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升降機安裝及拆除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62603
2023-12-26
10頁
24.50KB
1、建筑升降機安裝及拆除施工方案一升降機的主要構造組成1.導軌架:導軌架有長度為1508mm的標準節通過高強度螺M24230連接組成,螺栓預緊力不小于30kg.m。標準節由無縫鋼管、角鋼、等焊接而成,是升降機的運行軌道。2 、驅動體:驅動體是將驅動單元之間及驅動單元與整體結構之間連接起來的部件,他將驅動單元產生的驅動力傳遞給吊籠,使之能夠上下運行。3、 驅動單元:是升降機運行動力部分,該機有三組驅動單元同時工作,共同作用,帶動升降機自重部分及吊籠內荷載上下運行.4、 電氣系統:電氣系統是升降機的機械指揮部分,升降機的所有動作都是電氣系統來指揮的.5、 安全器座板:是安全器與其他結構的連接部件 ,上2、裝有放墜安全器.其可以承受制停吊籠所產生的沖擊力.6、 限位裝置:是在發生故障時為了保證安全的裝置。7、 吊籠:是用型鋼,鋼絲編織網及鋼板等焊接而成的全封閉式結構,是人或貨物運送的裝置.8、 電動起重機:是實現升降機自動接高或自動拆卸不可缺少的部件,是升降機升降的動力。二、 選用設備型號及主要技術參數施工升降機型號:SC200/200,安裝高度83.0米,最大提升重量2000kg,額定提升速度35m/min。三、 升降機安裝技術和安全要求:1、 升降機安裝技術和安全要求:(1) 參加安裝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熟悉本機的主要性能和特點,具備熟練的機械操作技能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2) 安裝人員3、需要身體健康,無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3) 安裝人員必須佩戴必要的安全保護設備,如安全帽、安全帶等,嚴禁酒后安裝及操作。(4) 安裝過程應聽指揮,不得各行其事.(5) 安裝人員應在指定的崗位上工作,不得擅自離開或相互調換崗位。(6) 如遇有雨、大霧、及風力超過五級時不得進行安裝作業。2、 安裝場地要求:(1) 選擇基礎時,應考慮地面具有一定的承載力。(2) 升降機的基礎必須是專門澆筑的混凝土基礎,基礎的大小及位置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確定。(3) 澆筑混凝土時,應當留有地腳螺栓孔,并且保護好預留孔,待升降機安裝調試完畢后二次澆筑固定好地腳螺栓。(4) 澆筑混凝土4、時,還應當考慮排水措施,不得使升降機底架部分長期浸泡在水中,以免腐蝕而影響其正常工作。(5) 混凝土基礎對地面的承載壓力為0.15MP砼號不小于C20.3、 安裝技術要求:(1) 用輔助起重設備將升降機的基本部分起吊后安裝就位。放在事先澆注好的砼基礎上,此時先不要固定地腳螺栓。(2) 用起重設備將另一半底架即副底架和另外一個吊籠也安裝就位,并將主、副底架用螺栓連接好。(3) 將兩個吊籠的驅動架準備好,將各背輪及滾輪調整至最大間隙的位置,以利于安裝驅動架.(4) 用起重設備在給升降機基本部分安裝一個標準節,擰緊連接螺栓.(5) 用起重設備分別將兩套驅動架安裝在各自的吊籠上方并穿好連接銷軸。(6)5、 在安裝兩個標準節。(7) 用經緯儀檢查并調整一下導軌架的垂直度,使其在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誤差均不超過5mm。(8) 如果垂直度符合要求,這時可以將升降機的基礎用地腳螺栓固定好.(9) 將電纜筒就位,給升降機接通電源。(10) 給吊籠通電試運行,確保各個動作無誤后,應首先將下限位碰塊和下極限碰塊裝好,以防止吊籠撞底。(11) 下限位碰塊的安裝位置,應保證吊籠滿載向下運行時,開關觸及下限位碰塊后自動切斷控制電源而停車后,吊籠底至地面緩沖彈簧的距離為300400mm,下極限碰塊的安裝位置應保證極限開關的下限位開關動作之后動作而且吊籠不能撞緩沖簧。(12) 限位開關及極限開關調整合適后,便可進行導6、軌架接高及附著架、電纜導架的安裝作業.此時應安裝最下面一個附著架,在距地面68m處安裝,也可根據現場情況具體處理。將所有螺栓緊固可靠。(13) 繼續進行升降機的升高作業,直到需要的工作高度。附著架的安裝高度每隔9m一套,最上面一套附著架以上導軌架懸出高度不得超過9m,安裝完要用經緯儀進行校正。電纜導架每隔6m一套。(14) 導軌架高度達到要求高度時,最后需將上限位碰塊和上極限碰塊安裝好,上限位碰塊的安裝位置應保證吊籠向上運行至限位開關停止后,吊籠底與最高施工層平齊,限位碰塊安裝完畢后應反復試驗三次以校驗其動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15) 將所有的滾輪、背輪間隙調整好,以保證吊籠運行平穩。(16)7、 當所有安裝工作結束后,應檢查各緊固件有無松動,是否達到了規定的擰緊力矩,然后進行荷載試驗及吊籠墜落試驗并將安全器正確復位。