鋼管并與地梁鋼筋綁扎固定,將鋼絲網上伸并與鋼管固定。6。4.5地梁后澆帶構造做法大樣見下圖.6.5地下室擋土墻導墻模板6。5.1地下室擋土墻厚度19、本工程地下室外擋土墻設計厚度400mm。6.5。2外擋土墻導墻高度擋土墻導墻澆筑高度(至擋土墻止水鋼板中心線)450mm。6。5。3支模材料選擇18mm厚覆膜板、10050mm木枋、483。5鋼管、鑄鐵扣件、蝴蝶卡、14高強止水絲桿等.6.5。4施工準備6。5.4。1將擋土墻軸線及邊線投測到抗水板、筏板或承臺鋼筋上,做為臨時控制線。6.5。4.2安裝和綁扎擋土墻鋼筋6.5。4.3在模板拼裝前,先在擋土墻中預先擱置14高強止水絲桿(絲桿在距抗水板或筏板結構表面上70mm及270mm位置高度各設置一道,高強止水絲桿沿擋土墻長度方向間距400mm設置。).6。5。4。4準備支模系統材料6.5.5模板20、拼裝及定位6.5。5。1根據施工圖,將覆膜板按擋土墻設計尺寸在加工房內進行下料和拼裝成形。6.5。5。2為了加強覆膜板的剛度,在覆膜板外側沿高度方向按200mm間距使用木枋水平與之釘緊。6。5。5。3在模板下部墊設同抗水板或筏板保護層厚度的預制混凝土墊塊(墊塊為2005015mm C30混凝土預制),墊塊設置間距400mm。6。5.5。4將高強防水絲桿穿過兩側模板后臨時定位。6。5。5。5在模板外側設置豎向背杠鋼管(背杠鋼管沿擋土墻長度間距400mm,在背杠鋼管下部抗水板或筏板中設置支撐鐵)。6。5.5。6背杠鋼管外部高強止水絲桿標高處設置水平雙鋼管,使用蝴蝶卡和螺母將導墻模板、背杠連接成為整21、體.6。5。5。7在緊固前,再次較對導墻模板軸線、邊線,經校對無誤后,調整擋土墻導墻模板垂直度并將其最后固定。6。5。6擋土墻導墻鋼板止水帶安裝6.5.6。1擋土墻導墻使用3mm厚止水鋼板.6。5。6。2鋼板止水帶沿擋土墻長度水平安裝.6。5.6。3鋼板止水帶安裝前在其下部沿墻長每隔450mm間距設置一道16級鋼筋水平單肢箍用于鋼板止水帶的臨時擱置.6.5.6。4鋼板止水帶兩側使用16級鋼筋,一端與鋼板止水帶焊牢,另一端與擋土墻豎向主筋焊接,鋼筋焊接鋼筋間距450mm。6。5.7擋土墻頂部鋼筋支撐架6.5。7。1本工程地下室為一層,擋土墻豎向鋼筋將一次安裝到位,為了支撐導墻以上部分鋼筋,沿擋土22、墻搭設鋼筋支撐架。6.5。7.2鋼筋支撐架一側立桿設于抗水板或筏板外側磚胎模上,另一側立于導墻內側(立桿下部設置支撐鐵)。6。5。7。3鋼筋支撐架每隔1。5m高度設置縱向水平桿和橫桿,在擋土墻頂部鋼筋處增設兩根水平桿。6。5.8擋土墻導墻模板構造做法大樣見下圖。7。模板施工質量保證措施7。1模板支設材料質量要求7。1。1模板種類、規格、尺寸應符合現行相關規范及規定要求。7。1。2鋼管、扣件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的要求,不合格品不準進入現場,嚴禁使用銹蝕、彎曲明顯或有裂紋的鋼管,有裂紋、破損、滑絲的扣件.7。1.3木枋用材等級宜采用等或等松木、衫木,并23、應符合承重結構選材標準,木枋易于脫落的死節,其最大直徑不得超過寬度的1/4,不得使用腐朽、破裂、脆性、扭曲明顯和過分潮濕易翹曲變形的木材。7。2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軸線位置52底模上表面標高53截面內部尺寸柱、墻、梁+4、54層高垂直不大于5M6大于5M85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6表面平整57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8預留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9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0截面內部尺寸+10,07。3模板質量施工控制程序7.3。1模板安裝控制程序:模板安裝實行“三檢制度”,模板班組在各施工部位模板安裝完成后由班組長組織自檢,自檢合格報模板工長檢查,最后由項目部組織模板工長、質檢員、其它24、工種負責人共同檢查驗收.7。3。2模板拆除控制程序:模板拆除堅持“模板拆除申請令”制度,項目部向監理公司申請拆除模板,經同意后,項目部向模板工長發出拆除指令,模板工長向模板施工班組簽發“模板拆除申請令”后方能對各個部位構件模板進行拆除。7.4模板質量控制點7。4.1澆筑前檢查模板支撐架體的可靠性、扣件是否松動。7。4.2混凝土澆筑時輸送泵應單獨搭設支架,不得利用模板支架作為支撐架。7。4。3澆筑混凝土時必須由模板班組設專人守模,隨時檢查支撐是否變形、松動,現場配備手動千斤頂和手動葫蘆,當出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組織糾偏恢復。8。模板拆除8。1模板拆除原則:工程基礎模板拆除只針對集水坑和擋土墻導墻部分模板.模板拆除應在混凝土達到強度后方可進行。8。2拆模時不準硬砸、硬撬,以防模板損壞。模板拆除后,要及時分類整理,整碼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