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采工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培訓課件(53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54782
2023-09-20
53頁
3.28MB
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第一部分:壓力容器 第二部分:起重機械 第三部分:工業管道第四部分:防雷防靜電裝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3版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于2003年3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3號公布,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1982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同時廢止。2009年1月24日,國務院第46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549號令發布修改單,并對修改后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予以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特2、種設備: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二條規定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特種設備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下同)、使用、檢驗檢測及其監督檢查,應當遵守本條例,但本條例另有規定的除外。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節能責任制度。特種設備出廠時,應當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鍋爐、壓力容器、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維修以及場3、(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改造、維修,必須由依照本條例取得許可的單位進行。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將擬進行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情況書面告知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告知后即可施工。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維修以及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改造、維修竣工后,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單位應當在驗收后30日內將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高耗能特種設備還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提交能效測試報告。使用單位應當將其存入該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4、的制造過程和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必須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未經監督檢驗合格的不得出廠或者交付使用。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二)特種設備5、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四)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五)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六)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能效測試報告、能耗狀況記錄以及節能改造技術資料,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與檢驗,6、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以下統稱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知識。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第一部分:壓力容器,一、定義二、分類三、使用管理四、安裝、改造與維修五、安全附件六、定期檢驗七、特種設備檢7、驗意見通知書八、無損檢測方法簡介,第一部分:壓力容器,一、定義:1、壓力容器: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規定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固定式壓力容器(以下簡稱壓力容器)屬于容規管理范疇:(一)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 0.1MPa(表壓,不含液體靜壓力,下同)(注 1);(二)設計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 2.5MPaL;(注 2)(三)盛裝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注3),第一部分:壓力容器,其中,超高壓容器應當符合超高壓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規定,非金屬壓力容器應當符合非金屬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規定,簡單壓力容器應當符合簡單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8、程的規定。注1:工作壓力,是指壓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況下,其頂部可能達到的最高壓力(表壓力)。注2:容積,是指壓力容器的幾何容積,即由設計圖樣標注的尺寸計算(不考慮制造公差)并且圓整。一般應當扣除永久性連接在壓力容器內部的內件的體積。,第一部分:壓力容器,注3:容器內介質為最高工作溫度低于其標準沸點的液體時,如果氣相空間的容積與工作壓力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時,也屬于本規程的適用范圍。1.1超高壓容器:設計壓力100.0MPa的壓力容器。1.2簡單壓力容器:簡單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規定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容器為簡單壓力容器:(一)容器由筒體和平封頭、凸形封頭(不包括球冠形封頭),或9、者由兩個凸形封頭組成;(二)筒體、封頭和接管等主要受壓元件的材料為碳素鋼、奧氏體不銹鋼;,第一部分:壓力容器,(三)設計壓力小于或者等于1.6MPa;(四)容積小于或者等于1000L;(五)工作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并且小于或者等于1000MPaL;(六)介質為空氣、氮氣和醫用蒸餾水蒸發而成的水蒸氣;(七)設計溫度大于或者等于-20,最高工作溫度小于或者等于150;(八)非直接火焰的焊接容器。,第一部分:壓力容器,二、分類:根據危險程度,容規將壓力容器劃分為三類,以利于進行分類監督管理,具體分類方法如下:1、介質分組:壓力容器的介質分為兩組,包括氣體、液化氣體或者最高工作10、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第一組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學介質;易燃介質;液化氣體。第二組介質:由除第一組以外的介質組成,如水蒸汽、氮氣等。,第一部分:壓力容器,2、介質危害性介質危害性指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質與人體大量接觸、發生爆炸或因泄漏引起職業性慢性危害的嚴重程度,用介質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害程度表示。2.1、毒性程度:綜合考慮急性毒性和最高容許濃度。極度危害:最高容許濃度小于0.1mg/m3;高度危害:最高容許濃度 0.11.0 mg/m3;中度危害:最高容許濃度 1.010.0mg/m3;輕度危害:最高容許濃度大于等于 10.0 mg/m3。,第一部分:壓11、力容器,2.2、易爆介質:指氣體或液體的蒸汽、薄霧與空氣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其爆炸下限小于 10%,或者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 20%的介質。2.3、介質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險程度的確定按照HG 20660-2000壓力容器中化學介質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險程度分類確定。HG 20660沒有規定的,由壓力容器設計單位參照GB5044-85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的原則,決定介質組別。,第一部分:壓力容器,3、類別劃分:壓力容器類別的劃分應當根據介質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選擇類別劃分圖,再根據設計壓力 P(單位 MPa)和容積 V(單位為 L),標出坐標點,確定壓力容器類別:對于第一組介12、質,壓力容器的分類見圖 A1:(見下頁)對于第二組介質,壓力容器的分類見圖 A2:(見下頁)特殊情況的類別劃分:坐標點位于分類線上時,按照較高的類別劃分其類別。,第一部分:壓力容器,第一部分:壓力容器,第一部分:壓力容器,4、壓力等級劃分: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p)劃分為低壓、中壓、高壓和超高壓四個壓力等級:(1)低壓(代號L),0.1MPap1.6MPa;(2)中壓(代號M),1.6MPap10.0MPa;(3)高壓(代號H),10.0MPap100.0MPa;(4)超高壓(代號U),p100.0MPa。,第一部分:壓力容器,5、壓力容器品種劃分壓力容器按照在生產工藝過程中的作用原理,劃分為反13、應容器、換熱壓力容器、分離壓力容器、儲存壓力容器。