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鐵路站前設施新建工程防洪防汛安全教育培訓講義(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781796
2023-11-03
14頁
51.54KB
1、新建xx至xx鐵路(xx段)站前工程YXZQ-04標(DK77+484.87DK110+217)防洪防汛安全教育培訓防洪防汛安全教育培訓講義一、本項目氣候、水文情況xxxx鐵路xx段YXZQ-4標段位于xx境內,屬于暖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1.815,雨季主要集中在5、8月和10、11月,常出現雷暴和冰雹,年平均降水量541.7mm604mm,年最大降水量945.7mm;年平均風速1.31.9m/s,最大瞬時風速26.5mx/s。本標段屬黃土梁峁溝壑區:地形起伏較大,呈穹狀丘陵或條狀嶺崗,殘塬(梁)間河流溝谷深切,發育涇河及其支流,高程650112、60m。地質情況復雜,生態脆弱,暴雨山洪多發;主要地質災害類型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表裂縫和水土流失,最易發生的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防洪度汛工作主要集中在5到11月份(業主文件汛期5月10日8時起進入汛期,至11月15日18時止),特殊情況下根據當地氣象情況而定。二、 洪水類型及等級劃分 1、洪水等級劃分 暴雨洪水 :由暴雨形成,取決于暴雨強度、籠罩面積及流域下墊面的影響。暴雨:降雨量50毫米100毫米;大暴雨:降雨量10020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200毫米。 融雪洪水 :由冰融水和積雪融水形成 冰凌洪水 :由大量冰凌阻塞河道,在河道內形成冰塞或冰壩,使上游水位3、明顯壅高,當冰塞溶解,冰壩突然破壞時河道槽蓄的水量集中下泄,形成冰凌洪水。 2、洪水等級劃分 一般洪水:重現期小于10年較大洪水:重現期10年20年(含20年)大 洪 水:重現期20年50年(含50年)特大洪水:重現期超過50年的洪水超標準洪水:超過工程設計標準的洪水3、降雨的等級小 雨:指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10毫米;中 雨:指24小時內降雨量10.125.0毫米;大 雨:指24小時內降雨量25.150.0毫米;暴 雨:指24小時內降雨量50.1100.0毫米;大 暴 雨:指24小時內降雨量100.1200.0毫米;特大暴雨:指24小時內降雨量大于200.0毫米。 三、應急響應等級和程序級洪4、汛響應(暴雨=50mm/d):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組長主持緊急會議,所有成員參加,作出防汛應急工作部署,加強工作指導,并將情況上報集團指安質部。應急小組設置專人值班,密切監視汛情,工情變化,與水文、氣象部門會商分析,做好汛情預報預測工作,重點做好救災協調工作。定期向上級防汛部門報告汛情及抗洪搶險措施,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工地全面停工,動員部署防洪工作,轉移危險地區人員和設備、材料等,強化施工便道和臨時場所的值班看守。級洪汛響應(大雨25mm50mm/d)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組長主持緊急會議,所有成員參加,作出防汛應急工作部署,加強工作指導,并將情況上報集團指安質部。應急小組設置專人值5、班,密切監視汛情變化,與水文、氣象部門會商分析,做好汛情預報預測工作,重點做好救災協調工作。定期向上級防汛部門報告汛情及抗洪搶險措施,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工地部分停工,加強施工路口的值守。級洪汛響應(中小雨=25mm)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組長主持會商,所有成員參加,作出防汛應急工作部署,加強工作指導,并將情況上報集團指安質部。應急小組設置專人值班,密切監視汛情,工情變化,與水文、氣象部門會商分析,做好汛情預報預測工作。工地危險地區停工,組織洪水淹沒區機械設備的搶運工作。四、施工現場防汛安全生產知識施工中注意天氣變化情況,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及時做好防護工作。駐地、施工現場、臨時6、便道、工棚做好防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浸泡。雨季前做好防汛檢查,疏通因施工堵塞的排水系統,確保排水系統的暢通。高聳設備應設防雷設施,露天使用的電器設備應有可靠防雨的防漏電設施。