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正式(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5593
2023-07-10
8頁
101.50KB
1、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一、施工準備 1、熟悉和掌握有關的圖紙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及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通知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等資料。2、根據樁位設計圖建筑坐標、高程控制點標高進行軸位放線,定出樁位并固實。隨后檢查,復核各樁位軸線設計參數,并經甲方、監理等有關各單位驗收合格。3、材料、人員、機械設備、各種工具應提前進場準備好,臨水、臨電設施架設或鋪設完成。 4、做好施工現場的排水系統,漿池、漿溝開挖工作。施工污水須經沉淀池處理后,才可排入市政管道。同時,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工作。二、施工程序 1、施工工藝流程2.施工方法2.1護筒埋設2.1.1沖孔前,孔口埋設鋼板護筒,用以固定樁位,防止孔2、口坍塌,護筒埋設深度宜為1.3m,高出自然地面300mm,護筒與孔壁間的縫隙用粘土填實,防止漏水,護筒內徑比鉆頭直徑大200mm。2.1.2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偏差20mm,護筒安放垂直。2.2沖孔方法2.2.1護筒埋設好后,樁機就位,使沖擊錘中心對準護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開始應低錘密擊,錘高0.40.6,并及時加片石,粘土泥漿護壁,使孔壁擠壓密實,直至孔深達護筒底以下34m后,才可加快速度,將錘提高至22.5m以上轉入正常沖擊。沖孔時應及時將孔內殘渣排出,每沖擊12m,應排渣一次,并定時補漿,直至設計深度。每沖擊12m檢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如發生斜孔、塌孔或護筒周圍冒漿時,應停機。3、待采取相應措施后再進行施工。2.2.2在沖孔施工中,通過沖擊高度、泥漿指標等參數的調節來控制沖擊成孔速度,防止孔斜、縮頸等現象的產生。同時利用孔內泥漿的壓力來平衡孔壁壓力和水壓力,起到護壁的作用。2.2.3場地上部有較大厚度的回填土,因此護筒埋的盡量深,并用高質量的泥漿護壁,根據地質報告顯示,熟料庫處土層多為粘土層,成孔時,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漿護壁,排渣時泥漿密度控制在1.11.2t/m3;進入微風化灰巖持力層后,泥漿比重應控制在1.31.5t/ m3,以便于巖層碎片順利排出孔外,施工過程中經常測定泥漿密度。2.2.4樁機就位樁機底座平整,鋼絲繩與樁架上吊滑輪在同一垂直線上,墊實、穩定。2.4、2.5沖進2.2.5.1沖孔初時應使保持底等沖擊高度,使護筒刃腳處形成堅固的泥皮護壁,沖至護筒刃腳下1m以后,可按土質情況以正常速度沖擊,泥漿比重控制在1.4。2.2.5.2操作時掌握卷揚鋼絲繩的松緊度,以減少鉆頭、泥漿泵晃動。2.2.5.3在粘土層沖孔,中等沖擊高度,大泵量,泥漿比重控制在1.25。2.2.5.4剛入巖時,降低沖擊高度,待巖石面沖平后,再恢復正常的沖擊高度。2.2.5.5沖孔至持力層時,立即通知業主、監理、地質驗收。根據實打深度量出需使用的導管長度及節數,保證導管底至孔底距離為400600mm之間。2.2.5.6 驗收合格后,進行第一次清孔。2.3混凝土澆筑。2.2.1澆筑砼5、前,進行第二次清孔,保證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為保證清孔質量,適當延長清孔時間,約在12小時。2.2.2開導管采用預制圓柱形砼隔水塞,砼塞用8#鐵絲吊在導管口,上蓋一層砂漿,待砼達到一定量后,剪斷鐵絲,砼塞下落埋入底部砼中。開導管時下料斗內需初存的砼量要經計算確定,以保證完全排出導管內泥漿,并使導管出口埋深不小于0.8m的流態砼中,防止泥漿卷入砼內。2.2.3在整個澆筑過程中,砼導管應埋入砼中24m,最小埋深不得小于2m,否則會把砼上升面附近的浮漿卷入砼內;也不宜大于6m,埋入太深,將會影響砼充分地流動。導管隨澆筑隨提升,避免提升過快造成砼脫空現象,或提升過晚而造成埋管拔不出的事故。2.2.6、7砼澆筑要一氣呵成,不得中斷,并控制在46h內澆完,以保證砼的均勻性,間歇時間一般控制在15min內,任何情況下不得超過30min。澆筑時利用不停澆筑及導管出口砼的壓力差,使砼不斷從導管內擠出,使砼面逐漸均勻上升,孔內的泥漿逐漸被砼置換而排出孔外,流入泥漿池內。2.4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鋼筋骨架現場制作,在一次清孔完畢后,起鉆、吊車吊放鋼筋骨架。鋼筋骨架在井口分段焊接,焊接長度10d,同一截面接頭數不大于50%,鋼筋骨架型號、位置安放必須準確。