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制度附信息記錄表.doc
下載文檔
1、房地產開發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制度附信息記錄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第一章 總則2第二章 組織與管理2第三章 權利與義務3第四章 培訓計劃3第五章 培訓內容4第六章 培訓形式4第七章 培訓實施5第八章 培訓評估5第九章 培訓費用6第十章 培訓出勤管理規定6第十一章 外派培訓7第十二章 附則8附件一:員工培訓協議9附件二:計劃外部門培訓申請表10附件三:員工外派培訓申請表11附件四:培訓信息記錄表12附件五:培訓工作評價表13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適用范圍:本管理辦法適用于XXXX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2、下簡稱公司)全體正式員工。第二條 培訓目的:為了提高員工思想道德素質、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達到提高公司績效和組織效率、促進員工個人全面發展和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辦法。第三條 培訓宗旨:提高員工工作技能,改善員工工作態度,取得更好的公司效益。 第四條 培訓方針:自我培訓與傳授培訓相結合、崗位技能培訓與專業知識培訓相結合的全員培訓。第五條 培訓原則: (一) 系統性:員工培訓是一個全員性的、全方位的、貫穿員工職業生涯始終的系統工程。(二) 多樣化:開展員工培訓工作要充分考慮受訓對象的層次、類型,考慮培訓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三) 效益性:員工培訓是人、財、物投入的過程,是價值增值3、的過程,培訓應該有產出和回報,應該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體績效。第二章 組織與管理第六條 人力資源部負責培訓活動的計劃、實施和控制。包括培訓需求分析、設立培訓目標、設計培訓項目、培訓實施和評價、建立培訓檔案等。具體職責如下:(一) 培訓制度的制定及修改。(二) 公司培訓計劃的制定、審議。(三) 舉辦公司通用性培訓課程,聘請培訓師。(四) 培訓實施情況的督導、追蹤與考核。(五) 審核公司外派受訓人員的資格,并辦理相關手續。(六) 公建立司培訓工作檔案的,包括培訓范圍、培訓方式、培訓師、培訓往來單位、培訓人數、培訓時間、學習情況等。(七) 員工培訓檔案的建立,詳細記載員工接受培訓的具體情況和培訓結果。4、第七條 其它部門:負責協助人力資源部進行培訓的實施、評價,同時負責組織部門內部的培訓。具體職責如下:(一) 年度部門培訓計劃的擬訂和呈報。(二) 部門內部專業培訓課程的舉辦及成果匯報。(三) 受訓員工結束培訓后的督導與追蹤。第三章 權利與義務第八條 權力(一) 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員工有權利要求參加公司內部舉辦的各類培訓。(二) 經批準參加培訓的員工有權利享受公司為受訓員工提供的各項待遇。第九條 義務(一) 培訓期間受訓員工一律不得故意回避或缺席。(二) 培訓結束后,員工有義務把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并有向公司內其它員工傳授的義務。(三)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受訓員工須與公司5、簽訂員工培訓協議(附件一)。1)脫產培訓時間在三個月以上;2)公司支付培訓費用在3000元以上。第四章 培訓計劃第十條 人力資源部負責制定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和方案,各部門可根據年度培訓計劃制定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包括培訓的具體主辦部門、負責人、培訓對象、培訓的目標和內容、培訓方法、受訓人員、培訓經費的預算等。