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體工區新制船舶軸系照光首尾基點設置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3679
2024-03-21
7頁
469.07KB
1、船體工區新制船舶軸系照光首尾基點設置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1目的范軸系照光用首尾基點設置作業程序,確保軸系照光用首尾基點設置2適用范圍適用于船體工區新制船舶軸系照光用首尾基點設置3作業流程3.1圖紙準備軸系安裝工藝規程、艉軸艉管總圖、艉球鑄鋼件圖、舵系布置圖、掛舵臂圖、軸系照光用首尾基點支架布置圖、軸系照光用首尾基點交驗圖等3.2工裝準備根據專船“軸系照光用首尾基點支架布置圖”要求,提前設置首尾基點支架及FR0號位假設基線支架,見圖1。3.3軸系照光條件機艙前壁以后,強力甲板一下,船2、體分段裝配、焊接、火工矯正等工事基本結束機艙雙層底密性試驗結束,艉軸管附近艙室及艉尖艙密性試驗結束發電機組及其它主要設備進艙或用同等重量物體壓載避免陽光暴曬和溫度急劇變化是確定艏艉基點,一般情況下選擇夜間及陰天時操作艏艉基點設置時應避免在震動較大及噪音干擾的環境下進行3.4平均基線測量在機艙前壁至艉尖艙前壁之間測量假設基線,由于機艙區域外板線型變化較大,墊墩布置比較密集,假設基線可以直接在船體外板“頂尺”測量。具體假設基線測量位置需提前征求船東、驗船師意見,見圖2。圖2 假設基線測量示意圖將所測量假設基線數據整理后填表,見表1。表1 假設基線測量記錄表肋 位FR01FR02FR03FR04FR3、05FR06FR07總計()板 厚 差17171818181919126實 測 值1851901871821851901951314假設基線2022072052002032092141440表內數據為假設參考值,僅供參考。求假設基線平均值:平均基線 205.7優化后平均基線:206根據求出的增均基線繪制基線撓曲變化,見圖3。圖3 假設基線撓曲示意圖3.5艉基點在船臺上架設經緯儀,將船臺中心線過至艉基點標桿上,軸線處上下各一點,兩點連線,確定艉基點中心,見圖4。圖4 首尾基點確定示意圖以FR0號位假設基線為“0”點,垂直水平面向上拉尺(理論軸線高度+平均基線高度),確定艉基點高度H,見圖4。根據4、艉基點中心和高度,確定艉基點中心位置,船東、驗船師確認后,做洋沖標記,見圖4將照光用白鐵板固定在艉基點上,使其中心與艉基點中心重合,見圖4。3.6艏基點在機艙內適當位置架設經緯儀,調節經偉儀與艉基點中心和主機坑前端中心(主機坑分段焊后修正中心,即船臺中心)重合,將此中心過至艏基點標桿上,軸線上下各一點,兩點連線,確定艏基點中心,見圖4在機艙內適當位置架設水準儀(或使用水平軟管),將艉基點高度過至艏基點標桿上,中心線兩側各一點,兩點連線,確定艏基點高度,見圖4根據艏基點中心和高度,確定艏基點中心位置,船東、驗船師確認后,做洋沖標記,見圖4將照光用白鐵板固定在艏基點上,使其中心與艏基點中心重合,見5、圖43.7激光經緯儀測量方法在艏艉基點設立首尾基點標桿,確保標桿基準點在同一平面上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3.8測量檢驗采用直接頂鋼卷尺方法測量艉軸轂前后端面中心偏差,見圖6。(公差標準:滿足內徑加工余量)圖6 艉軸轂前后端面中心偏差測量記錄采用水準儀(或水平軟管)測量主機座面板水平。(公差標準:5mm;允許極限10mm)測量主機座面板上表面距離軸線垂直高度H,見圖7。(公差標準:5mm;允許極限10mm)圖7 主機座面板距軸線垂直高度測量示意圖測量主機座腹板(縱桁)距離軸線水平距離B,見圖8。(公差標準:5mm;允許極限10mm)。圖8 主機座腹板距軸線水平距離測量示意圖將所測量數據填表,見表3。6、表3 測量數據填表測量位置FR08FR09FR10左右左右左右垂直高度(理論值)水平距離(理論值)3.9舵線從舵機平臺開孔中心(有洋沖標記)吊線鍾至船臺,測量舵機平臺開孔中心相對船臺中心左右偏差,見圖9。圖9 舵線確定示意圖測量舵線與軸轂后端面水平距離L,見圖9。(公差標準:5mm;允許極限10mm)采用直接頂鋼卷尺的方法測量舵承、舵鈕中心偏差,見圖10。(公差標準:滿舵承、舵鈕內徑加工余量)圖10 舵承、舵鈕中心偏差測量記錄測量舵線與軸線偏差。(公差標準:4m;允許極限8m)根據上述所測量數據,調整舵線位置,使其滿足公差要求,確定舵線上基點中心。船東、驗船師確認后,重新做洋沖標記將舵線上基點吊線錘至艉基點支架上,船東、驗船師確認后做洋沖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