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居住區安置房一期鋼管外腳手架施工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1316
2024-06-17
25頁
227.04KB
1、鐘山居住區安置房一期外腳手架施工設計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為8777.26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十一層,建筑高度為30.8米;框架結構。地下建筑面積為1163.0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為7614.21平方米。功能布局:一層為住宅、局部為設備用房;二層至十一層為住宅;地下室平時使用的設備用房及僅供戰時使用的民防地下工程二、施工組織機構及施工安全保障體系1、施工組織機構 2、安全保障體系公司項目經理公司質量安全部門施工技術組工地質量安全部門工地安全員工地安全員外架班組外架班組架子工三、外腳手架分段搭設情況及搭設部位:1、有地下室頂板的位置在地下室頂板搭設落地架至五層,在地下室頂板腳手架2、的立桿底部橫向鋪設墊板,立桿底部設置掃地桿,從墊板往上距離不大于200mm。架體立桿縱距la=1.5m,架體寬lb=0.80m,架體步距h=1.8m;搭設高度最高為4.9m+3.0m10=34.9m,計十九步架。小橫桿每立桿處均設,架體距結構面距離b=30cm。扶手欄桿每步均設,在中部設置h1=1.0m,最上一步設1.2m高護欄。安全網為密目安全網,腳手板為竹跳板。2、六層開始搭設鋼管懸挑腳手架,采用14#“工”字鋼作為底座,預埋懸挑系統。架體立桿縱距la=1.5m,架體寬lb=0.8m,架體步距h=1.8m,腳手架搭設高度最高為3.0m8=24m,搭設十三步架。在14#“工”字鋼上離墻3003、mm設置內排立桿,距離內排立桿800mm設置外排立桿。3、建筑底部在主體施工時搭設單排防護架,主體封頂后,上部裝修完外架拆除后,將材料轉至此位置搭設落地腳手架。在腳手架的立桿底部橫向鋪設墊板,立桿底部設置掃地桿,從墊板往上距離不大于200mm。四、材料質量要求 1、鋼管采用483.5鋼管,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 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 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不得使用銹蝕嚴重(斑點、剝皮)、彎曲、開裂的鋼管。2、扣件采用可鍛鑄鐵制造的標準機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4、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的規定。扣件的附件(形螺栓、螺母、墊圈)采用材料符合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扣件不能有裂紋、氣孔、疏松、砂眼、夾灰等鑄造缺陷,鋼管和扣件均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單,扣件與鋼管的吻合面要接觸良好,螺栓不得滑絲、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大距離小于6mm,必要時進行抗滑扭試驗。3、底座型鋼采用14#“工”字鋼,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4、腳手板選用竹跳板,規格為3000mm220mm,不得使用腐爛、散邊或破損嚴重竹片。5、安全網:欄桿圍網選用合格的聚氯乙烯編織的1.86m的密目式安5、全立網。五、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的施工順序 1、落地腳手架搭設:按腳手架立桿縱向間距鋪設墊板設置立桿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搭設大橫桿搭設小橫桿扶手水平桿搭設剪刀撐桿連墻桿拉設張掛密目安全網鋪腳手板驗收使用。