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加固施工工藝總結(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1523
2024-01-10
11頁
22.98KB
1、加固的施工工藝1. 裂縫封縫處理對所有寬度0。15mm的裂縫,無論縫寬大小,在進行裂縫的灌漿過程中一并封閉,根據不同裂縫情況,封閉前先對裂縫部位進行處理,然后用封縫表面封閉。封閉材料固化后必須有效地將裂縫封閉,防止水汽侵入,腐蝕鋼筋。2. 裂縫灌縫處理(1) 對所有寬度0.15mm的裂縫采用化學灌漿處理.(2) 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處理,清楚松散灰漿、砂粒、油垢,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干凈.灌縫過程中,裂縫須處于干燥狀態。(3) 灌縫用膠必須按所選用品確定實驗的配合比進行拌合,準確稱量各組成材料并攪拌均勻。灌縫膠配好后,應盡快將其注入裂縫中,并在該產品規定的適用期內使用完畢.(4) 縫隙全部注滿后應按材2、料要求進行養護,待漿液固化后,拆除灌漿嘴,并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修整。(5) 灌縫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質量,灌縫結束后應檢驗灌縫效果及其質量.凡有不密實或重新開裂等不合格的情況,應采取補灌等補強措施,確保質量。(6) 必要時可鉆芯取樣以檢查灌縫是否飽滿、密實,取芯數量依據相關技術規定現場確定。(7) 施工過程中,不允許將用過的器具及殘液等隨意拋棄或投入河中,以防污染水質和發生中毒等事件。 對于裂縫寬度0。15mm1。5的靜止獨立裂縫、貫穿性裂縫以及蜂窩狀局部缺陷采用“壁可法注漿灌縫進行處理。進行裂縫注射處理時,應采用進口品牌優質無溶劑型改性環氧樹脂類裂縫注射膠. (2)“壁可法”裂縫修補施工技術要點裂3、縫的檢查和確認:仔細查看裂縫的情況,確定其長度和寬度,在裂縫附近沿裂縫劃出標記線,并標明裂縫寬度和長度。裂縫表面混凝土的處理:用鋼絲刷或砂輪機將裂縫走向5cm寬的范圍加以打磨,消除水泥浮漿、松散物、油垢等,露出清潔、堅實的混凝土表面。固定注射器基座:根據裂縫的寬度和長度決定注射器基座的位置,沿裂縫的走向每米布置約3個基座,裂縫分岔處應有基座。將密封膠按照供應商產品說明書的比例進行稱量,混合充分的攪拌,以備用.在注塑機座的底部涂上已配好的密封膠,在已經確定好的基座位置上粘貼和固定基座,并應將基座的中心點與裂縫的中心點結合在一起.然后,在基座與混凝土的接縫周圍處用密封膠密封,以免注射時注射膠的流失4、。裂縫處的表面封閉:在裂縫附近5cm的范圍內用密封膠封閉,厚度應為2mm左右。混凝土剝落或縫寬過大處要盡量向內填充。注入注射膠:將注射膠按照供應商產品說明書的比例進行稱量,混合和充分的攪拌,以備用。將注射膠吸入注射器的注射筒中,吸入時應注意不要吸入空氣。將注射器小心地安裝在注射基座上,并裝上加壓用的橡皮筋。橡皮筋的數量應按照注入的需用增減。如果注射筒中的注射膠在固化前就用完,應盡快更換新裝有注射膠的注射筒繼續注入混凝土。注射器可用丙酮或酒精清洗干凈,重復使用23次。注射膠的固化:當注射器內的膠液不能再注入裂縫時,穩定60-90分鐘,可取下注射器。混凝土表面磨修:當注射膠固化6小時(25)后就可5、拆除固定基座,并用砂輪機等將密封膠除去,并加以磨平。封縫及灌漿結構膠材料技術指標:表8。11 裂縫灌注膠(注射劑)性能指標檢驗項目性能指標實驗方法標準鋼-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10GB/T 7214膠 體 性 能抗拉強度(Mpa)20GB/T 2568受拉彈性模量(Mpa)1500GB/T 2568抗壓強度(Mpa)50GB/T 2569抗彎強度(Mpa)30,且不得呈脆性破壞GB/T 2570不揮發物含量(固體含量)99%GB/T 14683可灌注性在產品使用說明書規定的壓力下能注入寬度為0.1mm現場試灌注固化后取芯樣檢查3. 粘貼鋼板的要求 3.1材料要求(1)粘貼鋼或外粘型鋼的6、膠黏劑必須采用專門配制的改性環氧樹脂膠黏劑,其性能檢驗指標必須符合表13。3-1的規定。(2)橋梁結構錨固用的膠黏劑,必須規定采用專門配制的改性環氧樹脂或改性乙烯基酯類膠黏劑(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膠黏劑),起安全性檢驗指標必須符合表13.32的規定。種植錨固件的膠黏劑,其填料必須在工廠制膠時添加,嚴禁在施工現場摻入. 不得使用以水泥和微膨脹劑為主要成分配制的錨固劑作為黏結材料.