實施方案經總經理辦公會討論、總經理審核批準后,以公司文件的形式下發到各部門。第十一條 部門內部組織的、未列入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內的培訓活動,應由所在部門填寫計劃外部門培訓申請表(附件二)報人力資源部進行初步審核,經總經理批準后,在人力資源部指導下組織實施。第十二條 對于部門提出的參加各類外派培訓6、或進修的培訓活動,必須經所在部門負責人同意后,填寫員工外派培訓表(附件三)報人力資源部初步審核,經總經理批準后進行。第十三條 公司各類培訓活動原則上依據年初經公司審定的年度培訓計劃進行,如果需要調整,應該由部門向人力資源部提出申請或由人力資源部直接提出申請,上報總經理,按公司相關規定進行審批后執行。第十四條 人力資源部負責對培訓過程進行管理,包括培訓記錄、監督員工出勤情況、保存培訓過程資料如電子文文件、錄音、錄像、幻燈片等。第十五條 培訓結束后,人力資源部必須對培訓過程中涉及的各類書面材料、電子文文件等進行整理、歸類,以此為依據建立公司培訓檔案。第五章 培訓內容第十六條 知識培訓:不斷實施專業7、和相關專業的新知識培訓,使員工具備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迎接挑戰所需的新知識。第十七條 技能培訓:不斷實施在崗員工的崗位職責、技術規程和專業技能培訓,使員工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能在實踐中靈活應用、發揮并不斷提高崗位技能。第十八條 素質培訓:不斷實施公司文化、價值觀以及管理學、人際關系學、社會學等方面的培訓,建立起公司與員工之間的相互信任關系,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第六章 培訓形式 第十九條 內部培訓(一) 新員工培訓。(包括公司規章制度、崗位流程、發展藍圖等)(二) 崗位技能培訓。(三) 轉崗培訓。根據工作需要,員工在公司內調換工作崗位時,按新崗位要求,對其實施的崗位技能培訓。轉崗培8、訓可視為新員工培訓和崗位技能培訓的結合。(四) 部門內部培訓。部門內部培訓由各部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對員工進行小規模的、靈活實用的培訓。部門內部培訓由各部門組織,定期向人力資源部匯報培訓情況。第二十條 員工自我培訓:即公司鼓勵員工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各種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的培訓。第七章 培訓實施第二十一條 培訓主辦部門應依培訓實施計劃按期實施并負責該項培訓實施的各項具體事宜,如培訓場地安排、教材分發、通知培訓師及受訓單位、人員等。第二十二條 如有培訓教材,培訓師應在開課前一周將講義、原稿送至人力資源部統一印刷,以便上課時發給員工。第二十三條 各項培訓結束時,必須根據情況舉行測驗或考核。測驗9、和考核由人力資源部和培訓師負責主持,相關的測驗和考核題目應準備2-3套,由培訓師事先送交人力資源部,由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印制。第二十四條 各項培訓課程實施時,參加受訓人員應簽到,人力資源部對員工上課、出席狀況進行備案、考核。第二十五條 受訓人員應準時出席,因故不能參加者應提前辦理請假手續。第二十六條 人力資源部應定期召開評估會議,以評估各項培訓課程實施成果,并記錄,送交各有關單位參考予以改進。第二十七條 各項培訓測驗缺席或不合格者,事后一律參加補考;補考不出席者,一律以零分計算。第二十八條 培訓測驗或考核成績成果報告,列入考核及升遷參考。第八章 培訓評估第二十九條 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培訓結束后10、的評估工作,以判斷培訓是否取得預期培訓效果。第三十條 培訓評估對象包括培訓師、受訓人員、培訓組織者。