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三年專項行動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9488
2024-01-22
6頁
18.25KB
1、縣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三年專項行動方案為集中整治文物建筑火災隱患,切實提升文物建筑消防能力,制定本行動方案。一、 工作目標通過三年整治行動,文物建筑消防安全責任制不斷健全,群眾的文物消防安全意識普遍增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文物建筑火災隱患得到有效整治,火災防范水平和預警應急處置能力大幅提升,火災事故得到根本性遏制,文物建筑的安全形勢得到根本性好轉。二、 整治范圍和內容(一)整治對象:全縣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木構或磚木結構文物建筑,其中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為整治重點。(二)整治內容:1.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重點整治未簽訂文物安全 責任書、未制定防火公約、未落實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制2、度;未按規定建立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 未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消防應急演練、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等。2.生活生產用火用電情況。重點整治電線私拉亂接,電氣 線路敷設不規范,用電設備、電線插座安裝和使用不符合標準要求;居民生產生活使用明火,未采取有效防護措施;施工操作違規用火等安全隱患。3.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管理情況。重點整治利用文物建筑 生產、使用、儲存和經營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在建筑內違規停放電動車或為其充電等安全隱患。4.消防系統及設施設備配置情況。重點整治滅火器未按要 求配置或存在使用故障;消防給水系統、消火栓系統、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未按要求配置或存在故障;未按要求安3、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智慧用電裝置等。5.專職、志愿消防隊及微型消防站建設情況。重點整治微型消防站未按要求配置,或用作與消防安全無關的其他用途;“一三五”消防應急處置機制落實不到位。三、主要措施(一)強化文物安全責任1.鄉鎮(街道切實履行文物保護的主體責任,把文物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半年至少專題研究一次文物工作,及時研究解決文物保護工作碰到的突出問題。縣、鄉鎮(街道)、村要逐級簽訂文物安全責任書,實行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夯實文物建筑產權所有者和使用者是文物安全的第一直接責任。2.強化行政監管。縣文物行政部門會同縣消防救援機構嚴格履行文物消防安全監管職責,加強消防安全檢查和行政執法4、督察,有計劃地開展文物安全消防、技防的培訓和演練。精心組織和指導縣域內文物消防安全的全面排查整治,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定期組織檢查督導,列出突出火災隱患和問題清單,逐項督促整改。對文保單位重大火災隱患整改不到位的,要開列清單,進行掛牌督辦,照單整改。3.提升統籌協調能力。建立文物資源和安全數據庫,建立和完善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檔案,每一單體建筑實行“一圖一清單”。一圖即“紅黃藍”三色圖,分別對應高中低風險。一清單即文物消防安全隱患整治清單。要依托數據庫,建立文物安全智慧管理指揮系統,整合公安、資規、住建、旅游、消防和文物等部門資源,建立文物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提高依法管理水平5、和統籌協調能力,加強對文物消防安全風險實行等級管理,全面提升文物工作的監管水平。(二)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1.全面排查。各鄉鎮(街道)要建立和健全巡查和自查制度,重點鄉鎮配備專職文保員,其他鄉鎮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組織專門力量,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深入排查文物消防安全隱患,重點排查民居類文物建筑等火災誘因較多的場所。2.自查自改。各文保單位和屬地政府要依照本計劃要求,認真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要建立隱患整改專班,制訂工作計劃,開列火災隱患和問題清單,建立整治工作臺賬,確保隱患有人管、有人治,形成消防火災隱患治理的閉環管理,實現火災隱患整改率100%。對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和問題,要列6、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三)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1.