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方案項目建議書1可編輯(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5031
2023-12-19
6頁
15.50KB
1、深圳市寶安中心區碧海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國際咨詢項 目 建 議 書二八年二月目 錄一、現狀及自然條件研判3(一)現狀概況3(二)條件研判3二、城市功能定位及職能設定4三、規劃理念5(一)總體理念5(二)設計目標5(三)規劃注重整合處理好以下關系:5四、規劃管理政策初步建議6(一)編制規劃設計導則,為城市規劃管理提供依據。6(二)研究土地開發和利用新模式,實現城市與地方利益的協調和統一6五、整體城市設計初步概念構思7六、重點地段城市設計初步概念構思8(一)“重點地段城市設計”區域的選擇8(二)重點地段城市設計初步概念構思8深圳市寶安中心區碧海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國際咨詢項 目 建 議 書一、現狀及自然條2、件研判(一)現狀概況深圳市寶安中心區碧海片區位于深圳市西部,片區東部緊鄰寶安中心區濱海片區,北部臨近平巒山、鐵仔山郊野公園,南部緊鄰大鏟灣港區,西部靠近寶安國際機場,設計范圍為寶安大道、新安六路、海濱大道和碧海灣公園以東圍合的區域,規劃區總用地面積約824公頃。場地背山面海,位于寶安中心組團濱海地區,是寶安中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片區內現狀總人口約為6.5萬人。現狀建筑類型以居住建筑為主,其中又以鄉村居民自建私宅(R4)為主,少量為工業建筑,主要由原各行政村自行開發建設。(二)條件研判1、區位重要片區位于深圳市東部,沿江東北側,緊靠大鏟港區,是深圳聯系廣州和寶安機場的門戶和重要的海上運輸窗口地區3、,對于展示深圳形象,為大鏟港區配套服務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自然條件優越該區域背山面海,同寶安濱海片區共同被東西兩條規劃市級生態廊道夾持,自然生態環境優越。3、現狀用地功能單一,結構不明晰。片區內用地以原行政村自行開發建設的居住和工業用地為主,建筑質量良莠不齊,城市特色缺失,與規劃所確定的城市功能和中心區的地位遠不相稱,需要整體改造和梳理。二、城市功能定位及職能設定深圳市政府提出的“構筑國際性城市,特區內外協調發展 ”的城市建設目標,落實深圳市提升城市建設標準,豐富城市內涵,實現特區內外一體化發展目標,深圳市將依托特區外重點片區的開發建設,培育打造多個城市發展輻射極,有效吸納特區功能的延伸,4、充分發揮其對特區外整體城市建設水平和發展質量的提升帶動作用。而最新編制的深圳市總體規劃草案(2007-2020)(公示版),則據此提出了由寶安中心區、前海、后海構成與福田中心并列的深圳市第二個城市中心,寶安中心區的地位大大提升,此外的多項規劃研究(如深圳2030城市發展策略、珠江東岸綜合開放策略研究等)都強調了寶安中心組團的重要地位。隨著寶安中心區城市地位的提高和大鏟灣港等大型市政設施的建設,將原為寶安西鄉中心區的碧海片區納入寶安中心區統一規劃建設,提高其城市功能定位和建設標準已成為規劃的必然。在這種新形勢下,重新認識碧海片區的城市功能定位和職能,已成為當務之急。碧海片區的城市功能定位和職能設5、定應體現以下方面:1、碧海片區處于特區與廣州快速通道上,是特區與廣州及寶安機場聯系的必經之路,是深圳重要的門戶地區之一。2、碧海片區緊靠港區,承擔著為大鏟港服務的職能,必將帶動商貿金融服務業以及物流業的快速發展。3、大量居民房的存在決定了其承擔著安置居民的任務。三、規劃理念四、規劃管理政策初步建議(二)研究土地開發和利用新模式,實現城市與地方利益的協調和統一現狀用地多為當地行政村或村民自建工業區和居住區,碧海片區的建設必將帶來城市利益與當地村莊和村民利益的沖突,因此,在碧海片區的規劃建設上,就必須認真考慮這一因素,并加以解決,實現城市利益與村民利益的統一。1、劃定獨立村民拆遷安置與開發區域,引6、導以村居為單位的自行開發建設活動。2、引入獎勵和激勵機制,積極推進拆遷改造,引導開發建設。3、結合商業服務、物流設施規劃布局,建立組織引導機制,加快村民融入城市生活步伐。五、整體城市設計初步概念構思六、重點地段城市設計“重點地段城市設計”區域的選擇規劃將依照以下原則確定重點地段城市設計的區域1、綜合功能區(代表性)2、濱江沿路景觀(景觀優勢) 3、交通便捷(交通優勢)4、靠近片區中部(區位優勢)5、利于片區起步(開發優勢)(城市設計初步概念構思2、以院落為基本構成單元,構筑地塊用地結構在地塊按照紅線和人的尺度重新劃分后,對每個地塊來講靠用地邊界的都是交通的、公共的空間、而相鄰的建筑之間則是半公7、共的附屬空間,通過裙房圍合、建筑進退等方式會在四塊用地的中間形成一個院落的概念,這個院落中間在四個方向上是由調整了用地性質的原道路用地構成,這個區域可由政府控制建設成為步行綠道或者景觀廊道,并可留出應急通車的空間。3、以綠帶、景觀廊道串連院落構成空間結構研究自身城市空間肌理與形態構成,形成和諧有序、舒適而富有意味的空間格局。從城市整體上,對用地地塊進行組合歸納,由一個個院落構成城市的空間結構,從而形成特色景觀與空間結構院、街巷、綠道、城市各級開放空間4、模塊式地塊布局方式,形成協調統一整體布局風格地塊布局采取建立模塊系統的方式,分析研究地塊內建筑單體可能的布局模式,對建筑與城市的關系作出判斷和導引,建立布局模塊系統。通過對模塊的不同組合,形成豐富多變而又協調統一的地塊布局模式。5、注重建筑整體風格研究,形成建筑整體風格特色對建筑的整體性特色展開研究,在建筑布局(節奏與韻律,層次和背景)上;建筑空間(街道與廣場);建筑界面上(肌理、色彩、材質、形態)作出相應的研究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