具體劃分如下:(1)反應壓力容器(代號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質的物理、化學反映的壓力容器,例如各種反應器、反應釜、聚合釜、合成塔、變換爐、煤氣發生爐等;(2)換熱壓力容器(代號E),主要用于完成介質的熱量交換的壓力容器,例如各種熱交換器、冷凝器、冷卻器、蒸發器等;,第一部分:壓力容器,(3)分離壓力容器(代號S),主要用于完成介質的流體壓力平衡緩沖和氣體凈化分離的壓力容器,例如各種分離器、過濾器、集油器、洗滌器、吸收塔、銅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4)儲存壓力容器(代號C,其中球罐代號B)主要用于儲存或者盛裝氣體、液體、液化氣體14、等介質的壓力容器,例如各種型式的儲罐。,第一部分:壓力容器,三、使用管理1、壓力容器使用登記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在壓力容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應當按照要求到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以下統稱使用登記機關)逐臺辦理使用登記手續。登記標志的放置位置應當符合有關規定。,第一部分:壓力容器,2、使用單位的責任使用單位應當對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負責,并且配備具有壓力容器專業知識,熟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第一部分:壓力容器,3、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壓力容器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貫徹執15、行本規程和壓力容器有關的安全技術規范;(2)建立健全壓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3)辦理壓力容器使用登記,建立壓力容器技術檔案;(4)負責壓力容器的設計、采購、安裝、使用、改造、維修、報廢等全過程管理;(5)組織開展壓力容器安全檢查,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并且作出記錄;,第一部分:壓力容器,(6)實施年度檢查并且出具檢查報告;(7)編制壓力容器的年度檢驗計劃,督促安排落實特種設備定期檢驗和事故隱患的整治;(8)向主管部門和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送當年壓力容器數量和變更情況的統計報表,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計劃的實施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情況等;(9)按照規定報告壓力容器16、事故,組織、參加壓力容器事故的救援、協助調查和善后處理;(10)組織開展壓力容器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11)制定事故救援預案并且組織演練。,第一部分:壓力容器,4、壓力容器技術檔案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應當逐臺建立壓力容器技術檔案并且由其管理部門統一保管。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2)壓力容器登記卡;(3)壓力容器設計制造技術文件和資料;(4)壓力容器年度檢查、定期檢驗報告,以及檢驗的有關技術文件和資料;,第一部分:壓力容器,(5)壓力容器維修和技術改造的方案、圖樣、材料質量證明書、施工質量證明文件等技術資料;(6)安全附件校驗、維修和更換記錄;(7)有關事故的記錄資17、料和處理報告。,第一部分:壓力容器,5、作業人員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應當持有相應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壓力容器使用單位應當對壓力容器作業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與專業培訓并且作好記錄,保證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壓力容器安全作業知識、作業技能,及時進行知識更新,確保作業人員掌握操作規程及事故應急措施,按章作業。6、日常維護保養壓力容器使用單位應當對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附屬儀器儀表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對發現的異常情況,應當及時處理并且記錄。,第一部分:壓力容器,7、年度檢查壓力容器使用單位應當實施壓力容器的年度檢查,年度檢查至少包括壓力容器安全管理情況檢查、壓力容器18、本體及運行狀況檢查和壓力容器安全附件檢查等。對年度檢查中發現的壓力容器安全隱患要及時消除。年度檢查工作可以由壓力容器使用單位的專業人員進行,也可以委托有資格的特種設備檢驗機構進行。,第一部分:壓力容器,8、隱患處理壓力容器使用單位應當對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的壓力容器及時進行檢驗,消除事故隱患;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的壓力容器,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且辦理注銷手續。9、超設計使用年限使用的壓力容器對于已經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壓力容器,或者未規定設計使用年限,但是使用超過20年的壓力容器,如果要繼續使用,使用單位應當委托有資格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對其進行檢驗(必要時按照本規程7.719、的要求進行合于使用評價),經過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批準后,方可繼續使用。