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干道互通框架橋施工方案(3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713057
2023-07-19
34頁
1.22MB
1、目 錄1總體施工部署及規劃11.1編制說明11.1.1編制依據11.1.2編制原則11.2工程概況11.3施工部署及總平面布置41.3.1施工部署41.3.2施工部署41.4施工技術準備51.4.1施工測量51.4.2現場校對51.5施工總平面布置51.5.1施工便道51.5.2施工場地布置51.5.3臨時用電61.5.4臨時用水61.6施工目的規劃61.6.1工期目的61.6.2質量目的61.6.3安全目的61.6.4環保及水土保持目的61.6.5文明施工目的72資源配置計劃及施工進度計劃安排82.1資源配置計劃82.1.1模板配置82.1.2人員配置計劃82.1.3機械設備配置計劃92.22、計劃工期安排93重要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方法、工藝及其措施103.1總體施工方案103.2總體施工順序103.3基坑開挖123.3.1開挖坡度123.3.2排水設計123.3.3引便設立133.4墊層施工133.5箱身施工133.5.2底板施工(含邊墻倒角以上0.3m)153.5.3邊墻、頂板施工153.6附屬工程213.6.1沉降縫施工213.6.2防水層施工223.6.3基坑回填244質量保證技術措施354.1組織措施354.2.1 PDCA循環控制質量354.2.2“三階段”控制質量354.2.3實行“三檢制”354.3技術措施364.3.1物資采購控制364.3.2測量、實驗設備配備保3、障措施374.3.3支架、模板質量控制374.3.4鋼筋工程質量保證措施374.3.5砼質量控制措施374.3.6其它措施405安全保證措施415.1健全安全保證體系415.2 安全管理制度415.2.1安全責任制度415.2.2教育、學習制度425.2.3施工人員、安檢人員持證上崗制度425.2.4安全檢查制度425.2.5安全事故報告制度425.3安全措施425.3.1深基坑防護425.3.2高空作業435.3.3安全用電445.3.4支架、模板工程安全措施456文明施工措施46總體施工部署及規劃1.1 編制說明1.1.1 編制依據(1)XX互通框架橋設計圖紙、設計說明。(2)國家及相關部4、委頒布的法律、法規和交通部、建設部頒布的現行設計規范、施工規范、公路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及其它有關文獻資料。(3)XX互通框架橋周邊地質調查、現場調查、測量所獲取的資料。1.1.2 編制原則(1)遵守建設單位關于安全、質量、工期、環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規定。(2)堅持“防止為主,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遵守國家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項目的工程特點,制定積極有效的安全管理、技術、組織措施,保證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3)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遵守國家質量相關法律法規,針對框架橋工程特點和質量目的的規定,制定完善的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建立質量保證組織體系,加強過程控制,從各個環節上保證工程質量5、目的的實現。(4)重視環保,愛惜土地,嚴格執行GB/T24001-2023環境管理體系,整個施工過程中采用有效措施保護生態環境,控制環境污染,節約運用土地資源,做好水土保持。1.2 工程概況M2+451.749框架橋位于XX互通A匝道上,由于被交路與XX互通M線交叉為小半徑曲線,因此設立框架橋下穿XX東路(XX大道),結構形式為1-10.0m*5.5m框架橋。