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動火、受限空間及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培訓課件 (80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0408
2023-10-16
80頁
12.86MB
1、非常規作業安全監督要點培訓,“崗前不安全教育培訓,等于謀殺”,“崗前不安全教育培訓,等于謀殺”,培訓主要內容,01非常規作業與許可管理,02 工業動火作業監督要點,03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監督要點,04管線打開作業監督要點,課程目標,通過對相關標準規范的學習,了解非常規作業以及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等高風險作業活動的風險,掌握現場監督中應關注的重點及相關技術要求,便于開展有針對性的現場監督。,一、非常規作業與許可管理,非常規作業包括:,非計劃性維修工作(未列入日常維護計劃或無程序指導的維修工作);承包商作業;偏離安全標準、規則、程序要求的工作;交叉作業;在承包商區域進行的工作;缺乏安全程序的工作;2、屏蔽報警、中斷連鎖和安全應急設備;對不能確定是否需要辦理許可證的其他工作。,一、非常規作業與許可管理,作業許可管理規范還規定,以下作業還需辦理專項許可:進入受限空間;挖掘作業;高處作業;移動式吊裝作業;管線打開;臨時用電;動火作業,一、非常規作業與許可管理,一、非常規作業與許可管理,對作業進行風險分析,制訂風險預防措施,有效控制作業風險為作業人員創建安全的作業場所主管人員掌握工作性質及進度現場作業人員掌握作業安全措施員工養成按標準作業的良好行為習慣監督人員方便開展監督工作實在意義是:現場安全措施已落實,有安全作業的條件。不是:準許作業,出了事我負責!,(二)作業許可的意義,一、非常規作業與許可3、管理,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火災與爆炸灼傷或燙傷紫外線輻射機械傷害物體打擊中毒或窒息(包括介質、焊接煙氣)觸電高處墜落等其他傷害,(二)動火作業常見事故,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新疆油田分公司“8.19”閃爆著火事故2010年8月19日11時50分,新疆庫爾勒金沙石油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沙公司”)在庫爾勒市西部鉆探塔里木勘探公司庫爾勒基地大院內改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管理局巴州塔里木項目部測試公司(以下簡稱“塔里木測試公司”)常壓計量方罐時,發生閃爆事故,造成金沙公司一名電焊工死亡,一名員工受傷。塔里木測試公司為消除4座計量罐頂部沒有護欄的缺陷,于2010年8月以承4、攬加工方式委托金沙公司對4個40立方米常壓計量方罐加裝防護欄。8月9日,甲乙雙方簽定協議后,8月17日開始施工作業,8月19日11時30分,作業人員站在3號罐頂蓋板(厚度3mm)上引弧時,發生閃爆并著火。12:06時庫爾勒市消防支隊趕到現場,5分鐘后將火撲滅。,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事故原因分析:1、違章作業:未辦理動火作業許可手續。作業前沒有將計量方罐的殘液清除。作業前沒有對罐內氣體進行通風、檢測。塔里木測試公司沒有實施現場監督。2、對罐內存在可燃氣體和引弧溫度足以引燃的風險分析缺失。3、對承包商監管不到位,工作外包后,施工作業沒有按管理制度對承包商進行5、監管。,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管理缺陷1、不辦理動火作業手續,擅自在油氣、易燃易爆危險區域內和在用油氣容器、管線、設備設施或盛裝過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上動火作業,使動火作業許可管理失控,多發火災爆炸事故。2、危險有害因素辨識不全面,重大危險有害因素不明確,安全措施制定不詳細、審查審批把關不嚴,致使安全措施缺乏全面性和針對性。,(三)動火作業風險分析,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3、作業隊伍資質不符合要求,作業人員未經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辨識和預防風險能力適應不了作業要求,影響人防措施的有效落實。4、作業前未進行技術交底,或者交底不清,可能影響技防措施的有效落實,甚至造成盲6、目蠻干。5、現場負責人、監護人職責不清,擅離職守,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可能影響組織措施的有效落實。,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6、涉及高處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管線打開作業等危險作業的動火作業,未同時辦理相關許可管理的票證,致使各項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可能引發高空墜落、物體打擊、窒息、中毒等意外事故。7、未編制應急預案或編制的應急預案未經評審和組織演練,在發生事故后會影響搶險效率,導致事故損失擴大。,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人的不安全行為1、動火作業計劃書編制時,有關人員責任心不強,圖省事、走捷徑,不深入作業現場,草率從事,使動火計劃書存在錯誤或疏漏。2、動火作業計劃書審查審批時,有7、關人員不認真調研,把關不嚴,不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動火計劃書中的錯項漏項。3、現場應急戒備人員不到位,或不認真履行戒備職責,出現異常情況撲救不及時,都可能導致事態擴大。