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培訓需求調查與計劃制訂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08056
2023-11-15
11頁
25.33KB
1、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培訓需求調查與計劃制訂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集團培訓管理制度目 錄第一章 總則第二章 培訓原則與目標第三章 培訓工作職責第四章 培訓體系第五章 培訓的形式和種類第六章 培訓需求調查與計劃制訂第七章 培訓的實施與評估第八章 培訓資源與信息管理第九章 員工權利與義務第十章附則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目的為使集團培訓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不斷適應集團發展需要,造就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為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集團各分支機構全體人員。第二2、章 培訓原則與目標第三條 培訓原則(一)系統性原則:員工培訓是全員性、全方位、貫穿員工職業生涯始終的系統性工程。(二)主動性原則:員工培訓強調員工的參與和互動,發揮員工的主動性。(三)三個面向原則:員工培訓要面向集團經營發展戰略需要、面向員工實際工作需要、面向員工個人職業發展需要。(四)多樣性原則:員工培訓要充分考慮培訓對象的層次、類型,培訓內容和形式要豐富多樣。第四條 培訓目標(一)積極宣傳集團戰略與文化,提高員工凝聚力。(二)提高員工整體素質水平,把因知識、能力不足或工作態度不積極而產生的人力成本浪費控制在最小限度。(三)為集團發展需要培養合格的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四)為員工個人職業生涯3、發展提供幫助,使員工達到實現個人價值的目標,促進集團與員工的共同發展。第三章 培訓工作職責第五條 術語與解釋(一)集團各分支機構:含集團董辦、總裁辦、各職能中心、城市公司、專業公司。(二)培訓管理部門:含人力發展部及總部以外其他分支機構的管理部。第六條 董事會在培訓方面的工作職責是審批集團中長期培訓規劃。第七條 董事長在培訓方面的工作職責是(一)審批集團培訓制度;(二)審批集團公派進修(50000元以上)。第八條 總裁在培訓方面的工作職責是(一)審核集團培訓制度;(二)審核集團中長期培訓規劃;(三)根據權限審批集團公派進修和公派短期培訓。第九條 執行總裁在培訓方面的工作職責是(一)審核集團中長4、期培訓規劃;(二)審批集團年度培訓計劃及預算; (三)根據權限審批集團公派進修和公派短期培訓;(四)審核集團培訓制度;(五)審批集團培訓細則;(六)審批計劃外培訓及費用。第十條 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總經理在培訓方面的工作職責是(一)審核集團培訓制度;(二)審核集團培訓細則;(三)審核計劃外培訓及費用;(四)根據權限審批集團公派進修和公派短期培訓;(五)指導、檢查、監督培訓工作。第十一條 各分支機構負責人為本單位培訓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分支機構負責人在培訓方面的工作職責是(一)審批本單位年度培訓計劃;(二)審核本單位員工外部短期培訓申請;(三)監督本單位年度培訓計劃的執行。第十二條 人力發展部在培訓5、方面的工作職責是(一)制定集團培訓制度、細則及流程并監督執行;(二)編制集團年度總體培訓需求調查分析報告;(三)制定集團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和評估;(四)集團培訓體系的建設與維護;(五)高級職別人員培訓檔案的建立與維護;(六)審核各城市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及預算并對執行情況進行指導、考核與監督;(七)建設管理集團內訓師師資隊伍,積極組織開發和編寫適用的培訓課程。第十三條 各中心設兼職培訓專員負責本中心、專業序列范圍內培訓工作,各中心兼職培訓專員在培訓方面的工作職責是(一)編制本中心年度培訓需求調查分析報告;(二)制定本單位年度培訓計劃、預算并組織實施與評估;(三)本中心員工培訓檔案的建立與維護;6、(四)協助人力發展部開展培訓工作。第十四條 城市公司、專業公司管理部在培訓方面的工作職責是(一)編制本單位年度培訓需求調查分析報告;(二)制定本單位年度培訓計劃、預算并組織實施與評估;(三)本單位員工培訓檔案的建立與維護;(四)協助人力發展部開展培訓工作。第四章 培訓體系第十五條 集團實行培訓層級體系、課程體系、組織體系相結合的矩陣式培訓體系。