表13。3-1 粘貼鋼板或型鋼用膠黏劑性能指標項目性能A級膠性能要求膠 體 性 能抗拉強度(Mpa)30受拉彈性模量(Mpa)3.510伸長率(%)1.3抗彎強度(Mpa)50且不得呈脆性(碎裂狀)破壞抗壓強度(Mpa)67、5粘 結 能 力鋼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15鋼-鋼抗沖擊剝離能力(mm)20鋼-鋼不均勻扯離強度(KN/m)16鋼鋼粘結抗拉強度(Mpa)33與混凝土的正拉粘結強度(Mpa)max2。5,f(tk),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不揮發物含量(固定含量)()99鋼鋼拉伸抗剪強度降低的百分率(90天濕熱老化試驗)5表13。3-2 錨固用膠黏劑安全性能指標性能項目A級膠性能要求膠 體 性 能劈裂抗拉強度(Mpa)8.5抗折強度(Mpa)50抗壓強度(Mpa)60粘 結 能 力鋼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鋼套筒)16約束拉拔條件下的帶肋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C30、25、l=175mm11.0C68、0、25、l=175mm17。0不揮發物含量(固體含量)(%)99鋼鋼拉伸抗剪強度降低的百分率(90天濕熱老化試驗)10注:表中的性能指標除標有標準值者外,其余均為平均值(3)混凝土橋梁加固用的膠黏劑,其鋼-鋼粘結抗剪性能必須經濕熱老化檢驗合格,達到A級膠要求。濕熱老化檢驗應在50溫度和98%相對濕度的環境條件下進行;老化時間:不得少于90d。(4)混凝土結構加固用的膠粘劑在進入市場前必須通過毒性檢驗。對完全固化的膠黏劑,起檢驗結果應符合實際無毒衛生等級的要求。(5)在承重結構用的膠粘劑中嚴禁使用乙二胺作改性環氧樹脂固化劑,嚴禁摻加揮發性有害溶劑和非反應性稀釋劑。3.2粘貼鋼板的施工工藝及順序9、(1)施工順序用優質高分子樹脂灌注裂縫清洗并平整粘貼部位表面,植入固定鋼板的螺栓鋼板粘合面處理安裝并固定鋼板(調好壓膠間隙)用膠泥封邊壓入粘鋼膠凝固鋼板防銹處理外表面鋼板縫隙用修補膠填平涂裝。(2)鋼板固定好后應收螺栓.(3)植螺栓鉆孔時,應先探明主筋位置,量距鉆孔,以免鉆傷(斷)原受力鋼筋.(4)粘貼鋼板,需嚴格控制外形尺寸,確保整齊美觀。(5)防銹漆建議采用壽命10年以上的油漆,以減少養護工作量。3.3植入錨固螺栓的施工工藝及順序(1)在指定的位置植入M12的錨固螺栓(植入深度按設計圖要求),植入孔應清理干凈,植入螺栓的粘合劑符合規范要求,施工工藝必須符合植栓要求。(2)植入螺栓用的粘合劑10、符合下列要求:等粘合劑固化后,抗拉力達到如下要求,M12螺栓抗拔力設計值為24KN;要求粘合劑有耐高溫性;要求粘合劑的耐久性達50年以上.按粘合劑生產供應商規定的固化時間養護至固化后,進行檢驗驗收。3.4施工要點(1)待粘結部位的混凝土表面應清鑿平順、堅硬干凈;(2)鋼板除銹要徹底,且表面應有一定的粗糙度;(3)慎重選擇膠粘料,配膠要精確。(4)粘貼前在混凝土上鉆孔并安裝錨固螺栓(兼作固定和壓緊件)要求埋設牢固,具有可靠的抗拔力,以保持粘貼鋼板時有效地加壓,有利于粘貼的耐久作用;3.5鋼板焊接要求(1)鋼板焊接采用對焊,要求焊透,施焊時應采用引弧板和引出板以避免焊縫起落弧產生缺陷,焊接質量等級11、為一級;(2)對接焊采用埋弧自動焊焊接,應一次連續施焊完畢,同一位置補焊不得超過2次。(3)焊縫強度應并不低于母材,應進行送檢試驗合格后方可施工;施工完后,應進行無損探傷,滿足鋼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的要求;(4)有橫向鋼板壓條時,如與鋼板焊接縫位置有沖突,必須適當調整壓條位置,避免影響對焊縫無損探傷檢查.3。6鋼板表面防腐處理(1)底材表面處理機械打磨達到St3級以上,即徹底手工和動力工具除銹,金屬底材呈現金屬光澤;(2)涂環形封閉底漆1道,干膜厚度40um。3.7注意事項粘貼鋼板條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工藝,并嚴格按要求施工。(1)必須合理安排各道工序施工時間,做好施工組織12、方案保證工程有順序的進行。(2)螺栓孔位置放樣必須準確,應避免損傷梁體預應力筋及普通鋼筋.(3)鋼板與混凝土連接表面應平整保證結構膠密實。(4)注意攪拌時應避免雨水進入,按同一方向攪拌,容器內不得有油。(5)未盡事宜,請按照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范(JTG/TJ22-2008)中相關規定執行。4。