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安全生產檢修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培訓課件(22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785065
2023-11-08
22頁
1.35MB
1、工業(yè)安全生產檢修及,典 型 事 故 案 例 分 析,檢修分類,化工生產設備檢修分類,計劃檢修,計劃外檢修(突發(fā)性、緊迫性),內容、周期、要求的不同,小修,中修,大修,1 頻繁性:生產具有高溫、高壓、低溫、腐蝕性強等特點,因而設備、管道等附件在運行中腐蝕磨損嚴重,檢修作業(yè)極為頻繁,檢修任務十分繁重。2 復雜性:設備種類繁多,檢修人員、作業(yè)人員需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術,檢修工作是一項工期緊、任務重、人員多、多工種交叉、上下多層交錯、露天作業(yè)等復雜的系統(tǒng)工作。3 高危險性:危化品生產的危險性決定了檢修工作的危險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殘存。檢修過程的動火、進塔入罐等作業(yè)使得客觀具備了發(fā)生火災、爆炸2、中毒窒息、化學灼傷、觸電等事故的條件。加之頻次高、作業(yè)復雜、參加檢修人員變化大,因此,危險化學品檢修具有高危險性。,化工設備檢修特點:,化工設備檢修過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措施,檢修之前必要的安全處理,1 根據預定的方案進行停車。根據檢修計劃的規(guī)定及各工序要求,實現各部門之間及時的信息交換,根據檢修方案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停車,停止相關設備的運行。,2 進行泄壓時要注意力度。泄壓的過程應當緩慢進行,沒有進行完全的泄壓之前,禁止對任何化工設備進行移動或者拆裝。,3 設備內的材料和垃圾要進行徹底的清潔。對排放口的仔細觀察,防止易燃、易爆以及有害物質被排放到下水道內,或者排到地面上,對地面的人和物造成損失。3、進行排放時,將排放管道安裝在指定的地面,避免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同時在進行排放時應當盡可能的排放干凈,對于排出的無法收集的有毒氣體進行妥善的處理。,4 對降溫和降量的速度進行合理的控制。防止高溫設備由于不當的降溫處理而發(fā)生故障。對高溫設備進行降溫時,應當首先切斷熱源,然后進行通風,以適當的自然降溫達到降溫的目的,切不可以直接澆灌冷水進行降溫,尤其是外部氣溫較高時,應當緩慢的降溫,防止溫度的劇烈變化引起設備的損壞,防止發(fā)生火災或者爆炸事故,同時防止有毒有害的物質對環(huán)境的污染。,5 閥門的開啟速度要適當。正確的閥門開啟方法應當是在打開閥門扣之后,停止片刻,使物料少量的先行通過,對物料流通的情況進行4、觀察,當物料流通順利時再逐漸的調整閥門,不斷加快。需要注意的是,進行蒸汽閥門的開啟時,應當對管線的余熱進行格外的注意。,6 停止高溫真空設備的運轉。首先要消除真空狀態(tài)對高溫設備的控制,當設備內的溫度降到自然溫度時,才能與自然環(huán)境進行接觸,防止空氣進入高溫設備而引起燃燒和爆炸等事故。,化工設備檢修過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措施,設備檢修作業(yè)的用電問題,1在進行化工設備檢修的過程中,要保證運行的設備處于停止狀態(tài)。,2 在對各種電動機械設備進行檢修時,確保機械的電源處于斷開狀態(tài),比如將保險絲取下,或者將電器開關落下等措施,使處于檢修狀態(tài)的機械能夠停止運轉,同時需要在檢修時設置必要的警告牌,如“檢修,禁止合閘5、”等字樣。,3 檢修的設備內部光線較差,則使用的照明工具、電動工具應該在安全電壓的范圍內。干燥的設備內的安全電壓為小于等于36V,潮濕環(huán)境或密閉環(huán)境的安全電壓為小于等于12V。,4 若檢修區(qū)域或設備內有可燃性物質存在,還要符合防爆的要求。,化工設備檢修過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措施,檢修設備的置換,1 對有毒、有害、易燃的設備檢修時,要對設備進行氣體置換。,2 氮氣、蒸汽是通常被用來置換的氣體,往往首先考慮使用氮氣,在進行置換時,蒸汽都具有較高的溫度,因此在進行置換后需要進行降溫使設備內的溫度降至常溫。,3 存儲高溫液體的設備進行置換時,首先應當將內部的液體排空,采用加冷料或者加冷水的方式,使設備降到6、常溫。,4 置換用氣的放空口要合理選擇,防止中毒窒息事故。