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焚燒車間設備管理制度(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58383
2023-09-27
4頁
36KB
1、標題:焚燒車間設備管理制度文件編號Doc. No.版 次Version文件類別Document Item制定部門Written Dept.首次發布日期Issued Date總頁數Total Page文件修改歷史Amendment Record審批日期Date版本REV修改章節/內容Clause/Section Amended制 定AUTHOR審 閱REVIEWER批 準APPROVAL1 總則設備是企業進行生產的技術裝備,認真做好設備管理和維護工作是本部門的重要任務之一。本制度適用于焚燒車間所有生產運營設備管理范圍。2 設備的使用和維護2.1 操作人員在獨立使用設備前,需對設備的結構、性能、技2、術、規范、維護知識和安全操作等技術理論教育及實際操作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獨立操作,特殊設備必須憑證上崗。2.2 操作工人使用設備時,應掌握“三好四會(管好、用好、維護好;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嚴格執行使用設備的“五項紀律(1、憑操作證使用設備,遵守安全操作規程;2、經常保持設備清潔,并按規定加油;3、遵守設備交接班制度;4、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遺失;5.發現異常,立即停車)”,使設備經常保持設備維護”四項要求(整齊、清潔、潤滑、安全)”。2.3 重點設備的使用要實行定人定機操作,嚴格實行崗位責任制,因生產需要,操作其它同類設備時,需經部門領導批準;操作其它設備時,需3、辦理其它機型操作證。2.4 設備維護實行專責制,對單人操作,一班作業的設備實行專人專機制,下班時填寫操作記錄;多班輪轉作業或幾人共同操作的設備;建立機長負責制,并作好交接班記錄;公用設備應就指定專人負責設備維護。2.5 操作工人應遵守設備操作規程,合理使用設備,嚴禁精機粗用,嚴禁超負荷、超規范、拼設備,如遇現場生產管理人員或上級強令操作工人超負荷,超規范使用設備時,部門設備管理有關人員有權制止,操作工人有權拒絕,并向有關部門反映,并對違章指揮者追究責任。2.6 生產設備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假前保養、定期保養。對特殊設備要嚴格執行預防性試驗。3 設備的檢查、保養3.1 設備的運行狀態管理3.1.4、1 要使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的運行狀態,以保證正常運轉。主要生產設備應按照設備磨損變異的規律,進行定期的檢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普查、統計、分析。并考核設備完好率便于及時和全面掌握設備技術狀況。3.1.2 設備發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決時,應立即通知有關人員組織機修人員排除,并填好故障記錄。3.1.3 重點設備要建立維修檔案,掌握設備技術狀態,逐步采用先進的檢測和診斷技術實行狀態監測維修,及早發現異常,做好預防措施,對起重設備、壓力容器和變配電等設備,按有關規定定期進行負荷或預防性試驗,并記錄在檔。3.1.4 對關鍵工序的設備,定期進行檢查,及時進行零部件換修,做好記錄,以保證正常生產運營。3.1.5、5 設備運行狀態的巡檢工作嚴格按照部門有關設備巡檢制度執行。3.2 設備的三級保養制度3.2.1 三級保養制度是突出設備維護保養在設備管理與計劃檢修工作中的地位,是對操作人員“三好、四會”要求的更加具體化,通過三級保養把修理與使用結合起來,提高操作人員維護設備的知識和技能。3.2.2 日常保養:操作人員班前對設備應進行檢查、潤滑、運行,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下班前15-20分鐘對設備進行清掃、擦拭,假前適當延長至1小時,大型、重型設備適當延長。要求做到整齊、清潔、潤滑、安全。3.2.3 一級保養:崗位以車間人員為主,機修人員為輔,按計劃對設備進行局部和重點部位拆卸檢查、徹底清洗、疏通油路,清洗更換6、油氈、油線、濾油器,調各部間隙、緊固各部件。