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道,為XX市中心通往XX市、XX市的重要交通干道。該段XX東路路面頂標高約為58.809m。該框架橋框架頂標高為進口58.907m、出口58.141m;路面頂標高為進口52.907m、出口52.141m;限制時速為30k6、m/h。路面結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寬度為8.0m。該框架橋跨徑為10.00m,橋在A匝道的圓曲線段??蚣軜蝽樉€路長度為36.348mm。框架橋凈高5m,框架橋底板為100cm厚P8C30防水鋼筋砼,箱身正截面側墻厚度為100cm,正截面下部均設立60cm60cm的倒角,上部設立為195cm65cm的倒角,頂板厚度為100cm,側墻及頂板均為P8C30防水砼??蚣軜蚩v斷面見圖1:圖1 XX互通框架橋縱斷面圖框架橋橫斷面見圖2:圖2 XX互通框架橋橫斷面圖框架橋箱體斜置,箱內路面設2.11縱坡、3.0橫坡。箱底鋪設30cm厚 C20砼墊層,箱內鋪設2044cm厚5.5%水泥穩定砂礫基層+乳化瀝7、青透層+7cm厚AC-20中粒式瀝青混凝土+5cm厚AC-20C中粒式瀝青混凝土+4cm厚AC-13細粒式瀝青混凝土面層。重要工程量見下表:表1 XX互通框架橋重要工程數量表1.2.1框架重要工程數量表工 程 項 目說 明單位數 量基 坑 開 挖基坑開挖坑深10m以內,有水m311862.7基坑抽水弱水流m32023(暫估)土方外運m311862.7級配砂礫基坑回填m31335基礎工程C20混凝土基礎墊層m3716主 體 工 程P8C30混凝土框架身m31580.3HRB335鋼筋框架身t344.5HPB235鋼筋框架身t7.02HM1500防水涂層框架內框m21270.3甲種防水層框架頂M28、504.1丙種防水層框架兩外側m2673止水帶框架間沉降縫m81.010號砂漿框架頂、框架兩外側m349.6C15砼人行道板m365.4瀝青混凝土路面面層m346.55.5%水泥穩定砂礫基層m393.1附 屬 工 程C20混凝土翼墻墻身m31434.2C20混凝土翼墻基礎m3384.41.2.1道路改造重要工程數量表工程項目說明單位數量舊路解決破除既有路面結構層厚度cmM21200(暫估)外運路面結構層既有砼路面結構層m3480(暫估)便道建設挖土方m31500(暫估)填土方m3200(暫估)基層5%水泥穩定碎石基層m31012.2面層C30砼m3889.2XX大道路面恢復底基層15cm4.09、%水泥穩定砂礫m31321下基層18cm 4.0%水泥穩定砂礫m31321上基層18cm 5.0%水泥穩定砂礫m31321瀝青路面7cmAC-25m31321瀝青路面5cm AC-20m31321瀝青路面4cm AC-13m31321人行道碎石基層m31362混合層50瓜子片、30土、20砂m3272.4盲道盲道塊材2512.55cmm2598.704人行道人行道透水磚2512.55cmm22619.33路緣石6020cmC30砼預制m2245.143015cmC30砼預制m748.38路緣石基座C20砼m3229.52接縫砂漿M10m33.8排水系統雨水井24cm厚磚砌,M10砂漿抹面,深度10、3m個12路面雨水口24cm厚磚砌,M10砂漿抹面,深度1.5m個12球墨鑄鐵雨水井篦套24雨水管埋設PE雙向波紋管300/400/500,砼管600m150/170/39.12雨水管基礎砂、瓜子片混合材料m3161.5側溝土方m31250側溝漿砌片石M7.5漿砌片石m3213.99610cm砂墊層側溝底部m371.3325cmPVC泄水孔m1601.3 施工部署及總平面布置1.3.1 施工部署1.3.1.1 總體指導思想遵循施工工藝及施工規范,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采用科學的施工組織,合理組織人力、物力。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優質高效完畢施工任務。采用有力措施,提高機械化施工水平,11、合理儲備物資,保證工程需要。1.3.2 施工部署1、框架橋施工前先進行交通分流,在框架橋兩側修筑便道,便道路面硬化,便道兩側均采用施工圍擋進行隔離,并在M2+360及M2+520兩處位置進行封閉,兩端封閉處均預留施工進出口;2、框架橋開挖分三段分工序流水作業,連續施工,基礎,框架兩側、框架頂各一套模板,先開始第一段施工,施工順序為基坑開挖基礎施工底板鋼筋綁扎底板砼施工框架兩側鋼筋綁扎框架兩側砼施工框架頂板鋼筋綁扎框架頂板砼施工;3、因框架橋開挖深度較深,需要開臺階,基坑土方開挖考慮二次轉撥至路面堆放,再采用挖機裝車外棄。