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臺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7頁).docx
下載文檔
1、承臺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書(三級)工程項目: 編 制 者: (簽字)復 核 人: (簽字)審 核 人: (簽字)日 期: (簽字)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工程名稱受控編號主送單位日 期接收單位接收人交底內容:適用范圍:承臺混凝土施工。一、作業準備1、技術準備(1)鋼筋工程已施工完畢,并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 (2)模板工程已施工完畢,并經預檢合格。2、材料機具準備天泵、混凝土罐車、50振搗棒、抹子、土工布等3、作業條件準備(1)檢查電源、線路,并做好夜間施工照明準備。(2)砼澆筑前應將鋼筋、模板上的雜物清理干凈。(3)接地電阻測試合格,不大于4。二、施工順序及工藝流程1、承臺砼施工工藝2、流程作業準備砼運輸砼澆筑振搗砼養護2、砼運輸:采用砼運輸車運至澆筑地點,由地泵輸送到澆筑部位,砼發生離析時,澆筑前應二次攪拌,已初凝的砼不得使用。3、混凝土澆注及振搗:澆筑砼采用對稱分層連續澆筑,每層分前、中、后三排振搗砼,在出料口配備1根振搗棒振搗,邊澆筑邊成型及抹平承臺表面,標高、厚度采用水準儀定點測平,用小白線嚴格控制承臺表面標高和表面平整,承臺砼振搗見下圖;砼澆筑使用50振搗棒,振搗時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搗延續時間以砼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氣泡不再上浮來控制,避免振搗時間過短和過長,導致砼不密實和離析。50振搗棒有效半徑R按30cm考慮,則振搗棒插點的移動距離不能大于其直徑的1.53、倍,即45cm;插點方式選用行列式或邊格式,振搗時注意振搗棒與模板的距離,不準大于5-10cm并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為使分層澆筑的上下層砼結合為整體,振搗時振搗棒要求插入下一層砼5cm-10cm;砼澆筑過程中表面的泌水及時排出模板外,用潛水泵抽走;砼澆筑過程中,鋼筋工應經常檢查預埋鋼筋位置,如有移位,必須立即調整到位。由于天氣比較炎熱,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入模溫度不得大于30。4、砼養護:自然養護時砼澆筑完成后1h后開始覆蓋保濕養護。暴露砼初凝前,應卷起覆蓋物,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兩遍。 4.1對于承臺混凝土澆筑,屬于大體積混凝土的范疇,采用表面覆蓋土工布灑水方法進行保溫保濕養護4、,養護時間不小于14天,養護期間做好養護記錄;4.2覆蓋方法:鋪一層土工布并澆水,以保證大體積混凝內外溫差,又有利于混凝土強度增長及混凝土裂縫控制。三、質量標準1、允許偏差:承臺砼外觀允許偏差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尺寸30mm尺量長、寬、高各2點頂面高程20mm每10m測量1點,且測量5點軸線位置15mm測量縱橫各2點四、質量控制措施1、加強施工中溫度控制:在砼澆注之后,做好長時間的降溫保濕養護;2、改善約束條件,削減溫度應力:采用斜面分層澆注砼,每層厚度為自然流淌厚度,約為30cm。防止水化熱的積聚,減少溫度應力。3、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3.1、麻面預防措施(1)、模板表面清理干凈,脫模劑5、應涂刷均勻;(2)、混凝土攪拌時間要適宜,一般應為12分鐘;(3)、澆筑混凝土時,無論那種模型,均需撒水濕潤,但不得積水;(4)、澆筑前檢查模板拼縫,對可能漏漿的縫,設法封堵;(5)、振搗遵循快插慢拔原則,振動棒插入到拔出時間控制在20S為佳,插入下層5-10,振搗至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漿、不冒氣泡、不顯著下沉為止;3.2、蜂窩預防措施(1)、澆筑前檢查并嵌填模板拼縫以免澆筑過程中跑漿;(2)、澆筑前澆水濕潤模板以免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3)、振搗工具的性能必須與混凝土的工作度相適應;振搗工人必須按振搗要求精心振搗,尤其加強模板邊角和結合部位的振搗;(4)、混凝土拌制時間應足夠、拌合均