雨季施工應儲備足夠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資。項目經理部應成立重點部位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項目部防汛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責負責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洪水災情況;協調解決預案啟動后發生的有關問題,協調有關部門工作;對本項目防汛應急預案執行、料具儲備等準備工作進行檢查;災害發生后實施應急救援預案。預備搶險機械設備和材料。各施工隊伍都要準備好各種機械設備和抗洪搶險所用材料,做到有備無患。各工區要制定合理的逃生路線。當災害發生后,人員逃生時7、,要有專人負責,有組織安排人員撤離,撤離過程中嚴禁出現擁擠、爭搶現象。項目部要定期對房屋建筑、倉庫、設備設施、圍墻等進行安全檢查。 五、防洪避險常識降暴雨時,要時刻觀察房屋周圍的溪河水位有無異常,注意山體有沒有變形、裂縫,排水是否通暢。特別是晚上,更應十分警覺,隨時做好安全轉移的準備。觀測到可能引發洪水、滑坡的降雨量,要立即采取鳴鑼或打電話等預先設定的報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脅的人員傳遞警報信息。發生大暴雨時,要加強對水位、滲漏等情況的觀測,如有異常,要迅速轉移受威脅人員。洪水迅速上漲時,不要沿著河谷跑,應向河谷兩岸高處跑。山體滑坡時,不要沿滑坡體滑動方向跑,應向滑坡體兩側跑。安全轉移要本著就8、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則進行:先人后物,先老幼病殘后其他人員;要事先制定轉移路線和地點,落實撤離組織人員和責任。遭洪水圍困,利用通訊及燃火、放煙、呼喊與揮動鮮艷衣物等發出求救信號,同時主動采取自救措施;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下水。低洼處的住房遭洪水淹沒或圍困時,一是安排人員向安全堅固高處轉移、二是想方設法發生求救信號、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轉移到較安全的地方。建房應選擇在平整穩定的山坡和高地,要遠離河灘、河谷等低洼地帶和易滑坡地帶。嚴禁向溪流傾倒垃圾、工程渣土,堵塞山谷匯水面;嚴禁侵占河流灘地。在汛期來臨前,根據實際地形,提前做好排水溝,并保證排水通暢,避免積水。六、防洪防汛自救知識:暴雨洪水9、發生后:發現重大征兆或已經發生災害時,盡快將消息傳遞出去,引起政府重視,爭取控制災害發展和救援。在緊急情況下,頭腦冷靜,行動快速,果斷放棄。暴雨洪水突發性強,陡漲陡落,持續時間短,不可麻痹大意。千萬不要強行過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過河,或長距離繞行過河。在發生暴雨洪水時,行人避雨要遠離高壓線路、電器設備等危險區域,雷雨時要關閉手機。被水圍困怎樣自救無論是孤身一人還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圍困于基礎較牢固的高地或磚混結構的住宅樓房時,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求援或等待陡漲陡落的洪水消退后即可解圍。如遭洪水圍困于低洼處的溪岸、土坯或木結構的住房里,情況未及時,有通訊條件的可利用通訊工具向當地政府和防汛部門報告10、洪水態勢和受困情況,尋求救援;無通訊條件的,可制造煙火或來回揮動顏色鮮艷的衣物或集體同聲呼救,不斷向外界發出緊急求助信號,求得盡早解救;同時要尋找體積較大的漂浮物,主動采取自救措施。怎樣救助被困人群洪水匯集快、沖擊力強、危險性高,所以必須爭分搶秒救助被洪水圍困的群眾。當接到求助信號后,首先應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傳遞求救信息,報告當地政府和附近群眾,并直接投入解救行動;當地政府和基層組織接到報警后,應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帶領搶險隊伍趕赴現場,充分利用各種救援手段全力救出被困人群;行動中還要不斷做好受困人群的情緒穩定工作,防止發生新的意外;要特別注意防備在解救和轉送途中有人重新落水,確保全部人員安全脫11、險,還要仔細做好脫險人員的臨時生活安置和醫療救護等保障工作。七、發生泥石流時的安全常識泥石流與暴雨洪水結伴而生。當暴雨到來之前,居住的山溝有可能暴發泥石流,應搬遷到安全地點暫時避難。暴發泥石流是由溝頂開始的,發出的響聲好像“轟轟”的打炮聲。白天或者黑夜,在屋里避雨時,只要聽到這種聲音,要迅速跑到室外向山頂轉移。暴發泥石流時間很短,只能輕裝轉移,來不及攜帶物品。轉移路線應事前選定,清除沿途的障礙物,避免急速撤離時,浮石、滑坡傷人。同時要防雷擊、電線傷人。