1.4 施工技術準備1.4.1 施工測量對于框架橋及道路改造,設計資料給出12、中心樁號、交角、長度等,根據這些資料,可以測設框架橋中心樁以及軸線??蚣軜蚴┕ぶ械臏y量工作重要是測設框架橋中心樁位以及框架橋軸線方向。為了方便在施工過程中恢復軸線,在軸線方向設立護樁。1.4.2 現場校對框架橋開工前,根據設計資料,結合現場實際地形、地質情況,對其位置、方向、孔徑、長度、出入口高程等進行核對。1.5 施工總平面布置1.5.1 施工便道雖然XX大道為現狀道路,但框架橋為下穿XX大道的橋,且開挖深度較深,故需在框架橋處XX大道兩側修建兩條路面寬8m的混凝土交通導流便道;而施工便道運用既有道路加引道即可。1.5.2 施工場地布置因框架橋施工地段距離互通立交橋較近,故框架橋施工可運用互13、通立交橋的既有鋼筋存放區、鋼筋加工區、周轉料堆放區、生活區等。1.5.3 臨時用電本工程臨時用電重要是小型機具及照明用電(鋼筋加工用電運用互通立交橋的即可),擬從互通立交橋處接入電力線,另備用一臺50kw發電機。1.5.4 臨時用水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本框架橋用砼采用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拌合混凝土,現場施工用水接自來水。1.6 施工目的規劃1.6.1 工期目的計劃工期3個月,計劃開工日期:2023年9月1日,計劃竣工日期:2023年11月30日。1.6.2 質量目的保證工程達成國家、交通部現行的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和設計規定,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成100%。1.6.3 安全目的堅持“安全第一,防止為主14、”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杜絕安全重大、大事故,杜絕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發生。消滅一切責任事故,保證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1.6.4 環保及水土保持目的采用一切合理措施,保護現場內外環境,避免由施工作業引起的粉塵、有害氣體、噪音等環境污染,或其他由于環境污染的因素導致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保證氣體排放、地面排水及排污不超過規定指標,同時滿足國家及工程所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門頒布的法律規定的指標。1.6.5 文明施工目的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及有關文明施工規定組織施工,創建文明安全工地標準。做到工地現場施工材料堆放整齊;工地生活設施清潔文明;15、現場開展以創文明工地為內容的主題活動。2 資源配置計劃及施工進度計劃安排2.1 資源配置計劃2.1.1 模板配置根據工期安排及現場施工環境,框架橋配置單孔頂模模板一套,單孔兩側側模模板一套(按最長節14m配置)??蚣軜騻葔?、外模均采用鋼模板,內外鋼模板間采用14的拉桿進行對拉。圖3模板配置圖2.1.2 人員配置計劃項目部成立框架橋施工隊,施工負責人由項目部橋梁工程師李勇擔任,設立專職隊長、技術負責人,配置技術、質量、安全、實驗、領工員、工班長等。各崗位要明確職責,貫徹責任。施工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技術員: 材料員: 質檢工程師: 勞動力配置情況見表2。表2 框架橋勞動力配置計劃序號工種數16、量(人)備注1鋼筋工102架子工83混凝土工54木工65普工56電工12.1.3 機械設備配置計劃砼由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統一供應,專用砼罐車運送,為保證砼澆筑的連續性,采用砼泵車輸送砼入模;鋼筋在框架橋東北側互通立交橋處設立鋼筋加工場集中制作,運用平板車運送鋼筋半成品至施工現場綁扎。