(17) 將地面防護圍欄裝好.4、 利用電動起重機進行導軌架接高的技術要求利用電動起重機安裝導軌架標準節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吊籠頂部,利用控制盒操作升降機,不可在吊籠內進行操作以免發生事故,可按下面程序進行:(1) 將吊籠開至下限位所允許達到的最低位置。(2) 放下電動起重機的鋼絲繩和吊具。(3) 在地面掛號一個標準節,啟動電機,將該標準節從地面護欄外提升至吊籠頂部并放好。(4) 操作人員帶好標準節所需的連接螺栓、力矩扳手或專用扳手等工具,然后在籠頂操作升降機使吊籠上升.(8、5) 向上開動吊籠,當籠頂驅動架上方距待要接高的標準節止口距離約250mm時立即停止吊籠的運行。(6) 用電動起重機吊起吊籠頂部的標準節并且高出導軌架已接標準節20mm,緩緩轉動吊桿,使標準節接口正對,此時慢慢放下標準節,使四個接口完全吻合.(7) 穿好標準界螺栓,擰緊螺栓確定擰緊力矩為30kg.m。(8) 從標準節上摘下吊具,收回鋼絲繩,將吊桿轉至安全方向,向下開吊籠,進行下一個標準節的接高作業。每次接高時應給標準節止口涂上黃油,以免生銹.四、 升降機的拆卸升降機的拆卸過程與安裝過程正好相反,可按下述過程進行.1、 用手動起重機將最上面一道附著架以上標準節和電纜護架逐節拆下,安全運至地面。29、 將最上面一道附著架拆下,運至地面。3、 重復過程1,依次再將其于標準節及電纜導架拆下。4、 重復過程2,將上面第二道附著架也拆下。5、 重復過程3、4,直到最后只剩下升降基本部分。6、 將吊籠底部緩沖彈簧拿掉,將下限位和下極限碰塊取下并收好,然后小心地用手拉開電機制動器將吊籠滑至最低處且落實。7、 拆掉升降機電源線及電纜筒與極限開關之間的接線,將電纜筒和下電箱放好.8、 將地面防護圍欄拆下并放好,切勿扭曲和擠壓。9、 用起重設備將副吊籠、副底架與主吊籠、主底架分開,放置在安全地方。10、 松開地腳螺栓,將主吊籠連同主底架部分拆走.11、 將所有各部件整理收拾好,準備入庫或轉移至下一個工地.10、五、 升降機安全操作要求1、 升降機必須由經過安全操作技術培訓,并取得合格證的專職人員操作,非專職人員嚴禁動用。2、 司機必須身體健康,無心臟病或高血壓病。3、 不可超載,偏載運行,不得人貨混裝。4、 嚴禁司機酒后操作或非司機操作。5、 裝載物品時,嚴禁物品伸到吊籠以外,以免運行時發生危險。6、 當風力達到六級以上時,升降機不得運行,并且將吊籠停至最底層。7、 每次下班后,必須關掉電源開關,做好當班記錄,并將護欄門鎖好.8、 升降機總高度為70米,為了使升降機整體穩定,升降機在安裝時與建筑物樓板連接(樓板厚度120mm用商混澆筑),先用水鉆將樓板鉆眼,然后用18螺栓把升降機附著架與地面緊固連接11、.附著架與附著架之間不大于9米,最上端附著架安裝在24層剪力墻,用18螺栓把升降機附著架與墻體緊固連接,升降機垂直度偏差在千分之三之內。緊急情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為了更好地處理好建筑起重機械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緊急情況,突發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和傷亡,特制定以下緊急情況,突發事故的緊急預案: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紀 超副組長:王廣文、李淑華成 員:程志禹、肖 軍、劉萬全、齊廣利、郭玉宏應急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公司辦公室地 址:沈陽市于洪區楊市鄉甘官屯小組成員分工:紀 超:指揮與協調李淑華:事故處理過程中的技術保障王廣文:事故處理過程中的財務保障程志禹、肖 軍、劉萬全:事故處理過程中搶險、設12、備、運輸、車輛、物資保障齊廣利、郭玉宏:事故處理過程中的醫療、善后工作保障一、 應急預案程序緊急情況、突發事故發生后,由緊急應突小組組長啟動緊急遠程序。1、 緊急情況、突發事故發生后,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2、 各部門立即做好搶險準備工作(1) 、搶險人員集中待命,做好準備工作;(2) 、搶險設備、車輛整裝待命;(3) 、搶險技術保證準備完畢;(4) 、作好醫療、后勤的保障工作。3、 立即封鎖事故現場,清理事故現場的無關人員4、 搶險人員、設備、車輛立即進入現場,迅速控制事態的發展和事故的延續5、 根據實際情況迅速制定搶險方案,投入搶險工作6、 在搶險過程中要指揮有序,各部門要互相協調,急而不亂,避免在搶險過程中出現新的險情7、 保障小組立即進入現場,做好醫療和后勤保障工作8、 事故調查人員協同有關部門進入現場,進行調查取證9、 善后小組進入現場做好善后準備工作10、 對事故進行詳細分析,并將結果上報上級主管部門。二、 本預案只能在緊急情況、突發事故時啟動。三、 本預案從 年 月 日起執行,如與上級主管部門的緊急救援預案發生沖突時,執行上級預案.升降機安拆方案本溪鋼鐵集團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新城雅居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