,第一部分:壓力容器,10、壓力容器的采購、停用、過戶、移裝(1)使用單位不得采購報廢的壓力容器。壓力容器的停用、過戶、移裝,應當嚴格按照檢驗、使用登記的有關規定辦理。(2)停止使用2年后重新使用的壓力容器以及從外單位移裝或本單位移裝的壓力容器,使用前應當按照定期檢驗的有關規定進行檢驗,并且進行耐壓試驗。,第一部分:壓力容器,四、安裝、改造與維修1、安裝改造維修單位(1)從事壓力容器安裝改造維修的單位應當是已取得相應的制造許可證或者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證的單位;(2)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應當按照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建立壓力容器質量20、保證體系并且有效運行,單位法定代表人必須對壓力容器安裝、改造、維修的質量負責;(3)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應當嚴格執行法規、安全技術規范及其相應標準;(4)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應當向使用單位提供安裝、改造、維修圖樣和施工質量證明文件等技術資料。,第一部分:壓力容器,2、安裝改造維修告知壓力容器在安裝、改造與重大維修前,從事壓力容器安裝改造維修的單位應當向壓力容器使用登記機關書面告知。3、改造與重大維修3.1、改造與重大維修含義和基本要求(1)壓力容器的改造是指改變主要受壓元件的結構或者改變壓力容器運行參數、盛裝介質、用途等,壓力容器的重大維修是指主要受壓元件的更換、矯形、挖補,以及對符合本規程3.14.21、1規定的對接接頭焊縫的補焊;(2)壓力容器的改造或者重大維修方案應當經過原設計單位或者具備相應資格的設計單位同意;,第一部分:壓力容器,(3)壓力容器經過改造或者重大維修后,應當保證其結構和強度滿足安全使用要求;(4)壓力容器改造、重大維修的施工過程,必須經過具有相應資格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督檢驗,未經監督檢驗合格的壓力容器不得投入使用。3.2、改造與重大維修的耐壓試驗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壓力容器,在改造與重大維修施工過程中應當進行耐壓試驗:(1)、用焊接方法更換主要受壓元件的;(2)、主要受壓元件的補焊深度大于二分之一母材厚度的;(3)、改變使用條件,超過原設計參數并且經過強度校核合格的22、;(4)、需要更換襯里的(耐壓試驗在更換襯里前進行),第一部分:壓力容器,五、安全附件壓力容器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安全閥、壓力表、爆破片、液位計、溫度計通用要求:(1)制造安全閥、爆破片裝置的單位應當持有相應的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2)安全閥、爆破片、緊急切斷閥等需要型式試驗的安全附件,應當經過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型式試驗機構進行型式試驗并且取得型式試驗證明文件;,第一部分:壓力容器,(3)安全附件的設計、制造,應當符合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4)安全附件出廠時應當隨帶產品質量證明,并且在產品上裝設牢固的金屬銘牌;(5)安全附件實行定期檢驗制度,安全附件的定期檢驗按照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與相關安23、全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第一部分:壓力容器,六、定期檢驗:1、報檢使用單位應當于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檢驗機構接到定期檢驗要求后,應當及時進行檢驗。2、檢驗機構與人員檢驗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核準的檢驗范圍從事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工作,檢驗檢測人員應當取得相應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證書。檢驗機構應當接受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監督,并且對壓力容器定期檢驗結論的正確性負責。,第一部分:壓力容器,3、年度檢查,是指為了確保壓力容器在檢驗周期內的安全而實施的運行過程中的在線檢查,每年至少一次。固定式壓力容器的年度檢查可以由使用單位的壓力容器專業人員進行,也可以由國家24、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以下簡稱檢驗機構)持證的壓力容器檢驗人員進行。,第一部分:壓力容器,4、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工作包括全面檢驗和耐壓試驗。全面檢驗是指壓力容器停機時的檢驗。全面檢驗應當由檢驗機構進行。壓力容器一般應當于投用后3年內進行首次定期檢驗。下次的檢驗周期,由檢驗機構根據壓力容器的安全狀況等級,按照以下要求確定:(1)安全狀況等級為1、2級的,一般每6年一次;(2)安全狀況等級為3級的,一般36年一次;(3)安全狀況等級為4級的,其檢驗周期由檢驗機構確定。(4)應用基于風險的檢驗(RBI)技術的壓力容器,按照固容規7.8.3的要求確定檢驗周期。