,化工設備檢修過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措施,人員勞動防護,頭部防護用品,呼吸器官防護用品,眼面部防護用品,聽覺器官防護用品,足部防護用品,手部防護用品,防墜落用品,軀干防護用品,護膚用品,化工設備檢修過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措施,檢修過程的監(jiān)護,1 監(jiān)護工作的人員要熟悉設備內介質的理化特性、毒性、中毒特征等反應情況,要仔細觀察介質的變化,并準備相應的急救器材和防護用品,2 監(jiān)護工作的人員所在的位置應該是可以看清設備內作業(yè)人員的具體操作情況的地方。,3 監(jiān)護工作的人員除了向作業(yè)人員遞送工具外,不得從事其他無關的工作,更不允許擅離職守。,4 監(jiān)護人員若7、發(fā)現設備內有異常情況發(fā)生,應及時通知設備內的作業(yè)人員,并同時發(fā)出求救信號,召集急救人員以備不時之需。,5 若急救人員進入設備內搶救作業(yè)人員時,也需要進行相關的安全防護措施,同時穿戴好勞保用品,禁止出現未采取防護措施的人員進入設備內部的現象。,總之,在化工設備進行檢修的過程中,操作人員應當充分認識到化工設備的檢修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設備檢修時,要嚴格按照檢修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檢修作業(yè),同時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另外,應當注意在設備檢修過程中排放的廢物和廢氣的有效處理,盡量減少對環(huán)境和大氣的污染。,化工生產中安全事故的特征,1 發(fā)生火災、爆炸、中毒事故機率大且后果嚴重;2 觸發(fā)8、事故的因素多;3 設備材質和加工缺陷以及腐蝕等原因觸發(fā)事故;4 事故的集中與多發(fā)。,案例一:河北廊坊一座加油站爆炸事故因靜電火花引發(fā),2011年12日16時45分許,河北省廊坊市和平路一中石化加油站發(fā)生起火爆炸事故。廊坊市官方稱,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起火原因為油罐車卸油后,靜電火花引發(fā)起火爆炸。中石化河北廊坊分公司副經理梁永華稱,事故發(fā)生時,一輛為加油站輸油的油罐車注油完畢后,由于靜電火花引起注油車尾部著火,火勢蔓延造成加油站一部加油機燒毀及加油站頂棚設施損毀,未殃及地下油庫也未造成人員傷亡。,靜電產生:主要是由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緊密(即距離小于2510-8厘米)接觸和分離,或者互相摩擦,發(fā)生了9、電荷的轉移,破壞了物體原子中正、負電荷的平衡,使兩種物質在接觸面上形成電位差而產生的。,靜電的特點:(1)電壓高。當電量不變,電壓和電容成反比,由于工藝過程中電容變化很大,使靜電電位可以高達數千伏至上萬伏;(2)能量不大。一般不超過數豪焦耳,少數達數十豪焦耳;(3)尖端放電。導體尖端,曲率最大。電荷密度大,容易產生電暈放電和發(fā)展成火花放電;(4)感應放電。將導體移入帶電與接地體之間,可感應靜電,并對帶電體和接地體產生火花放電;(5)絕緣體上靜電泄漏很慢。靜電泄漏的快慢決定于材料介電常數和電阻率的乘積。而絕緣體的介電常數和電阻率都很大,所以靜電泄漏很慢,保留危險狀態(tài)時間長。,化工工藝生產過程中常10、見引發(fā)靜電的工序:(1)流動帶電利用管道輸送液體時,由于液體與配管等固體接觸,在液體和固體的接觸面上形成雙電層。隨著液體流動雙電層中一部分電荷被帶走,產生靜電;(2)摩擦靜電由于物體相互摩擦,發(fā)生接觸位置的移動和電荷的分離,從而產生靜電;(3)剝離帶電相互密切結合的物體剝離時引起電荷分離產生靜電;(4)噴出帶電液體、氣體和粉塵從截面很小的開口部位噴出時他們越噴面的摩擦以及相互之間的撞擊,變成飛濺的飛沫而產生大量的靜電;(5)沖撞帶電粉塵類的粒子之間或粒子與固體之間沖撞形成飛快的接觸和分離,產生靜電;(6)破裂帶電固體或粉體類,當其破裂時出現電荷分離,破壞正負電荷的平衡,產生靜電;(7)飛沫帶電11、噴在空間的液體,由于擴展、飛散和分離,形成許多小滴組成新液面而產生靜電;(8)滴下帶電附著于器壁的固體表面上的珠狀液體逐漸增大后,其自重形成滴液,當其墜落時,出現電荷分離,產生靜電。產生靜電電荷的多少與生產的性質、數量、摩擦力大小、摩擦長度、液體和氣體的分離或噴射強度、粉體粒度等因素有關。,一般防靜電的措施(1)合理選用生產設備的材質,降低摩擦速度或流速等,減少靜電的產生;(2)采取靜電接地措施來防止導體帶電;(3)采取屏蔽的措施限制非導體帶電引起的放電;(4)使用靜電消除器防止靜電;(5)在流體中加入適量防靜電添加劑;(6)采用工作地面導電化,穿防靜電鞋、防靜電工作服來防止人體帶電;(7)控12、制氣體、蒸汽、危險性混合物和粉塵危險性混合物來防止爆炸和火災。,防止靜電危害主要有以下六項措施:(1)間接措施。場所危害程度的控制可采取減輕或消除所在場所周圍環(huán)境火災、爆炸危險性的間接措施;(2)工藝控制。控制流速,選用合適材料,增加靜止時間,改進灌注方式等工藝上采取措施,限制和避免靜電的產生和積累;(3)接地。是消除靜電危害最常見的措施;(4)增濕。提高作業(yè)場所環(huán)境空氣的相對濕度來消除靜電危害;(5)抗靜電劑。