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被動房建筑實施路徑培訓課件.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9467
2024-07-17
36頁
36.92MB
1、被動房建筑實施路徑,2021-02-20,03.被動房技術,01.關于被動房,02.被動房優勢,目錄,Contents,PART 01,關于被動房,被動房(Passive House)由德國PHI創立,是盡可能地少使用傳統采暖和空調,最大程度減少石油、天然氣、煤炭等消耗,在自然的狀態下讓室內空氣參數達到人體舒適健康需要的范圍,實現“恒溫、恒氧、恒濕、恒靜、恒潔”,在國內65標準基礎上實現再節能80%以上,“舒適、健康、節能”,是真正意義上的未來建筑。,在中國的叫法:超低能耗建筑,在保證居住環境高舒適度的前提下,實現建筑的超低能耗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與傳統建筑相比,被動房是真正同時實現建筑節能、2、舒適和經濟適用為一體的建筑標準。,被動房是真正同時實現建筑節能、舒適和經濟適用為一體的建筑標準,90秒了解被動房,保溫瓶,被動房原理-類似保溫瓶的原理,周身的保溫材料避免熱量散失,瓶塞保證了氣密性,中國傳統窯洞,被動房的追溯-中國古老的被動式建筑-窯洞、地坑院特點:冬暖夏涼,被動房的能耗限值、氣密性指標及室內環境參數均為約束性指標 傳熱系數等為推薦性指標,能耗指標、氣密性指標,室內環境參數,被動房所需的單位平方米采暖和制冷能耗與傳統建筑相比節能高達90%,與普通新建建筑相比節能超過75%以上。被動房單位平方米每年只需要消耗1.5升燃油或者1.5立方米燃氣用于采暖遠遠低于常規建筑。被動房有效地利3、用太陽得熱、室內熱源得熱以及熱量回收,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無需使用傳統的采暖系統。在較溫暖的季節,被動房則利用被動制冷技術例如遮陽系統來保持室內涼爽宜人。被動房因其造就的高水平舒適性而被人們高度稱贊。即使室外溫度極低,被動房內表面溫度與室內空氣溫度的溫差依然很小。被動房專用窗和由被高度隔熱的屋面、樓底板及外墻所組成的建筑外圍護結構將所需的熱量保持在室內,或將不需要的熱量隔絕在室外。新風系統提供持續不斷的新風并以毫不察覺的出口風速送風,確保室內空氣的高品質而不帶有令人感到不舒適的吹風感。另外,高效的熱回收裝置使室內排風中蘊含的熱量被回收利用。,居住建筑(住宅、公寓、養老建筑等),“舒適、健康、節4、能”,公共建筑(寫字樓、學校等),“高效、健康、節能”,PART 02,被動房優勢,大部分老百姓目前仍采用間歇性用能模式,室內實測熱舒適比較差,老百姓又迫切想提高居住舒適度,想要舒適度好的房子,但現在又沒有,已有建筑本身因圍護結構差,即使小區有集中供暖,建筑也不保溫、漏氣、室內冷凝發霉等造成室內溫濕度不均勻,空氣質量差,噪音影響大,霉菌滋生等不舒適方面。,霧霾,溫差,噪音,霉變,霉變,為了提升室內舒適度,采用頂棚輻射等形式的集中供冷供暖的建筑和小區及公寓逐漸增多,充分保證了居民在室內的全年舒適,然而能耗的增長也是很顯著的,在當前的圍護結構技術體系下采用持續用能模式的能耗增長2倍以上,昂貴的物業5、費讓業主難以承擔以及不能根據業主自身舒適度要求隨意調節居住環境參數。因此在保證室內舒適健康的情況下,提高建筑本體節能力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何在保證室內舒適度的居住環境下實現盡可能的節能呢?,1、舒適 就像保溫瓶的保溫原理一樣,被動房高保溫性能的外圍護結構使室內常年保持宜人的溫濕度。不管是寒冷的冬季或炎熱的夏季,被動式房屋都能保持室內恒溫,不會產生溫度起伏以及室內干燥。同時,高性能的新風系統還能在保證室溫恒定的條件下,提供充足的新鮮空氣,維持室內良好的空氣質量。2、健康 溫暖適宜的室溫,保護人身體的免疫健康;恰到好處的空氣濕度、新鮮空氣縈繞的環境,極大抵御了呼吸道感染的可能;靜謐安靜的氛圍6、,有助于睡眠質量的提高,修復身心;新風系統能有效過濾PM2.5,削弱空氣污染對呼吸道系統的損害,提高生命健康質量。,正常室外環境7080dB,經過被動房體系,隔音性能減低3050dB,室內環境在30-40dB。,中空玻璃Rw=25dB,50dB,3、節能被動式房屋所需用電能耗很低,這有助于減少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它還能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被動式建筑在強大的圍護結構保護下,可以不采用集中供暖就可滿足冬季舒適度要求,減少了冬季供暖費用、配套費、日常電費的節省等。4、環保被動式房屋對化石能源的需求很少,向大氣排放的有害物質和溫室氣體也相應減少,因此對氣候保護也有重要貢獻。5、耐久7、性被動式房屋良好的建筑物理特性,造就了被動式房屋固有的另一特性:長壽命。按照被動房的建設經驗,大型部品部件應能實現40年不需要進行大型維修,小型維修頻率更低。至于咱們生活中常見的那些墻體保溫飾面脫落、外窗漏風滲水、室內結露發霉等現象,這些是被動房里必須杜絕的。