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急救知識培訓課件(54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79242
2023-11-01
54頁
2.30MB
1、安全事故急救知識培訓,急救知識,目錄,第一節 現場急救的一般原則,第二節 外傷救治的基本技術,第六節 溺水救治,第四節 心肺復蘇,第七節 燒傷救治,第八節 其他傷害的救治,第一節 現場救治一般原則,第一節 現場救治一般原則,一、現場急救的任務:主要是維持受害者的生命(生命體征:呼吸及循環功能)穩定傷情,防止繼發性損傷和迅速送醫療機構救治;,二、現場急救的程序和原則:1.迅速切斷傷害源2.初步判斷傷情3.妥善處理傷口4.保存好離斷組織5.及時送往醫院,第一節 現場救治一般原則,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一、急救技術及其意義;急救技術是搶救病人的重要技術,及時有效地搶救,2、能挽救病人的生命,防止傷情惡化,減輕疼痛,預防并發癥,從而提高救治率,減低傷殘率,并為后續治療創造良好的條件。,二.外傷救治的四項基本技術(一)止血(二)包扎(三)固定(四)搬運和輸送,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一)止血,1、出血的分類及特點:(1)按破裂血管不同:動脈出血:由于動脈血管內壓力較高,所以出血時呈泉涌、搏動性,尤其是大的動脈 血管破裂,血液呈噴射狀,顏色鮮紅,常在短時內造成大量失血,易引起 生命危險。靜脈出血:出血時緩緩不斷地外流,呈紫紅色。毛細血管出血:出血時,血液成水珠樣流出,多能自動凝固止血。,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2)按失血量的多少:小量失血:2000ml(3)按3、出血的流向:外出血;內出血 皮下出血一般成人血量為4000ml左右,如果短時間內失血總量超過1000ml就會發生休克,表現為臉色蒼白、出冷汗、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失血2000ml就會導致死亡,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2、止血技術:(1)指壓止血法(2)壓迫包扎止血法(3)止血帶止血法,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肩腋部出血,頭面部出血,顏面部出血,指壓止血法:根據動脈的走向,在出血傷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壓住動脈,將中等或 較大的動脈壓在骨的淺面,可臨時止血。多用于頭、頸、四肢動脈 出血,僅用于短時間內控制動脈出血。,手部出血,前臂出血,足部出血,大腿以下出血,壓迫包扎止血法,壓迫包扎止血法:用消4、毒的紗布或干凈的毛巾、布塊折成比傷口稍大的墊,蓋住 傷口,再用繃帶或布帶扎緊。但疑有骨折或傷口有異物時不宜 用此法。,橡皮止血帶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 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動脈大出血。,寬度在3厘米以下的繩索類物品會損傷神經和皮下組織不能作為止血帶。止血帶的包扎時間如達1小時以上會造成末梢組織血液停頓引起組織壞死所以應在避免大量出血的情況下每隔30分鐘松開一次止血帶放松一下后再系緊。,(二)包扎,包扎傷口可以止血、保護傷口、防止污染、固定敷料,有利于傷口盡早愈合。,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三)固定,1、骨折的判斷(疼5、痛、肢體變形)骨折有疼痛、腫脹,畸形,骨擦音等癥狀。骨折的壓痛,多呈環狀,且為銳痛。,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2、骨折固定注意事項(止血、包扎、固定并大體復位,固定包括上下兩關節,在骨突處加棉墊防止皮膚壓迫壞死)。(1)要注意傷口和全身狀況。(2)在處理開放性骨折時,局部要做清潔消毒處理,用紗布將傷口僅好,嚴禁把暴露 在傷口外的骨折端送回傷口內,以免造成傷口污染和再度刺傷血管與神經。(3)對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傷者,一般應就地固定,不要隨便移動傷者,不要盲目復位,以免加重損傷程度。(4)骨折固定所用的夾板長度與寬度要與骨折肢體相稱,其長度一般以超過骨折上下兩個關節為宜。(5)固定用的夾板6、不應直接接觸皮膚。(6)固定、捆綁的松緊度要適宜(7)對四肢骨折固定時,應先捆綁骨折端處的上端,后捆綁骨折端處的下端。,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1、骨折的判斷(疼痛、肢體變形)骨折有疼痛、腫脹,畸形,骨擦音等癥狀。骨折的壓痛,多呈環狀,且為銳痛。2、骨折固定注意事項(止血、包扎、固定并大體復位,固定包括上下兩關節,在骨突處加棉墊防止皮膚壓迫壞死)。