其機械設備配備情況見下表3表3框架橋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計劃序號機械名稱規格型號額定功率或容量或噸位數量設備性能1挖掘機PC2101.0m31良好2自卸汽車CZ325015t5良好3插入式振搗器XYD2B2.5kw3良好4平板式振搗器ZW22.2kw1良好5輪胎式起重機QY2020t1良好6電焊機BX-400400A2良17、好7發電機QF5050kw1良好2.2 計劃工期安排本橋計劃2023年9月1日開工,2023年11月30日竣工,工期91天。3 重要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方法、工藝及其措施3.1 總體施工方案該框架橋計劃采用全封閉施工?;娱_挖:采用挖掘機放坡開挖,人工配合清底。四周設排水溝,匯入積水井處,水泵抽送坑外。模板設計:框架墊層、基礎、底板采用高壓竹膠板。框架橋箱身內、外側均采用新的鋼模板。支架設計:框架內采用滿堂碗扣式鋼管支架,邊墻內模與外模用對拉螺栓固定。砼澆筑:現澆框架橋箱身砼分兩次澆筑:第一次先澆注底板、邊墻倒角以上0.3m;第二次澆注邊墻及頂板砼。底板砼達成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搭設支架、18、立模、綁扎鋼筋、澆筑邊墻及頂板砼。附屬工程:頂板砼強度達成規范許可值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撐,進行沉降縫、防水層及附屬工程施工。3.2 總體施工順序總體施工順序:施工準備放線定位開挖基坑施工墊層基礎施工綁扎底板鋼筋底板澆注立模、支撐綁扎邊墻、頂板鋼筋立模、綁扎邊墻、頂板鋼筋澆注邊墻、頂板養生拆模。具體施工工藝流程見圖4:圖4 施工工藝流程圖3.3 基坑開挖3.3.1 開挖坡度根據地質情況擬定相應的開挖坡度,精確放樣框架橋基坑平面尺寸,采用挖掘機開挖,人工輔助清基?;涌颖谄露劝幢WC邊坡穩定、施工安全的原則擬定,所有基坑開挖采用放坡開挖,但必須符合表5中的數值。表5 基坑開挖坡度一覽表坑壁土坑壁坡19、度基坑頂緣無載重基坑頂緣有靜載基坑頂緣有動載砂類土1:11:1.251:1.5碎石類土1:0.751:11:1.25黏性土、粉土1:0.331:0.51:0.75極軟巖、硬巖1:0.251:0.301:0.67 框架橋開挖斷面布置見圖5。 圖5框架橋基坑開挖斷面布置圖具體支護方案視基坑開挖后現場實際地質情況而定3.3.2 排水設計為了避免基坑在雨天積水,在基坑四周采用磚砌排水溝(5050cm)并匯集到大里程右側的積水坑(100100cm),集水坑坑深2m,采用水泵抽水,水抽至原道路雨水井中排走。3.3.3 引便設立該框架橋基坑開挖深度按目前原地面算大于9m,而兩側道路又需要填筑施工(交通分流用20、),故施工便道只能沿著A匝道框架橋兩側引道進入框架基坑。3.4 墊層施工基坑開挖到位后,對基坑平面尺寸、位置、高程、基底承載力等指標進行檢測;根據地質勘探資料顯示,本框架橋基底位于人工填土之上,基底的地基承載力規定達成200Kpa,設計建議基礎解決方案為:先清除回填土,后換填100cm厚級配砂礫,經自檢及監理檢查合格后,即可進行底板下部30cm厚C20素混凝土墊層的施工。模板使用鋼模板和少量竹膠板,模板采用拉桿對拉,背部支撐使用鋼管、鋼筋、方木和木楔等材料支撐在基坑開挖側面。墊層為30cm厚C20砼,砼由拌和站集中拌和,砼罐車運送至現場,通過砼泵車將砼送入模內,振動棒振搗密實。根據沉降縫構造規21、定,墊層砼分塊進行澆筑。 砼澆筑時連續進行, 由于墊層每塊砼數量不大,一次性澆筑完畢,并保證砼振搗密實。3.5 箱身施工箱身砼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底板砼及邊墻倒角以上0.3m;第二次澆筑邊墻、頂板砼。3.5.1鋼筋工程鋼筋加工在框架基坑兩側各設一個鋼筋加工場,在XX大道既有路面上進行,加工后的鋼筋按編號分別堆放且掛牌標記,所有螺紋鋼筋接頭均采用搭接焊,焊接接頭嚴禁設在頂、底板跨中。綁扎鋼筋前,先將箱身輪廓線用墨線彈出。在輪廓線內放出主筋位置,按圖紙所示位置準確綁扎鋼筋。