第三十一條 對培訓師、培訓組織者的評估可以采取調查表的形式;對受訓人員的評估形式包括測驗式評估、演練式評估等多種定量和定性評估形式。第三十二條 培訓結束后的評估要結合受訓人員的表現,做出總的鑒定。也可要求受訓人員寫出培訓小結,總結在思想、知識、技能、作風上的進步,與培訓成績一起放進人事檔案。第三十三條 培訓評估不合格者,公司將視具體情況給予一定的處罰。第三十四條 人力資源部應將每位員工參加培訓的情況記入員工培訓信息記錄表(見附件四)。第三十五條 每項培訓結束時,主辦部門應視實際需要組織員工填寫培11、訓工作評價表(附件五),員工填寫后與測驗卷一并收回,并匯總員工意見,反饋給培訓師后送人力資源部備案,作為以后舉辦類似培訓的參考。第三十六條 人力資源部應對各主辦部門的培訓效果進行評估,組織培訓效果的民意調查,形成書面報告分送各部門及有關人員作為以后舉辦類似培訓的參考。第九章 培訓費用第三十七條 公司每年按照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培訓經費用于公司的培訓工作。第三十八條 培訓經費專款專用,根據公司效益狀況可以進行適當調整。第三十九條 參加培訓(進修)的公司員工,除公司批準的學歷培訓費用由公司先行墊付外,其它培訓的學費、報名費、資料教材費用等一律先由本人支付,待獲得與工作相關專業的學位、學歷文憑、職12、稱后,員工可憑取得的學歷、職稱、學位證書的原件、復印件及相應的發票向公司報銷80%的考試費、學費,但必須簽訂三年以上的勞動協議。如在協議期內因離職、辭退等原因離開公司,員工必須償還報銷的費用。不同意以上條款的,不予報銷(上級黨政機關、部門發文指令參加培訓的除外)。第四十條 培訓人員發生的交通費、食宿費,按照公司相關規定核準報銷。第十章 培訓出勤管理規定第四十一條 員工培訓出勤管理由人力資源部負責。第四十二條 除公司安排的培訓外,其它各類培訓活動均不得占用上班時間。員工自行參加各類培訓學習,應事先請事假,經批準后方可離崗。第四十三條 對于公司安排的各類培訓,員工不得隨意請假;如的確因公務需要請假13、的,須填寫請假單,并呈請相關負責人核準,交至人力資源部備查;否則以事假對待;情節嚴重的,按曠工對待。因特殊情況不能及時請假者,必需向人力資源部申明,并補辦請假手續。第四十四條 上課期間遲到、早退依下列規定辦理:(因公并持有證明者不在此限)遲到、早退達三次者,以曠工半天論;遲到、早退達三次以上六次以下者,以曠工一天論。第四十五條 培訓缺勤時數超過課程總時數1/3者,需重新補修全部課程。第四十六條 員工參加培訓,必須在員工培訓簽到表上親筆簽名以示出勤,嚴禁其它員工代簽;如若代簽,一經發現,代簽員工和被代簽員工均按曠工處理。 培訓組織者應以簽到表及課上點名為依據,填寫員工培訓記錄,并由人力資源部歸入14、員工培訓檔案中保存。第十一章 外派培訓第四十七條 外派培訓人員分為指定、推薦及個人申請三種情況。第四十八條 凡參加外派進修培訓人員均填寫外派培訓申請表,由人力資源部進行資格審查及總經理審批后,方可報名參加。第四十九條 學歷教育須根據公司人才培訓計劃和工作需要,按照專業對口或相關專業的原則,由個人提出申請,并填寫員工外派培訓申請表,由人力資源部進行資格審查及總經理審批后,方可報名參加,并簽訂員工培訓協議。第五十條 外派培訓人員與公司簽訂員工培訓協議后,其人事關系由人力資源部管理,工資待遇按協議執行。第五十一條 外派培訓結束后,外派培訓人員應于返回公司七日內將外派培訓期間所填寫的學習日志或者相關記15、錄交人力資源部審查。第五十二條 個人參加培訓學習結束后,須持結業證、考試成績或其它證明材料到人力資源部登記備案。第五十三條 外派培訓人員的費用報銷須在返公司七日內匯總填寫明細,由人力資源部審核登記后,按公司規定辦理報銷手續。第五十四條 進修培訓人員若申請半脫產、全脫產進修,培訓期間的薪資發放標準依公司相關薪資管理制度執行。第十二章 新員工培訓第五十五條 培訓目的新員工培訓是指公司為新員工介紹有關公司的基本背景情況,使員工了解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內容與方法,幫助員工明確自己工作的職責、程序、標準,并使他們初步了解公司所期望的態度、規范、價值觀和行為模式等,從而幫助其順利地適應企業環境和新的工作崗位16、,提高工作績效。