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基地項目強夯施工組織設計方案(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8775
2023-06-16
8頁
28.08KB
1、xx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促進局xx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基地項目強夯施工組織設計一、編制依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JJ9002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建設單位提供場區圖紙二、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xx市xx區正陽路北側,為擬建設的xx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基地廠區。場區強夯及強夯置換面積約50000平方米。三、質量目標3。1總目標以“業主滿意”為總目標,確保經強夯置換及強夯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同時確保場區及周邊環境的安全.3。2 工期目標工期滿足業主要求,計劃開工日期為2011年月10日,竣工日期為月10日,計劃工期為0天,如遇下雨等不可抗力的原因,工期將合理順延。3 質量目標合格。四、強夯置換施工根據2、擬建建筑物基礎類型為獨立基礎,結構類型為框架。強夯置換選用物理力學性質良好的碎石作為填料加固柱基中心,通過置換擠密及排水固結作用,碎石墩及墩間土形成碎石墩復合地基;本著安全可靠、保證質量、生產工期、節約投資、施工操作間的原則。認為用“強夯置換碎石墩施工工藝對建筑場地的素填土層和粉質粘土層進行加固處理能取得良好效果。本工程要求強夯置換處理后基礎承載力特征值3pa。道路及其周邊區域50Kpa4。1強夯置換面積用地紅線范圍內進行部分場區(1層建筑物)建筑物柱基中心位置強夯置換形成碎石墩,其中總裝車間基礎區域500KNM,約44個柱基,車間內400KNM,約(3800個點)。4。夯前標高的確定強夯施工3、工作面按場區現狀標高控制(約 米),正式施工前應復核場區標高,報建設單位認可后,開始進行正式施工.4。3廠區地基處理分區強夯置換施工參數采用點夯施工工藝,設計參數見下表:施工階段強夯夯擊能夯點間距單點夯擊擊數備注點夯00Nm5m5m1416擊滿足規范終夯標準4.4強夯置換機械設備夯機選用履帶吊車,強夯置換點夯夯錘重23-2噸,夯錘直徑1。6米。4。5施工步驟(1)清理并平整施工場地,當表土松軟時可鋪設一層厚度為1。0-2。0m的砂石施工層;(2)標出夯點位置并測量場地高程;(3)起重機就位,夯錘置于夯點位置;(4)測量夯前錘頂高程;(5)夯擊并逐擊記錄夯坑深度,當夯擊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時停夯,4、向坑內填料直至與坑頂平,記錄填料數量,如此重復,直至滿足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墩體的夯擊;(6)按由內向外、隔行跳打原則完成全部夯點的施工;4.6強夯置換檢測強夯置換處理后的地基竣工驗收承載力檢驗應在施工結束后間隔一定時間方能進行,強夯置換為施工完成5天后進行檢測; 強夯置換后的地基竣工驗收時,承載力檢驗除采用單墩載荷試驗檢驗外,尚應采用動力觸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換墩著底情況及承載力與密度隨深度的變化。五、強夯施工.1強夯面積用地紅線范圍內進行部分場區(1層建筑物)建筑物采用強夯施工;強夯處理范圍應大于基礎范圍,每邊超出基礎外緣的寬度宜為基底下設計處理深度的至23,且不易小于m。強夯總5、面積約500平方米。強夯處理后基礎承載力特征值大于Kpa。道路及其周邊區域大于10Kp5。2夯前標高的確定強夯施工工作面按場區現狀標高控制(約 米),正式施工前應復核場區標高,報建設單位認可后,開始強夯正式施工。5.總裝車間基礎強夯點施工參數采用兩遍點夯結合一遍滿夯的施工工藝,設計參數見下表施工階段強夯夯擊能夯點間距單點夯擊擊數備注第一遍點夯5000KNm9米(長方形)1416擊滿足規范終夯標準第二遍點夯50Nm5。1(正方形)141擊滿足規范終夯標準第三遍點夯000KNm錘印搭接/直徑6擊滿足規范終夯標準第四遍KNm滿夯,每點3擊,夯印13搭接注:1、第二遍點夯位置應位于第一遍點夯中間.2、6、規范終夯標準:、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20mm;b、夯坑周圍不應發生過大隆起;、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提錘困難。d、填料為碎石塊,直徑為305cm,不能由雜土做填料,每夯點的用料根據試夯情況確定。e、“強夯置換施工具體要求是,線在夯點位置用一定夯擊能量(5000KN.)夯成第1、2、3、4、5擊每擊后填料,第6、8、1擊后不填料,第、9、1擊后填料,每次填料厚度不超過/3夯坑深度,第、13、擊后不填料,第擊停夯后用石料填至與地面平齊后夯第16擊。第二遍重復第一遍工序。第三遍(3000KN。m)能級平錘強夯,第3擊和第6擊后分別填料一次,用原場地一般填料回填,每次填料厚度不超過1/2夯坑深度,7、滿夯前整平至強夯竣工標高以上10。將碎塊石用裝載機或挖掘機把夯坑填滿,再在填滿的夯坑點進行夯擊,強行把碎塊石擠填到軟弱土層中,置換擠密軟弱土層經過反復進行夯擊、填滿,直至最后兩擊夯沉量平均值0厘米(若夯擊能量大,沉降量的控制標準可適當調整)。