推進文物平安工程。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安全防范措施,著力推進消防安防工程建設,202年9月底實現對省保以上文保單位的全覆蓋,202年9月底前實現對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全覆蓋。省保以上文保單位均要設立微型消防站或兼職消防隊,提升快速應急滅火處置能力。2.增強火災防控能力。各文保單位依照有關標準和防護要求,健全完善消防系統,配備適用的消防裝備, 配齊消防器材、器具,增強有效防火滅火能力。加強消防設施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制作消防設施設備管理臺賬,定期進行設備檢測和運行測試,確保良好使用效能。(四)建立群防群治機制1.推進文物建筑產權和使用權7、的置換和流轉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指導意見,鼓勵和支持民居類文物建筑產權和使用權的置換和流轉工作。文物屬地政府應制定具體的細則,有序推進民居類文物建筑等價置換,或以貨幣形式將文物建筑私人產權收歸國有。推進民居類文物建筑活化拓展利用,支持和引導其使用權流轉給國有公司、村級集體和社會組織,通過經營場所改造、旅游參觀展示和公共文化陣地建設等,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公益服務等多元保護利用的良好格局。2.推進群防群治工作。對省保以上的古建筑群或鄉土建筑要建立群防群治機制,消防隱患排查和整治要把每一單體文物建筑周圍的民居一并納入,實行聯動防范。每一單體文物建筑實行“六個一”的管理辦法,即一套標準化管理制度8、,一個消防安全責任人,一個消防安全管理人,一個消防安全直接責任人,一組聯防幫扶人(每住戶安排2個周邊住戶聯防幫扶),一支兼職消防隊,以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和防范水平。(五)大力開展教育培訓1.開展宣傳警示教育。縣文物主管部門和屬地政府要定期組織安全法規宣貫、消防常識普及和火災警示教育活動,通過專題講座、以案說法、現場觀摩等方式,樹牢風險意識,強化安全觀念。通過張掛消防安全宣傳圖標、發放安全警示資料、進行音像廣播等方式,增強周邊社區和群眾安全意識,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物消防工作。2.定期進行培訓考核。各文物屬地政府要定期開展人員安全培訓,及時開展新入崗人員崗前培訓,消防系統操控人員持證上崗,著力培養會9、消防管理,會操作消防設施器材,會檢查整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和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消防安全“明白人”。四、時間安排按照統一部署,三年行動自202年6月開始至202年12月結束,分動員部署、排查整治、集中攻堅、鞏固提升等四個階段進行。(一)動員部署(202年6月底前)。制定行動方案,召開動員部署會議。各屬地鄉鎮(街道)政府要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廣泛發動文保單位管理人和使用人,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縣級有關部門要結合本行業工作職責,提出具體監管意見,共同協力推進隱患排查整改工作。(二)排查整治(202年6月至12月)。各屬地政府要組織專門人員力量,按照要求集中開展火災隱患自查自改。縣文物主管部門和消10、防救援機構組織專門的督導檢查組,開展文物火災隱患檢查整治,建立問題隱患和責任清單,督促整改和措施落實。(三)集中攻堅(202年12至202年12月)。開展火災隱患深入整治,攻堅整改重大火災隱患和突出問題。縣文物行政部門會同縣消防救援機構,掛牌督辦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同時,積極推進文物消防能力提升各項工作。(四)鞏固提升(202年)。重點督導文保單位安全責任落實、安全隱患整治、消防設施建設、安全管理與應急處置、教育培訓等消防能力提升情況,全面總結三年專項行動成果和經驗,努力形成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五、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文物主管部門、縣消防救援機構要充分認清當前文物消防安全嚴11、峻形勢,切實增強安全意識,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安排部署,強化督促指導,并將定期向縣政府匯報行動進展和工作匯報,研究推動重點工作,確保三年專項行動有序進行、按期完成。(二)確保經費投入。縣財政和屬地政府加大財政投入,確保三年內文物建筑消防安防工程對各級文保單位的全覆蓋,強化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文物建筑的消防技防能力。(三)明確機構人員。各文物屬地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建立專班,明確牽頭領導、承辦科室和人員,負責組織開展三年專項行動有關工作。在202年8月31日前將牽頭領導和承辦科室負責人姓名報縣文物行政部門。(聯系人:)(四)加強督導問效。縣文物主管部門會同消防救援部門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確保三年行動取得實效。對三年行動開展不力、重大火災隱患整改不到位、主要安全措施不落實的,報請縣政府進行專項督察、約談或者通報,情節嚴重的依法依紀追究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