2、懸挑腳手架搭設:在建筑物樓層內正對腳手架立桿設置兩道預埋,一道設置在離外墻面0.2m處,另一道設置在離外墻面1.7m處將14#“工”字鋼穿入樓層U型環內鎖緊在14#“工”字鋼上設置立桿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搭設大橫桿搭設小橫桿扶手水平桿搭設剪刀撐桿連墻桿拉設張掛密目安全網鋪腳手板驗收使用。六、落地鋼管腳手架搭設的步驟 1、架子搭設前,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型式、高度及架子的使用要求,確定架子的搭設形式6、。并對材料、工具、鋼管、扣件進行檢查。2、腳手架的立桿底部橫向鋪設墊板,立桿底部設置掃地桿,從墊板往上距離不大于200mm。3、先立里排立桿,后立外排立桿。對于每排立桿先立兩端頭的立桿,再立中間的一根立桿,當互相看齊后,立中間部分的各立桿。立桿要求垂直,立桿垂直度允許偏差應小于高度的1/200,并不大于100mm,里、外兩立桿連線應與墻面垂直。4、為保持架子的整體穩定,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上錯開距離不宜小于500mm。因此,在豎第一根立桿時,應選長短不一的鋼管做立桿,立桿的接長應先接外排立桿,后接里排立桿,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7、步距的1/3。 5、立桿豎好后,根據步高安裝縱、橫向水平桿,在施工層及其上、下一步架滿鋪竹跳板。 6、縱向水平桿設置于橫向水平桿之下,在立桿的內側,并采用十字扣件與立桿相扣。 7、縱向水平桿采用對接扣件,接頭不能在同跨內,相鄰接頭應錯開500mm以上。如采用旋轉扣件搭接時,搭接長度大于1000mm,應等間距使用個扣件搭接。縱向水平桿步高1.8m。架子的外側應設1.0m高的防護欄桿。 8、每一主節點處必須設一根橫向水平桿,并采用十字扣件扣在縱向水平桿上。9、擰扣件螺栓要松緊適度,擰的不緊容易使桿件滑脫,擰的太緊會使扣件斷裂,要求扣件扭力距控制在4060N.m。10、扣件在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扣8、件是否松動,發現松動應及時緊固。11、立桿縱向間距1.5m,橫向間距0.8m,步距1.8m,每樓層、每隔三跨立桿設一483.5鋼管作為連墻桿。連墻點的設置:腳手架與建筑物連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風荷載而產生的向內或向外傾翻事故,同時可以作為架體的中間約束,減少立桿的計算長度,提高承載能力,保證腳手架的整體穩定性。A、連墻桿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不應大于300mm;B、連墻桿按每一層每三跨設置,不得在作業中隨意設置,且與建筑結構外梁上預埋的鋼管拉接,拉接必須牢固;C、在搭設腳手架時,連墻桿與其他桿件同步搭設,嚴禁在腳手架使用期間拆除連墻桿。D、層高大于4.0m的,連墻件垂直方向設置不能滿足要求,9、在樓層中間應增加抱柱拉結。 12、本方案所采用的竹跳板,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端頭伸出橫向水平桿長度應取130mm150mm,四角應用16#的鐵絲扎牢。 13、腳手架在外立面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每道剪刀撐跨立桿57根。與地面成4560夾角。剪刀撐與每立桿相交點采用旋轉扣件扣接在立桿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 14、腳手架內立桿與建筑物的間距為300mm。立面圍護采用密目安全網,并用網繩與大橫桿綁扎牢固。15、腳手架在搭設時,應高出施工層1.2m1.8m。16、其它按腳手架操作規程執行。七、鋼管懸挑腳手架搭設步驟 1、架子搭設前,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型式、高度及架子的使用要求,確定架子的搭10、設形式。并對材料、工具、鋼管、扣件進行檢查。2、在相應層采用14#“工”字鋼作為底座。主體施工過程中腳手架在滿足拆除條件時,將底部腳手架拆除翻轉至上部搭設。3、在建筑物樓層內正對腳手架立桿設置兩道預埋,一道設置在離外墻面0.2m處,另一道設置在離外墻面1.7m處。預埋采用直徑1620mmU型螺栓。 4、14#“工”字鋼伸入樓層1.8m,挑出樓層段為1.2m,伸入樓層段采用直徑1620mmU型螺栓分別在離墻0.2m、1.7m處鎖緊。