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縣孟姑集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29676
2024-10-11
28頁
4.04MB
1、嘉祥縣孟姑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 前言 孟姑集鎮位于嘉祥縣西北部,距縣城18公里,南接臥龍山街道,西鄰菏澤市巨野縣,北接老僧堂鎮,東聯馬村鎮和萬張街道,總國土面積為45.77平方千米。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號)的戰略部署,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要求,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土空間保護開發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科學指導嘉祥縣孟姑集鎮國土空間開發建設,特編制嘉祥縣孟姑集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本規劃是孟姑2、集鎮未來15年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空間藍圖,是各類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活動的總依據,是編制詳細規劃和村莊規劃的總遵循。目錄 1.1指導思想 1.2規劃原則 1.3規劃期限與范圍 3.1底線約束 3.2總體格局 3.3資源利用 3.4規劃分區 5.1歷史文化保護 5.2藍綠空間組織 5.3城鄉風貌引導 7.1實施保障機制 2.1城鎮性質 2.2發展目標 2.3發展戰略 4.1農業空間 4.2生態空間 4.3鎮村空間 6.1綜合交通系統 6.2公共服務設施 6.3市政基礎設施 6.4安全防災體系 01 規劃總則規劃總則 1.1指導思想 1.2規劃原則 1.3規劃期限與范圍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3、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和縣委縣政府工作安排,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聚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聚焦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全局性、戰略性、系統性原則,構建公平、可持續的國土空間新格局,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底線思維,生態優先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強化水資源的約束作用,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重要控制線,嚴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土安4、全底線。統籌協調,系統規劃 統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協調保護和發展、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等關系,把系統規劃觀念貫穿規劃編制全過程,推動區域協同和城鄉融合。節約集約,綠色發展 突出存量優先、增存結合,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走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增強國土空間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以人為本,品質提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注重城鄉融合、職住平衡、功能提升、布局優化,保障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供給,塑造高品質城鄉人居環境,增進民生福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結合鄉鎮發展實際,深入挖掘自然稟賦、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特色,加5、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形成宜居宜業的特色鄉鎮。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孟姑集鎮行政轄區范圍,總面積45.77平方千米。孟姑集國土空間規劃范圍圖 鎮駐地 02 目標戰略目標戰略 2.1總體定位 2.2發展目標 2.3發展策略 以農業發展為主導,做好生活生產服務,適度發展鄉村旅游,將孟姑集鎮打造成為以文旅為特色,和美宜居的工貿型鄉鎮。立足于孟姑集鎮的自身區位條件、發展基礎,主動融入濟寧市、嘉祥縣發展,不斷提升孟姑集鎮的綜合實力,落實上位規劃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孟姑集鎮打造成和美宜居鄉鎮。區域聯6、動 鎮村統籌 產業引領 特色彰顯 03 開發保護格局開發保護格局 3.1底線約束 3.2總體格局 3.3資源利用 3.4規劃分區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 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現狀耕地“應保盡保、應劃盡劃”。規劃到2035年,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4.59萬畝。生態保護紅線 堅持生態優先理念,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嚴守生態底線,孟姑集鎮內無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 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安全優先理念,引導促進城鎮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優化。規劃到2035年,共劃定城鎮開發邊界83.85公頃。鎮域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 構建“一心、兩軸、一帶、三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一心”是指城7、鎮綜合服務中心。“兩軸”是指沿S319城鎮發展軸和沿申閆路產業發展軸?!耙粠А笔侵岗w王河生態廊道。“三區”是指兩個高效農業發展區和一個特色果蔬種植區。鎮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 耕地資源 分級落實耕地保護任務。強化耕地保護主體責任,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共同責任機制。全面推動田長制工作,定期組織開展耕地資源調查和日常監測。水資源 加快趙王河等生態景觀帶建設,形成鎮域生態骨架。落實用水總量控制目標,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水資源利用結構;以河流為單元,加強河流水系保護和空間管控。林地資源 嚴格執行各級公益林管8、理辦法,實行森 林分類經營、分級管理,建立生態效益 補償機制。