第十六條 培訓層級體系根據培訓對象進行劃分(一)依據不同層級,集團培訓可以分為針對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基層管理人員、專業人員和新員工的培訓。(二)新員工均應按照XX集團員工錄用及試用管理細則和XX集團崗位導師管理細則的規定參加相應入職培訓。課程主7、要分為綜合培訓和崗位培訓兩類,綜合培訓包括集團發展史、企業文化、企業戰略、員工手冊、職業生涯規劃、集團項目介紹、房地產開發流程;崗位培訓包括崗位環境(職責、工作流程與標準)、試用期目標與計劃、專業技術知識。(三)按照每一層級的工作性質特點、應具備的知識技能、素質、專業和工作技巧等,結合其它必須掌握的相關知識進行有深度、廣度、針對性的培訓。第十七條 培訓課程體系是指按照在職各層級員工工作所需不同能力,為各層級員工的不同發展階段提供階梯式培訓課程。培訓課程體系主要包括素質類培訓、專業類培訓、基礎建設類培訓和進階類培訓。(一)素質類培訓是指從意識、態度、自我管理等方面出發,為滿足集團發展需要而開展的8、培訓,包括工作態度、職業規劃、時間管理、團隊合作、溝通技巧、職場技能(商務禮儀、專業形象、公文寫作、計算機應用)、激勵授權技巧、目標管理、會議管理、團隊管理、情緒管理、領導藝術、危機管理、戶外拓展等內容。(二)專業類培訓是指按集團現有專業類別劃分,對各專業序列人員分別開展的培訓。(三)基礎建設類培訓是指從集團對員工的基本要求出發而開展的基礎性培訓,包括企業文化、制度流程、崗位工作規范和操作指引等內容。(四)進階類培訓指為了提高員工綜合素質、能力、知識而進行的培訓,包括學歷教育、職業經理人進修等內容。第十八條 培訓組織體系依據培訓組織者的不同劃分為一級培訓和二級培訓。(一)一級培訓由人力發展部具9、體實施,主要負責高層管理人員培訓、中層管理人員培訓、新員工培訓(綜合培訓)、專業類培訓、素質類培訓、進階類培訓。(二)二級培訓由其它培訓管理部門具體實施,主要負責基層管理人員培訓、專業類培訓、素質類培訓、基礎建設類培訓、新員工培訓(崗位培訓)。第五章 培訓的形式和種類第十九條 培訓的形式主要包括集中培訓、在崗培訓、自我培訓。集中培訓一般由集團各級培訓管理部門組織,只有此形式的培訓適用XX集團內部培訓講師管理細則、XX集團培訓紀律管理細則等相關培訓管理細則。同時集團提倡員工進行在崗培訓和自我培訓。(一)集中培訓是針對工作中共性的、有必要讓員工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如工作必須的技能、知識、理念等)對員10、工進行的集中脫產培訓。根據情況采用講師授課、小組交流、現場答問等形式。(二)在崗培訓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對員工的培訓,即通過制定工作計劃、分配調整工作、聽取匯報和意見、評估考核業績、推進工作改善、幫助解決問題等途徑對職員進行的指導。在崗培訓主要由管理人員或業務骨干進行授課、指導。(三)自我培訓是指由員工個人出資參加的各類業余培訓。公司鼓勵員工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參加各種業余培訓活動。員工在接受業余培訓期間,各級管理人員應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盡量不安排其加班或出差。第二十條 培訓種類主要有以下兩種(一)內部培訓:對培訓需求量大的課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結合集團實際由集團各級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11、,為了適應崗位職責要求,員工可申請或被指定參加集團內部舉辦的各種培訓課程。(二)外部培訓:集團員工在外部培訓機構或企業進行學習,包括集團公派或者個人自費的職稱、資格考試輔導培訓、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企業經理人進修、學歷進修等。(具體執行見XX集團外部培訓管理細則)第六章 培訓需求調查與計劃制訂第二十一條 每年10月初,各分支機構針對本機構內人員進行培訓需求調查并編制本分支機構年度培訓需求分析報告報人力發展部備案,同時制訂下年度培訓計劃及預算,報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審核。第二十二條 各分支機構年度培訓計劃經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審核后,匯同本單位年度工作計劃報集團計劃督查部(具體執行見XX集團年度經營計劃12、管理制度)。第二十三條 每年10月份,人力發展部組織集團層面培訓需求調查,調查對象主要針對集團管理人員,根據調查結果編制集團年度培訓需求分析報告,擬訂集團下年度培訓計劃及預算,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總經理審核后報計劃督查部(具體執行見年度經營計劃管理制度)。