具體操作如下:第一步先綁扎底板鋼筋及邊墻下梗肋鋼筋,第二步綁扎邊墻鋼筋,第三步綁扎邊墻上梗肋及頂板鋼筋,鋼筋綁扎后采用適當加22、固措施,保證鋼筋骨架的穩定、安全,間距在允許誤差范圍之內。箱身底板和頂板上部主筋增設部分架立筋支撐,保證底板澆注砼時鋼筋不變形。鋼筋使用前一方面目視檢查鋼筋表面潔凈、損傷、油漬、銹蝕等狀態,并檢查鋼筋原材料實驗報告及產品質量證明書。鋼筋的加工、裝配以及檢測方法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準予施工,鋼筋在常溫下按設計圖加工,彎曲須一次成形,不得進行回復操作。鋼筋加工配料時,準確計算鋼筋長度,減少鋼筋的斷頭廢料和焊接量。接頭用搭接焊,焊縫長度和質量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規定。箍筋的定位做到與設計圖紙保持一致。鋼筋加工允許偏差見表6。表6 鋼筋加工允許偏差表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備注1受力鋼筋全長502箍筋內23、邊距離503鋼筋彎鉤長度54其它鋼筋尺寸偏差5鋼筋安裝允許偏差見表7。表7 鋼筋安裝允許偏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備注1鋼筋間距52鋼筋保護層厚度+50預埋件按設計位置和間距進行安裝,并與模板連接牢固;安裝結束后,由專人按設計規定進行檢查確認,并拍照留存。為保證保護層厚度,在鋼筋與模板間設立不低于框架主體混凝土標號的砼墊塊,墊塊與鋼筋扎緊并互相錯開。3.5.2底板施工(含邊墻倒角以上0.3m)在已打好墊層砼的平面上,進行放樣,擬定好底板邊線及沉降縫位置,將場外加工好的鋼筋倒運至現場進行綁扎,然后立模加固,保證沉降縫板不變形。底板施工順序先兩側底板后中間底板。底板側面及倒角部分模板均采用竹24、膠板組拼。框架邊墻處澆注標高為底板倒角以上30cm,底板及邊墻之間倒角處模板采用竹膠板,橫帶采用方木,豎帶采用三角形方木骨架固定,內設14鋼筋對拉。底板澆筑前將側墻上部豎向主筋提前綁扎預埋好,以便下一步施工側墻上部時方便施工。底板澆筑時注意沉降縫位置預埋橡膠止水帶及相關防水設施,具體見本方案關于沉降縫施工部分內容。澆筑底板前將墊層頂面鑿毛并沖洗干凈,以加強兩次澆筑砼的連接和保證框架整體防水性能。3.5.3邊墻、頂板施工底板砼達成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搭設支架、立模、綁扎鋼筋、一次性澆筑邊墻及頂板砼。3.5.3.1模板及支撐邊墻內外模均采用鋼模板,豎向采用1010cm的方木連接,模板背筋每隔625、0cm采用兩根鋼管并列加固,設立直徑為14mm的拉桿間距6060cm對拉,并在邊墻處設立斜撐,豎向間距120cm,橫向間距200cm。邊墻之間沉降縫采用2*3cm遇水膨脹橡膠條。頂板模板采用鋼模板,支架頂橫向采用6m長12槽鋼,槽鋼上鋪設10*10cm的方木,間距按照30cm布置。支架搭設及支撐方案:支架采用WDJ型碗扣件,外徑為48mm,壁厚為3.5mm,立桿兩端視為鉸接,自由長度取橫桿的間距。立桿在頂板下布置:橫橋向布置:均為0.6m,支架的搭設寬度超過框架橋人行道板0.95m。順橋向布置:均為0.9m。在倒角處為0.6m。橫桿豎向布距均為1.2m。每一聯碗扣件拼裝之前,先根據框架凈空記錄26、所有的工程材料數量,并根據分節高度控制標高,局限性部分預先配齊。為保證支架的整體穩定性,桿件底部設立縱、橫向掃地桿,沿橋縱、橫向立面設立剪刀撐。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方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剪刀撐每隔3m設立一道,橫向斜撐每隔3m設立一道。支架搭設完畢,鋪設底模板之前,應對支架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涉及底座、縱橫向剪刀撐聯系和碗扣間連接是否牢固??蚣軜蛑Ъ艽钤O及橫斷面布置圖見附圖。檢算:1)、支架立桿受力檢算2)、支架頂縱向12槽鋼強度及撓度檢算3)、模板底橫向鋼管強度及撓度檢算4)、框架側模拉桿受力檢算過程:(一)27、框架梁荷載受力分析:砼單位體積重量2.6t/m3,施工荷載(含沖擊荷載)0.5t/m2,模板自重0.08t/m2,砼超重或其他不可預見因素K1=1.05,安全儲備系數K2=1.2??