粘貼碳纖維布施工工藝 碳纖維布采用重億、慧魚、東麗等進口品牌,粘貼碳纖維布配套樹脂應采用與碳纖維配套的底層樹脂、找平材料和浸漬樹脂,其安全性和適配性必須滿足公路橋梁加固設計規范(JTG/T J222008)A級膠的要求,浸潤樹脂和粘結樹脂采用環氧結構膠。 粘貼碳纖維布施工工藝:構件基底處理涂刷底層涂料環氧13、膩子修補粘貼碳纖維布表面防護。4.1材料要求 浸漬、粘貼纖維復合材料的膠黏劑必須采用專門配制的改性環氧樹脂膠黏劑,氣安全性檢驗指標必須符合表13。4-1、表13.42的規定。承重結構加固工程中不得使用不飽和聚酯樹脂、醇酸樹脂等浸漬/粘結膠黏劑。表13.41 碳纖維浸漬、粘結用膠黏劑安全性能指標項目性能A級膠性能要求膠 體 性 能抗拉強度(Mpa)40受拉彈性模量(Mpa)3000伸長率(%)1.5抗彎強度(Mpa)60且不得呈脆性(碎裂狀)破壞抗壓強度(Mpa)75粘 結 能 力鋼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18鋼-鋼抗沖擊剝離能力(mm)20鋼-鋼不均勻扯離強度(KN/m)29與混凝土的正14、拉粘結強度(Mpa)max2.5,f(tk),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不揮發物含量(固定含量)(%)99鋼-鋼拉伸抗剪強度降低的百分率(90天濕熱老化試驗)10注:表中的膠黏劑性能指標,應根據置信水平C=0。90、保證率為95%的要求確定 表中的性能指標除有標準值外,其余均為平均值表13.4-2 底膠及修補膠的安全性能指標項目性能A級膠性能要求底膠鋼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Mpa)當與A級膠匹配:14與混凝土的正拉粘結強度(Mpa)max2。5,f(tk),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不揮發物含量(固定含量)()99混合后初粘度(23)(Mpa)2000修 補 膠 膠體抗拉強度(Mpa)30膠體抗彎強度(mm)15、40,且不得呈脆性(碎裂狀)破壞與混凝土的正拉粘結強度(Mpa)max2.5,f(tk),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注:表中的性能指標除有標準值外,其余均為平均值4。2施工要點(1)施工前應對粘貼部位混凝土的表層含水率及所處環境溫度進行測量.若混凝土表層含水率4%或環境溫度5,則應采取措施,在達到要求后再進行施工.施工前應按設計圖紙在加固部位放線定位.(2)去除被加固構件表面疏松部分,直至露出混凝土結構層。若有裂縫,應先行修補,然后用修補材料修復平整,并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15mm。粘貼部位的混凝土,若其表面堅實,也應出去浮漿層和油污等雜質,并打磨平整,直至露出集料新面,且平整度應達到5mm/m16、;構件轉角處應打磨成圓弧狀,圓弧半徑應不小于20mm,表面打磨后,應用強力吹風器將表面粉塵徹底清除。碳纖維布沿纖維受力方向的搭接長度應不小于100mm,當采用多條或多層碳纖維布加固時,各條或各層碳纖維布之間的搭接位置宜相互錯開。(3)粘貼碳纖維材料涂刷底膠時,應按粘結劑供應廠商的底膠配制說明書進行操作。底膠應采用滾筒刷或特制的毛刷均勻涂布在已用丙酮擦干凈的混凝土表面,調好的底膠應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4)粘結劑的配制,應按粘結劑供應廠商提供的配比和工藝要求進行,且應有專人負責。調膠使用的工具應為低速攪拌器,攪拌應均與,無氣泡產生,并應防止灰塵等雜質混入.(5)粘貼碳纖維布時,應按下列步驟和要求17、進行: 按照設計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纖維布。 配制好的粘結劑(粘浸膠)均勻涂于需要粘貼部位的混凝土表面。 裁剪好的碳纖維布敷在涂好粘結劑的基層上。 用特制的滾筒沿纖維方向在碳纖維布的面上多次滾壓,使粘結劑充分浸透碳纖維中,且使其平整,無氣泡。4。2檢驗與驗收(1)施工開始前,應確認碳纖維布和粘結劑、底層樹脂、找平材料的產品合格證和質量驗收報告,其各項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2)粘結質量不符合要求需割除修補時,應沿空鼓部分的碳纖維布割除,以每邊向外緣擴展10mm大小之間同樣碳纖維布,用同樣粘結劑補貼在原處.(3)正拉粘結強度達不到要求時,應將抽樣檢驗所代表部位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全部剝除重做。5.植筋施工工藝(1)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