3、固定材料4、臨時固定方法,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肱骨骨折固定,前臂骨折固定,股骨骨折固定,小腿骨折固定,(四)搬運和輸送,需根據外傷病人的傷情,妥善搬運和輸送。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搬運時候要特別注意,一定要使脊柱保持在伸直的姿勢,絕對不能使頸7、部和軀干前屈旋轉,絕對禁止一個人抬肩、一個人抬腳的方法,以避免斷端骨刺刺傷脊髓,而造成更大的傷害。,第二節 外傷救治基本技術,脊柱骨折正確搬運和不正確搬運,對脊椎受傷的患者向擔架上搬動應由46人一起搬動,無脊柱損傷的搬運,第四節 心肺復蘇(CPR),第四節 心肺復蘇(CPR),一、意義:據美國近年統計,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數達百萬人,約占總死亡病因1/2。而因心臟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發生在院前。因此,美國成年人中約有85%的人有興趣參加CPR初步訓練,結果使40%心臟驟停者復蘇成功,每年搶救了約20萬人的生命。心臟跳動停止者,如在4分鐘內實施初步的CPR,在8分鐘內由專業人員進一步心臟救生8、,死而復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時間就是生命,速度是關鍵。,二、心肺復蘇的操作步驟 2010(新):D-R-C-A-B 即:D檢查現場是否安全R檢查傷員情況C胸 外按壓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 2005(舊):D-R-A-B-C 即:D檢查現場是否安全R檢查傷員情況A開 放氣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壓,第四節 心肺復蘇(CPR),三、實施方法:D 檢查現場是否安全 在發現傷員后應先檢查現場是否安全。若安全,可當場進行急救;若不安全,須將傷 員轉移后進行急救。R 檢查傷員情況 1.判斷神智:輕拍病人雙側肩膀,并在病人兩側耳旁呼叫病人兩次,觀察是否處于昏迷狀態;2.判斷呼吸:看胸廓起伏,小于10秒,一般為7秒9、;同時呼救,請求幫助;3.備體位,第四節 心肺復蘇(CPR),4.檢查大動脈搏動:食指、中指并攏觸摸同側頸動脈有無搏動(氣管旁開2.5CM),時間大于10秒;C 胸外按壓 1.定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緣,而后將右手掌掌跟放在胸骨下1/3,再 將左手放在右手上,十指交錯,握緊右手。2.深度:成人至少5cm,兒童5cm,嬰幼兒約4cm3.按壓與呼吸比:單人 30:2,雙人 15:24.按壓頻率:100次/分5.保證每次按壓后胸廓完全彈回6.盡量減少中斷,中斷時間控制在10秒內,第四節 心肺復蘇(CPR),A 開放氣道 以一手置于患者額部使頭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頸部或托起下頦,保持呼10、吸道通暢。對懷疑有頸部損傷者只能托舉下頦而不能使頭部后仰。B 口對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頭抬頦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閉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氣,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內吹 氣,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鐘反復一次,直到恢復自主呼吸。,第四節 心肺復蘇(CPR),三、效果判斷:(1)觀察頸動脈搏動,有效時每次按壓后就可觸到一次搏動。若停止按壓后搏 動停止,表明應繼續進行按壓。如停止按壓后搏動繼續存在,說明病人自主 心搏已恢復,可以停止胸外心臟按壓。(2)若無自主呼吸,人工呼吸應繼續進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時仍應堅持人工 呼吸。(3)復蘇有效時,可見病人有眼球活動,口唇、甲床轉紅11、,甚至腳可動;觀察 瞳孔時,可由大變小,并有對光反射。,第四節 心肺復蘇(CPR),胸外心臟按壓術,人工呼吸,第六節 溺水救治,一、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鐘即可致死。濕性溺水;干性溺水;淡水溺水;海水溺水二、臨床表現 1神志不清,面部腫脹、青紫,口腔、鼻腔、支氣管內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2煩躁不安或昏迷,呼吸快而不整,兩肺有濕啰音,心音弱,心律不齊。3嚴重者呼吸停止,上腹部膨脹,心室纖顫或心臟停搏。三、溺水的救治關鍵是時間 致命性的循環衰竭最早可以發生在溺水后分鐘,一般溺水6-10分鐘都已經發生致命的循環衰竭。