第五十六條 培訓的主要內容(一) 新員工通識訓練(二) 部門工作引導第五十七條 新員工培訓是該員工的部門負責人及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共同責任,最遲不應超過報到后一個月內執行。第五十八條 凡正式報到的員工試用期滿,但由于個人原因尚未參加新員工培訓,不得轉為正式員工。第五十九條 參加新員工培訓的員工在培訓期間如遇臨時狀況需請假者,應在試用期內補修請假之課程,否則,不得轉為正式員工。第六十條 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合格者,獲得結業證明;不合格者,重新培訓。第六十一條 未參加新員工培訓的員工,不得參加其他形式的培訓。第六十二條 通識訓練是指對員工進行有關工作認識、觀念方面的訓練,以及培養員17、工掌握基本的工作技巧。第六十三條 新員工通識訓練由公司人力資源部及公司各部門有關人員共同組織,人力資源部負責實施。人力資源部應提前3日向應參加培訓的新員工所屬部門發出培訓通知。第六十四條 培訓內容:(一) 介紹公司概況1. 歡迎詞;2. 公司的創業、成長、發展趨勢;3. 公司的理念、傳統、習慣、規范和標準;4. 公司的主要產業和組織機構5. 組織指揮系統;6. 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情況;(二) 介紹公司主要制度政策1. 薪酬制度2. 工作費用報銷3. 培訓制度4. 考核制度5. 獎懲制度6. 考勤制度7. 任免制度(三) 內部參觀第六十五條 部門工作引導應該在新員工通識訓練結束后進行,其責任人為18、部門負責人。第六十六條 部門負責人代表部門對新員工表示歡迎,介紹新員工認識部門其他人員,并協助其較快地進入工作狀態。第六十七條 部門工作引導主要包括:(一) 本部門介紹1. 介紹部門結構、部門職責2. 介紹新員工所在崗位工作內容3. 培訓基本專業知識技能4. 講授工作程序與方法(二) 相關部門介紹1. 相關部門人員介紹2. 相關部門主要職責3. 本部門與相關部門聯系事項4. 未來部門之間工作配合要求等第六十八條 新員工培訓結束后人力資源部將培訓記錄歸檔。第十三章 附則第六十九條 本制度的擬定或者修改由人力資源部負責,報總經理批準后執行。第七十條 本制度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附件一:員工培訓協議19、員工培訓協議甲方:XXXX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乙方: 1.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乙方在甲方供職時,因職業發展需要,進行一次培訓。2. 培訓主題為,培訓地點為。3. 此間,乙方薪酬。4. 培訓費用為元,其中甲方承擔元,乙方承擔元。5. 乙方愿意自培訓結束后,即年月日起,在甲方繼續工作年。6. 若甲方沒有按期繳納培訓費用,或沒有遵守協議中的其它條款,乙方可不服從此協議。7. 若乙方沒有按要求完成工作時間,甲方可索回為其支付的培訓費元。8. 特立此協議,一式二份。甲方簽字:乙方簽字:時間:年月日時間:年月日附件二:計劃外部門培訓申請表部門:申請人姓名培訓費用預算/來源培訓項目申請培訓理由:申請培訓內20、容: 培訓方式和時間:培訓目標:擬參加培訓人員名單:人力資源部意見:簽名: 公司主管領導意見:簽名:附件三:員工外派培訓申請表部門: 申請人姓名年齡職務性別學歷培訓項目名稱起止時間培訓經費預算工作任務:申請理由: 申請人簽字:培訓項目要求:自我評價:部門負責人意見:簽名: 人力資源部意見:簽名: 公司主管領導意見:簽名: 附件四:培訓信息記錄表姓名工號培訓時間主題論文證書課時地點授課老師費用(元/人)附件五:培訓工作評價表培訓項目培訓師培訓方式對老師的評價老師敬業程度優 好尚可劣講授水平優 好尚可劣講授方式十分生動 生動一般不生動聯系實際聯系密切 有些聯系無聯系老師對員工要求非常嚴格嚴格 不嚴格對教材的評價教材適用性適用基本適用不適用教材難度較難適中較簡單教材邏輯性合理 適中不合理對培訓組織者的評價培訓時間太長適合不足培訓內容優好 尚可劣培訓方式優好 尚可劣培訓設施優好 尚可劣培訓收獲較大 一般較少無建議: