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榮高速公路項目提高三背回填壓實度合格率QC成果報告(18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6127
2024-07-04
18頁
1.80MB
1、提高三背回填壓實度合格率,二一九年一月,一、工程概況,我部施工的潼榮高速公路TJ-5標段位于潼南至榮昌境內,主線長9.724公里;共有7座橋梁,33座涵洞,擋墻約500余米,三背回填共計70處,回填材料均為透水性材料合計32萬余方。,二、小組簡介,1、QC小組概況,制表:日期:2017.10.4,2、QC小組成員表,制表:日期:2017.10.4,三、選擇課題,三背回填問題是目前國內公路建設中普遍存在的。三背回填主要表現形式填土沉降量與結構物沉降量不等,在結構物處形成一個臺階,使車輛產生跳起顛簸現象,影響車輛行駛的舒適性,重者就會產生激烈的振動跳躍,甚至引起事故,因此解決三背回填問題勢在必行。2、而三背回填沉降量和施工工藝又成了目前施工中的重中之重。為減小這一現象的發生就成為了我分部QC小組的研究課題。,四、現狀調查,2017年10月4日2018年6月5日,QC小組就我項目三背回填質量控制,組織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對已完成的和正在進行的三背回填施工質量進行檢查,采取現場檢測的方法,隨機進行抽樣檢查,分別對壓實度進行檢查,共記錄122個數據,合格數據共86個,不合格數據共36個,合格率為70%。發現的問題集中體現在建筑物附近壓實度不足等方面。由圖可看出距離建筑物1米內不合格率最高達到72,2-3米范圍內9。,五、設定目標,總體合格率達到95以上,2-6米范圍內壓實度達到983、以上,0-1米范圍內壓實度合格率不小于97。需將現有合格率提升25。,六、原因分析,七、要因確認,分析影響臺背回填質量的因素分別從人員、材料、機械、工藝、環境五個方面找出19個影響因素,其中主要如下:由于橋臺基礎剛性大下沉量小;而路堤的基礎為地基,存在一定的沉降變形,由于以往施工工藝原因,加之氣候環境的影響,最后形成差異沉降。臺后填料受滲水侵蝕及變形分析:結構物一般由漿砌片石和鋼筋混凝土砌筑,在結構物和填料之間或者錐坡部位,大量降水對結構物一般不產生破壞作用,但是對土類填料,產生侵蝕和軟化,特別是對填方體壓實不足,易產生侵蝕和軟化,降低強度從而導致填方體變形。,填料壓實分析:靠近結構物處填方體4、的壓實度很難達到設計規范要求,這也是以往施工中的難點。目前在設計和施工中主要利用強夯、人工夯實、填筑砂料等方法和措施。對混凝土結構物來說,重型壓路機極易破壞混凝土的結構。而對于“U”型橋臺來說,重型壓路機難以靠近,從而使靠近橋臺部位的填方達不到壓實度要求。造成結構物與填方差異沉降。(2)臺階產生的主要原因有:1)地基強度不同:橋涵通道與地基大都是同時平行進行施工的,橋涵是剛性體,其地基強度一般有較高的要求并進行加固處理,沉降小。而臺后填方段地基未進行加固處理,從而使橋臺和臺后填方產生差異沉降變形,以致形成臺階。2)壓實不足:施工時工期工序安排不當,使填料壓實度不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產生工后沉降5、。3)軟土地基:地基浸水造成路基沉降,八、制定對策,1、地基夯實處理:橋臺基坑挖方邊坡與橋臺之間填方,由于場地窄小,壓實機不便工作,我分部采用先清除原表土后攤鋪透水性材料反復碾壓夯實至原地表,平整后采用振動壓路機先靜壓兩遍再振動碾壓,縱橫向碾壓相結合,盡可能使臺背邊角壓實均勻。,2、臺背填料應選擇良好的透水性材料,大顆粒之間形成骨架擠壓成為整體,小顆粒填充骨架間空隙,期間相應的噴撒2水以保證填料的壓實度。,3、橋面與路堤路面的鋪裝一次完成,這種方法可以解決路面與橋面混凝土連接的順適性,但此時注意,在設計中應將臺帽背墻的頂面標高弧面標高降低,使搭板的一端直接擱置在背墻頂面上,使橋臺由原來的兩條縫6、變成一條縫,提高了行車的舒適性。4、橋臺與路面間的接縫處理: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橋與路面連接處,易產生橫橋向裂縫。