四、救治,第六節 溺水救治,保持溺水者頭部浮出水面游向池邊,肩頭頂住溺水者心臟,扛起12、,輕輕將溺水者放置在平坦地面上,對溺水者實施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第七節 燒傷救治,一、燒傷的救治的意義 及時正確的急救處理,可以減輕痛苦,預防或減輕感染,降低休克發生率,挽救生命。二、燒傷程度的估計1.燒傷的深度(1)度燒傷:稱紅斑性燒傷,僅傷及表皮淺層,3-5天內痊愈、脫細屑、不留瘢痕。(2)度燒傷:又稱水皰性燒傷。淺度:毀及部分生發層或真皮乳頭層。如無感染814天愈合。深度:除表皮、全部真皮乳頭層燒毀外,真皮網狀層部分受累,位于真皮深層的毛囊及汗腺尚有活力。一般需要1824天愈合,可遺留瘢痕增生及攣縮畸形(3)度燒傷:又稱焦痂性燒傷。皮膚表皮及真皮全層被毀,深達皮下組織,甚至肌肉、骨骼亦損13、傷。面積較大的多需植皮方可愈合,且常遺留瘢痕攣縮畸形。,第七節 燒傷救治,二、燒傷程度的估計2.燒傷的面積:“手掌法”:人手掌面積粗略估計,即五指并攏后的一手掌約等于本人體表面積的1%。3.燒傷的程度 輕度燒傷 總面積9%以下的度燒傷中度燒傷 總面積1029%,或度燒傷面積10%以下。重度燒傷 總面積3049%,或度面積1019%;或總面積不足30%,但全身情況較重或已有休克、復合傷、中重度吸入性損傷者。特重燒傷 總面積50%以上,度20%以上。,第七節 燒傷救治,三、燒傷對人體損害:體液滲出(脫水)、感染、休克、器官衰竭死亡。四、燒傷的現場急救原則 一、脫離致傷源二、維護呼吸通暢三、處理致命14、合并傷四、鎮靜、止痛五、保護受傷部位,第七節 燒傷救治,第八節 其他傷害救治,1、狗咬傷:(1)傷口沖洗(肥皂水20-30分鐘)排毒;(2)盡快送醫院或疾病控制中心注射狂犬病疫苗。2、急性中毒的現場急救:原則如下:(1)皮膚吸收中毒者,應立即脫離接觸,清洗皮膚表面;(2)食入毒物中毒者,應盡快催吐、洗胃和導瀉;(3)吸入毒物中毒者,應盡快將患者轉移至痛風處,給予氧氣吸入;(4)病人有血壓下降、休克、呼吸和心跳驟停時,應先進行復蘇處理和抗休克治療;(5)經上述急救后,應盡快送醫院救治。,3、觸電急救:觸電急救最主要的是要動作迅速。快速、正確地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第一步,使觸電者脫離帶電體 1、對于15、低壓觸電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有絕緣性能的木棍棒挑開和隔絕電流,如果觸電者的衣服干燥,又沒有緊纏住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帶電體;但救護人不得接觸觸電者的皮膚,也不能抓他的鞋。2、對高壓觸電者,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不能及時停電的,也可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注意拋擲金屬線前,應將金屬線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拋擲另一端。第二步,應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護 一般人觸電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等征象,外表上呈現昏迷不醒 的狀態,但這不是死亡。主要救護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4、化學危險品傷害急救:,眼睛接觸:立16、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就醫。皮膚接觸: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食入:用水漱口,飲牛奶或蛋清,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就醫。,5、中暑急救:中暑是由于高溫、日曬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中暑后會出現頭暈、頭痛、全身無力、口渴、心悸、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會突然暈倒。中暑又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及重癥中暑。,中暑急救的方法:讓中暑病人立即離開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并解開衣服,呈平臥姿勢,同時讓患者多喝含鹽飲料。對于先兆中暑者,可不進行特殊治療,讓他自然恢復正常。對于重癥中暑病人,要立即送醫院搶救治療。中暑者體溫過高時,可以用冰袋放在中暑者的頭部、兩腋下等處,用冰水(或酒精)擦身;用在涼水中浸濕的毛巾包上冰塊擦額部和全身。此外,要用力按摩病人的四肢,防止血液循環停滯。還可進行涼水沐浴,使病人身體浸泡在涼水中(除頭部),經10-20分鐘后,擦干身體。在使用上述方法降溫的同時,讓病人喝含鹽清涼飲料和涼開水,服用急救藥水、人丹和其他降溫藥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