蚣茼敯宓祝篎51*2.6*1.05*1.2+0.5+0.08=3.856t/m2(二)桿件受力分析:框架頂板底部立桿受力檢算:立桿橫橋向間距0.6cm,順橋向間距均為0.9m,每根立桿受力為:F=0.6*0.9*3.856=2.082tF=3.0t,(查有關資料,橫桿豎向步距為1.2m時,單根桿件允許荷載為3.0t),滿足規定。架頂縱向12槽鋼強度及撓度檢算縱向12槽鋼近似當作簡支結構,12槽鋼近似均布荷載。 1、28、強度檢算:槽鋼特性:W=61.7cm3 I388.5 cm4 E=2.1*1011PaMmaxqL28 3.8560.928 0.39tm則跨中最大彎應力maxMmaxW=0.39 tm /61.7 cm3 63.2 Mpa165 Mpa 滿足規定2、撓度檢算:f=5qL4/(384EI)= 5*3.856*104*0.94 /(384*2.1*1011 *388.5*10-8 )=0.404mm f=L/400=0.9/400=2.25mm 滿足施工規定。(四)鋼模板板底鋼管強度及撓度檢算:鋼模板板底方木近似當作簡支結構,方木受力近似均布荷載,力學模型如下:強度檢算:方木特性w=103/6=29、166.7cm3,I=104/12=833.3cm4,=10MPa方木頂均布荷載為:q=3.856*0.3=1.157t/m跨中最大正彎距為:Mmax=qL2/8=1.157*0.92/8=0.117 t.m方木最大強度:= Mmax/w=0.11710000/(166.7*10-6)=7.0MPa=10 Mpa,滿足施工規定。撓度檢算:f = 5qL4/(384EI)=5(1.15710000)0.94(3849.0109833.310-8)=1.32mmf=L/400=0.9/400=2.25mm 滿足施工規定。(三)框架側模板拉桿受力檢算框架側模側壓力計算:砼側壓力 Pm=k*r*h k30、=1 r=26kN/m3V/T=1.0/20=0.050.035 h=1.53+3.8V/T=1.53+3.8*1/20=1.72pm=krh=1261.72=44.7kN/m2傾倒砼時的荷載 4kPa振搗砼時的荷載 2kPa側P總=44.7+4+2=50.7KN/m2模板拉桿承受的側壓力:F=P*A=50.7*0.6*0.6=18.26KN選用14拉桿,截面積A=1.539cm2, A3鋼允許抗拉抗壓軸向應力, 計算允許應力=Pl/2/A=50.7KN/m2*0.6m/2/(1.539*10-4 m2)=98.8 Mpa=140Mpa 符合規定。3.5.3.2砼澆筑框架橋混凝土澆筑分二步進行31、:第一步澆筑底板混凝土(涉及邊墻以上30cm),第二步澆筑邊墻、頂板混凝土。邊墻混凝土澆筑前,先將施工縫處的松動石子或松散混凝土層鑿除,并用水沖凈、濕潤,但不得存有積水;并在施工縫處先鋪一層厚約15mm并與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漿,然后再澆筑混凝土。(1)澆筑砼前,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應清理干凈。模板如有縫隙,應填塞嚴密,模板內面應涂刷脫模劑。(2)本段框架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混凝土供應,泵送砼入模。(3)混凝土澆注應分層對稱澆筑,連續進行,如因故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間應小于前層的初凝時間和能重塑的時間。砼振搗若有浮水(清水)析出,應在不擾動已灌筑砼的條件下及時32、排除(如用海綿吸水)。不得將水引向模板邊沿或從模板縫中放出。砼澆筑時要合理安排,工序之間應有足夠的配合能力。分層澆筑時,砼鋪設應盡也許使各層厚度均勻,表面大體水平。砼的分層厚度應當在振動棒的合理振搗下使上下層結合成整體,一般分層厚度為30cm40cm。要保證各層之間在砼處在塑性狀態下澆筑完畢以免形成冷縫。砼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棒,邊振邊將振動棒慢慢提起(快插慢提),嚴禁欠振漏振。