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縣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41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4163
2024-07-01
41頁
69.69MB
1、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 年)草案公示,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落實上位規劃要求,統籌優化高集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推動城鎮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編制實施東阿縣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作為高集鎮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規劃是對東阿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細化落實,是鎮域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各類建設的行動綱領,為編制鄉鎮有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據。規劃以把高集鎮建成集新材料制造、現代2、農業、生態發展為一體工農貿深度融合的宜居、宜業、宜游小鎮為總目標,結合高集鎮資源稟賦,確定城鎮性質和國土空間發展總體目標,提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策略。,前言,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指導思想,前言,底線思維,生態優先,統籌協調,系統規劃,規劃原則,節約集約,綠色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人為本,品質提升,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前言,規劃范圍包括鎮域和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兩個空間層次。鎮域層次包括高集鎮行政轄區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70.00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1.85平方千米。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遠3、期至2035年。,規劃范圍與期限,目 錄CO NT E NTS,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目標與定位,高效優質的農業空間,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地方特色空間,安全韌性的支撐體系,集約節約的鎮村空間,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宜居宜業的產業強鎮,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09,規劃實施與保障機制,目標與定位,01,壹,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目標與定位,總體定位,集新材料制造、現代農業、生態發展為一體工農貿深度融合的宜居、宜業、宜游小鎮,策略一 區域協同戰略融入沿黃地區城鄉發展格局;全面融入濟南都市圈;促進聊城都市區融合發展;加強與東阿縣中心城區和各鎮區協調發展。,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4、1-2035年),發展策略,東阿縣北部產業強鎮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 生態農業高效發展區,策略二 產業振興戰略以山東東阿經濟開發區高集片區為依托,推進新材料、機械加工等產業發展,著力建設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策略三 城鄉融合戰略大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策略四 品質提升戰略優化各類要素配置,建立快速便捷的骨干路網體系,構建社區生活圈,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配套,打造品質宜居、安全韌性示范家園。,目標與定位,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產業發展,區域產業創新協同,目標與定位,以新型材料加工業主導,以現代農業、特色手造5、休閑旅游為三大特色的產業體系,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產業發展,目標與定位,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產業發展,構建“企業+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新模式,發展現代農業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和生態農業以小麥、玉米為主導,建設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聚力現代化農業產業項目集智能養殖、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品種研發、循環農業于一體的榮佳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種養示范園,打造東阿縣高標準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種養化示范項目,打造市級農業產業園。,循環型 農業,目標與定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2,貳,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國土空間6、開發保護格局,優化國土空間格局,形成“兩心、兩軸、四片、多節點”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兩心:即鎮駐地綜合發展核心,工業發展核心兩軸:即依托牛高路、大高路,形成一橫一縱區域發展軸四片:即以城鎮空間為本底,形成產業綜合發展區和新材料工業產業園區;以農業空間為本底,形成現代農業發展區和特色農業示范區多節點:即主要包含高集新村、張集新村、旦鎮新村、徐莊新村、宗莊新村5個行政新村,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進一步穩定永久基本農田規模與 布局,加強永久基本農田質量建 設。永久基本農田面積47.86平方千米(7.18萬畝)。,城鎮開7、發邊界基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國土空 間開發適宜性、城鎮發展訴求和 潛力,高集鎮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1.85平方千米。,生態保護紅線高集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高效優質的農業空間,03,叁,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保障糧食安全,重點保護好優質耕地,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行動,因地制宜開展耕地提質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節水農業推廣等工程,有效提升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質量。,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基石。嚴格控制建設占用耕地,從嚴核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8、,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確保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嚴格落實上級下達的耕地保護任務、年度補充耕地任務,加強耕地保護督察執法,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統籌耕地保護與生態建設,優化農田林網布局,完善農田灌排系統,形成大網格農田生態體系。強化農田生態系統修復,立足農田生物多樣性,提升農田保水涵養、休閑休憩和生態旅游服務能力。,嚴守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發揮耕地生態價值,強化耕地保護管理,嚴守耕地數量,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供給。,強化耕地保護,保障糧食安全9、,高效優質的農業空間,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高效優質的農業空間,保障農業發展空間,構建“三區、多點”的鎮域農業發展格局,“三區”,即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精致農業、智慧農業,形成“噸半糧”示范區和“萬畝糧食高產”示范區;,“多點“,即以行政新村中心為農業發展節點,以苑莊葡萄、甜瓜,大侯蜜薯,小貝梨,潘趙桃,廟楊蘋果等為特色農業種植節點。