,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4、作業前,有關人員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渙散,看錯、聽錯、忘記等誤操作,導致安全條件確認不細致、不充分,給事故發生留下隱患。5、作業過程中,不按操作規程和動火作業計劃書作業,監護人員不正確履行職責,甚至盲目蠻干,嚴重違反工藝紀律,可能直接導致事故發生。6、未按規定檢測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或檢測數據失真;當作業條件發生變化時,不能迅速做出正確判斷,采取相應措施,可能誘發事故。,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8、監督要點,物的不安全狀態1、流程斷開有疏漏,使雜散電流引燃成為可能。另外,不能有效防止火焰傳播,不利于形成孤立動火區,是火災爆炸的潛在危險。2、吹掃置換不徹底,使可燃物留存在管道或容器內,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3、清理清除不細致,殘留在管線、容器內壁的油垢隨著動火作業的進行,會解析出可燃氣體,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殘留在管線、容器內壁的氧化物(如硫化亞鐵)發生自燃,形成點火源,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4、隔離封堵不可靠,使管線、容器內的可燃物泄漏到空氣中,或沿管線容器相互連通,形成爆炸性危險環境,造成火災爆炸。5、作業件在進行切割、焊接等作業時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有9、毒有害物質或其他意外不安全因素。6、檢測儀器失靈,無法準確顯示檢測數據,不能及時發現隱患和問題。7、消防設施、急救器材、搶險物資不完備、失效或者短缺,不能有效控制險情,導致事態擴大。,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環境影響作業過程出現大風、大霧、雨雪等特殊天氣,作業環境發生變化、不可控危害因素增加,從而引發事故。,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四)工業動火作業中主要風險及防范措施,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監督內容1、核查動火作業方案和作業許可證;2、檢查作業人員的資質、能力;3、監督確認作業前的安全條件;4、監督動火過程的安全10、措施落實。,(五)工業動火作業監督內容與要點,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監督控制要點1、作業前,檢查作業許可證、動火作業計劃書(動火安全作業證、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持證等方面的情況。2、督促相關人員現場逐項確認作業安全條件,動火前安全技術交底;現場安全符合要求后,開始動火。(1)現場確認動火的必要性能用水力、風動機械及人工等無火花方式作業的,可不需動火;能夠在油氣場所外預制的,可不需在油氣場所內動火;能夠設立固定動火場所的,可不需在油氣場所移動動火。,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2)切斷按照動火作業計劃書,確認與動火點相連的工藝管線、設備、電器儀表、接地均已切斷,無漏點11、漏項;動火作業計劃書未列示,但現場有隱蔽工程圖的,可按隱蔽工程圖核查地下管網的切斷點是否有漏點漏項;與動火點直接相連的閥門上鎖掛牌,與動火點相連的設備及配電柜可靠停用并懸掛警示牌。,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3)封堵已斷開的油氣水工藝管線封堵可靠。距離動火點30m內所有的漏斗、排水口、各類井口、排氣管、管道、地溝等封嚴蓋實;油氣儲罐液壓安全閥、機械呼吸閥、量油孔、透光孔、空氣泡沫發生器及腐蝕穿孔等封堵措施可靠;工藝管線動火點兩側防止物料泄漏的封堵措施可靠;同一罐區內的排水渠、地面管帶空隙、防火堤工藝管線穿孔等部位封堵可靠;,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采用惰性氣體封堵時,動火點在管道容12、器下凹處,用比可燃氣體重的氣體;動火點在管道容器上凸處,用比可燃氣體輕的氣體;采用膠球封堵時,膠球與動火點之間保持35m距離;采用膨潤土封堵時,管道內壓力不超過30KPa。管道內的有效填充長度不少于3倍管徑,最短不少于300mm。已封堵的管段不得人為捶擊;采用干冰封堵時,管道管徑不大于250mm,封堵長度不小于300mm,與動火點的距離不小于600mm。,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4)吹掃輸送天然氣的管道設備停產動火時,天然氣放空位置設置在動火點下風向。當采用多點放空時,處于低洼處設備管道先放完,高處的放空點后放完,放空點距離動火點不小于30m;天然氣放空先點火,后開氣。放空點火焰低于113、m時,關閉閥門停止放空,防止形成負壓吸入空氣;只能用蒸汽、氮氣等惰性氣體吹掃,不能用空氣吹掃;蒸汽加熱吹掃流速不大于5m/s,不間斷補充蒸汽,防止因負壓吸入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現場驗證方案規定的點、項吹掃徹底。,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5)清洗清洗、蒸煮時間符合方案要求;現場觀察、驗證清洗效果符合安全動火要求,腐蝕產物處置得當。(6)通風通風時間、風量充足,符合方案要求;強制通風采取防爆設備,固定牢靠。(7)置換置換介質、流速控制符合方案要求;天然氣管道、容器用氮氣置換,置換速度不大于5m/s;置換徹底,不留死角、盲區。,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8)隔離隔離措施滿足防止物料14、流動、擴散,火花、焊渣飛濺的要求;擬實施動火作業的儲罐與相鄰儲罐之間有效隔離;隔離措施設施選用不燃或難燃材料。