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為30秒,以砼不再沉落,不出現汽泡,表面呈現浮漿為準,振動棒的振動范圍要控制在30cm以內。(4)制做四組砼試件,同條件養護二組,標養二組。2天拆模前壓一組同條件養護試塊,7天壓一組同條件養護試塊,33、最后一組在標準狀態下養護28天后送交實驗室,做抗壓強度實驗。(5)砼的澆筑自前端起向后端澆筑,施工時應嚴格控制砼的分層厚度和分層間隔時間,砼的分層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間隔時間不大于1小時。砼澆筑時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過2m,否則設串筒(邊墻施工設串筒)。(6)澆注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的穩固情況,發現有松動、變形、位移時應及時解決。3.5.3.3砼養護及防水層砼澆筑完畢后的第二天開始養護,養護采用塑料水管接自來水均勻澆灑,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天天三遍(早、中、晚),夏天增長灑水養護遍數,并覆蓋養生。養生期完后,框架橋頂板及兩外側分別采用甲種防水層和丙種防水層34、,并采用5cmM10砂漿保護,內框面采用HM1500防水層。做法為:將橋面基層清理干凈,無浮渣,浮土,且保證干燥后涂刷防水涂料,上鋪設一層防水卷材,反復上述工序,做成兩層防水涂料兩層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按產品說明稱量配制,稱量允許偏差為2%,攪拌必須均勻,攪拌時間為3-5min,混合液體發出黑亮時方可使用。涂料應涂刷均勻,厚度為1.5mm,每次配制防水涂料應在20min內用完,防水卷材的粘貼可在防水涂料涂刷完畢20min內做完,防水卷材進行搭接的粘貼寬度不得小于80mm。甲種防水層和丙種防水層施工完畢后,其上再施工M10水泥砂漿排水坡。3.5.3.4支架、模板拆除 頂板砼強度達成設計強度的10035、%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架,拆模時應根據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記錄達成規定期,且必須要現場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拆模。拆除模板的順序、方法及措施必須按施工說明規定辦理,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先拆側模,后拆底模,先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模時不得用撬棒重錘硬撬硬擊,拆除模板應按規定及施工順序清理,運送至指定位置堆放,堆放時應平放,如須豎放,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嚴禁拋擲、撞擊、腳踩等損壞模板的行為。拆模時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區應設立警戒線,以防有人誤入被砸傷。拆除的模板向下運送傳遞,要上下呼應,不能采用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已經活動的模板,必須一次連續拆除完方可停歇,以免落下傷人。拆除時必須設36、立拆除工作平臺,或架子。拆除模板時應有專人負責看護指揮,并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拆除后的模板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清理,涂刷隔離劑并按類別規格編號堆放整齊。3.6 附屬工程3.6.1 沉降縫施工該框架橋設立2道沉降縫,沉降縫正截面縫寬2cm,從底板、側墻及頂板通長隔開。底板及頂板沉降縫處設計防水材料從涵身內側至涵身外側依次為雙組份聚硫密封膏、遇水膨脹橡膠、雙組份聚硫密封膏、橡膠止水帶、細?;炷?、防水層、砂漿保護層;側墻沉降縫處設計防水材料從涵身內側至涵身外側依次為雙組份聚硫密封膏、遇水膨脹橡膠、雙組份聚硫密封膏、防水層、砂漿保護層。