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2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4223
2024-07-01
28頁
16.84MB
1、麻麻栗栗坡坡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理念,按照國家及云南省、文山州部署要求,麻栗坡縣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麻栗坡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確定了未來一定時期麻栗坡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明確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總體布局、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提出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是指導麻栗坡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規范有序開展麻栗坡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基本依據。規劃范圍包括麻栗坡縣全域國土空間,規劃期為20212035年,基準年為2020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2、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01麻栗坡概況麻栗坡 地處云南省東南部,國境線綿長,是滇東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境內自然景觀奇特,分布有大量的珍稀瀕危保護動植物,其自然資源價值在國際、國內具有獨特性和稀有性,綜合價值較高,在中越邊境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影響。02n 縣域國土面積235759.28公頃n 全縣七普常住人口243587人n 國境線長達277千米目錄03明確目標系統謀劃全域統籌突出重點強化支撐筑牢文山州南部邊境生態安全屏障構建“一屏三區四廊多點”生態修復格局聚焦生態修復任務部署生態修復重點工程完善生態修復實施機制010203040501筑牢文山州南部邊境生態安全屏障041.1.1 1規劃定位石漠3、化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05文山州南部邊境生態安全屏障到2025年,著重抓好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嚴重退化區等的生態保護和修復,解決重點區域核心生態問題,綠色麻栗坡建設取得新成就。到2035年,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現代化,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農業空間安全穩定、城鄉生活空間品質宜居的國土空間新格局全面形成。1.1.1 101 森林覆蓋率達到60.50%以上02 森林蓄積量達到900萬立方米03 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88%以上04 濕地保護率達到69%以上05 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面積占全縣國土面積比例達到7.69%以上06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數保護4、率達到95%以上07 水土保持率達到62%以上 08 完成國土綠化13194.28公頃09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59095.35 公頃10 石漠化治理4761.90公頃11 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26.44公頃規劃目標060207構建“一屏三區四廊多點”生態修復格局1.1.1 1一屏四廊三區多點南部邊境生態屏障盤龍河綠色生態廊道八布河綠色生態廊道南利河綠色生態廊道滇東南生物廊道(麻栗坡段)盤龍河流域生物多樣性維護與水土保持生態保護修復區八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保護修復區南利河流域水源涵養與石漠化綜合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區云南麻栗坡、馬關老君山地方級自然保護區(麻栗坡片區)云南麻栗坡老山地方級風景名勝區盤龍5、河流域生物多樣性維護與水土保持生態保護修復區08“一屏三區四廊多點”生態修復格局八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保護修復區南利河流域水源涵養與石漠化綜合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區03聚焦生態修復任務 94.4.1 1加強林業資源保護與修復持續推進國土綠化提質行動加強天然林保護和公益林建設開展退化林地修復與保護科學劃定基本草原和禁牧范圍全面開展草原生態修復治理加強草原保護與修復加強水生態、濕地保護與修復開展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中小流域綜合治理推進退化濕地修復提升生態空間品質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與修復統籌協調機制加強自然保護區規范管理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加強有害生物防控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保護野生動植物106、4.4.1 1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因礦施策、分類治理復綠復墾、生態重塑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因地制宜、分類治理加強潛在石漠化土地的保護加大石漠化綜合治理力度石漠化綜合治理提升生態空間品質114.4.1 1提升農業空間生態功能12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加強村莊綠化美化,村容村貌整體提升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全面提升耕地質量開展退化耕地綜合治理挖掘補充耕地資源大力實施耕地提質改造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推行農業清潔生產開展受污染耕地排查開展農田生態功能提升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4.4.1 1建設韌性城鎮空間13提升城鎮人居環境品質推進城鎮內澇點位治理加強城市環境基礎配套設7、施建設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及供水能力開展城鎮河湖水系生態修復構建雨水調蓄空間體系推進河流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加強城市河流岸線生態化改造提升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構建藍綠交融的生態網絡優化城鎮藍綠網絡空間布局4.4.1 114構建生態廊道網絡綠色廊道打造重點建設盤龍河、八布河、南利河3條綠色河流廊道;以天猴高速(麻栗坡段)、西疇麻栗坡富寧沿邊高速為主的交通綠色廊道等綠色廊道。