夯錘底面標高,兩個標準同時達到后,才算完成一個“強夯置換的夯擊。這是在獨立基礎下形成一個具有一定厚度超密實的“碎塊石置換墩”,于此同時,未被置換的下臥軟弱土層,在夯擊力作用下形成大量裂隙,排水固結,密實度增加,從而承載力也得到提高,沉降量減少?!皬姾恢脫Q施工所形成的“碎塊石置換墩”地基是一種大型復合地基。由于“強夯置換”過程中側向擠出作用,“碎塊石置換墎”8、的直徑大(2。4-2米),具有一定厚度(不小于5。0米)。強度高,質量穩定,效果可靠。根據已有工程實踐,“置換碎石墎”的重載力特性值可達300Kpa。可直接作為基礎下的承載體使用。對重型獨立基礎下可布置多個“置換碎石墎”共同承擔上部荷載??刹豢紤]墎間土的作用。確定“置換碎石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時,應通過單墎荷載試驗確定。54(普強夯)機械設備夯機選用履帶吊車,強夯點夯夯錘重0噸,夯錘直徑2.米。5.5施工步驟(1)清理并平整施工場地;(2)標出夯點位置并測量場地高程;(3)起重機就位,夯錘置于夯點位置;()測量夯前錘頂高程;(5)將夯錘吊到預定高度,開啟脫鉤裝置,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9、,測量錘頂高程,若發現因坑底傾斜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坑底整平;(6)重復步驟,按設計規定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換夯點,重復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9) 按上述步驟逐次完成全部夯擊遍數,最后用低能量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6強夯檢測本工程為強夯施工完成7天后進行地基竣工承載力檢測,承載力檢驗應采用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工試驗。六、施工總工期場區擬進場5臺強夯機械,兩臺為江西產50T履帶吊,兩臺為撫順產0T履帶吊,一臺為撫順產履帶吊,按一臺夯機每天施工50平米計算,總的強夯面積4000平方米,強夯總工期約30天10、。七、質量控制措施、實行項目負責人質量責任制,對強夯施工質量負責。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書面技術、安全交底,并對現場情況作簡要介紹,使施工人員了解本次施工的目的。2、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及我公司頒布的作業指導書執行,將測量放線、落距、夯位準確性、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的控制,作為工程質量控制點;設立質量檢驗員,管理控制施工過程質量,做好施工過程中的自檢、抽檢工作,并作好詳細的施工記錄。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甲方及監理單位,及時解決。3、施工后,應全面統計場區的加固效果情況。信息化施工是確保施工質量的關鍵途徑,根據施工過程中的抽檢資料,采用控制變形(夯沉量)的信息化施工方式.八、安全控制措施8。管11、理方針8。1.1管理方針在施工管理中,我們要始終如一的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方針,以安全促生產,以安全保目標。8。1管理目標杜絕重大人身傷亡事故和機械事故,一般工傷事故頻率控制在1.5以下,確保安全生產。8.安全管理體系8。2.1組織機構以項目經理為首,安全負責人、區域責任工程師、專業安全工程師,施工隊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員組成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組織保證體系。8。2.2安全管理制度根據安全措施和現場實際情況,各級管理人員需親自逐級進行書面交底.安全工程師必須督促與檢查施工班組對安全防護措施是否進行了檢查、安全防護措施是否安全等。項目經理部每周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檢查,對查處的安全隱患必須定措12、施、定時間、定人員整改,并做好安全隱患、整改消項記錄。發生安全事故必須立即報告,及時搶救傷員并采取措施保護現場,按“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進行處理。特殊工種必須持有上崗操作證,建立特殊工種管理檔案,嚴禁無證操作。8.2。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措施、安全生產等,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安全負責人督促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糾正違章,配合有關部門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安排項目部安全活動及安全教育的開展,監督勞保用品的發放和使用。施工工長負責上級安排的安全工作的實施,制定分項工程的安全方案,進行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工作,監督并參與班組的安全學習。九、竣工提交資料1、施工方案2、強夯施工記錄3、強夯及強夯置換檢測報告4、竣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