,供暖與制冷能耗約為普通建筑能耗的1/2,采暖負荷10 W/m2,采暖需求15 kWh/(m2a)制冷負荷20 W/m2,制冷需求15 kWh/(m2a)總一次能源需求 120 kWh/(m2a),政府層面: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被動式房屋等綠色建筑,這是首次在國家文件中明確發展被動8、式建筑。,政府層面:住建部關于印發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建科【2017】53號)在具備條件的園區街區推動超低能耗建筑集中連片建設;鼓勵開展零能耗建筑建設試點;在全國不同氣候區積極開展超低能耗建設示范;到2020年,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項目1000萬平方米以上;,政府層面:青島市建委 財政局 被動式建筑獎勵政策 被動式建筑示范工程,給予200元/平米的獎勵,單個項目300萬元封頂。對于通過示范項目經驗形成本市被動式建筑工程建設標準或適用性技術研究等技術成果的,分別給予50萬元的額外獎勵。被動式建筑示范工程通過圖紙專項審查后,拔付應獎勵資金的30%,在工程項目竣工后撥付應獎9、勵金額的40%;后通過三年運行狀態監測后,撥付剩余全部資金。提升房地產整體水平,帶動產業鏈提升,助推建筑業彎道超車,留住地方稅收。,為使用方:提供恒溫、恒濕、恒氧、恒潔、恒靜,健康、舒適、節能的居住環境;為建設方:贏得高品質建筑產品市場,樹立企業品牌和口碑,銷售溢價、提高銷售速率,創造更大 的利潤空間;為參建方:上下游企業轉型機遇、新的突破點,抓住國家創新驅動戰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為建筑業:提升、建材產業升級提供載體,促成新型商業模式,實現能源產業結構重塑;為城市:消弭電網負荷,緩解調峰電廠建設壓力,減少基礎設施投入做出重大貢獻;為國家:實現能源轉型、能源安全、資源節約提供了可行的技術路徑;為10、社會:帶來了整體生活品質提升、高質量推進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正效應;為環境:適應環境和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人類福祉和生態系統。,推動被動房發展是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通過對實際項目增量成本進行統計可以發現,我國被動式超低能耗項目的增量成本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中居住建筑由于技術和市場逐漸成熟,增量成本降至約700-800元/左右;辦公建筑增量成本降至約800-900元/;學校類建筑增量成本主要集中在圍護結構和空調新風系統方面,增量成本降至約800-1000元/;不過公共建筑由于建筑形式、建筑體量變化較大,增量成本可能由于建筑外形、功能設計復雜而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不同類型項目的11、增量成本分布情況,被動式技術依然是增量成本的主要來源,占總增量成本的47%66%,其中對于居住建筑來說由于其他能源系統需求相對簡單,被動式技術增量成本占比較為突出;主動式技術所產生的增量成本占8%20%,主要是由于末端系統復雜程度的增加。,不僅有增量成本,還有減量成本;不僅有建造成本,還有運營成本;,1.全生命周期、全視角看待被動房及增量成本,通過樣板間及其它一些有關被動房體驗的設備來親身感受被動房帶來的舒適感與節能效果。,3.體驗很重要,為客戶展示項目采用與普通建筑不同的產品以及優勢在哪里。,4.拿過硬的產品說話,中高端改善型購房者、受教育程度較高、經濟支付能力強、有環保節能意識、關注個人健12、康,追求舒適享受的居家環境。,2.受眾群體,PART 03,被動房技術方案,以降低總一次能源消耗為目標,注重降低建筑本體能源需求以及優化能源的供應方案,減少對主動式機械采暖和制冷設備的依賴。,在設計前期充分了解了當地的氣象條件、自然資源及生活居住習慣,根據本地區的特點進行建筑的節能設計。,通過性能化設計的方法,優化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氣密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建筑的供暖和制冷需求,達到舒適宜居的建筑空間。,技術核心,技術策略,1、高標準外保溫,2、高性能門窗+外遮陽,3、近無熱橋設計,4、良好的氣密性,5、高效新風熱回收,6、可再生能源利用,7、智能化運維,8、輔助性供冷供熱系統,卓越的氣密性,建筑完整的氣密層設計,明確定義氣密層。用紅色虛線標示。包覆全部控制區。連續不間斷的封閉圈。保溫層包覆在外。關注容易出現問題的漏點。排管布線時保證不破壞氣密層。,高性能的外保溫系統,外墻 K0.60,屋頂 K0.45,底板 K0.65,注:CRF為抗結露因子。,高性能的外門窗系統,無熱橋設計,風井,設備平臺連廊,大堂,出屋面樓電梯間,屋面突出構造,南立面突窗,女兒墻,首層平面,屋頂平面,無熱橋設計,高效熱回收新風系統,被動式低能耗建筑 技術保障措施全部建筑單體實施 全過程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