為安全起見,在14#“工”字鋼外排立桿位置增加一根12保險鋼絲繩拉設至上一層外梁預埋環上,預埋環采用直徑1620mm鋼筋制作。5、在14#“工”字鋼上距離墻面300m11、m先立里排立桿,后距離里排立桿800mm再立外排立桿。立桿套在14#“工”字鋼上焊接的100mm長直徑2240鋼筋或鋼管上。對于每排立桿先立兩端頭的立桿,再立中間的一根立桿,當互相看齊后,立中間部分的各立桿。立桿要求垂直,立桿垂直度允許偏差應小于高度的1/200,并不大于100mm,里、外兩立桿連線應與墻面垂直。6、立桿底部設置掃地桿,從底座往上距離不大于200mm。 7、立桿豎好后,根據步高安裝縱、橫向水平桿,在施工層及其上、下一步架滿鋪竹跳板。 8、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的內側,縱向水平桿設置于橫向水平桿之下,并采用十字扣件與立桿相扣。 9、縱向水平桿采用對接扣件,接頭不能在同跨內,相鄰接頭12、應錯開500mm以上。如采用旋轉扣件搭接時,搭接長度大于1000mm,應等間距使用個扣件搭接,縱向水平桿步高1.8m。架子的外側應設1.0m高的防護欄桿。 10、每一主節點處必須設一根橫向水平桿,并采用十字扣件扣在縱向水平桿上。11、擰扣件螺栓要松緊適度,擰的不緊容易使桿件滑脫,擰的太緊會使扣件斷裂,要求扣件扭力距控制在4060N.m。12、扣件在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扣件是否松動,發現松動應及時緊固。13、立桿縱向間距1.5m,橫向間距0.8m,步距1.8m,每樓層、每隔三跨立桿設一483.5鋼管作為連墻桿。連墻點的設置:腳手架與建筑物連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風荷載而產生的向內或向外傾翻事故,同時13、可以作為架體的中間約束,減少立桿的計算長度,提高承載能力,保證腳手架的整體穩定性。A、連墻桿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不應大于300mm;B、連墻桿按每一層每三跨設置,不得在作業中隨意設置,且與建筑結構拉接牢固;C、在搭設腳手架時,連墻桿與其他桿件同步搭設,嚴禁在腳手架使用期間拆除連墻桿。14、本方案所采用的竹跳板,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端頭伸出橫向水平桿長度應取130mm150mm,四角應用16#的鐵絲扎牢。 15、腳手架在外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每道剪刀撐跨立桿57根。斜角地面成4560夾角。剪刀撐與每立桿相交點采用旋轉扣件扣接在立桿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 16、立面14、圍護采用密目安全網,并用網繩與大橫桿綁扎牢固。17、腳手架在搭設時,應高出施工層1.2m1.8m。18、其它按腳手架操作規程執行。八、腳手架的驗收1、架子搭設完畢,在投入使用前,應逐層由工程負責人(項目經理),架子班組和專職安技人員以及有關專業人員一起組織驗收。驗收時,必須有主管審批架子施工方案一級的技術和安全部門參加,并填寫驗收單。2、驗收時,要檢查架子所使用的材料、配件、工具是否符合現行國家和部頒標準。A、架子的布置,立桿和縱、橫向水平桿間距。B、架子的搭設。C、連墻點是否安全可靠;剪刀撐、斜撐是否符合要求。D、架子的安全防護必須有效;綁扎緊程度應符合要求。E、腳手板鋪設應符合要求。九、腳15、手架的使用要求1、架子在主體施工時可鋪三層腳手板,裝飾時各層滿鋪。主體施工時,同時作業的施工步層不得超過兩層,每層作業荷載不得大于3KN/M2;外墻裝修施工時,同時作業的施工步層不得超過三層,每層作業荷載不得大于2KN/M2。安全網、腳手板要扎牢,不準隨意拆動,如須拆動必須經技術負責人批準由架工負責處理。2、架子上的施工人數,堆入材料,按設計要求控制,不得將結構施工荷載傳遞到架上,不得將短小模板、鋼筋、鋼管、扣件放在架上,更不能將室內建筑垃圾清到架上,不準在架上另設懸掛物體,嚴禁向架上或架外拋擲物品。3、架上所用的扣件,必須定期保養巡查,如有毛病,應立即更換。架子的附墻支撐,要綁扣在結構物可靠16、處,不得綁扣在模板支撐上或其他不牢固的位置上。4、未經允許,嚴禁他人破壞架子結構或擅自拆除腳手架各桿件。5、腳手板都要采用鐵絲與鋼管綁扎牢固。6、使用期間,對外架應建立嚴格的檢查制度,檢查項目如下:A、腳手架是否出現傾斜或變形。