建設多林種、多樹種、多層 次和結構合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長 期穩定的森林生態體系;加大對臨時占 用林地和災毀林地的修復力度。文化資源 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加強對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空間管控,并在保護的基礎上充分挖潛鎮域內歷史文化資源要素,與城鎮國土空間開發利用保護相協調,與全域產業化發展相融合,與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相得益彰。圍繞戰略目標和開發保護總體格局,結合孟姑集鎮地域特征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主體功能定位為基礎,落實空間治理要求,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功能空間,加強全域全要素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將鎮域劃分為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9、鄉村發展區、城鎮發展區等規劃分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細分為二級規劃分區。優化國土空間用途結構,劃分規劃分區 鎮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 04 全域空間布局全域空間布局 4.1農業空間 4.2生態空間 4.3鎮村空間 優化農業生產格局 規劃逐步形成“一心、一軸、三區”的農業產業空間布局體系。“一心”:城鎮服務中心。“一軸”:申閆路城鎮產業發展軸?!叭齾^”:西部高效農業發展區、東部特色果蔬種植區、南部高效農業種植區。鎮域農業空間規劃圖 構筑“一廊、多斑塊”的生態安全格局。構筑城鄉生態安全網絡,重點保護河流、林地等生態敏感區,加強沿河沿路沿田的林網建設,嚴格控制對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未利用地開發。構筑10、“一廊、多斑塊”的生態安全格局,一廊主要是趙王河生態廊道,多斑塊主要是鎮域范圍內多個林地生態斑塊。鎮域生態空間規劃圖 規劃形成“駐地中心村基層村”三級結構。除鎮駐地涉及的村莊外,選取區位條件好,鄉村建設情況好且有一定的資源優勢的村莊作為中心村,總計3個,支持其在公共服務、經濟發展上發揮帶動作用,加強對其余基層村的帶動作用。鎮域鎮村體系規劃圖 05 地方特色塑造地方特色塑造 5.1歷史文化保護 5.2藍綠空間組織 5.3城鄉風貌引導 鎮域范圍內有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岳氏家祠),濟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岳峰秀墓、前張莊張氏家祠),嘉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岳氏二支祠、岳氏三支祠、楊莊楊氏家11、祠、李言讓德行碑),岳樓村為省級傳統村落。對于納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暫不具備歷史文化保護線劃定基礎的,及時開展動態補劃。傳承歷史文脈,保護特色格局 鎮域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 岳氏家祠 構建特色藍綠空間格局 加強趙王河等河流生態廊道及重大交通設施、基礎設施防護廊道和空間建設,保護鎮域坑塘溝渠、林地等藍綠生態資源。全域構建“帶狀區域綠地社區公園游園/口袋公園”三級綠地和開敞空間體系,鎮區推進綠地開敞空間與海綿城市協同建設,村莊持續推進小公園、小廣場等公共空間建設,促進城鄉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構建“一帶兩區”景觀風貌格局“一帶”:趙王河生態風貌帶?!皟蓞^”:城鎮特色風貌區和現代田園風貌區。城鎮特色12、風貌區:注重生產、生活空間在建筑色彩、體量、形體上的風貌協調,建設宜居宜業的多樣活力風貌區,打造具備現代化城鎮形象。現代田園風貌區:立足田園風貌特色,打造美麗村居建設典范,展現具有時代特色的現代鄉村新風貌。06 支撐體系完善支撐體系完善 6.1綜合交通系統 6.2公共服務設施 6.3市政基礎設施 6.4安全防災體系 規劃G327、S319等道路作為對外交通道路。優化對外交通 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圖 規劃在現狀道路網的基礎上,形成以方格狀道路網為主,局部地區采用自由式布置;道路紅線兩側建(構)筑物應根據相關規定向外側退讓。道路紅線可根據交通需求,在兩側用地允許的前提下,適當進行交叉口展寬及公交港灣拓13、寬處理。優化駐地路網格局 規劃采用生活圈理論對公共服務設施進行配置,共劃分5個社區生活圈。構建農村社區生活圈 社區生活圈布局規劃圖 給水:規劃實現全鎮通自來水,孟姑集鎮用水納入嘉祥縣農村供水一張網系統。排水:規劃采用雨污分流制。堅持污水集中與分散處理相結合,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再回用工程建設。電力:優化城鄉網架結構,提高線路聯絡率,縮短主干線長度。適度發展風、太陽、生物質等能源發電的分布式電源接入。燃氣:氣源構成以管輸天然氣為主,液化石油氣等為補充。天然氣作為鎮駐地、工業園區的主供氣源,農村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管道氣,對于管道氣難以達到的地區,可采用液化石油氣供應。供熱:采用分散式清潔供熱。防洪:防洪14、:城鎮開發邊界內防洪標準20年一遇,城鎮開發邊界外防洪標準10年一遇。全域排澇標準10年一遇。消防:消防:建設城鎮消防體系。消防用水采取城鎮給水管網和天然水源雙向供水方式。人防:人防:突出總體防護和平戰相結合的內容,建成具有城鎮建設、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功能,同時也具有平時防災抗震,戰時防空抗毀的多重功能的人防體系??拐穑嚎拐穑嚎拐鹪O防烈度為VII度,城市生命線工程、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應提高一度抗震設防等級。07 規劃實施規劃實施 7.1實施保障機制 銜接縣級空間規劃體系,完善“鎮-村”兩級規劃指標傳導,分類編制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及其他類型的詳細規劃。完善規劃傳導體系 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確保上級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加強黨的領導 利用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實現對規劃的實時監測、及時預警定期評估。提升規劃信息化水平 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依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與管理平臺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健全規劃信息科技管控手段強化對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信息化監督。加強規劃實施的執法監督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的全過程公眾參與制度,國土空間規劃的制定、實施、修改和監督檢查應當向社會公開,充分聽取公眾意見,發揮專家作用堅持科學決策。健全社會參與和社會協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