(9)斷開與動火點相鄰的工藝、設備及能夠形成電氣連接的附件完全斷開;斷開處可能因移動、滑動、墜落而造成搭接的,采取固定措施;斷開的電氣儀表線路裸漏部分,進行絕緣包扎。(10)盲死按照方案標示的位置、編號逐一核查盲板安裝和抽取;對設備、法蘭卡開部位進行有效盲堵;隔離盲板滿足強度要求。,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11)檢測現場驗證氣體檢測儀器在校驗有效期內且靈敏可靠;搭火前,30min內至少應進行一次氣體濃度檢測。動火過程中,氣體檢測的位置、時間和頻次符合方案要求;檢測可燃氣體、有毒15、有害氣體、氧氣濃度達不到許可作業濃度不得動火;作業方案要求臨時采取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10;檢查作業單位對儲罐、容器、管線內留有的殘留物、腐蝕產物、垢樣進行了分析檢測。(12)動火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負責人在動火前掌握工程特點、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并向全體工程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3、監督相關單位按照方案落實動火過程中的安全措施。(1)前一處動火作業完成后才可進行下一個部位的開孔、封堵、焊接等工作;垂直方向動火自低處開始逐個向高處完成;(2)在與油罐或其它容器直接相連的管道上動火時,不得進行油罐的進出油作業;在儲罐區域內動火時,與動火點相鄰的油罐不16、得進行進出油作業;(3)與動火相關的上下游生產單位、單元,風險辨識清楚,聯絡暢通,生產組織協調一致;,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4)動火過程中生產、作業雙方單位的現場負責人、監護人、檢測人等相關人員要堅守現場。關鍵崗位人員變動要嚴格控制,所有人員變動都須得到批準;(5)臨時停工超過30min,重新作業前必須對安全條件再確認;(6)工藝、方案變更須重新審批;(7)動火點與上下游生產單元、應急處置聯動單位、相關單位之間報警信號明確,通訊暢通;,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8)動火施工中,由管道內泄出的可燃氣體遇明火后形成火焰,如無特殊危險,不宜將其撲滅。以免造成管道內形成負壓,并向內抽入17、空氣,導致管道內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再次打火,引發爆炸事故。發生回火后,要立即檢查盲板的完好情況;(9)現場發現隱患應立即停止作業,待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復作業;(10)非動火作業人員進入動火區域,須經現場負責人批準;(11)動火作業完成后,明火熄滅,熱表面冷卻,現場確認無火種存在方可撤離。,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1、不辦理動火手續、私自提高或者降低作業級別,擅自動火作業;2、危險、有害因素辨識不全面,安全措施制定不詳細、未按規定對方案進行審批;3、作業隊伍資質不符合要求,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4、現場負責人、監護人職責不清,擅離職守;5、切斷、封堵、吹掃、清洗、通風、置換、隔離、斷開18、盲死、檢測等措施未落實到位,實施動火;6、開工許可、危險作業超過批準時限未辦理延期手續而繼續作業;7、涉及其它危險作業時,未同時辦理相關許可票證。,(六)典型的“三違”行為,二、工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一)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定義,受限空間作業:是指進入油氣田各類爐、塔、釜、罐、倉、槽車、管道、煙道、隧道、下水道、溝、坑、井、池、涵洞等封閉或半封閉半的空間或場所的作業。物理條件(同時符合以下3條)足夠大到員工可以進入從事指定的工作;進入和撤離受到限制,不能自如進出;并非設計用來給員工長時間在內工作。,窒息中毒火災、爆炸機械傷害淹溺其它傷害,(二)進入受限空間19、作業常見事故,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遼寧北方化工有限公司“4.24”中毒事故2014年4月24日11時左右,燈塔北方化工有限公司在加氫車間厭氧池安裝排泥泵過程中發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29萬元。事故經過:2014年4月24日上午,北方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副經理于勇濱帶領加氫車間主任于志虎、副主任劉興禮、職工郝德勝、顧玉明、湯曉明到厭氧池進行放泵作業。郝德勝沿著鐵梯下入池底過程中突然昏倒,掉落到池底污水中。劉興禮和顧玉明立即下入池底施救,也相繼暈倒。于勇濱發現后,指揮于志虎、湯曉明將壓縮空氣軟管送到池底,幾分鐘后,于勇濱、于志虎、湯曉明下到池中,用安全繩分別20、拴住三名昏倒人員,將三名昏倒人員救出,隨即送往燈塔市急救中心搶救,12時15分,三人經搶救無效死亡。,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事故原因分析:1、硫化氫氣體中毒加上缺氧窒息導致死亡。2、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未履行危險作業審批程序未報公司安全部門審批,未制定危險作業方案,未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審批手續,未對出口池內進行空氣清掃,作業人員也未佩戴防護用具,3、盲目冒險施救4、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不到位,致使職工的安全意識不強,自我保護能力差,作業過程中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冒險作業、盲目施救。