在容易產生靜電的高絕緣材料中,加入抗靜電劑,降低材料的電阻率,加快靜電泄漏,消除危險;(6)靜電消除器。借助靜電消除器產生電子或離子,中和物體上的靜電,消除靜電危害。種類有:自感應式靜13、電消除器、外接電源式靜電消除器、放射線式靜電消除器、離子流式靜電消除器,均可適當選用。,案例三:山東聯(lián)合化工燃爆事故,2011年11月19日14時左右,山東新泰聯(lián)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發(fā)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15人死亡、4人受傷。發(fā)生事故的3萬噸/年三聚氰胺裝置,11月19日7時左右,操作人員發(fā)現作為裝置換熱載體的道生油儲罐內壓力偏高,懷疑位于四樓平臺的道生油冷凝器泄漏。7時30分左右,三聚氰胺裝置停車、道生油降溫、在冷凝器氣相入口和液相出口加裝盲板后,由設備制造廠家對漏點進行焊接并經水壓試驗合格。為盡快完成維修任務,車間組織兩個班的保全工和有關人員共19人(均為企業(yè)內部員工)在現場同時進行拆除冷凝14、器氣相入口盲板和冷凝器封頭復位作業(yè)。14時左右,維修人員在拆除盲板時發(fā)生爆燃,造成4人當場死亡、15人受傷,其后受傷人員中又有11人因搶救無效死亡。,事故原因:,該公司在對三聚氰胺裝置冷凝系統(tǒng)的道生油冷凝器進行緊急維修時,因操作不當,導致冷凝器中殼層的打壓用水進入熱氣冷卻器內,造成器內道生油(含聯(lián)苯26.5%、聯(lián)苯醚73.5%,當時器內溫度為246)突沸噴出后爆燃。,該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問題:,1、裝置的主要設備道生油冷凝器設計制造存在固有缺陷,給生產運行留下安全隱患(該換熱器自2011年7月開車以來已泄漏六次)。2、對檢維修環(huán)節(jié)的安全管理不嚴格,沒有完善的檢維修作業(yè)安全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事15、故現場維修人員多、交叉作業(yè),現場安全管理混亂。3、未對裝置開車后反復出現的設備異常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徹底整治。,教訓汲取:,1、嚴格化工裝置建設及運行的安全管理,依據國家有關標準和規(guī)范進行裝置設計和設備選型,加強設備采購管理,保證裝置和設備的本質安全,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加強試生產階段的安全管理,及時認真分析、研究解決試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對于反復出現的問題要先停產查清原因并消除隱患后再恢復生產。,2、狠抓檢維修環(huán)節(jié)安全管理,加強危險場所直接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安全管理,盡量避免交叉作業(yè),建立和完善拆裝盲板、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危險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明確作業(yè)流程和審批制度;,加強裝置16、局部停工檢修安全管理,作業(yè)前要明確現場安全負責人,做好安全檢修方案及安全技術交底,開展作業(yè)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認真予以落實,交付檢修前要進行安全條件確認;,作業(yè)過程中要加強現場的監(jiān)護和安全檢查,嚴防物料“跑、冒、竄、爆”,盡量減少現場作業(yè)人員數量。,3、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化工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持續(xù)深入地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嚴格做到治理責任、措施、資金、期限和應急預案“五落實”。,4、強化季節(jié)性安全管理,針對季節(jié)特點,特別是夏季、冬季化工企業(yè)事故高發(fā)的特點,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基層領導干部、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對生產現場的巡回檢查,發(fā)現隱患和異常現象及時處理,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嚴格落實夏季、冬季“四防”各項安全工作要求及安全措施,確保夏季、冬季事故多發(fā)期平穩(wěn)過渡。,謝 謝!,遠離事故!保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