鋼筋籠的制作應符合圖紙設計和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XX要求。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表(mm)項 次項 目允 許 偏 差1主筋間7、距102箍筋間距203鋼筋籠直徑104鋼筋籠傾斜度0.5%5鋼筋籠安裝深度1006長度100鋼筋籠外側設置控制保護層厚度的墊塊(砼保護層厚度為70mm),其間距豎向為2m,橫向圓周不得小于4處,頂端應設置吊環,鋼筋籠分段在井口采用單面搭接焊,主筋焊接長度不小于10d,鋼筋搭接頭應相互錯開35d,且不小于50cm,同一截面接頭數受拉區不大于50%,同一鋼筋上應盡量少設接頭。鋼筋籠在運輸和吊裝時,應防止變形,安放應對準孔位,不得強行插入和碰撞孔壁,就位后應立即固定。鋼筋籠安裝可用小型吊運機具或起重機吊裝就位。對直徑和長度大的鋼筋籠,可分節制作和安裝,且在每節主筋內側每隔5m設一道井字30加強支撐,8、與主筋焊接牢固組成骨架。鋼筋籠安裝完畢時,應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對該項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應及時灌注水下砼。三、施工安全一、施工常遇問題及處理方法1坍孔1.1原因分析a.提升、下落沖錘和放鋼筋骨架時碰撞孔壁。b.護筒周圍未用粘土填封緊密而漏水,或護筒埋置太淺。c.未及時向孔內加泥漿;孔內泥漿面低于孔外水位,或孔內出現承壓水降低了靜水壓力,或泥漿密度不夠。d.在流砂、軟淤泥、破碎地層、松散砂層中進鉆,沖擊太快或停在一處空轉時間太長,轉速太快。1.2預防措施與處理方法a.提升、下落沖錘、和放鋼筋骨架時保持垂直上下,嚴格控制晃動其幅度。b.護筒周圍用粘土填封緊密。c.沖孔過程中及時添加新鮮泥漿9、,使其高于孔外水位。d.遇流砂、松散土層等,適當加大泥漿密度,不要沖擊過快。e.輕度坍孔,加大泥漿密度和提高水位;嚴重坍孔,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穩定后采用低速沖進。2 沖孔縮孔、彎孔、斜孔沖孔縮孔、彎孔、斜孔事故預防和處理方法:在沖孔過程中如出現縮孔、彎孔、斜孔的跡象,可用自制檢孔器吊入孔內檢測,當檢孔器不能下沉到已沖到的深度或檢孔器倒向一側孔壁時,則可判明已發生了縮孔、彎孔、斜孔。如探明已發生了縮孔、彎孔、斜孔,應采用小片石、碎石回填至發生偏斜處1米左右,重新修孔、沖孔。3鋼筋籠偏位、變形3.1原因分析a.鋼筋籠過長,未設加勁箍,剛度不夠,造成變形。b.鋼筋籠上未設墊塊或耳環來控制保護層的10、厚度。c.樁孔本身偏斜或移位。d.鋼筋籠吊放未垂直緩慢放下,而是斜插入孔內。e.孔底沉渣未清理干凈,使鋼筋籠達不到設計深度。3.2預防措施與處理方法a.鋼筋過長,分節制作,分段吊放,分段焊接或設加勁箍加強。b.在鋼筋籠部分主筋上,應每隔一定距離設置砼墊塊或焊耳環,控制保護層的厚度。c.樁孔本身偏斜、移位,應在下鋼筋籠前往復掃孔糾正。d.孔底沉渣應置換清水或適當密度的泥漿清除。4吊腳樁4.1原因分析a.清孔后泥漿密度過小,孔壁坍塌或孔底涌進泥漿或未立即澆筑砼。b.清渣未凈,殘留泥渣過厚。c.吊放鋼筋骨架、導管等物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孔底。二、鋼筋砼灌注樁工程質量程序控制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材料準備11、,出具合格證準備工作樁孔定位放線學習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申請砼配合比技術交底書面交底注意樁孔位置和垂直度操作人員參加成 孔按不同型號掛牌清除沉渣鋼筋制作護筒位置埋設正確和穩定注意鋼筋型號、直徑和間距鋼筋制作導管澆筑砼預留、養護、試壓試塊清理現場,文明施工質量評定執行驗評標準樁孔測量定位記錄試塊報告單材料合格證資料整理自檢記錄質量評定記錄施工記錄三、安全和文明施工1、樹立“安全促進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思想;2、加強職工安全意識教育;3、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做到“三不”傷害,利用好安全“三寶”;4、對于高處作業,臨邊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等防護用品;5、夜間作業必須有足夠的照明,且安全電壓為36伏,每個鉆機旁設置四只100w防罩燈;6、施工現場的電源、電路安裝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不得擅自、蠻目、牽拉、掛設;7、做到施工現場工完料清,材料堆放集中、整齊,排水通暢,道路暢通;8、現場排污:與業主或者當地政府協調一塊場地,挖一污水池,沉淀后將水排出,施工完后回填,壓實。9、其它未尺事宜,遵照執行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并遵守安全、環保、消防、保衛部門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