八、洪災案例分析黑龍江寧安市沙蘭鎮“6.10”特大山洪災害沙蘭鎮位于黑龍江省寧安市西南部,距寧安市40公里,總面積2247.5平方公里,轄21個12、行政村,總人口2.2萬人,耕地15.6萬畝。其中,沙蘭河流域沙蘭鎮以上(含沙蘭鎮)有11個行政村(鎮所在地7個、上游4個)。鎮區以上流域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和盛水庫以上山區面積45平方公里,水庫至沙蘭鎮區間面積70平方公里。該流域屬淺山區,地形以丘陵為主,鎮區地勢低洼,當地人稱之為“沙蘭坑”。沙蘭河由西向東穿過鎮中心,中心小學位于鎮里的低洼處,并處在沙蘭河河道的拐彎處。洪災基本情況6月10日12時50分,沙蘭鎮及沙蘭河上游70平方公里的丘陵崗地突降特大暴雨,暴雨匯集成洪水,沿沙蘭河迅速沖往下游的沙蘭鎮,于14時15分到達沙蘭鎮,暴漲出槽,夾雜著大量泥沙、樹枝和雜物,首先沖入沙蘭鎮中心小學。13、僅幾分鐘時間教室水位就高達2.2米。當時正在上課的352名學生和31名教師,全部被困水中,鎮直及鎮所在地治安、永明、新富、長安、進榮、青山、永躍等7個村屯同時受災。這次降雨持續了2小時10分鐘,經水文部門分析測算,沙蘭河流域內平均降雨量為120毫米,降雨量最高的王家村達到200毫米,匯集洪峰流量為850立方米每秒,洪水總量為900萬立方米,洪水重現期為200年一遇。由于降雨歷時短,強度大,匯流快,造成的損失極其慘重。有117人遇難,其中學生105人,村民12人;受災1830戶、 4583人,倒塌房屋324間,損壞房屋1152間。進水嚴重的房屋,室內所有家用電器、鍋碗瓢盆、米面、被褥等生活用品全14、部被淹或被沖走。供電、供水及通訊全部陷入癱瘓狀態,街道主次干道及進水住戶庭院、屋內全部被淤泥堵塞,淤泥最深處達半米。受災農田8.5萬畝,其中絕產1.5萬畝,5成以下收成的3.2萬畝。財產損失1.36億元。洪災主要成因這次特大山洪災害是由于局地突發性強降雨造成的。降雨特點是范圍小、突發性強、歷時短、雨量大、標準高,屬典型的突發性特大強降雨過程。暴雨中心區距沙蘭鎮僅48公里,河道比降大、匯流快,導致從降雨到形成洪峰抵達沙蘭鎮時間間隔僅1個多小時。加之沙蘭鎮區內河道狹窄,橋梁阻水,致使泄洪能力下降,水位迅速壅高,淹沒了靠近河邊且地勢低洼的中心小學校園,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場山洪災害具有15、突發性強、預報、預測和預防難度大的特點,具有不可抗拒性。搶險救災工作災情發生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回良玉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搜尋失蹤人員,搶救受傷學生和村民,妥善做好善后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確保災區社會穩定。國務委員陳至立率工作組深入災區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慰問災民,檢查指導救災工作。國家防總、水利部、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等部門,都及時趕到災區,給予支持援助。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宋法棠書記、張左己省長等親臨一線指揮,視察災情、慰問死難者家屬,與地方政府領導一道研究搶險救災、人員搜救、家屬安撫、恢復生產、學生復課、社會穩定等工作。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統16、一指揮搶險救災工作。寧安市及時組織機關干部、老師、部隊官兵、公安干警等2000多人,20多艘船只,20多臺車,對受困學生進行緊急營救。教訓與反思這次山洪暴發,雖然來勢兇猛,難以抵擋,但也必須承認存在思想上的麻痹和工作上的缺陷。要深刻反思此次災害帶來的血的教訓,認真剖析工作各個方面和環節上的漏洞,堅決消除各種人為隱患,完善各種防范措施,不讓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教訓之一:基層干部、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普遍淡薄,存在嚴重的思想麻痹。據沙蘭河上游王家村村長于洪濤反映,6月10日中午12點50分開始降雨至下午2點40分左右,上游三個村子沒有人查看河水漲勢,也沒有人員報告沙蘭河水情。如果有一個人能夠意識到如17、此大的雨水會引發山洪,及早通知和組織鎮中心小學師生轉移,至少災情不會這么重。正是由于沙蘭鎮的一些基層干部和群眾缺少對山洪的防范意識,才失去了極其寶貴的救援時間,這是造成此次沙蘭鎮洪災慘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客觀上,這次洪災發生在上汛前,在思想上還沒有緊張起來。但各級干部長期思想麻痹問題也是十分嚴重的。教訓之二:城鎮多年的開發建設逐步擠占了行洪區。