電器部分由機修人員負責整理線路、檢查聯結部位接觸是否可靠。完成后車間機械員驗收,填一級保養驗收單報設備管理有關部門。3.2.4 二級保養:以機修人員為主,崗位操作工為輔,除進行一級保養內容外,尚需進行機、電檢修,更換磨損件,部分刮研,油箱、油池更換新油,檢查定量潤滑系統是否正常運轉,電機清洗加油等。主要目的使設備達到完好標準,提高和鞏固設備完好率,延長大修理周期。3.3 潤滑管理規定3.3.1 潤滑工作是減少設備磨損,延長壽命、提高精度的重要途徑,部門設專職或兼職潤滑專業員負責本單位潤滑專業技術管理工作。3.3.2 每臺設備都必須制訂完善的設備潤滑“7、五定”圖表和要求,并認真執行。生產設備潤滑“五定”圖表和使用維護規程同時發至崗位。設備潤滑“五定”圖表的內容是: 定點:規定潤滑部位、名稱及加油點數;定質:規定每個加油點潤滑油脂牌號;定時:規定加、換油時間;定量:規定每次加、換油數量;定人:規定每個加、換油點的負責人。3.3.3 崗位操作及維護人員要認真執行設備潤滑“五定”圖表規定,并做好運行記錄。3.4.4 潤滑專業人員要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潤滑“五定”圖表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3.4.5 崗位操作和維護人員必須隨時注意設備各部潤滑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和處理。3.3.6 認真執行設備用油三清潔(油桶、油具、加油點),保證潤滑油(脂)8、的清潔和油路暢通,防止堵塞。3.3.7 對生產設備潤滑油跑、冒、滴、漏情況,要組織研究攻關,逐步解決。3.3.8 油品的更新換代要經過試驗,保證安全方可加以實施,油品更新前必須對油具、油箱、管路進行清洗。3.3.9 負責潤滑工作的技術員應根據設備用油情況及時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計劃。 包括時間、數量、要求,下達清洗換油計劃。3.3.10 潤滑材料應妥善保管,以防變質和混進雜物。存放一年以上者,須重新化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3.11 部門設備管理人員應做好油品儲存、發放管理工作,并統計記錄,配合車間操作人員做好潤滑技術檢查,協助車間做好防漏、治漏和冷卻液配制工作,積極開展廢油回收再生工作。3.39、.12 廢舊的專用油及精密設備潤滑油應單獨回收。3.3.13 油桶應有明顯油質、型號等標志標識。3.4 重點及關鍵設備的管理3.4.1 嚴格執行憑證操作制度。3.4.2 設備潤滑必須嚴格按照 4.3潤滑管理規定 執行。3.4.3 維護保養不得隨意拆卸部件,以免影響精度和性能,擦拭材料按說明書規定,不得隨意代用。3.4.4 操作工人要認真操作,精心維護。發生事故,立即停車保持現場,逐級上報。3.4.5 關鍵設備實行定期精檢、精調制度。3.5 特種設備管理3.5.1 操作人員,必須事先培訓并經過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3.5.2 必須有完整的技術資料和運行技術規程及運行記錄。3.5.3 特種設備站要10、建立出入制度,非本站人員未經批準,嚴禁入內,進入一律辦理出入登記手續。3.5.4 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要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在交接班前15分鐘到達工作崗位,以便及時準備,集中思想,了解情況。交班必須做到:交設備的正常運行、工具、記錄清楚、數據正確,機房內外場地整齊清潔,消防器材齊全完好3.5.5 訓檢人員在值班時應隨時檢查,不得隨意離開工作崗位。受壓設備不得超壓運行,動力主機不得超負荷使用。3.5.6 運行中遇不正常情況時,值班人員應按規程進行處理,并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領導。3.5.7 各種儀表和安全裝置應靈敏、可靠。并定期檢驗。壓力儀表每年進行校驗一次。3.5.8 對受壓容器、屬本公司檢驗范圍的,應定期作壓力試驗。本文件自簽發之日起生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