第二十四條 集團整體年度培訓經費按上年度銷售額的2計提,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在此范圍內審核各分支機構預算,具體由各分支機構財務管理部門依據集團預算管理制度執行。第二十五條 各分支機構必須按年度預算保證員工培訓經費,不得將培訓經費挪作他用。財務部門對培訓主管部門在培訓經費額度內合理使用要積極給予支持,保證正常支出。(一)下列費用在培訓經費中列支:組織內13、部培訓而產生的培訓場地、物料、餐費,培訓師費用,員工經批準后參加外部培訓產生的培訓費、資料費、考試費;集團公派學歷教育,合同規定由集團承擔的費用。(二)下列費用不得在培訓經費中列支:非培訓目的的考察費用和會議費用。第七章 培訓的實施與評估第二十六條 培訓的具體實施(一)培訓實施前:培訓前兩周,培訓主辦單位須填寫培訓報告表(見附件1)報培訓管理部門(無此項報告者,培訓管理部門有權拒絕進行培訓積分及報銷內訓師費用)。內部培訓須在開課前1周由培訓主辦單位落實培訓內容、培訓師、培訓時間、場地、參加人員名單及培訓物料等工作,并至少提前3天下發培訓通知。(二)培訓實施中:內部培訓須由培訓主辦單位組織參訓人14、員填寫培訓簽到表,過程中還應及時聽取老師與參訓人員的意見,檢查培訓過程,以發現問題,按既定目標的要求改進培訓各方面的工作。外部培訓此項省略。(三)培訓實施后:培訓主辦單位應組織參訓人員在內部培訓后填寫培訓效果評估表(見附件2),并在培訓后10個工作日內將此次培訓的培訓實施總結表(見附件3)送交培訓管理部門歸檔積分。參加外部培訓的人員須在培訓后10個工作日內將培訓資料、證書送交培訓管理部門,并在15個工作日內將培訓內容制作成課件并進行內部授課。內部授課由培訓管理部門確定參加培訓人員范圍,授課時間不低于1個小時。(具體執行見XX集團外部培訓管理細則)第二十七條 培訓評估培訓結束時,由受訓人員填寫培15、訓效果評估表為培訓一級評估;培訓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由培訓主辦單位提供培訓實施總結表及訓后考試考核結果,此為培訓二級評估。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不定期對受訓人員直接上級進行訪談,了解受訓人員的行為及績效改進情況,衡量員工在工作崗位上對培訓知識的運用程度及產生的效果,結合績效考核工作進一步開展后續培訓,此為培訓的第三、四級評估,并以此作為完善培訓的措施和制定下一年度培訓計劃的參考依據。第二十八條 培訓檔案管理 培訓管理部門建立培訓工作檔案和員工培訓檔案,存檔簽到表、培訓效果評估、培訓總結等資料并詳細記錄員工培訓積分情況。 人力發展部將定期檢查各分支機構的培訓檔案管理工作。第二十九條 計劃外培訓 計劃16、外培訓是指不在當年度培訓計劃內,但在實際工作中又存在培訓需求的培訓項目。計劃外培訓可由個人或部門提出申請,報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審核,執行總裁審批后進行,否則不予支付相應費用。第八章 培訓資源與信息管理第三十條 各級培訓管理部門有義務向員工提供相關培訓課程信息。第三十一條 參加外部培訓的員工在培訓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向培訓管理部門提交課程課件、光盤、書籍等有關的資料并有義務對集團其他員工進行傳遞培訓。第三十二條 內部培訓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培訓主辦單位應將培訓課件、光盤、書籍等相關資料提交培訓管理部門。第三十三條 人力發展部負責建立集團培訓資源庫,包括課程資源及培訓師資源,并在集團范圍內公布,各17、分支機構可向人力發展部借閱各種課件、光盤、書籍等培訓資料,也可請求人力發展部協助聘請外部培訓師或調配內部培訓師(具體執行見XX集團內部培訓講師管理細則)。第九章 員工權利與義務第三十四條 員工培訓的權利 (一)員工有權利根據工作需要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參加集團內部舉辦的各類培訓。(二)經批準參加培訓的員工有權利享受公司為受訓員工提供的相應待遇。(三)員工有權利向培訓管理部門提出改進培訓效果的建議。第三十五條 員工培訓的義務(一)培訓期間受訓員工應認真學習,努力達到培訓目標。(二)培訓期間應遵守培訓紀律。(具體執行見XX集團培訓紀律管理細則)(三)員工有義務將培訓成果運用于日常工作中,并產生效果。第十章 附則第三十六條 本制度與下列工作細則配套使用: (一)XX集團崗位導師管理細則;(二)XX集團員工錄用及試用管理細則;(三)XX集團培訓紀律管理細則;(四)XX集團培訓積分管理細則;(五)XX集團內部培訓講師管理細則。第三十七條 本制度由人力資源管理中心人力發展部進行起草與修訂,由各職能中心負責人、執行總裁及總裁進行審核,董事長批準后發布執行。第三十八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相關制度、辦法同時廢止,相關事項以本制度為準。第三十九條 本制度解釋權屬于人力資源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