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項目實施方案(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76384
2024-01-08
6頁
276.02KB
1、基層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項目實施方案為切實發揮中央轉移支付和自治區相關專項資金效益,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臨床服務能力建設,根據*精神,結合全縣基層衛生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一、工作目標為2個實施項目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配備主要醫療檢查檢驗設備,維修改造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業務用房,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補齊2個項目鄉鎮衛生院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服務短板,有效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具體完成以下任務目標:-受支持的鄉鎮衛生院能力識別和初步診斷的常見病、多發病病種數50種。-受支持的鄉鎮衛生院門急診診療人次較上年度上升5%。-受支持的鄉鎮衛生院向上轉診率較上年度下降5%。-受支持的鄉2、鎮衛生院開展三大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檢驗和胸、腹部視、DR攝片等檢查項目,能夠開展的檢驗檢查項目16項。-項目村衛生室基本藥物藥品配置數量達到50種以上。-轄區內服務患者滿意度80%。二、項目范圍根據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的安排部署,結合我縣實際,決定在海城、七營2個鄉鎮衛生院及轄區村衛生室實施202*年基層醫療服務和保障能力提升項目。三、組織實施202*年基層醫療服務和保障能力提升項目由縣衛健局統一組織實施,項目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是項目落實責任主體,要嚴格按照要求落實項目實施內容。四、資金安排202*年中央轉移支付和自治區財政安排我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項目資金60萬元(每個鄉鎮補助30萬元)3、。項目資金主要用于支持項目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業務用房、設備配置和人才培養,要按照專項資金使用有關規定,加快資金執行進度,確保項目資金發揮最大效益。五、建設內容(一)業務用房改造。受支持鄉鎮衛生院按照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標準(2018年版)(),建筑面積不低于600平方米,床位不少于10張;村衛生室按照省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與發展規劃(*),建筑面積不少于80平米,達到診查室、治療室、藥房、預防保健室四室分開。(二)配備基本設備。項目鄉鎮衛生院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配備常用的數字化檢查檢驗設備,優先配備數字化直接成像系統(DR)、數字化心電圖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遠程醫療接入軟硬件設備。已經4、配備上述設備的鄉鎮衛生院,可選擇配備數字化彩色超聲診斷儀、全科醫生診療支持系統、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快速檢測系統、合理用藥輔助支持系統、數字化免疫接種門診設備、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等的軟硬件裝備,滿足基層基本醫療和信息化建設服務需求;受支持的村衛生室按照省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與發展規劃(*)的標準,每個村衛生室配備村衛生室基本設備和中醫診療、康復訓練設備清單中至少90%以上的基本設備。(三)加強人才陪養。項目鄉鎮衛生院可利用該項目對基層衛生人員開展實用技能培訓。扎實開展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和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推進全科醫生特崗計劃,做好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訓,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全科醫生人才隊伍。繼續實施5、“千名醫師下基層”通過上級醫院幫扶、專家蹲點指導、基層選派骨干進修等方式,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逐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臨床診療水平。六、工作要求(一)明確責任。縣衛健局要嚴格按照實施方案要求,落實項目管理實施主體責任,認真做好項目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加強組織協調,保證項目執行進度,提高使用效率,加強設備配備和人員培養,確保項目工作在202*年6月底前順利完成。(二)注重實效。縣衛健局要切實加強項目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醫療設備配置與管理,科學、合理地配置設備,避免投資浪費,提高設備使用效益和鄉鎮衛生院綜合服務能力。在為基層機構配備軟硬件設施設備的同時,要注重推動建立基層機構與上級醫院的遠程醫6、療信息系統與工作機制,推進縣鄉遠程醫療服務網絡的逐步完善。充分利用遠程診斷、遠程會診、遠程教學等信息化手段,下沉優質醫療資源,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并做好相關保障工作,確保設備連得上,服務跟得上。(三)強化監管。各相關單位要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和良好的績效評估機制,定期或不定期組織人員深入項目執行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進行指導督查。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整改,確保按照要求落實工作任務。對沒有正當理由,不能完成建設任條的項目單位將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追究項目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四)嚴明紀律。項目補助資金專項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用房改造、設備配置和人員培養,嚴禁超范圍配置使用,嚴禁挪用、截留和償還債務等,嚴禁招標采購過程中出現違規違紀情況發生;嚴格配置設備登記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附件:基層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