B、連墻點有否出現缺漏。C、立桿是否出現沉陷或懸空,扣件有否出現松脫或斷裂。D、腳手板要滿鋪,并不得有探頭板。E、腳手架上使用荷載不得超過規范規定,使用過的材料、設備機具不得堆放在腳手架或斜道的休息平臺上。F、嚴禁利用腳手架吊運重物或在腳手架上拉纜風繩。G、嚴禁拆除主節點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和連墻件。如出現以上情況,應根據施工規范及有關標準整改完成后,方可繼17、續使用。7、正常情況下,每半月檢查一次,如遇暫停工程復工、臺風、暴雨等天氣后,必須對腳手架重新進行詳細的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方可使用。十、腳手架的拆除1、架子拆除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設有專人指揮,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2、拆除的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軟底鞋。3、拆除順序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欄桿、腳手板、剪刀撐,后拆橫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則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作業。4、拆立桿時,應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縱向水平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5、連墻件應隨拆除進度逐層18、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6、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個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7、拆除時不應碰壞門窗、玻璃、落水管、房檐瓦片、地下明溝等物。8、拆下的材料應堆放成堆,用塔吊吊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9、在拆除過程中,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需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十一、質量、安全措施(一)質量保證措施1、由項目部組織架子工長、安全員對使用架子的有關工種、班組長、工人骨干進行使用標準安全防護,日常檢查維護的技19、術交底,讓人人都知道,時刻注意遵守。2、腳手架搭設、拆除前必須給作業人員下達安全技術交底。3、腳手架嚴格依照本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4、每段腳手架搭設完畢,依據施工組織設計與單項作業驗收表對腳手架進行驗算。(二)安全保證措施 1、腳手架搭、拆人員必須是經過國家現行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體檢合格后才發上崗證。 2、搭、拆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 3、架子搭、拆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設有專人指揮,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4、架工及架上操作人員,每天上下班前,要檢查架子的支撐錨固點是否牢固,發現問題,立即處20、理或報項目部解決。架上施工荷載要均勻布置,不得集中一邊,單向偏移受力,并不得超過設計荷載,特別防止外墻、梁拆模時模板突然下落的沖擊力,如須落在架上,必須采取緩沖措施。4、六級及以上大風,或雷雨天氣,不準搭設或拆除外架,也不準在架上作業,其他按高層腳手架的操作規程執行。十二、連墻點的驗算:1、地面粗糙程度按C類取值。