,三區,多點,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04,肆,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完善生態保護空間,構建“四廊、四軸、多點”的鎮域生態安全格局,陳高路生態綠軸 大高路生態綠軸 牛高路-黑江路生態綠軸 南水北調水利工程生態綠軸,四軸,即以林地相對集中 區作為多生態10、節點,多點,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實施節水行動 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維護水生態系統完整性,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加快林網建設、森林資源管理,加強耕地地力建設 推行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林,水,田,加強生態資源保護,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藍綠交織的生態空間,集約節約的鎮村空間,05,伍,中心村,集約節約的鎮村空間,構建三級鎮村體系,規劃形成鎮區、中心村和基層村 三級鎮村體系,5個,47個,基層村,高集鎮鎮區,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農村經濟向城鎮經濟轉換的紐帶。,1個,帶動社區內基層村經濟 和社會發展,設有較齊 11、全的公共服務設施。,基層村的規模較小,以民生保障為主。,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統籌劃定村莊建設邊界,村莊建設邊界內,實行“村莊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鄉村人居環境,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集約節約的鎮村空間,優化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一軸、兩核、五片、多點”的產業發展格局,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集約節約的鎮村空間,宜居宜業的產業強鎮,06,陸,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營造品質藍綠空間,宜居宜業的產業強鎮,構筑“一區、三橫、三縱、多支”的全域水系格局一區,即郭口灌區;三橫,即齊東邊界溝、東水12、西調溝、高楊路邊溝;三縱,即趙牛新河、新西干渠六支渠、中心河;多支,即高集鎮級行政邊界內的溝渠。,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加快推動有機更新,城市更新原則和目標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以“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循序漸進、突出品質”為原則,以傳承歷史文化、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人居環境品質為目標,統籌開展城鎮有機更新,全面建成承載能力強、文化底蘊深、環境風貌優的現代化品質宜居精致鄉鎮。推動舊村莊改造穩妥有序推動舊村莊改造,改善人居環境,推動城中村人口市民化。持續推動舊住區改造,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大城鎮危房排查力度,保障居住和使用安全。,宜居宜業的產業強鎮,文化與自然相結13、合的地方特色空間,07,柒,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保護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歷史文化保護與風貌塑造,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樹名木,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塑造城鄉特色風貌,構建“三帶兩區”的特色城鄉風貌依托資源稟賦,塑造“三帶兩區”的特色城鄉風貌三帶,即趙牛新河、中心河、新西干渠六支渠生態景觀帶,依托沿河生態資源重點突出水域沿岸的風貌景觀。兩區,即依托茌大道串聯城鎮功能組團,打造特色鎮區風貌區;依托廣袤田園、灌溉溝渠形成田園景觀風貌示范區。,歷史文化保護與風貌塑造,安全韌性的支撐體系,08,捌,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14、),綜合交通體系,重大要素支撐體系,構建“一縱一橫”高速公路線網依托高東高速、濟南至東阿高速建設,加強與濟南、聊城、東阿的聯系,強化高集鎮對外交通聯系能力。規劃建設高東高速高集互通立交。構建功能完善、聯系緊密的縣鄉道路規劃加強鄉鎮與中心城區、鄉鎮與鄉鎮內部聯系的縣鄉道路,規劃建設朱下路,茌大道-黑龍江路連接線。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結合鎮域內交通網絡建設公共交通系統,并在鎮區和社區生活圈中心設置相應的公交站點,規劃城鄉公共交通全覆蓋,為居民和旅游人群出行創造便捷的交通條件。,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共服務體系,構建“鎮級+社區級”兩級公共服務體系規劃1處城鎮生活圈,位于鎮15、駐地,鎮區以城鎮生活圈為單元配置鎮級公共服務設施;規劃4處鄉村社區生活圈,鎮區外村莊以鄉村生活圈為單元配置鄉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加強鄉村地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逐步消除城鎮、鄉村地區公共服務供給的差異性,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便利性與覆蓋率。,重大要素支撐體系,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市政基礎設施,重大要素支撐體系,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綜合防災體系,應急避難場所和救援通道利用公園、綠地、廣場學校等,建立布局合理的避難場所體系。,消防保留現狀消防救援站1處,位于鎮駐地。,抗震鎮域按地震烈度7度設防。重要建筑物、生命線工程應提高1度設防。,防洪防洪按照20年16、一遇標準設防,排澇按照5年一遇標準設防。,重大要素支撐體系,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09,玖,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推進國土綜合整治,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規劃至2035年,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農用地綜合整治以園地、林地、坑塘水面等即可恢復和工程恢復類用地為重點,實施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設施配套等工程。有序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理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政府引導、群眾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則,推進農村居民點用地整治。,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開展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水生態修復重點開展趙牛新河、中心河景觀生態17、廊道系統建設,以道路林帶、水系林帶為網絡,完善河流林帶系統,打通河流各物質要素間的交換、流通,構建生態安全、景觀優美的河流生態體系。水土流失治理開展水系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生態型護岸,在沿河陸地和溝道水體之間設置植物過濾緩沖帶,實現水邊、水中、水底的生物多樣性,增強水體的凈化能力,改善水質,形成人水和諧的水生態環境。,規劃實施與保障機制,10,拾,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完善規劃編制傳導體系,規劃實施與保障機制,規劃編制體系,規劃承接與傳導,傳導傳導 落實落實反饋反饋,東阿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標體系,聊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標體系,特定區域專項規劃指標體系,特定行業專項規劃指標體系,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指標體系,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指標體系,詳細規劃 村莊規劃管,反饋傳導,反饋更新,反饋更新,反饋,傳導,反饋,落 實,分 解,分 解,分 解,吸 納,控,村莊規劃傳導,上位規劃承接,高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優化實施監督機制,規劃實施與保障機制,實施監測評估強化規劃監督加強用途管制,完善政策機制體系,健全規劃政策完善公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