據沙蘭鎮1965年的航測圖紙顯示,穿過沙蘭鎮的沙蘭河有兩條河道,而在沙蘭鎮1977年的航測圖紙上,只能看到一條河道。1987年靠近沙蘭河南岸只有一個鎮供銷社招待所,而現在房屋已經建到河邊,擠占了沙蘭河行洪區。沙蘭鎮1996年至2010年城鎮建設規劃,仍然擠18、占行洪區。這次洪災,與兩岸房屋縮窄行洪斷面,壅高水位有一定的關系。教訓之三:中心小學一直沒有遷出低洼地。沙蘭鎮中心小學始建于1916年,過去沙蘭鎮中心小學與中學均處于鎮里的低洼地帶,而且中學地勢比中心小學還低1米。1989年兩所學校都曾進過水,小學進水10厘米左右,中學進水達1米深。為此,寧安市和沙蘭鎮政府曾籌劃將兩所學校同時遷出洼地。在爭取國家支持后和全鄉集資等對中學進行了異地新建,而中心小學由于籌集資金困難,加上學校地處鎮中心,教師上班和學生上學方便,群眾不愿遷移,致使這一計劃沒有落實。2002年省里撥款74萬元,地方籌資30萬元,對學校進行了翻修,墊高了操場,但一直沒有遷出低洼地。除上述19、因素,也有政府決策不堅決問題,致使存在巨大隱患,成為這次災害發生的一個直接原因。教訓之四:防山洪預案缺乏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山洪特點是突發性強、損害性大,來得急,去得快。避險原則應當以“避”和“逃”為主。而沙蘭鎮制定的防災避險預案,主要措施是籌集物資和搶險,并沒有人員疏散的方案。王家村的防洪預案中只明確準備3000個編織袋,用來預防攔河壩決堤,卻沒有“跑”的措施。從救援看,這次山洪發生后,寧安市以最快速度聯系鏡泊湖調10只船,運往沙蘭鎮,用了兩個小時,但船到時洪水已退。如果學生配備了救生衣或救生圈,洪災造成的后果不會這么嚴重。說明防災預案與防御山洪的實際情況有相當的差距。災后調查中發現,王家村村20、長當時手頭就有本鄉鎮幾乎所有村屯負責人的電話號碼。洪水從上游到達沙蘭鎮時雨已經下了一個多小時,可正是在這段時間里,上游的三個村屯沒有人向下游村屯報汛,說明沙蘭鎮沒有建立報汛機制和落實報汛責任,沒有明確誰來監測洪水,遇到洪水向誰報告。 教訓之五:缺少降雨測量監測設施,山洪預警預報能力低。沙蘭河在沙蘭鎮以上115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內,只有和盛水庫一個雨量測點。這次降水恰恰集中在水庫到沙蘭鎮14公里范圍內,王家村降雨200毫米也是洪災發生后測算出來的,雨量、水文測報站點少,預報手段落后,缺乏山洪災害預警措施和必要的通信手段,貽誤了脫險轉移的寶貴時機,沒能夠通知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教訓之六:河道行洪不21、暢,致使水位壅高。鎮內洪水受阻是這次災難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沙蘭鎮中心小學下游20米處有一座橋,經專家計算,最大過流能力每秒250立方米,但這次洪峰流量達850立方米每秒,是橋洞過流能力的3.4倍,橋梁阻水情況比較嚴重。加之居民在河道內濫倒垃圾、上游洪水沖下來的樹木和柴草堵塞橋孔,大大降低了橋的實際過水能力,增加了災害損失程度。教訓之七:群眾自救能力較弱,難以應付突發性險情。沙蘭鎮的山洪可以說是突如其來,從洪水發生到退去只經歷了70分鐘,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調運救生設備和爭取外援,幾乎沒有可能。因此,必須以自救為主。沙蘭鎮中心小學沙憲晶老師在洪水突然襲來的緊急時刻,沉著冷靜地組織學生從地面轉移到課22、桌上,又從課桌上轉移到窗臺,表現出極強的自救和組織自救能力,該班絕大多數學生保住了生命。當時,全校師生中只有幾個人會游泳,缺乏自救和救人的能力。教訓之八:生態破壞嚴重,加快雨水匯集。據調查,由于多年的過度采伐和亂砍濫伐,目前沙蘭河上游流域生態環境破壞十分嚴重。從沙蘭鎮至西北上游11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除和盛水庫方圓45平方公里生態良好外,其余絕大部分為近3至5年開墾的耕地,有的已經開到山頂。由于無地表植被,加快了洪水演進過程,加重了洪災損失。 教訓之九:防汛責任制沒有落到實處。從寧安市和沙蘭鎮防汛負責制的情況來看,縣(市)、(鎮)政府都有防汛責任人、也都簽定了責任狀,但洪水來時卻難以發揮作用。如果切實落實好防汛責任制,洪水來前和來時有人負責通知,組織轉移群眾,那么很大程度上可以減輕山洪帶來的災害。面對沙蘭鎮的洪災慘劇,但更應該反思的是防汛行政首長負責制沒有真正落實到位。結語:希望大家通過這次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意識和覺悟,結合洪災事故案例分析加強對自身的反省,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本項目相關文件的要求,積極參與和配合項目部的防汛工作,確保本項目部的安全度汛。-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