,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具有作業空間狹21、小,油氣易積聚,作業環境不良等顯著特征,其安全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環節:1、風險評估進行受限空間作業前,相關人員不深入作業現場進行勘察,不了解作業空間大小、有毒有害物質濃度、氧氣濃度等危害因素,對作業環境風險狀況分析、評估不足,控制、消除危害的措施制定不可行,導致作業環境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不能有效削減。,(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風險分析,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2、作業審批不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手續,擅自進行受限空間作業,或審查審批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時把關不嚴,使受限空間作業許可管理失控,引發窒息、中毒等事故。涉及高處作業、動火作業、臨時用電等危險作業時,未同時辦理相關許可管理的票證,致22、使各項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還會引發高空墜落、火災爆炸、觸電等意外事故。,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3、風險告知作業前,就作業空間的結構和相關介質、作業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況以及處理、救護方法等,未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技術交底,導致作業過程中風險防控措施不到位,引發事故。受限空間作業周邊未設警戒區、未懸掛警示標志標識、不設置監護人,不能有效提醒非作業人員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導致未經許可人員進入作業現場,發生意外傷害事故。進入帶有攪拌裝置的受限空間作業,不切斷電源,控制開關未上鎖管理、不加掛警示牌,不設專人監護,因作業人員誤操作可能導致機械傷害事故發生。,三、進入受限空23、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4、工藝處理與作業空間相連接的物料、蒸汽、油氣管線、閥門封堵不嚴,斷開不可靠;對作業設備裝置清洗、蒸煮、吹掃、置換不徹底,或采用關閉閥門代替盲板,盲板未掛牌標識,可能引發中毒、火災爆炸事故。5、通風作業前,通風置換不徹底;作業過程中,通風不暢,或通風時氧氣濃度超標,可能導致人員中毒、窒息或引發火災爆炸事故。,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6、檢測進行受限空間作業前,未根據作業現場和周邊環境情況,檢測受限空間內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爆炸性粉塵、氧氣濃度等危害因素,致使作業空間存在較大風險。作業過程中,對隨時可能產生有毒有害氣體或進行內防腐處理的受限空間作業,未按要求對作業場24、所中危害因素進行持續或定時檢測,當作業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不能及時發現,導致事故發生。,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7、個體防護作業人員勞保穿戴不正確、齊全,導致發生傷害事故。作業現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長管呼吸器,應急通訊報警器材,可燃、有毒有害氣體、氧氣檢測設備,大功率強制通風設備,應急照明設備,安全繩,救生索,安全梯等配備不到位或失效,導致發生緊急情況時不能自救。,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8、人員、工具及器材在受限空間內作業的人員一次作業時間過長(超過40min)不輪換休息,可能導致人員中毒或身體不適。進入有限空間作業需使用臨時照明時,使用非防爆照明燈具或使用行燈電壓大于325、6V;在金屬設備內及特別潮濕的受限空間內作業,電壓超過12V或絕緣不可靠;使用手持電動工具無漏電保護設備或漏電保護措施不可靠,都可能導致觸電或火災爆炸事故發生。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人員、工具、材料未清點、登記,作業結束后未對照核查,致使作業人員或作業工具遺留在作業點內,引發事故。,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9、現場監管作業負責人不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擅離職守,不與崗位作業人員保持聯系,不了解作業進展情況,當安全作業條件發生變化時,不能及時通知作業人員,導致事故發生。作業人員不明確作業環境風險,疏于防范;安全意識不強,不遵守作業規程,盲目蠻干;在受限空間內不正確佩戴防護用26、具、違章使用不符合安全作業要求的工具;隨意堆放作業物料堵塞進出通道,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發生?,F場監護人員不到位,不履行職責,導致無關人員進入作業空間;與作業人員溝通不及時,不掌握受限空間內作業人員情況,發生意外時不能第一時間通知作業人員撤離,導致事態擴大。,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10、應急救援 進出受限空間通道受阻,致使人員受傷后不能及時撤離,應急搶險人員不能及時施救。