沉降縫的構造圖見圖6。圖6 沉降縫的構造圖橡膠止水帶在框架橋沉降縫37、施工過程中起到相稱重要的作用,該材料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為以下幾點:(1)橡膠止水帶在砼澆注過程中應部分或所有埋進砼中。(2)在澆埋砼以前要先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接頭部分粘接牢固,再以適當的力充足振搗、震蕩砼定位止水帶,使其與砼良好結合,以免影響止水效果。(3)由于砼中有許多尖角的石子和銳刃的鋼筋,所以在振搗和定位止水帶時,應注意澆搗的沖擊力,以免由于力量過大而刺破橡膠止水帶。如發現有破裂現象應及時修補,否則,在接縫變形和受水壓時橡膠止水帶所能抵抗外力就會大幅度減少。(4)在定位橡膠止水帶時,一定要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更不能讓止水帶翻滾、扭結,如發現有不平展現象應及時調整。(5)在固定止38、水帶時,不能在止水帶上打孔,不得破壞本體部分,并應防止止水帶偏移,以免單側縮短,影響止水效果。(6)止水帶接頭必須粘接良好,一般采用熱硫化連接的方法,不加任何解決的所謂“搭接”是不允許的。 3.6.2 防水層施工參照框架涵設計圖紙,框架橋頂面采用甲種防水層,箱身側面采用丙種防水層。甲種防水層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或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粘結劑,丙種防水層采用聚氨脂防水涂料。3.6.2.1甲種防水層施工規定為了保證質量,砼面和防水材料,鋪裝面基層必須平整、干凈、濕潤、無凹凸、無不平浮灰、油污、蜂窩及麻面。準備好防水卷材、黏結劑、圓形防水材料攪合桶、220v電源、手槍式攪拌器、量具、刮板等。39、本工程所采用的甲種防水層材料依次為M10水泥砂漿墊層、兩層瀝青漆、一層再生橡膠瀝青、兩層瀝青漆。涂瀝青漆前,應對基層進行解決:清理基層表面的突起物,將塵土雜物等掃除干凈;對蜂窩、麻面作填補前,應清除蜂窩、麻面的中松散層、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濕潤,再用M10砂漿填補平整,對蜂窩、麻面的填補,均應在水泥砂漿中添加適量107膠以增強水泥砂漿和基層面的連接;涂瀝青漆的基層應保持干燥。瀝青漆采用人工涂刷方法,上下層應交錯涂刷,每層涂刷的厚度為1.5mm,垂直面應從上往下涂,每遍涂刷的方向應與前一個方向垂直,轉角處應涂布多遍,不得流淌,堆積。涂布應均勻,不得過厚或過薄,不允許見底,第二遍應在第一遍干40、燥后方可進行。鋪設再生橡膠瀝青卷材時,應與第二遍瀝青漆同時進行,并得保證瀝青漆每次攪拌結束到鋪設完畢20分鐘內完畢。鋪設應粘貼密實表面平整,無歪斜、無鼓泡,接口嚴實,邊沿無翹曲現象。卷材搭接寬度不小于8cm,卷材的鋪設應從低處開始,搭接應按水流方向布置。卷材鋪設好后,用噴槍輕拷卷材至微軟狀態,以使其能與瀝青漆較好的結合形成整體。隨后立即進行兩層瀝青漆的涂刷。防水層滿鋪、滿涂,接縫嚴密,無裂縫、損傷、氣泡、脫層、滑動現象。鋪設完畢后24小時后,方可進行保護層施工,保護層為1cm瀝青砂膠。保護層表面應抹平壓實,凝固前再趕壓一次,使其表面光滑,密實。沉降縫處材料依次為一層再生瀝青橡膠和兩層瀝青漆防水層。防水層施工前一方面將涵背表面刷凈、晾干,然后分層涂刷、鋪設。其中橡膠止水帶在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應部分或所有澆埋進混凝土中。防水層施工完畢后注意保護。拉桿孔在拆模以后,立即用泡沫塑料填塞,孔洞距表面5cm深范圍內用M10砂漿填補平整,水泥砂漿中需添加適量107膠以增強水泥砂漿和基層面的連接。防水卷材的搭接厚度不小于8cm,防水涂料涂刷厚度為1.5mm,前后兩次的涂層應接好茬。對鋪貼好的防水卷材應做好成品養護。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6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6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