2、其中風荷載標準值的計算式為:3、取T=0.7的風壓降低系數,采用下式:4、基本風壓0=0.85、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建筑高度90M取值,查GB 50009-2001得z=1.626、腳手架的風荷載體型系數取腳手架一跨1.5M考慮,根據規范表4.2.4及附錄表A-3:7、由以上,根據21、JGJ 130-2001規范5.4.1公式:每個連墻點每層每三跨設置,為安全起見,按覆蓋15m2驗算。5001008、因連墻點采用鋼管預埋,扣件連接位置與固定端考慮100mm距離由此可知預埋鋼管承受彎矩。48鋼管截面抵抗矩:9、連墻桿件受壓穩定系數(連墻桿兩節點之間長度為500mm。)查得=0.836滿足要求。10、扣件抗滑驗算連墻點應采用扣件抗滑,RC=8KN7.21KN,滿足要求。十三、鋼管落地腳手架的計算: 計算荷載最不利處桿件受力:腳手架一次搭設高度為34.9m,共計搭設19步架,架體內排立桿離結構邊沿距離為300mm,立桿縱距la=1.5m,橫向間距lb=0.80m,步高1.8m。122、腳手架外立桿處荷載(1)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 ( 按g1=3000N/m2二層同時作業計算 )(2)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按步距1.8m,縱距1.5m,腳手架搭設19步,鋪設竹跳板,橫向間距0.8m,橫向水平桿伸出端頭0.1m,每個節點縱橫向共計2個扣件扣接及每6m一個對接扣件,剪刀撐在外立面連續設置,桿件與地面夾角按45計算。(3)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包括滿鋪腳手板、安全網、欄桿等防護設施)2、桿件受壓穩定系數,根據規范5.3.3公式:查規范附錄C表C得=0.1863、不組合風荷載時,(1)根據規范5.3.2-1公式,由以上得腳手架外立桿軸向力設計值為:(223、)腳手架立桿承載力計算(以外立桿荷載和最大受荷驗算),根據規范5.3.1-1公式:滿足要求。4、組合風荷載時,(1)根據規范5.3.2-2公式,由以上得腳手架外立桿軸向力設計值為:(2)腳手架整體穩定性即立桿承載力計算(以外立桿荷載和最大受荷驗算),根據規范5.3.1-2及5.3.4公式:滿足要求。5、縱向水平桿按三跨連續梁承受橫向水平桿傳遞的集中荷載設計值(包括活荷載及竹跳板荷載) F F F (2)彎距驗算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滿足要求。 6、橫向水平桿驗算(按簡之梁驗算)(1)承受均布荷載設計值 (2)彎距驗算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滿足要求。7、扣件抗滑移計算8、搭設高度驗算(1)不24、組合風荷載時(根據規范5.3.6-1公式): (2)組合風荷載時(根據規范5.3.6-2公式):(3)HS=45m26m,按下式調整(根據規范5.3.7公式):落地架搭設高度為34.9m,由此滿足要求。十四、型鋼懸挑腳手架的計算:1、腳手架外立桿處荷載腳手板(竹跳板)每步滿鋪,施工荷載考慮二層同時作業,每層荷載取3000N/m2。腳手架搭設高度按24m,搭設十三步架計算。(1)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 ( 按g1=3000N/m2二層同時作業計算 )(2)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按步距1.8m,縱距1.5m,腳手架搭設13步,鋪設竹跳板,橫向間距0.8m,橫向水平桿伸出端頭0.25、1m,每個節點縱橫向共計2個扣件扣接及每6m一個對接扣件,剪刀撐在外立面連續設置,桿件與地面夾角按45計算。(3)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包括滿鋪腳手板、安全網、欄桿等防護設施)根據規范5.3.2-1公式,由以上得腳手架外立桿荷載為:2、腳手架內立桿處荷載(1)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按步距1.8m,縱距1.5m,腳手架搭設13步,鋪設竹跳板,橫向間距0.8m,橫向水平桿伸出端頭0.1m,每個節點縱橫向共計2個扣件扣接及每6m一個對接扣件。