,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四)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主要風險及防范措施,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監督內容1、核查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27、和作業人員的能力;2、監督確認作業前的安全條件;3、監督作業過程的安全措施落實;4、監督作業結束后的安全措施落實。監督依據Q/SY 1240-2009 作業許可管理規范Q/SY 1242-2009 進入受限空間安全管理規范,(五)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監督內容與要點,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1、作業前,檢查作業許可證、作業人員能力等方面的情況。2、作業前,核查各項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入受限空間前,應開展工作安全分析,制定控制風險的措施和應急預案;施工單位、生產單位應對作業人員進行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作業人員清楚作業風險,熟悉相關安全管理制度,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作業28、現場應設置明顯的施工區域警示標志;防護設施、應急救援物資配置到位;所有與受限空間有聯系的閥門、管道等工藝流程加盲板斷開;受限空間內的作業現場進行了清理、置換、清洗、通風;作業環境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及氧氣濃度檢測合格。,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3、作業過程中,檢查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作業現場指定專人全程監護,監護人和作業人有明確的聯絡方式并始終保持有效溝通;作業過程中指定專人定期對作業環境的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及氧氣濃度進行檢測;作業空間內保持自然通風;受限空間內保持光線良好,所用照明使用安全電壓;在油氣場所內的受限空間內作業過程中應使用防爆工具;受限空間出入口內無障礙物,作29、業過程中始終保持暢通無阻;作業過程中嚴格控制進入受限空間內作業人數,輪換作業人員必須經過確認,并清點作業人員進行核對;作業過程中,監護人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檢查,發現險情及隱患時有權終止作業,待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復作業。4、作業結束后,檢查完工安全措施的情況。,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1、不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手續,擅自進行作業;2、作業人員勞保穿戴不齊全、不正確,實施作業或參加救護;3、通風置換不徹底,未定時檢測有毒有害氣體和氧氣濃度,相關流程封堵不嚴等安全防護措施落實不到位,實施作業;4、作業負責人、監護人擅離職守;5、進入受限空間作業時,使用220V電壓照明燈;6、涉30、及其它危險作業時,未同時辦理相關許可票證。,(六)典型的“三違”行為,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監督要點,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一)管線打開作業作業定義,管線打開是指采取下列方式改變封閉管線或設備及其附件的完整性,且無操作規程控制的非常規作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作業:解開法蘭從法蘭上去掉一個或多個螺栓打開閥蓋或拆除閥門調換8字盲板打開管線連接件去掉盲板、盲法蘭、堵頭和管帽斷開儀表、潤滑、控制系統管線,如引壓管、潤滑油管等斷開加料和卸料臨時管線(包括任何連接方式的軟管)用機械方法或其他方法穿透管線開啟檢查孔微小調整(如更換閥門填料),(二)管線打開作業常見事故,腐蝕物質打擊中毒、窒息燙傷火31、災其它傷害,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2.23”煤氣中毒事故2012年2月23日上午11時40分左右,位于南京市的寶鋼集團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三加壓站轉爐煤氣柜在改造大修過程中,發生煤氣中毒事故,造成6人死亡、7人受傷。事故經過:2012年2月23日中午11時50分左右,寶鋼集團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三加壓站轉爐煤氣柜在改造大修,施工人員在不了解回流管道內存在煤氣的情況下,將加壓站至煤氣柜回流管盲板處的螺栓拆除,導致盲板下移,致使回流管道內的煤氣倒灌進入煤氣柜,造成煤氣柜內作業人員煤氣中毒,6死、7傷。,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32、要點,事故原因分析:1、一氧化碳氣體中毒導致死亡。2、違章作業,在未得到許可的情況下拆除螺栓3、對施工人員安全教育未落實,未告知風險4、對施工作業未進行監護、監督。