,25、第一部分:壓力容器,耐壓試驗是指壓力容器全面檢驗合格后,所進行的超過最高工作壓力的液壓試驗或者氣壓試驗。每兩次全面檢驗期間內,原則上應當進行一次耐壓試驗。當全面檢驗、耐壓試驗和年度檢查在同一年度進行時,應當依次進行全面檢驗、耐壓試驗和年度檢查,其中全面檢驗已經進行的項目,年度檢查時不再重復進行。,第一部分:壓力容器,4、定期檢驗的內容檢驗機構應當根據壓力容器的使用情況、失效模式制定檢驗方案。定期檢驗的方法以宏觀檢查、壁厚測定、表面無損檢測為主,必要時可以采用超聲檢測、射線檢測、硬度測定、金相檢驗、材質分析、渦流檢測、強度校核或者應力測定、耐壓試驗、聲發射檢測、泄露試驗等。定期檢驗流程:接受委托26、 審查資料 編制檢驗方案 資源準備 宏觀檢查 壁厚測定 表面缺陷檢測 埋藏缺陷檢測 缺陷處理 復檢 出具檢驗報告 審核簽發報告 歸檔 檢驗費結算。,第一部分:壓力容器,5、定期檢驗前的準備工作: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TSG R 7001-2004第二十一條規定:全面檢驗前,使用單位做好有關的準備工作,檢驗前現場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影響全面檢驗的附屬部件或者其他物體,應當按檢驗要求進行清理或者拆除;(二)為檢驗而搭設的腳手架、輕便梯等設施必須安全牢固(對離地面3m以上的腳手架設置安全護欄);,第一部分:壓力容器,(三)需要進行檢驗的表面,特別是腐蝕部位和可能產生裂紋性缺陷的部位,必須徹底清理干27、凈,母材表面應當露出金屬本體,進行磁粉、滲透檢測的表面應當露出金屬光澤;(四)被檢容器內部介質必須排放、清理干凈,用盲板從被檢容器的第一道法蘭處隔斷所有液體、氣體或者蒸汽的來源,同時設置明顯的隔離標志。禁止用關閉閥門代替盲板隔斷;,第一部分:壓力容器,(五)盛裝易燃、助燃、毒性或者窒息性介質的,使用單位必須進行置換、中和、消毒、清洗,取樣分析,分析結果必須達到有關規范、標準的規定。取樣分析的間隔時間,應當在使用單位的有關制度中做出規定。盛裝易燃介質的,嚴禁用空氣置換;(六)人孔和檢查孔打開后,必須清除所有可能滯留的易燃、有毒、有害氣體。壓力容器內部空間的氣體含氧量應當在1823(體積比)之間。28、必要時,還應當配備通風、安全救護等設施;(七)高溫或者低溫條件下運行的壓力容器,按照操作規程的要求緩慢地降溫或者升溫,使之達到可以進行檢驗工作的程度,防止造成傷害;,第一部分:壓力容器,(八)能夠轉動的或者其中有可動部件的壓力容器,應當鎖住開關,固定牢靠。移動式壓力容器檢驗時,應當采取措施防止移動;(九)切斷與壓力容器有關的電源,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檢驗照明用電不超過24V,引入容器內的電纜應當絕緣良好,接地可靠;(十)如果需現場射線檢測時,應當隔離出透照區,設置警示標志;(十一)全面檢驗時,應當有專人監護,并且有可靠的聯絡措施;(十二)檢驗時,使用單位壓力容器管理人員和相關人員到場配合,協助29、檢驗工作,負責安全監護。,第一部分:壓力容器,七、特種設備檢驗意見通知書特種設備檢驗意見通知書有兩種,分為(1)和(2)通知書(1)只用于檢驗結論不存在問題,或者雖然存在問題但不需要受檢單位回復意見,是在檢驗報告出具前對檢驗結果出具的有效結論意見。通知書(2)是作為檢驗中發現問題,需要受檢單位進行處理而出具,需受檢單位停用該特種設備,處理發現的問題,并在通知要求時間內將處理結果填寫在通知書上返回給檢驗機構。,第一部分:壓力容器,八、無損檢測方法簡介:常規四項檢測方法有:射線檢測RT、超聲檢測UT、磁粉檢測MT、滲透檢測PT 1、射線檢測(RT):射線能夠穿透物質并能使膠片感光。射線穿透物質后,30、若材料中存在有缺陷形成的厚度差,則透過射線強度發生變化,膠片檢測到這個變化后在膠片上形成黑度不同的影像。觀察者可通過膠片上黑度變化判斷有無缺陷,以及缺陷的種類、數量、大小等。射線檢測的特點:檢測結果可直接記錄、可以獲得缺陷的投影圖像,缺陷定性定量準確、體積性缺陷檢出率高,面積性缺陷的檢出率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適宜檢測較薄的工件、適宜檢測對接焊縫、檢測成本高、檢測速度慢、射線對人體有害。,第一部分:壓力容器,2、超聲檢測(UT):超聲波入射到材料后,若材料中由缺陷存在,則缺陷處聲波遇固氣界面先返回儀器,無缺陷部位聲波后返回到儀器,檢測人員可根據儀器上波形不同分析判斷缺陷的存在,并進行定量、定位或定31、性。超聲檢測的特點:面積性缺陷檢出率高,體積性缺陷檢出率低、適合檢測厚度較大的工件、成本低,速度快,現場使用方便、定性困難,定量精度不高、檢測記錄無直接見證記錄、工件厚度方向定量準確、材質、晶粒粗大對探傷有影響、工件外形不規則對探傷由影響、表面平整度要求較高。,第一部分:壓力容器,3、磁粉檢測(MT):鐵磁性材料被磁化后,如果材料存在不連續,則會阻礙磁力線通過,形成局部漏磁場。漏磁場吸附撒在材料表面上的磁粉,形成與缺陷形狀相近的磁粉堆積,即磁痕。檢測人員根據磁痕判斷缺陷的大小、形狀、性質。磁粉檢測的特點:只適應于鐵磁性材料、可檢出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深度12mm)、對表面裂紋檢出率最高、檢測成本低,速度快、工件形狀和尺寸對探傷有影響。,第一部分:壓力容器,4、滲透檢測(PT):零件表面施涂滲透液后,在毛細管作用下,經過一定的時間,滲透液能夠滲進表面開口的缺陷中;經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滲透液后,再在零件表面施涂顯像劑,同樣,在毛細管作用下,顯像劑將吸引缺陷中滲透液回滲,從而顯示處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狀態。滲透檢測的特點:適宜除多孔性材料以外的各種材料、工件表面粗糙度影響大、可檢出開口型缺陷、檢測工序多,速度慢、成本高,材料較貴。合乎使用評價 RBI 合乎使用 RBI.ppt,謝 謝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