生物廊道建設重點建設滇東南生物廊道(麻栗坡段)。04部署生態修復重點工程154.4.1 1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161、盤龍河流域生物多樣性維護與水土保持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工程盤龍河流域生物多樣性維護與水土保持生態保護修復加強盤龍河流域生8、物多樣性保護、水源區植被保護修復,開展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森林撫育、國家儲備林建設、天然林停伐、公益林建設等,增強盤龍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4.4.1 1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172、八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工程八布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保護修復加強八布河流域天然林保護和公益林管護,穩步推進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復、陡坡地生態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綜合治理,增強流域蓄水、保水能力。4.4.1 1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183、南利河流域水源涵養與石漠化綜合治理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工程南利河流域水源涵養與石漠化綜合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加強南利河流域水源涵養功能,加強森林、草原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防治水土9、流失和石漠化,提升區域水源涵養功能。6.6.1 1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4、紅河水系(麻栗坡段)生態修復重點工程19提升紅河水系(麻栗坡段)岸線生態環境質量,加強河流岸線生態保護與修復,構建河流生態廊道,恢復岸線生態功能。4.4.1 1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5、自然保護地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重點工程20【】【】全面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實施自然保護區保護及監測設施建設項目,實施必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及重要物種棲息地修復,連通生態廊道。全面開展森林、濕地等自然公園整合優化,合理確定保護范圍,科學布局建設自然公園。對受損嚴重的自然遺跡、自然景觀等進行維護修復,確保珍貴自然資源及其所承載的景觀、地質地貌和文化10、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麻栗坡、馬關老君山地方級自然保護區云南麻栗坡老山地方級風景名勝區【】開展瀕危野生動植物專項調查,系統構建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監測評價體系。開展外來入侵物種系統調查,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設施及體系建設。4.4.1 1建設生物廊道打造河流綠色廊道21打造交通綠色廊道構建滇東南生物廊道(麻栗坡段)以及各自然保護地之間生物遷徙廊道;構建盤龍河、八布河、南利河河流綠色廊道和天猴高速(麻栗坡段)、西疇麻栗坡富寧沿邊高速等交通綠色廊道。6、生態廊道網絡建設重點工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4.4.1 1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7、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重點工程22 麻栗坡縣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因礦施策,選11、擇自然恢復、輔助再生、生態重建、轉型利用等修復方式,消除礦山地質安全隱患、重塑地形地貌、恢復植被、重構土壤等綜合治理措施,修復33座歷史遺留礦山。2.2.1 123綠色高效的農業空間8、農業空間生態修復重點工程整體推進農用地整治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保護和合理利用耕地。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低效園地改造、耕地質量提升、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源、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和鄉村風貌等。02西部中山峽谷綜合整治01中部中山峽谷綜合整治東部中山峽谷綜合整治030404河谷地帶特色農業生態功能區保護修復2.2.1 124生態宜居的城鎮空間完善藍綠空間布局,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網絡。以疇陽河、萊溪河水生態修復為重點,提高城市12、韌性,提升人居環境;充分挖掘綠化空間資源“增綠提質”,構建融合生態保護、休閑游憩等多種功能的綠地系統,優化城市綠地系統布局。01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藍綠網空間,提高城鎮人居環境質量。加強城鎮河流岸線自然化、生態化建設,充分利用河濱水岸線和風景資源,拓展親水空間;新城區建設注重綠地規劃,提升存量綠地品質和功能。9、城鎮空間生態修復重點工程02麻栗鎮2.2.1 125支撐體系建設10、支撐體系建設重點工程強化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監測監管,強化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預警工作;全面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有害生物防治、種質資源保存、基層管護站點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裝備現代化水平。自然資源及生物多樣性監測監管體系建設生態資源保護能力建設05完善生態修復實施機制267.7.1 10102l加強組織領導l落實規劃傳導完善生態修復實施機制270304l負面清單管理l創新政策體系0506l強化資金保障l加強科技支撐0708l強化評估監管l鼓勵公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