,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三)管線打開作業風險分析,管理缺陷1、涉及高處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等危險作業的管線打開作業,未同時辦理相關許可管理的票證,致使各項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2、作業隊伍資質不符合要求,作業人員未經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外來施工人員素質低,安全意識淡薄,影響人防措施的有效落實。3、作業前未進行技術交底,或者交底不清;未正確配備勞動防護用品,或雖然配備,現場人員不能正確使用??赡苡绊懠?3、防措施的有效落實。,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4、管線打開作業前,沒有進行風險辨識或風險辨識不全面,控制措施制定不詳細或不符合現場實際、致使安全措施缺乏全面性和針對性。5、審查審批把關不嚴,管線打開前未落實清理、隔離等安全措施或落實不到位,致使控制措施形同虛設。6、現場負責人、監護人職責不清,作業現場管理混亂,可能影響組織措施的有效落實。7、現場工作條件與安全工作方案不一致時,未進行再評估和重新制定安全工作方案。8、未編制應急預案或編制的應急預案未經評審和演練,應急搶險設施配備不到位,搶險裝備失效,應急職責未明確等,在發生事故后會影響搶險效率,導致事故損失擴大。,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34、點,9、涉及高處作業、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等危險作業的管線打開作業,未同時辦理相關許可管理的票證,致使各項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10、作業隊伍資質不符合要求,作業人員未經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外來施工人員素質低,安全意識淡薄,影響人防措施的有效落實。11、作業前未進行技術交底,或者交底不清;未正確配備勞動防護用品,或雖然配備,現場人員不能正確使用。可能影響技防措施的有效落實。,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人的不安全行為1、作業過程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不履行職責或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甚至盲目蠻干,可能直接導致事故的發生。2、現場操作人員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渙散,或者忽視安全操35、作規程,習慣性違章操作,在操作中出現失控時,不能正確采取緊急處理措施,使事故擴大化。3、作業過程中,不遵守操作規程或安全工作方案,私自變更作業程序或改變作業方式等,易引發意外事故發生。4、未按規定檢測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或檢測數據失真,可能誘發事故。5、現場應急戒備人員不到位,不履行戒備職責,或出現異常情況撲救不及時,都可能導致事態擴大。,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物的不安全狀態1、吹掃置換不徹底,使可燃物留存在管道或容器內,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2、清理清除不合格,管線、容器內的殘存壓力或介質不能完全排放,可能形成爆炸性危險環境。3、采用凝固(固化)工藝介質方法進行隔離時,未考36、慮介質重新流動的情況,可能造成不安全環境。4、隔離封堵不可靠,管線、容器內的可燃物泄漏到空氣中,或沿管線、容器相互連通,形成爆炸性危險環境,造成火災爆炸。5、設備腐蝕穿孔或自然老化,未能及時發現隱患,清理、隔離時可能形成泄露,形成危險環境。,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環境影響在大風、暴雨、雷電等特殊天氣下強行作業,易導致作業環境發生變化、不可控危害因素增加,從而導致事故發生。,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四)管線打開作業主要風險及防范措施,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監督內容1、檢查作業人員資質、能力;2、檢查作業許可證的辦37、理情況;3、檢查管線打開作業安全條件;4、督促作業人員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裝備;5、監督管線打開作業;6、督促作業人員進行管線打開工作交接。主要監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Q/SY 1240-2009 作業許可管理規范Q/SY 1243-2009 管線打開安全管理規范,(五)管線打開作業監督內容與要點,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監督控制要點1、檢查特種作業及相關人員持有效的資格證。2、作業前檢查作業許可證、管線打開作業許可證。3、管線打開作業前,作業單位應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制定相應控制措施,必要時編制安全工作方案。需要打開的管線或設備要與系統隔離,物料清理合格。4、督促作業人員按規定穿戴個人防護裝備。5、監督管線打開作業。6、管線打開工作交接的雙方共同確認工作內容和安全工作方案。,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1、未辦理作業許可證作業;2、安全措施未落實開始作業;3、監護人未到位履行職責;4、固體、液體廢棄物未在指定地點堆放、排放、焚燒的。,(六)典型的“三違”行為,四、管線打開作業安全監督要點,感謝您的聆聽,“崗前不安全教育培訓,等于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