(3)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只計算滿鋪腳手板)根據規范5.3.2-1公式,由以上得腳手架內立桿荷載為:3、型鋼底座的驗算:(為安全及26、簡便計算,鋼絲繩拉力忽略不計)(1)14#“工”字鋼計算支座反力計算簡圖:1200 500 300 800L4 L3 L2 L1N=10683N N2 N內 =11118N N外=13478N 支點根據力矩平衡原理,為簡便計算及安全考慮,只認為最后一根16鋼筋U型環受力。 (2)14#“工”字鋼最大彎距(3)14#“工”字鋼剪力驗算 (4)14#“工”字鋼抗彎強度驗算 (5)14#“工”字鋼撓度驗算(按外伸梁驗算) 腳手架外排增加一道保險鋼絲繩。 (6)16鋼筋制作的U型螺栓驗算 按單根圓鋼受力計算十五、樓層轉料平臺的計算: 樓層轉料平臺的搭設如附圖五,獨立設置,與外架分開。考慮平臺的使用安全27、,按塔吊吊運一吊材料,平臺堆料限載在15KN內。且與上一層采用兩根鋼管分別拉在平臺外側的兩邊,與下一層采用三根鋼管分別拉在平臺外側的兩邊及中間,為簡便計算,可認為平臺荷載單獨由上拉桿或下撐桿承擔。1、荷載計算(1)鋼管、扣件荷載(2)腳手板荷載由以上荷載,根據規范5.3.2-2公式:2、鋼管拉桿驗算,由幾何尺寸得: 1=39 3750 F NAF 1 D A3000 G/2對A節點,解得兩側倒拉鋼管每側設置雙根,并采用雙扣件抗滑才能滿足要求。3、斜撐桿件驗算,由幾何尺寸得: 1=50 則 2500 G/3 D B 2 NBE E3000 對B節點,解得 (1)BE桿驗算查表得:=0.12則為安28、全起見,在BE桿中間增加一道拉桿,減小其長細比。(2)扣件抗滑驗算:采用雙扣件抗滑,抗滑荷載為16KN,即滿足要求。十六、防雷擊措施及防臺風預案:1、防雷擊措施將腳手架連成一個整體,并與施工人貨電梯連墻桿進行連接,通過施工人貨電梯接地;或將腳手架連墻點預埋件與結構主筋焊接,通過連墻點與結構避雷網連接。2、防臺風預案接獲臺風預報,對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特別是連墻桿拉結是否牢固或有無破壞,腳手板綁扎是否牢固。除必要的連墻桿拉結外,根據腳手架情況,在相對薄弱位置再與結構進行拉結,加固腳手架與結構的連結。隨時監控臺風情況,根據臺風大小和正面襲擊情況,視要求將密目安全網進行拆除,減小腳手架擋風系數,在臺29、風過后再行恢復。3、其它安全措施安全網必須使用安全部門規定的防火密目安全網,支架和各施工樓層配備2個以上滅火安全器材。型鋼底座位置與結構空隙必須鋪嚴鋪實腳手板,并使用安全網兜嚴。十七、轉角及其它特殊部位處理方法因轉角位置一般為結構柱或剪力墻,此位置結構豎向主筋較密,如鋼梁埋入結構內,勢必對豎向主筋造成影響,對結構安全不利。此處考慮采用鋼管懸挑,在腳手架內、外排立桿位置縱向掃地桿上設置斜支撐桿件支撐在下一樓層內預埋件上,應保證起強度不低于懸挑鋼梁的強度。1、斜支撐桿件驗算,斜支撐高度為3.0m,腳手架內外排立桿荷載同上,由幾何尺寸得: 1=84 2=70 則 300 800 N內 N外 C D 30、B 1 2 NAD NAB A 3000 對B節點,解得 NAB=14343N 對D節點,解得 NAD=11180N(1)AB桿驗算查表得:=0.177則滿足要求,為安全起見在AB桿中間增加一道拉桿,減小其長細比。(2)AD桿驗算查表得:=0.197則滿足要求。為安全起見,在AD桿中間亦增加一道拉桿,減小其長細比。(3)扣件抗滑驗算:采用雙扣件抗滑,由以上內外排荷載均未超過16KN,即滿足要求。(4)水平拉桿驗算:根據以上內、外挑桿數據解得: N外水=NABCOS2=4.9KN 對D節點,解得 N內水=NADCOS1=1.2KN合計水平桿件拉力為N外水+ N內水=6.1KN單個扣件抗滑荷載為8KN,滿足要求。編制依據:1、施工圖紙:結施、建施圖及部分節點圖。2、遵照規范、規程: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01,J84-200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91)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99)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福建省及廈門市有關文件要求。3、參考資料:建筑施工手冊(第三版)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含垂直運輸設施) 杜榮軍 主編 機械設計手冊(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