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垃圾、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4287
2023-11-15
6頁
35.04KB
1、醫院污水、垃圾、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醫院污水處理感染管理制度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2、保持污水排放系統順利通暢,定期對醫院排放系統進行維修。3、工作人員做好自身防護,采集污水時戴手套,操作后洗手。4、每日監測污水總余氯2次,并做好登記5、每月做好污水糞大腸桿菌檢測,有報告并備查。6、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菌)檢測,不得少于2次。7、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增加污水處理消毒劑的投放量,保證污水處理的余氯含量6.5mg/L.8、保持室內空氣流量,環境清潔。9、2、污水處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垃圾污物處理消毒隔離制度一、科室每日消除垃圾,將垃圾及時送到指定的垃圾桶內,其中如有污染垃圾,應送到污物桶內。桶滿時,由衛生員分別運送室外垃圾箱內或送焚燒處理,運送時必須將垃圾桶蓋蓋好,以防掉撒地上。二、病室內痰盂要盛放1:200的“84”消毒溶液。危重病人的痰盂由病房清潔工隨時更換倒除。三、病人用過的廢紙及果皮等物,應放置紙簍內,不準扔在地下或走廊內,更不準須窗口扔到外邊。四、院內集中垃圾處理,每日由總務科指派專人進行清理和拉運,夏、秋季必須做到日產日清,并進行一次到二次殺蟲、滅菌消毒,防止蚊、蠅孽生。醫院污水消毒處理制度1、醫院污水必須進行有效含氯消毒處理,3、需要經過濾、沉淀去除水中的懸浮物。2、經氧化池等進行氧化處理。3、遇有特殊污染(傳染病)應按規定增加含氯制劑,使有效余氯量大于6.5%。4、處理后的污水必須符合規定排放標準,才能排放5、保持污水處理站及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與綠化。污水處理站工作制度 1、當班操作人員要堅守崗位,定時巡查設備運轉情況,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擅自離崗。 2、認真執行操作規程,遇有故障應及時努力排除。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重大事故應立即報告醫院有關領導。 3、操作人員應熟悉設備性能,掌握設備基本保養知識和常見故障的維修技術。 4、認真按規定做好污水處理的檢測工作。一般總余氯量由操作人員當班時檢測,微生物指標由操4、作人員取樣后送醫院實驗室或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 5、認真填寫好運行記錄,如實記錄設備運行狀況指標的的檢測結果。有前后班的應做好交接班工作,尤其是異常情況和曾處理故障的情況在交接班時互相交待清楚。 6、做好安全保衛工作,非管理人員不得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站,操作間禁止閑人進入。來單位視察人員需由操作人員帶領下參觀,檢查人員一律憑有關介紹信,由操作人員做好登記工作。 7、定期進行處理構筑物中污泥的清掏和消毒工作,污物排放前均應檢測蛔蟲卵死亡率和糞大腸菌值。醫院污水操作人員要注意將采好的污泥樣送有關化驗室檢測,并做好定期消毒情況及污泥檢測結果等方面的記錄。 8、定期與衛生監督部門和環保部門聯系,報告5、設施情況和污水處理檢測結果。如需暫停處理,應盡快報告上級部門。醫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應急預案 (一)確定流失、泄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 (二)組織有關人員盡快按照應急方案,對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三)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應當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四)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五)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6、進行消毒; (六)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后進行工作。 (七)若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應當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定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減少危害。 (八)在48小時內向縣衛生局、縣疾控中心報告。(九)處理工作結束后,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并向上一級衛生主管部門匯報調查處理結果。醫療固體廢物集中回收制度 一、嚴格執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醫療廢物監督管理法律法規匯編有關規定。 二、組織管理:由業務院長分管,院感染辦監管,供應室具體組織實施,并派專人操作。 三、具體回收醫療固體廢物分類 1、感染性廢物。 2、病理性廢物。 7、3、損傷性廢物。 4、藥物性廢物。 5、化學性廢物。 四、回收原則:防止污染擴散,分類收集,分別處理。 五、病區上午分二次進行,6AM-8AM回收一般廢物,8AM-10AM回收一次性用品,門診下午一次性收回。 六、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的消毒滅菌與隔離制度。 2、各科室認真做好分類放置,袋裝回收工作,積極配合供應室上門回收和一次性用品一對一發放。 3、收回后一次性用品必須統一進行毀型,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小時,抽血針筒、引流袋、輸血器、傳染病人用后針筒、皮管等回收后裝入危險品箱,銳器、針頭裝入專用箱內統一回收。 4、指定聯系科室積極配合處理中心的上門回收工作,及8、時聽取中心意見,并反饋到臨床,保質保量完成回收工作。5、認真做好院內、醫院與處置中心的回收登記工作,特別是一次性用品,并做到雙簽名,有理化指標。 6、回收各環節人員應做好自身保護,防止二次污染,做好回收人員的健康體檢和相關知識培訓。7、醫用固體廢物回收點應堆放整齊,與生活垃圾分開,并定期清潔、消毒,保護環境衛生,每月進行安全檢查,門窗加固防盜,防止意外。 8、禁止將醫用固體廢物移交給無證的處理中心洗衣房工作制度 1、負責全院各科室醫用被服類、職工工作服的洗滌、晾曬,認真做好下收下送工作,做好收送物品的登記工作。 2、清洗的被服布類嚴格按照衛生部制定的消毒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做到醫用被服類與職工工9、作衣分開洗滌,做到潔物、污物分離,防止交叉感染。 3、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確保臨床需要,清洗合格率應達到98%。 4、物品拆疊、收發要按規定進行,做到拆疊整齊、規格統一、堆放有序、分門別類、科室明確、帳物相符。 5、嚴格控制物品受損,可修補使用者由洗衣房送縫紉組修補后使用;嚴格做好節約水電、蒸汽,抓好內部管理,杜絕洗滌用品外流。 6、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抓好安全生產,加強各種設備的維護保養;認真落實安全保衛制度,嚴防失竊事件;注意消防安全,杜絕消防事故發生。 7、工作區域保持整潔、有序,做好室內外環境衛生工作。倉庫管理制度 1、倉庫保管員要遵紀守法,認真做好倉庫物品的領發保管工作,不貪污盜竊,10、不弄虛作假,不玩忽職守,領發留存要帳目憑證清楚,無差錯,手續完整。 2、保持倉庫環境清潔、整齊,定期進行清掃除塵、整理。 3、倉庫的門窗、四壁要加鎖加固,時刻注意和做好防火、防盜、防爆炸、防霉變、防變質工作,每日常規進行安全檢查。 4、倉庫內禁止吸煙、喝酒,不準會客,未經領導同意,不準他人代班,離庫需隨手關門,鑰匙隨身攜帶,不準任意將鑰匙轉交他人。并經常檢查消防設施完好性。 5、嚴格物資采購,采購前有預算,并報請科長同意,棉布類、五金類、印刷品進行招標采購。貨源需滿足臨床需求。 6、嚴格物資入庫,做到帳帳相符,帳物相符。 7、嚴格物資出庫領發,做好供應回收工作,做到按時下送、及時回收,對廢舊物資的報損,需經領導審批后必須二人以上在場處理。 8、倉庫物資禁止外賣、外借,如因公借用,應有科長審批同意,若在維修時急用物資,可先借用,事后由被修理科室出庫或科長查實后出庫。 9、做好每月一次清倉查庫,科長抽查,做到帳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