勻,坍落6、度適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過2m應設串筒或溜槽: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振搗,防止漏振: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基礎、柱、墻根部應在下部澆完間歇115h,沉實后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3.3、裂縫預防措施(1)、澆筑完混凝土6小時后開始養護,養護齡期為14天,前24小時內每2小時養護一次,24小時后按每4小時養護一次,頂面用濕麻袋覆蓋,避免曝曬;(2)、振搗密實而不離析,對板面進行二次抹壓,以減少收縮量;3.4、孔洞預防措施(1)、可采用小料、大料兩種配比的混凝土,前兩斗混凝土拌小料,水平分層澆筑,附著式振搗器振搗,其它部位混凝土采用大料按上述方法澆筑7、,插入式振搗器振搗;(2)、對構件角點和結合部重點檢查,特別注意振搗,不能用機械振搗時,可改用人工插搗,插搗應反復數次,確保混凝土不出現孔隙;(3)、混凝土配合比中摻加高效減水劑,確保混凝土流動性滿足工作要求,在混凝土運輸、澆筑的各個環節采取措施保證混凝土不離析;(4)、一次卸料過多避免過多,振搗應密實,不允許出現漏振點;(5)、嚴防雜物出現在拌制好的混凝土當中。3.5、露筋預防措施(1)澆筑前,認真檢查,保證鋼筋位置及保護層厚度;(2)鋼筋密集時,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3)若使用木模板,澆筑前澆水潤濕木模板;3.6、爛邊、爛根預防措施、接縫處貼橡膠海綿條或土工布止漿,并用鋼木壓板、橡膠壓條止8、漿;、拼縫兩側的振搗器起振時保持同步。3.7、爆模、脹模預防措施加強模板體系的強度與剛度,對主要構件要進行必要的力學計算。嚴格按力學計算模型與工況進行施工。當施工中有違反施工工藝的,要立即制止,觀測模板的變型,如超過一定的限值時,需采用有效措施,防止爆模(如灌入的速度減緩一些)。8、錯臺、掛簾預防措施為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錯臺、掛簾的現象,要求模板首先要有足夠的剛度且邊緣平整,對已經使用過的模板,安裝前一定要進行校正。其次是模板安裝時,須保證模板間拼接緊密、支撐牢固,整體剛度足夠。特別需加強模板與老混凝土之間的緊固,因為這是錯臺的多發點。如澆筑高度大,最好在上一倉拆模時保留最上一塊模板,與新澆筑9、倉模板拼接。同時,須注意混凝土澆筑過程的跟進工作,對模板受力后的變形實時監測,對變形模板及時調整。當混凝土澆至1/3、1/2高度時,需對模板支撐件各緊固一次,待澆筑完成時再緊固一次,可有效防止錯臺、倒簾的現象發生。五、安全措施1、混凝土施工機械用電必須統一管理,嚴禁其他人員私自接電線。2、施工現場設專職安全員,工段兼職安全員組成的安全施工保證體系。3、混凝土施工時應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4、機械操作必須嚴格按照機械操作手冊,正確使用機械。5、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禁止高空拋物。6、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派專人觀測模板,如有漲模跡象必須叫停對模板進行加固。7、現場道路場地全部硬化,不漏黃土,防止造成粉塵污染10、。8、夜間施工禁止大聲喧嘩,盡量使用低噪聲的振搗棒。六、文明、環保措施1、施工過程中對區域內既有構筑物注意避免大型機械對其產生碰撞;對施工區域內的既有管線注意保護,杜絕野蠻施工。2、施工作業人員佩戴工作牌,工作牌上注明工種、姓名。3、對施工現場設置標識標牌,做到明顯、清晰、規范。4、施工場地內設置合理的排水系統,防止場內積水。5、施工現場電線線路條理有序。6、合理分布動力機械的工作場所,盡量避免同處運行較多的動力機械設備。對噪音超標的機械設備,采取裝消音器來降低噪音。對于行駛的機動車輛,嚴禁鳴笛。7、機械存放點、維修點、車輛停放點以及油品存放點做好隔離溝,將其產生的廢油、廢水或漏油等通過隔離溝集中到隔油池,經處理后進行排放。8、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經常灑水盡可能減少灰塵對生產人員和其它人員造成危害及對農作物的污染。9、施工現場澆注剩余退回的混凝土拌合物以及坍落度不合格退回的混凝土拌合物,不得隨意棄放,要運回拌合站進砂石分離機處理。接底單位負 責 人接底項目日 期接 底 者 簽 字接底單位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