為了防止雨水滲入路基導致路面破壞,在接縫處可以用玻璃纖維物質或麻織物等填充,然后再灌進較稀的瀝青。,5、設置完善的排水設施:排水措施對填方的穩定極為重要。特別是靠近構造物背后的填料,在施工中或施工后易積水下陷,因此,施工時,應保證施工中的排水坡度,設置必要的地下排水設施。另外可以在橋臺與填方段結合處及過渡段的路面下設置墊層,防止路面下滲水進入填方體。,九、對策實施,在實施階段按照對策進行了部署,積極采取措施,上述問題基本得到解決。1、在三背回填施工中增加兩遍沖擊夯夯實施工并使用電7、動夯機對三背回填死角進行夯實。2、真對現場工人積極開展質量宣傳和培訓基本上已將壓實度控制在95-96左右。在控制進場原料后壓實度已達到96-97之間。3、對有地下水影響的地段,采用砂礫高出地下水位30cm填筑處理。基礎以上回填要求采用透水性材料(砂礫、碎石、礦渣等),填料的CBR值必須大于8,最大粒徑按層厚不超過2/3控制。4、臺背回填的每層松鋪厚度不得大于15cm。回填前,首先根據試驗確定松鋪系數,從基礎頂面開始,將分層填筑的厚度用標線刻劃在臺背上,注明層數,做出明確的標識,以便施工時控制填土厚度和質檢人員掌握被驗層次和各項技術指標。填土高度超過8m的橋梁臺背回填,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安裝沉降板8、。填筑厚度按劃線標準控制,壓實不留死角,表面無松散。5、嚴格把控進場材料、嚴格控制現場實施情況,將實驗與現場緊密結合起來。,十、效果檢查,通過實施操作現場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臺背回填施工質量有所提升。通過這此次的QC課題減小了三背回填錯臺的可能性做到了由土體自身沉降到人工輔助沉降的轉變。從而保證施工質量為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贏得了時間和技術保障。此次QC小組圓滿地完成了科研任務,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提高了眼界,同時為以后的技術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參考。,十一、制定鞏固措施,項目部把活動成果及時進行了總結;將活動成果在本標段進行了推廣;在后續的三背回填施工中,減少了三背回填質量問題及返工次數9、,并規范了結構物臺背回填施工,提高結構物三背回填施工質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十二、總結和今后打算,1、總結經過開展QC活動,臺背回填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QC小組活動成員增加了TQC知識,熟悉了管理流程,業務水平獲得了較大的提高,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有效保證了在建工程質量。QC小組活動成功解決了臺背回填質量問題,使小組成員掌握了TQC基本知識;熟悉了臺背回填施工規范,掌握了臺背回填施工控制要點,積累了施工經驗增強了職工的質量意識,提高了施工隊伍的操作技術水平,確保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2、今后打算(1)針對活動結束后尚未完全解決的缺陷,在今后的施工中,通過小組成員的帶動,達到全員參與QC活動,并使之經常化、制度化,將遺留缺陷完全解決保證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2)定期組織QC小組成員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完善小組自身建設,采納合理化建議,攻克難關,擴大活動范圍,推廣新方法、新工藝和新技術。(3)加強技術骨干的培養,提高職工技術素質,確保后續工程。(4)強化質量體系管理,健全各項檢查制度,不斷地交流與總結,將既有的成果運用到后續施工中。(5)以后的項目工程施工中將繼續推行QC活動,積極的運用科學分析、堅持創新思維使工程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